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一生到底殺了多少人?他真的殺了160餘萬嗎?這一點水分太大

2021-01-08 指點江山

白起,楚國王室後裔,曾經的祖上也有很多人物功成名就,盡顯風光,但是,到了他這一代,卻變得沒落了。昔日的光彩不再煥發,但是,白起卻並沒有自甘墮落,而是從小就投入軍中,從基層開始練起,之後,更是憑藉著自己的戰功,升到左更這個位子。

經常和他一起作戰的人,會知道他有一個特點和別人不同,那就是: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喜歡採用運動戰的方式,將敵人引到野外,從而消滅敵人。而這,便形成了他用兵靈活的特點,讓他在每一次的作戰中,都能夠脫穎而出。

之後,他更是從少不更事的小卒,變成了當時秦國的重要將領,還被列為了「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說起白起生平的戰績,是以他殺人無數而聞名。因為他殺的人太多,所以,他便被人們稱為「人屠」。那麼,究竟他殺了多少人,才讓大家叫他「人屠」的呢?

就目前來看,大家比較公認的數字,就是他一生攻下城池70餘座,殺敵160餘萬。這個龐大的數字包括多個戰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長平之戰。這一次殺敵有45萬之多,正是我們所說的一將功成萬骨枯!那麼,一個人殺敵160餘萬,真的可信嗎?要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難完成的任務。

公元前257年,白起自盡,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據《史記》記載,秦國在長達130餘年的時間裡,大規模的戰役或者戰鬥,加起來有15次之多。而每一次殺敵數都在2萬以上,其中,還有4次高達10萬以上。可是,就算把這些數字全部統計下來,再加上,一些小規模作戰的殺敵數,秦國在這130餘年的時間裡,殺死的敵人也就是149萬之多。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秦國130餘年才殺敵149萬之多,而白起一人就殺敵160餘萬,兩者數字之間存在這麼大的差別,很顯然,這兩個數字不同,很有可能是有人在其中造假。

那麼,究竟是誰所做的造假之事呢?

130餘年,時間很長,所以,發生的戰爭我們無法一一考核,只能按部就班,把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有詳細說明的拿出來進行舉例說明,先說白起巔峰時期的長平之戰。

公元前261年,長平之戰爆發,持續了將近一年之久,而關於這次戰役,敵方傷亡人數的數字,最起碼在趙國徹底戰敗之前,損失也不過5萬餘人。再後來,有40萬敵軍表示向白起投降,而白起並沒有饒恕,下令挾詐坑殺。最後,只留了200多名士兵回去向趙國報信,剩下的40萬人全部坑殺。

這樣一來,長平之戰殺敵45萬的數字,就出來了。這樣來看的話,45萬這個數字,是因為挾詐坑殺突然升上去的,用欺騙的手段殺了這40萬人。可是,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據史料記載,當時,長平之戰秦國發兵也就50餘萬人,哪怕前期殺死了5萬,趙國並沒有太大的損失。

50萬人面對40萬人,幾乎是1:1的人數比例。而且,40萬敵軍都是活蹦亂跳的大活人,還都是精銳軍隊。那麼,以當時的戰爭手段,白起是用什麼方法,一下子把趙國40萬軍隊全部殺死的?

有人曾經說,用的是當時秦國發明的秦弩,就像機關槍一樣可以掃射。即使這樣殺人,士兵們也會在慌亂之中逃跑的,不會坐以待斃,更何況,是40萬個大活人。另外,還有一種猜測,說是利用成吉思汗當時對待敵軍的手法,採用灌醉的手段,讓對方不省人事,再下令殺之。

可這樣一來,問題又出現了,秦國並沒有那麼多酒供應給敵軍,更何況是40萬。如果全部關起來燒死,去哪裡找40萬人的大監獄,或者分別將其誅殺殆盡,誰能保證每一次都不會有意外發生。

況且,大家都是人,又不是傻子,投降也是為了給對方留一條生路。如果,將對方強行的斬盡殺絕,難道他們就不會反抗嗎?如果反抗,兵力幾乎在1:1的情況下,秦國在這一次的戰爭中,會有多少傷亡。對於這些問題,可能沒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更沒有資料給予說明。

