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馬國際現億元大宗交易

2021-01-08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 葉峰

飛馬國際(002210)1日發生了5筆大宗交易,成交價格12.15元,相比當日收盤價折價5%,累計成交841.94萬股,合計成交金額1.02億元。本次大宗交易買入方有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門長江路證券營業部、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環城西路證券營業部,賣出方有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站前路證券營業部、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南寧雙擁路證券營業部等4家營業部。

二級市場上,進入2018年以來,飛馬國際股價走勢穩健,並未受到近期股指大幅震蕩影響。

基本面上,2月28日,飛馬國際發布了2017年度業績快報,2017年度公司營業規模和盈利能力均保持持續穩健增長態勢,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10.65億元,同比增長17.07%;淨利潤3.09億元,同比下降79.84%。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①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大力拓展資源能源行業供應鏈業務,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持續穩健增長;②公司於2016年度對投資性房地產會計政策進行變更導致前期比較基數較高,剔除該非經常性損益等因素影響,公司2017年度淨利潤同比增長10.78%;③受宏觀經濟環境及匯率利率波動等因素影響,報告期內公司財務費用支出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2月12日,飛馬國際發布了控股股東減持股份實施進展的公告,控股股東飛馬投資於日前向公司發來《關於擬集中競價交易減持飛馬國際股份實施進展的告知函》,截至該公告日,飛馬投資本次減持股份的實施時間已過半,尚未實施減持任何股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12月5日,飛馬國際發布了控股股東擬集中競價交易減持公司股份的預披露公告,公告顯示,持本公司股份8.01億股(佔本公司總股本比例48.48%)的控股股東飛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擬自本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本公司總股本的1%。

