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做的北仔餅,早已融進許多鼓浪嶼居民的記憶中。
昔日老林做餅的身影。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林愛玲)曾經,當你走過鼓浪嶼龍頭菜市場,途經龍頭旅社時,總有一陣餅香味撲鼻而來。轉頭一看,可以看到一個不大的北仔餅攤,這正是遠近聞名的鼓浪嶼老字號———龍頭北仔餅。這個小攤一開就是幾十年(近幾年移到龍頭路街心公園泉州路口),不少鼓浪嶼人都是吃著他們家的北仔餅長大的,其獨特口感早就融進了老鼓浪嶼人的記憶中。
然而,這幾天,天天路過聞慣香味的老島民發現,北仔餅攤子突然消失了幾天。原來,龍頭北仔餅攤主林德麒因病於本月18日去世了。
對島上的居民而言,他們告別的不僅是一位老友,也是一份專屬鼓浪嶼的記憶。
居民懷念北仔餅香
「我是吃著他們家的北仔餅長大的,長大以後在湖裡居住、上班,但每次回鼓浪嶼,我總要買上一大袋子帶回家慢慢吃。」提起龍頭北仔餅,在鼓浪嶼長大的廈門姑娘小彭告訴記者,在她的印象中,攤主老林個子不高但精壯,總是樂呵呵地笑著,街坊鄰居親切地叫他「老象」。「上周末我回鼓浪嶼就聽我伯伯說老象去世了,真是太讓人惋惜了,願老人家一路走好!」
河南姑娘小陳在鼓浪嶼上班,龍頭路是她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路。每天,她都能看到老林在攤子前忙忙碌碌。「每天下班飢腸轆轆,聞著他們家的餅香就更餓了。」小陳說,有一次她實在忍不住買了一個嘗嘗,「一口咬下去,滿口生香,整個胃都熱起來了。」
小陳說:「這麼一個小攤子,就是島上的一道風景,島上的人都已經習慣了它的存在。」聽到老林去世的消息,小陳也有些黯然:「一路走好!」
「淘仔(林德麒)老弟一路走好!天堂沒有痛苦哀傷!」作為林德麒的老友,鼓浪嶼景區志願者協會會長、鼓浪嶼家庭旅館行業協會會長董啟農9月24日在個人空間發了一篇文章《願北仔餅爐火常旺芳香綿延》悼念林德麒,這篇文章閱讀量近萬,不少人在下面留言悼念老林。
老友擔憂技藝消失
據董啟農介紹,林德麒是1956年生,其父親剃頭忠仔(林忠伯)是福州閩侯林祥謙烈士族人,早年來島上挑剃頭擔子理髮為生,林德麒是家中長子。
說起林德麒的「北仔餅」,其實源於抗倭名將戚繼光自北方南下打仗便攜乾糧的光餅。不過加入了其同安籍妻子帶來的手藝,北餅南做,經過閩南味的改造,不僅鼓浪嶼上僅此一家,手工古法炭火烘烤的燒餅店在廈門也絕無僅有。
為什麼龍頭北仔餅總能讓吃過的人念念不忘?董啟農告訴記者,龍頭北仔餅有蔥加肉末鹹味和花生白糖甜味兩種,上面分別撒有黑、白兩種芝麻,用木炭烘烤到發出輕微的焦香才能出爐。麵皮酥脆,外焦裡嫩,聞起來麥香撲鼻。講究的吃法是把剛出爐的餅剖開一刀,塞進罐頭沙丁魚肉、肉鬆、貢糖、甜辣醬、蘿蔔酸、芫荽等餡料。
「啥叫鼓浪嶼風味小吃?這不就是?!許多從海外或移居島外的老鼓浪嶼人回到島上,都會去買來品嘗,甚至會買些帶回家去,用烤箱回爐烤熱,剖開夾上罐頭沙丁魚肉等,風味依然,聊補鄉愁……」董啟農說。
對於林德麒的離去,董啟農不僅覺得惋惜,也擔憂這一鼓浪嶼老字號名小吃的前景。「不久前,著名的龍頭牛肉店老闆『鴨屁』兄辭世,這家備受廈門人喜愛的老字號牛肉店就改弦更張了……」董啟農說,希望龍頭北仔餅爐火常旺,芳香綿延,「我和朋友們將盡全力幫助老林家人,不能讓這傳統小吃技藝也消失了。」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