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
在這70年裡,中國體育健兒披荊斬棘、星夜兼程,無數次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無論「桌球外交」還是「女排精神」,體育早已是新中國的象徵之一。
在這個新春佳節,我們回溯歷史,尋找那些中國體育典型的人和事。他們是中國體育的改革者、創新者、堅守者、求索者。
他們和新中國體育共同成長,他們的經歷也是中國建設體育強國的寶貴財富。
今天為大家帶來——中國羽毛球標誌,林丹。
日前,東京奧運官網公布了2020東京奧運會的票務信息。
其中,羽毛球決賽的A類票被定價為45000日元(約2772元人民幣)。明年夏天,如果林丹能出現在東京武藏野森林綜合體育館的賽場,他將成為羽毛球歷史上擁有五屆奧運經歷的第一人。屆時,他年滿37歲。
五屆奧運會,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足以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而林丹,還像個虔誠的信徒,整個世界裡都是羽毛球。只是,和第一次踏上奧運賽場不同,這個夢想不再只關乎他自己。他是羽毛球歷史上,第一位雙圈大滿貫,兩屆奧運會冠軍得主、五次捧起世錦賽冠軍獎盃、中國男羽湯杯五連冠時代當之無愧的第一單打。
而繼續留在賽場的意義便是:「希望自己的努力和名字不斷影響更年輕的運動員,在他們成為新的冠軍的道路上,想起林丹的名字,能有更多的勇氣和力量,能促使他們像林丹一樣,從無到有,直到20個、21個、22個冠軍,這不是沒可能,是有可能的。」
林丹此前跟隨中國田徑隊訓練。大年初一在健身房過年和過去18年國手生涯一樣,今年春節林丹的假期依然只有三天。國家隊放假了,可林丹並沒有休息。大年初一上午,他就和朋友出現在了北京三裡屯的健身會所裡。
自律,讓即將36歲的林丹依然保持強大的競爭力,不斷刷新人們對於一名羽毛球選手運動生命的想像。
世界羽聯巡迴賽全年26站比賽。在繁忙的賽季中,這一個月的間歇期,對每個運動員來說,太過珍貴。
「冬訓就是要儲備一些體能,還有解決比賽中不是特別理想的環節,比如精力、體能的分配,希望通過一些手段在訓練中得到解決。」一切都像上了精準的發條,訓練、吃飯、睡覺,精確到每分鐘。「現在基本一周有四天會全天訓練,有一天是練半天。作息節奏還是跟著隊伍在走。」中國男羽拜年大合影中,站在C位的林丹和一群20多歲的毛頭小夥站在一起毫無違和感。和林丹的採訪約在了1月30日的中午12點,隨後改在了下午5點半。但到了約定時間,林丹正開車在北京的東二環上往家趕。一來二往,便好像對他的行程安排了如指掌。這兩個時間點,正是他分別結束上、下午訓練的時間。
而真正開始對談,已經是第二天的晚上。「我現在要先帶下小羽。你把大概的問題用文字發過來吧,我再一條條回你。」林丹傳來的語音裡,能聽到兒子小羽稚氣的聲音,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家庭生活暖暖的煙火氣。
臨近春節,和許多普通人家一樣,林丹家也陷入了「用工荒」。阿姨早早的回家過年,白天訓練,晚上帶娃就成了林丹的日常。
教練「虐」完,兒子接著「虐」,林丹卻覺得這樣的日子過得踏實而滿足。林丹一家三口。1月27日的北京,陽光正好。這是世界羽聯在中國農曆新年前的最後一站比賽——印尼大師賽的決賽日。
謝杏芳在微博曬出林丹父子倆圍觀一條被冰面凍住的魚,瞬間收穫一千餘贊。評論裡,網友排隊驚呼「羽寶好帥」,「小羽也是帶他爹見過世面的人了」。而對他們的「丹哥」,則是一口一個「小羽爹」。在2歲的兒子面前,林丹顯然失去了姓名。然而,一切並不像看起來那麼歲月靜好。幾天前,林丹出師不利,首輪1比2不敵隊友趙俊鵬,早早出局。這才有了一家人難得的周末時光。
歲月饒過誰?大半年來,林丹在不斷承受著各種輸球。曾經的羽壇王者,成了這些名不見經傳的選手們為世界所認識的敲門磚、試金石。這場比賽前一天,謝杏芳在北京代表林丹參加「中國體育20年影響力人物」頒獎典禮。
