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08:00 |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者按】1月7日,東陽舉行全市新任村和社區主職幹部集中培訓班。東陽市委書記傅顯明為全市新任村和社區主職幹部上了「第一課」——《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村幹部》。他拋出三個問題:當幹部為什麼?當幹部幹什麼?當幹部怎麼幹?
中共東陽市委書記 傅顯明
開會之前,我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的當選表示祝賀!大家不管是連任,還是新當選,都是組織精心考察挑選,是群眾用一張張選票選舉出來的,代表的是組織的信任、百姓的認可和期待。希望大家不要辜負這份信任和期待,能夠盡職盡責、盡心盡力,挑起擔子,帶領群眾致富。
在今天的集中培訓之前,各個鎮鄉街道都舉行過集中宣誓儀式,今天又由鎮鄉街道黨(工)委書記帶隊,集中大家一起宣誓、一起培訓。為什麼我們這麼重視村社幹部隊伍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早在浙江工作時期就強調,「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村社基層組織就是共產黨執政的基礎,這個基礎不牢,就會動搖整個執政的根基。
1.基層力量是東陽發展的基本力量,關係到東陽發展得快不快。從某種程度上講,基層的力量就是人民力量,也就是群眾的力量。沒有人民群眾這一基本力量等於基層沒有力量,我們東陽的發展就會慢下來,甚至發展不起來。群眾的力量能不能組織起來,就靠我們這些村幹部。基層幹部作為基層力量的中堅力量,你們所起的作用就是組織群眾、帶領群眾,你們的執行力強,黨的方針政策就能得到很好的保證落實。
2.基層組織是黨執政興國的基礎組織,關係到東陽發展得穩不穩。習總書記強調,基層黨組織是黨執政大廈的地基,地基固則大廈堅,地基松則大廈傾。2020年7月22日至24日,習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要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這個根基。要推動黨組織向基層延伸,把基層的工作做好,這樣才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打個比喻,我們只要是開過車、坐過船的人都知道,只有平穩才能前進,這叫做行穩致遠。這形象地道出了基層組織的重要性
3.基層幹部是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基本形象,關係到黨群關係好不好、基層政治生態好不好、群眾生活好不好。村社幹部是最基層的幹部,是真正的一線幹部,工作生活在群眾當中,每天都與群眾打交道。據統計,全市七成以上的黨組織和黨員在村、社區。大家的一言一行都是群眾直接觀察、真實評價中國共產黨好不好的第一窗口,你們的形象就是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基本形象,你們一心為群眾,他們就給你點讚,就說共產黨好;你們要是一心為自己做事情、謀私利,老百姓就會說共產黨不好。所以,大家表現得好與壞,決定了黨群幹群關係的好與壞,反映出基層政治生態的好不好,同時還決定著你所在村的群眾生活得好不好。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到省市各級地方黨委,都高度重視村社幹部隊伍建設。從我們東陽來,村幹部幹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東陽發展的快不快,穩不穩,好不好。這次村社換屆有兩個第一次,一個就是任期由「3年改5年」,二是全面推行「一肩挑」,這是黨中央從執政的層面和戰略高度,作出的更加科學的頂層設計,目的也是為了加強村社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
當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經明確的提出,我們已經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到今年的7月1號,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黨中央要向全國宣布,中國已經全面實現了小康,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進入向第二個百年目標進軍的階段。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啟之年,大家的任期又恰好和「十四五」重合。這五年,東陽要實現什麼目標,要做哪些工作?市委已經作了一些謀劃,總的目標就是要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城、歌畫東陽」,具體來說就是努力打造「兩市三地兩園」(經濟強市、文化強市、科創高地、改革開放高地、現代治理示範地、美麗花園、幸福家園)。可以說,我們現代化新徵程能否順利開啟,能否實現「兩市三地兩園」的目標,能不能建成「經濟強市、文化名城、歌畫東陽」,大家都是基本力量。
剛才,我講清楚了村社幹部這支隊伍的極端重要性,接下來我們圍繞主題,講三個問題:一是當幹部為什麼?二是當幹部幹什麼?三是當幹部怎麼幹?
