「老闆,來一份豆腐魚仔湯。」
「好咧,立馬就上。」顧客一入店門就開始點菜,「粵菜師傅」梁月帶熱情招呼客人入座,然後加緊準備菜品。
梁月帶在清遠市清城區洲心街道經營榮記漁家餐廳。去年她報名參加了「粵菜師傅」主題活動,經過評委和導師悉心指導,廚藝越發精湛,榮記漁家餐廳憑藉「豆腐魚仔湯」被推選為「清遠市鄉村美食優品店」,很多顧客拿著美食地圖找上門。
清遠市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工程,今年至少培養1300名「粵菜師傅」,鼓勵他們回鄉開辦農家樂、小餐館,通過掌握幾道「小菜式」進而解決就業「大問題」。
20年餐飲老店重煥新生
梁月帶從事餐飲已經有20多年,早在1997年,夫妻二人就開始經營餐廳,起初店面僅有70平方米,只能容納四五桌客人,生意一直不溫不火。
2019年,梁月帶得知清遠市人社局開展「清遠鄉村美食、鄉村粵菜師傅、鄉村美食優品店推選活動」,決定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參賽過程中,梁月帶主動加強與其他選手之間的交流切磋,虛心接受評委的悉心指導,烹飪理論知識和基本刀工、翻鍋、切配、原材料加工等實操技能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榮記漁家餐廳的經營面積也由原來的70平方米擴大到200多平方米,可容納13桌客人同時進餐,還僱用了4名員工幫忙,每月營業額基本維持在10萬元左右。
在梁月帶看來,「粵菜師傅」工程給榮記漁家餐廳帶來的變化是顯著的,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廚藝,還提高了餐廳的知名度,讓這間20年老店重煥新生。
去年以來,清遠先後舉辦「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清遠鄉村美食、鄉村粵菜師傅、鄉村美食優品店推選等主題活動,調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帶動全市文化、旅遊、農業等產業發展,拓寬清遠特色名優農產品銷路,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以「三個100」推選活動為例,清遠以美食擂臺賽和專家現場審核的方式,從全市85個鎮(街)中推選出100道清遠鄉村美食、100名清遠鄉村粵菜師傅和100家清遠鄉村美食優品店,進一步弘揚了粵菜文化,進一步擴大「粵菜師傅」工程在業界的影響力。
梁月帶表示,希望今後政府部門可以繼續大力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自己也會發動員工參加「粵菜師傅」相關的技能培訓,不斷提升粵菜烹飪技能。
廚藝授課搬到星級酒店
經過短短20多天的「粵菜師傅」職業技能培訓,佛岡人劉偉平將十多道烹飪工序爛熟於心。原本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的他,如今已經成為周邊十裡八鄉有名的大廚。
此前,劉偉平在菜式標準化、菜式創新、營養搭配、擺拍造型等方面較為欠缺,餐飲店經營了幾年都沒有大的起色。去年,劉偉平參加了「粵菜師傅」免費技能培訓。
「我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多年從事粵菜烹飪的經驗、教訓和思考分享出來、貢獻出來。」給劉偉平們上廚藝培訓課的是清遠粵菜大師馮昔賢。
馮昔賢牽頭其他6名深耕行業超過20年的資深粵菜師傅成立清遠首個「清遠市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他們運用現代酒店廚房應用管理,由大師親自帶徒到店實習,把教學從課堂搬到星級酒店,按照酒店廚房各崗位專項技能培訓,為清遠培養一批基礎紮實、專業過硬的「粵菜師傅」,並向社會傳承與發展清遠美食文化。
近兩年來,清遠通過打造一個市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培育一批「粵菜師傅」培訓和鑑定機構、創建一批市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培養一批「粵菜師傅」技能人才、充實一批粵菜烹飪師資力量、開發一批地方名菜系列、舉辦每年一次全市性粵菜烹飪職業技能大賽、扶持一批「粵菜師傅」就業創業等「八個一」的舉措推進「粵菜師傅」工程落地落實。
到2022年,清遠將培養技工類烹飪專業全日制畢業生1000人,開展「粵菜師傅」短期培訓2000人,直接帶動10000人實現創業就業。
「粵菜師傅」培訓結束後,清遠各地就業服務部門將提供實施精準化、精細化的就業推薦服務,以就近推薦安置就業為原則,組織推薦學員在鄉鎮酒店、餐廳、民宿、農家樂、旅遊景點等從事烹飪方面的工作。同時,鼓勵學員通過開早餐店、宵夜檔或微信銷售特色小食等形式,實現靈活就業創業,力爭實現培訓一人,上崗一人,脫貧一家。
清遠市人社局副局長彭德才介紹,清遠正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粵菜師傅」通過興辦農家樂、推廣地方特色菜品,打造清遠特色菜品金字招牌,在實現就業創業、技能致富方面一定大有可為。
數讀
●建成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省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各2家,市級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3家
●大力開展「粵菜師傅」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培訓103期,培訓了3529人(含貧困勞動力1102人)
●支持粵菜師傅回鄉開辦農家樂、小餐館,帶動創業就業近6000人
●開展「粵菜師傅」主題活動42場
*微信改版後,好多人都說找不到廣仔了,為了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把廣仔設為「星標★」吧~
原標題:《「老闆,來一份豆腐魚仔湯。」》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