(本文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飛馬國際公司簡介
    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是2006年12月份由飛馬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改制而來的現代物流供應鏈服務商。公司註冊資金為101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承辦海運、陸運、空運進出口貨物的國際運輸總包、代理業務及短途運輸服務和運輸諮詢服務,國內商業、物資供銷業的普通貨物運輸、道路貨櫃運輸,進出口業務、投資興辦實業等。
  • 飛馬國際遭「強平」 市值半年蒸發76%
    飛馬國際在2018年10月8日的公告中稱,2018年9月27日至28日,因公司控股股東股票質押回購交易業務違約,萬聯證券處置公司股票122.71萬股,國海證券(000750)處置公司股票418.01萬股,第一創業證券處置公司股票530.75萬股,均導致飛馬投資被動減持飛馬國際股份的情形。
  • 又現大宗交易 GIC逾80億收購LG雙子座的外資進退
    (下稱「PZP」),出售價為1.37萬億韓元,折合約合人民幣80.46億元。  隨後,觀點地產新媒體向該項目交易參與者求證,該人士回應稱「消息屬實」,但其未透露更多交易細節內容。  同時,另一位房產投資從業人士對此表示:「出售大宗物業碰到經濟環境不太好的時候,出手還是比較困難,估計LG對目前的前景不太看好,儘快套現補充現金流。」
  • *ST飛馬「折翼」數十億資金蹊蹺流向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ST飛馬所處的供應鏈行業近年來問題頻現,相關上市公司利用供應鏈上下遊企業挪用資金逐漸成為一條新路徑。監管機構已經察覺這一動向,並給予高度重視。銀保監會近日向各大銀行、保險機構下發《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特別強調嚴防虛假交易、虛構融資。
  • *ST飛馬重整預期升溫現四漲停
    原標題:*ST飛馬重整預期升溫現四漲停    重整預期升溫,*ST飛馬(002210)昨日再度漲停,報1.07元,這是其連續第四個漲停。
  • 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關於召開出資人組會議的...
    因網絡投票系統技術設定限制,本次出資人組會議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系統將顯示為「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管理人現予以特別說明。現將召開出資人組會議的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召開會議的基本情況  (一)召開方式  本次會議採取現場投票與網絡投票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 交通銀行現2筆大宗交易 總成交金額1279.49萬元
    交通銀行1月6日大宗交易平臺共發生2筆成交,合計成交量284.33萬股,成交金額1279.49萬元。成交價格均為4.50元。從參與大宗交易營業部來看,機構專用席位共出現在1筆成交的買方或賣方營業部中,合計成交金額為279.50萬元,淨賣出279.50萬元。
  • 飛馬國際收行政處罰決定書 相關責任人遭罰款並予以警告
    以上對外提供重大擔保總額達 24 億元(實際發生借款金額 18 億元),佔飛 馬國際 2017 年底淨資產的 58%,飛馬國際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十七項、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及時披露。
  • 飛馬國際:2016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及其配套指引的規定和其他內部控制監管要求(以下簡稱企業內部控制規範體系
  • 飛馬國際與新安縣籤訂15.50億元投資框架協議
    中證網訊(記者 王維波)飛馬國際(002210)5月2日晚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駿馬環保有限公司之全資子公司大同富喬垃圾焚燒發電有限公司日前與新安縣人民政府籤署《新安—富喬循環經濟示範產業園投資框架協議》,為解決新安縣城鄉區域的固廢資源「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穩定化」綜合利用問題,雙方決定由大同富喬在新安縣域範圍內投資建設涵蓋生活垃圾焚燒熱電、秸稈直燃熱電、汙泥幹化綜合利用、糞便無害化處理
  • 透景生命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2,913.50萬元_個股資訊_市場_中金在線
    透景生命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2,913.50萬元 2021-01-05 17:27:02 來源:新浪財經
  • 飛馬國際經歷14天黑暗旅程重組失敗債務違約市值蒸發65%
    自從公司宣布終止重組之後,飛馬國際就倒了黴運。重組流產股價瀑布跌回顧飛馬國際成立於1998年,主營業務為供應鏈管理服務,此後,2016年,公司轉型環保。2017年8月,飛馬國際擬以不超過5億元收購惠州TCL環保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CL環保」)100%股權。不幸的是,本以為能夠加碼環保業務的飛馬國際卻最終宣布重組失敗。
  • 快訊|飛馬國際2020年上半年營收1.32億元 目前重整工作正在推進中
    財經網產經訊日前,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馬國際」)披露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約為1.32億元,淨利潤約為-6.05億元,綜合毛利率為26.30%,較去年同期24.35%提高了1.77%。
  • 飛馬國際終止資產重組 復牌連續兩天跌停
    中國網財經12月1日訊 下半年以來,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流產頻現,但復牌後其股價的走勢卻呈現出冰火兩重天。與多家重組夭折的公司股票復牌漲停不同,11月30日復牌的飛馬國際卻連續收穫了兩個跌停板,截至發稿時,報價23.39元,跌幅10%。。
  • 天準科技大宗交易成交4306.80萬元
    天準科技11月13日大宗交易平臺出現一筆成交,成交量120.00萬股,成交金額4306.80萬元,大宗交易成交價為35.89元,相對今日收盤價折價3.00%。該筆交易的買方營業部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部(非營業場所),賣方營業部為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石路證券營業部。
  • 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後...
    二、飛馬國際本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特定情況  (一)本次轉增不同於股本增加但所有者權益未發生變化的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或送股  本次轉增前,飛馬國際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11.78億元(2020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公司已經嚴重資不抵債。
  • 中證解讀:因實控人被查 飛馬國際擬終止重組
    中證網訊 飛馬國際(002210)11月29日晚間公告,鑑於近日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黃壯勉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根據相關規定,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組。  公司股票自2015年7月3日開市起停牌。2015年7月31日,公司確定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 債務重組無望 *ST飛馬125億巨款能否收回?
    *ST飛馬5月17日公告,日前接到深圳證監局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要求公司董事會召開專題會議對預付帳款、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訴訟、擔保等事項進行審議,說明相關交易是否具備商業實質、是否構成關聯交易及關聯方資金佔用等。從深交所給飛馬國際的年報問詢函來看,該問詢函一共關注到12個重大問題,要求上市公司給予明確,其中,對應收帳款亦有重點關注。
  • *ST飛馬:破產重整還有懸念!
    越聲理財日前,002210*ST飛馬(曾名:飛馬國際)公告,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公司控股股東飛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公司子公司深圳駿馬環保有限公司的重整申請。前期,因公司2018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交易已自2019年5月6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同時因公司2018年的淨利潤為負值,且2019年經審計的淨利潤及淨資產亦為負值,公司股票交易繼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飛馬國際是一家致力現代物流服務供應鏈管理和新能源業務公司,由於股價低迷,長期低於1元,6月份的時候飛馬國際差點就因為股價過低而退市。
  • 實控人麻煩纏身去向存疑 *ST飛馬確定重整投資人
    Wind數據顯示,飛馬國際的營業收入曾在2017年達到峰值,為613.84億元。但在隨後的兩年,其營業收入暴跌,2018年下跌為410.49億元,而2019年僅為3.14億元。與營業收入同樣出現「滑鐵盧」的是飛馬國際在短短三年內跌為負數的淨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