即使數字是真的,經歷了這麼大規模的作戰,雙方的傷亡肯定是非常慘烈的。但是,僅僅9個月之後,秦國就再次多路發兵圍攻邯鄲,而趙國,卻還是有能力發兵抵抗。仔細想一下,趙國在當時只是一個百餘萬人口的國家,經歷了長平之戰,肯定會元氣大傷。

然而,趙國面對秦國的再次進攻,也只是驚恐,並沒有慌亂,而且,還可以像沒事人一樣繼續發兵抵抗,兵馬說來就來,這一點的確讓人難以想像。

不過,像這樣的記載,史料中還有很多,而且,都是在軍隊數字上大做文章。談到每一次戰爭就要動輒數十萬的兵馬,長平之戰更是記載了雙方的100萬兵力。

其實,統一六國前,不管是秦國還是趙國,他們都只是一個地方的諸侯國,卻能一下子出動好幾十萬的人馬,哪怕打輸了還能繼續動用數十萬人馬來補充兵力。而這,如果與漢朝的巔峰時期相比,漢朝時的軍隊數量也僅僅只有45萬人。由此看來,真的有點太誇張了。

那麼,白起的一生究竟殺了多少人?

他是一位名將,殺敵數量很多那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殺敵160餘萬也許就只是個虛數。在當時,古文的記載,也只是想把一個戰役說的特別龐大,想把一個將軍描繪的特別神武。由此可見,白起的生平戰績是存在水分的,這一點不能完全相信。

參考資料:

【《戰國策·卷六·秦策四》、《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

相關焦點

  • 白起一生屠敵超百萬,為何最出名的卻是趙括?看看白起怎麼說的
    而就在這時候,魏冉和白起這對好搭檔出現了,魏冉不僅是秦昭襄王的舅舅,而且還是扶持秦昭襄王上位的功臣,所以在秦昭襄王在位前期,朝政大權都是由魏冉掌控的。魏冉一生四任秦相,黨羽眾多,深受宣太后寵信;魏冉不僅自身才能了得,而且還頗能識人,白起就是被他提拔起來的,為什麼說白起就非要說魏冉呢?因為這和白起將來的悲劇結局有莫大的關係。
  • 所謂形勢比人強,戰神白起究竟犯了什麼錯,秦昭王為什麼容不下他
    戰國時期稱君的人不少,這其中有很多人都叫過同一個稱號。比如說齊國有武安君蘇秦,趙國有武安君趙牧,秦國也有武安君白起。但若論武安君哪家強,還得秦國鹹陽找白起。白起,他最大的作戰特點是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他善於野戰進攻,戰必求殲。
  • 紙上談兵的趙括真的一無是處嗎?那為何白起提起他就恨得咬牙切齒
    圖片來源於網絡:東漢時期蔡倫改進紙張有些人認為,之所以說成紙上談兵,而不是在,其他東西上談兵,很有可能是因為當時明朝初期文人劉三吾所寫的"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一句,因此紙上談兵這個典故雖然來自於戰國,但是這一成語的出現卻晚了那麼多年。那麼紙上談兵到底說了一件什麼事情?為什麼大家對這個詞語解釋為貶義詞?
  • 二桃殺三士是真的嗎?
    二桃殺三士的故事,流傳已久,很多人把這段晏子殺三士的故事封為智謀的經典場景,但是仔細推敲起來,我覺得這段記載實在是不可信,甚至有點鬼扯。我們先看看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
  • 白起、王翦兩人同為秦將,二者有何相似?推測兩人同屬這類星座
    文/老貓同志   諺語:殺一人者誅,屠萬人者雄。那麼戰國時期的白起、司馬錯、王翦三人足以稱得上人雄,仔細研究一番,會覺得煞是奇怪,他們的性格、行事無一例外的指向了常與邪惡力量混在一起的星座——摩羯座。
  • 世界第一劊子手,一個月殺了超過8000個人,最後卻死於自殺?
    不過這到底也是國家和國家之間的戰爭中死亡的人,但是你們有聽過世界第一劊子手,一個月殺了超過8000人嗎?其實無論戰爭中到底是死了多少人,作為戰爭的最高統帥是不可能親自操刀的,所以大多數的統帥也不會有很多的負罪感。但是一個人親自操刀殺死超過8000個人,真的不會有負罪感嗎?真的能夠活到老嗎?
  • 女命官殺混雜,真的婚姻不順嗎?如何正確解讀官殺混雜?
    一生中,丈夫陪伴的時間又是最長的,所以丈夫的好壞,跟一生幸福與否休戚相關。故此,女性對婚姻有著較高的希冀。八字命理推斷女命,也單獨開闢出章節專論。比如《三命通會》、《星平會海》、《神峰通考》等古籍中,有斷語,有例證,對女命的推論已經很詳細了,但還是有讓後學者含糊不清的問題存在。比如,女命以官、殺為夫。那麼,作為夫星,「官」和「殺」孰優孰劣?
  • 女命官殺混雜,真的婚姻不順嗎?如何正確解讀官殺混雜?
    一生中,丈夫陪伴的時間又是最長的,所以丈夫的好壞,跟一生幸福與否休戚相關。故此,女性對婚姻有著較高的期望。在實際論命中,果真如此嗎?未必!也就是說,遇到這類情況你就要注意了,但術語絕非&34;。不是一見這種組合,不分青紅皂白,一體同論,這樣明顯失之過寬。我在文章中多次提到,斷八字,論吉兇,一是要信息疊加,二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本文就以&34;這一術語,從幾個方面,綜合男、女命一起解讀。
  • 王者榮耀五殺和評分16.0哪個更難?
    (小編目前鑽一)客觀來講:如果是高段位,16評分更容易一點因為這裡的人不會傻不拉幾的一股腦衝上去,他們看到情況不對就會撤退,一定會撤退,你就算是露娜都追不上的那種撤退。那些主播們16分拿的不少,分數判定是在同段位裡面的,所以你有超出當前段位的意識和操作,16分肯定能很容易。
  • 被皇帝無情賜死的一代忠臣良將,白起只能排名第四,第一無可爭議
    但是,功大了,是非就多了,皇帝看你不順眼,給你定個無名罪也就把你殺了,誰又曉得虛實,但是他們的功績不可磨滅,歷史將會銘記。四、秦國名將白起白起可謂為秦國的統一做出過巨大貢獻,只靠範雎的智慧計謀,沒有具體的實施者,秦就不可能完成統一,範雎固然為秦國做出很多改變國策的決定,比如,遠交近攻,長平之戰,使用反間計用趙括代替廉頗,在才有了白起的用武之地。
  • 武則天的女兒到底是誰殺的?其實就是她本人
    武則天的女兒到底是誰殺的?其實就是她本人武則天大女兒之死是歷史上的一個迷案,因為武則天的女兒到底是被誰殺的沒有人知道,就算是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猜測,但是也沒有實際的證據。不過我們從一些邏輯上面就可以推斷出,武則天絕對是賊喊捉賊的,她的女兒就是她自己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 齊聚三國殺,實力通曹到底哪家強?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小鋒就帶您看看這讓我們曹老闆偏頭疼了一輩子的「三馬同槽」。既然是同槽,還是不得不從我們生性多疑的曹老闆講起。曹阿瞞作為一代梟雄,統一大業是他最終的夢想。但是在那個地方割據的亂世,想要實現統一,就一定要東徵西戰除掉四處並起的諸雄。