她在獲獎發言中說道:「很高興給我們家林丹這個獎。林丹是我見過最喜歡、最熱愛羽毛球的一個人,他拿了兩圈的大滿貫、兩次的奧運會冠軍,但是他還不退役,現在還在印尼參加比賽。傳承體育精神,推廣羽毛球將是我們家這輩子的使命。」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很難。更難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頒獎典禮的第二天,中國羽協召開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兩屆奧運會冠軍、現中國羽毛球隊雙打主教練張軍當選新一屆中國羽協主席。
當年隊裡的老大哥成了「張主席」,師兄夏煊澤也從「嘴哥」成了副主席,就連妻子謝杏芳也因為創立了自己的母嬰品牌而搖身一變「謝總」,只有林丹,還是那個「丹哥」。
人到中年,再談夢想變得非常可貴而珍稀。不再年輕,真是一件不想去面對又不得不面對的事情。
其實,他只是個羽毛球運動員2018年夏天,南京世錦賽。曾經的世錦賽五冠王15年來第一次無緣八強。
結束比賽後,林丹應邀出席一場球迷籤售會。從駐地前往活動現場的路上,他拿出手機消磨時間。從視頻中傳來石班瑜標誌性的聲音,就知道這是一部周星馳的電影。「沒錯,是《逃學威龍》。」林丹當時揭開謎底。
這部電影1991年上映時,林丹才剛8歲。轉年過後,他就將離開龍巖上杭的老家,踏上開往福州的火車,從此日夜懷念人民電影院門口的那家米粉店。而同樣是在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會上,羽毛球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最為林丹媽媽津津樂道的故事,是林丹的啟蒙教練陳偉華到家中家訪。剛一進門,就看到林丹站在沙發上又蹦又跳,學著宋世雄老師的腔調喊道:「現在,世界冠軍林丹的扣球又成功了!」那時,林丹5歲。電視裡播放的是女排世界盃的比賽。
有些熱愛,早就被刻在基因裡,流進血液裡。周星馳的作品,是林丹這代80後心中的經典。而林丹自己,又活成了多少人心中的經典?林丹的「簡單」很動人。因為2008年在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拿下第一枚奧運金牌,於是,他把自己的婚禮以及與個人贊助商的籤約儀式,這些人生最重要的時刻都安排在了北工大。
羽毛球之外的領域,林丹的經歷確實不夠愉快。他投資咖啡店,創立時尚潮牌,最終都黯淡收場。當人們在《吐槽大會》中吐槽他內褲賣得不成功,林丹也跟著大家一起勇敢自嘲。即便拿下雙圈大滿貫,職業生涯斬獲多達67枚金牌,但林丹的微博認證仍然是「國家羽毛球隊員林丹」。
東京戰鼓已擂響2018年是個特殊的年份。裡約奧運的硝煙逐漸散去,卻離東京奧運的戰火還有2年。
這年3月的全英男單半決賽上,林丹戰勝李宗偉,聯手奉獻了依然經典的「林李大戰」第40回合。但不到一個月,日本選手桃田賢鬥在亞錦賽上強勢復出,成為當年的冠軍收割機。
暗流湧動中,又傳來李宗偉因確診鼻咽癌無限期休戰的消息。一時間,世界羽壇一片譁然,等待秩序重整。
亂世出英雄,用在桃田賢鬥身上再合適不過。他連克世界排名前十的所有高手,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對林丹更是一口氣連下三城。
有人說,失去了李宗偉,林丹也顯得步履沉重。英雄遲暮這樣的字眼,開始和林丹聯繫在一起。
賽場和人生,到底哪個更殘酷?在2018年,這兩個老夥計會有更刻骨銘心的體會。這一年,林丹和李宗偉在各自的戰場上,他們誰都沒有言敗、不肯認輸。東京奧運羽毛球項目積分賽從2019年4月29日開始,至2020年4月26日結束。和前三屆奧運會一樣,羽毛球項目參賽人數精確的控制在172人。其中男單項目38人,資格賽產生34個名額,三方委員會邀請3人、東道主國家特定名額1人。
運動員必須參加至少三項積分賽,並最後出現在奧運積分排名裡。每個國家奧委會如果有兩名(對)或以上運動員排名在前16,將最多可以派兩名(對)運動員參加。
目前,石宇奇世界排名第二、諶龍排名第四,林丹排名繼續停留在13位。要縮小差距,就必須儘可能多的參加比賽;而密集的賽程對林丹這個年齡來說,又十分殘酷。
「去年的競技狀態沒有那麼理想,跟連續參加比較多的比賽有一定關係。因為被動參賽,比賽狀態就沒有辦法調整得那麼積極。」林丹說。