  • 楊志殺不殺牛二,其實完全在於他自己。他殺了,暴露了他的缺點
    因為你怕丟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楊志身懷絕技,什麼都不怕,但是我就怕辱沒了先人的名聲啊。先人已逝,何必太在意,難不成你家千秋萬代為大將嗎?功名心太重,放不下。說白了就是官癮大,不當官就受不了了,覺得沒有意思。牛二上場了。
  • 老虎有「三不殺」是真的嗎?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從我們的調查研究來看,顯然不是,老虎是一種非常兇猛且具有勇氣的動物,尤其是到了陌生環境下,會體現得更明顯。  老虎作為一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為了確認自己在該環境下的生態位,會向一切體型比它小、與它類似、比它大一些,但在可接受範圍內的陌生物種發起攻擊。
  • 《火神被殺》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剛拿到此書的時候,看到標題《火神被殺》,還以為是神話小說,火神可不就是神話故事裡面的人物嘛?細細看來,原來這是一系列推理小說。《火神被殺》是日本推理作家松本清張的短篇推理小說集。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大概從童年時期就定下了,所以才有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吧。人的一生都在和那個本我進行著對抗,有的人經歷只是經歷,又或者因為經歷野蠻生長起來。也有的人,經歷成了自我修行,一生攀登,最終戰勝了本我中的惡魔。有的人說:童年的陰影會伴隨一生,童年的一切都會伴隨自己一生。
  • 其實秦昭襄王本不會殺他,只因這個小人散風點火
    他從戍卒到左庶長,又被秦王封為武安君,更是著有兵法兩冊,似乎白起天生就是個戰爭機器,在蕩平天下後,仿佛完成了身為戰神的使命,他的一生也終結在了一把劍下。對於白起的死,有一種說法是白起雖然軍事能力上乘,在朝堂之上卻少了些圓滑不懂得自保,最終被秦昭襄王下令自裁。還有一種說法是白起的軍事生涯太過血腥,說白了就是在屠殺,以至於遭到了報應,甚至就連他自裁前都說到:坑殺四十萬趙軍,足以死。
  • 夢淚五殺被女友搶走,女友解釋卻遭他阻止,這狗糧撒的猝不及防!
    對於我們普通玩家來說,獲得五殺是一件十分高興的事情,但是對於夢淚這樣的大神玩家,獲得五殺到底是什麼感覺呢?很多網友說當然是無味了,畢竟人家都拿到手軟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最近夢淚的社交帳號發布了一個關於「夢淚精彩操作」的視頻,在這個視頻裡不僅有很多秀翻全場的片段,還有夢淚拿五殺的片段。但是在這個視頻中,還播放了一段夢淚未成功拿到五殺的片段,而那個人頭恰恰被夢淚的女友兮兮搶掉了,快讓我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從視頻中看來,夢淚拿五殺還是很開心的)那局遊戲夢淚選擇的是韓信,因為韓信是夢淚的本命英雄,所以這個英雄在他手裡到底多秀咱們就不說了。
  • 狼人殺十二星座之不會說謊還敢玩狼人殺
    狼人殺十二星座之不會說謊還敢玩狼人殺,狼人殺是一個考驗我們的邏輯,更考驗我們的演技的遊戲,會說謊的狼友總是可以獲得被人的信任,那麼今天就來探討十二星座到底是最會說謊的呢? 本人金牛,當狼的時候沉默到底,一般別人想投我的時候,其他人就來一句:這貨掛機了,沒什麼威脅,可以先不投,留到最後看情況再投。
  • 農村殺年豬,講究「三不殺」,你知道是哪「三不殺」嗎?了解一下
    此時,大家已經到了準備臘肉、香腸的衝刺階段,鄉下也開始殺年豬、分豬肉。鄉下殺年豬可是很熱鬧的一件事,以前我們村子裡每一個村子裡都有殺豬的人,每年進入冬月,殺豬的人都很多,大家要提前約定好時間去殺年豬。由於豬被殺了,當然也有賣肉的,所以殺豬匠實際上也是在做一些掮客的生意,如果與他們關係不好,他們家裡的豬被殺了以後,往往賣不出去。
  • 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
    想起兒時爺爺為我們做的臘肉味道,就直咽口水了,可這也只能是回回味而已了。農村老輩常說「屠夫不殺五爪豬」是什麼意思?真有「五爪豬」嗎?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大多數孩子都有見過殺年豬的場景,在村子裡找幾個壯漢,當然各家家裡殺豬的話都會互相幫忙,屠夫會先用布遮住豬的頭部,幾個人就會默契地合力把豬抬在條凳上,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還有豬嘶心裂肺的慘叫聲,想想都會讓人覺得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