2018年5月,林丹在紐西蘭拿到了全年唯一一站冠軍。自那以後,林丹已經連續8個月沒能闖進決賽。2019賽季首站泰國大師賽,林丹經過連續4場三局苦戰打進決賽。卻以0比2不敵20歲的新加坡小將駱建佑。
拳怕少壯。當所有人都為林丹的奧運前景捏著一把汗時,前國羽F4成員、男雙奧運冠軍蔡贇卻堅定不移的力挺林丹。他評價這場決賽為「林丹的一場教學賽」。
「林丹依然在吊打(對手)」。「林丹仍舊展現出極大的餘量,攻防進退有度,場上節奏感非常好。石宇奇在隊內教學賽都不敢說一定吃得動林丹。」蔡贇說。言語之中無不透露著,林丹這臺「老爺車」尚未開足馬力,他的能力極限和邊界,在他人無法知曉的「世界盡頭」。
李宗偉和林丹隔網相對。「不是所有人都有可能和機會去徵戰第五屆奧運會,特別是在中國。因為淘汰率比較高,我們有很多優秀的年輕運動員。去競爭第五屆奧運會是非常難的,但既然我並沒有大的傷病,我還是很希望去創造這樣的紀錄。這就是我繼續徵戰下去的意義。」
對林丹來說,這是一場不問終點、無關結局的旅程。
早在多年前參加撒貝寧的《開講啦》時,當小撒問他:「如果有一天退役了,給你60秒時間發表感言,你會說什麼?」林丹當時的回答是:「我會重複60秒,我不想走不想走不想走……」2019年,是林丹的第三個本命年。
在人生的第一個本命年,12歲的林丹第一次拿下全國少兒比賽男單冠軍。卻沒能幫助他進入福建隊視線。當年的福建男團是全國錦標賽七連冠得主,是每個練羽毛球的孩子心中的聖殿。當隊友們陸續被福建省隊選中,失落的林丹在八一隊領到了人生第一套軍裝。
2007年,林丹24歲,迎來第二個本命年。雖然手握湯姆斯杯、蘇迪曼杯冠軍,但在單項賽上,有個名字橫亙在他面前,一時還無法超越。
2005年世錦賽、2006年亞運會男單決賽,印尼天王陶菲克展現出超凡統治力,給年輕氣盛的林丹好好上了一課。在兩人的電光石火、愛恨交織中,另一個人的名字在2007年悄悄走進了林丹心裡。
完成了與陶菲克的「王權」交接後,開啟「林丹時代」的他不可一世。
就在這時,抱著衛冕蘇迪曼杯的決心,林丹和中國隊來到了格拉斯哥。在一場不影響大局的小組賽中,中馬兩隊交鋒。當時,中國隊4比0領先已鎖定勝局,林李之戰,更像是林丹和李宗偉之間的對話。
他們是亞青賽時就結交的舊識。兩個21比17,竟以不可思議的比分打破了林丹三年來在團體賽中的不敗金身。從此,全世界記住了他的名字——李宗偉。世界羽壇從此改朝換代,代表這個星球羽毛球最高水準的對決從「林陶大戰」,變成了「林李大戰」。
此後,從北京、到倫敦、到裡約,三屆奧運會,兩人一路糾纏、一路陪伴。前往東京的徵途,看似誰也幫不了誰,實則誰也離不開誰。為熱愛,奉獻一切「職業運動員,特別是為國家徵戰的運動員,肩負著國家隊的榮耀和使命,很難去享受比賽,還是會打得比較嚴謹。」時至今日,久經沙場的林丹還是坦言,「至於那些享受比賽的運動員,那是因為國情不同。」
正如林丹自傳《直到世界盡頭》封面上的那句標語:不是你今天感覺不好,比賽就可以隨隨便便輸掉。這是他職業生涯上半場的寫照:傾其所有、全力以赴。
曾經,大到戶外幕牆、小到公交站臺,他一會手戴名表扮演霸道總裁,一會駕駛著汽車在公路上飛馳,總之,在商業世界裡,他就是「成功人士」、「人生贏家」本人。
有人說,人生的本質,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經歷過從運動員、到俱樂部老闆、再到中國籃協主席的姚明曾說:「最優秀的運動員必須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才能單純,而單純的人才能專注。」
春節後,國家隊恢復訓練的這一天,林丹在微博上轉發了電影《飛馳人生》中男主角的一句臺詞:「必勝絕招,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獻給你所熱愛的一切」。並配文「新年一切努力」。18年國手生涯,斬獲史無前例的20冠……所有的溢美之詞,林丹聽過太多。從年少時橫衝直撞到鼻青臉腫,再到登上世界之巔被全世界奉為「超級丹」,直到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手下敗將卻還熱血未涼……人世間的浮浮沉沉,林丹也已體會過大半。
但最難的是,有一種英雄主義讓他從未停下腳步。(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