一、當幹部為什麼,這是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第一,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大家的初心如果還在,是不是應該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應該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和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第二,習總書記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而我們村幹部做的不就是鄉村振興的事情嗎?所以,在新階段當村幹部,就是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二是為推動鄉村振興。什麼是鄉村振興?十九大報告指出的標準,就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從「三農」角度來說,鄉村振興就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我在磐安當書記的時候也有一個理解,鄉村振興就是農業興旺發達、農村人人嚮往、農民安居樂業。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習總書記明確要求,要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袁家軍書記在省委全會上也提出,要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並把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作為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十個先行之一。當幹部就是要為鄉村振興做貢獻。
三是為造福一方百姓。永康的胡公大帝,本名胡則。毛主席當年考察路過金華的時候就提出,「我們共產黨的幹部也應該像胡則一樣多做好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福」是中國人最期盼的,什麼叫做「福」?從字的結構看,就是有衣穿、有飯吃、有田種、有房住。當幹部要造福一方,就是要能夠給老百姓帶來福氣,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就是看你帶領大家做了哪些事,任上在路修了沒有、環境整治了沒有、帶來多少集體收入、農民有沒有增收的機會,等等。大家一定要樹立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
歸結起來,當村幹部為什麼?就是為黨、為公、為民;就是絕對不能為己為私,幹損公肥私的事;不能優親厚友,幹損害群眾利益的事;不能不講規矩,幹違法亂紀的事。
二、當幹部幹什麼,這是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當前農村總的工作目標就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就是緊緊圍繞習總書記提出的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這「五個振興」要求,抓好產業發展、人才培育、文化建設、生態環保和組織建設,全面爭創「三強六無五美村」。
1.要推進環境打造,讓鄉村美起來。農村美不美,環境好不好,直接影響著百姓的幸福指數。這幾年,我們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轟轟烈烈開展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十佳村」創建等一系列工作,鄉村「顏值」不斷提升,湧現出了一批景區村莊和「最美村」,培育了一些精彩的「盆景」,但還沒有形成大美的「風景」。一要推進「三大革命」。就是要持續抓好農村旱廁改造、生活汙水處理、生活垃圾治理,這是鄉村美麗的基礎。現在還有一些亂搭亂建、雞棚鴨棚,如果這些「汙點」不除掉,美麗鄉村的畫卷就沒法鋪開。二要建設美麗庭院。「三大革命」做的是打基礎的工作,那麼基礎打好之後,就要做提升的文章。要在村莊統一規劃之下,把美麗庭院建起來,把房前屋後歸置整齊,這樣整個村莊的環境就有大的提升。三要打造「共享田園」。就是要把美麗環境延伸到村外的田園。要按照「三生三園三合」的理念來打造「共享田園」,「三生」,就是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就是打通村民「生產、生活、生態」勞作休憩循環體系,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三園」,就是田園、家園、公園,以公園的標準改造建設田園,讓田園成為家園的一部分。「三合」,就是整合、複合、融合。所謂整合,就是各類相關規劃、資金、主體的整合。所謂複合,就是賦予原先的田間道路、建築、設施等多種功能,使田間的生產道路也成為遊步道、騎行道。所謂融合,就是指業態的融合,使田園不僅具備農業生產業態,同時兼備農事體驗、文化旅遊、休閒養生等其他業態。各村都要積極謀劃,爭取早日列入建設名單,助力全市打造全域美麗大花園,建設幸福大家園。
2.要推進產業發展,讓村民富起來。「千道理,萬道理,發展才是硬道理」。作為村幹部,主要責任就是要帶領百姓致富。應該說我們新一屆村幹部當中能人不少,大多還有自己的實業,有的是農業大戶,有的是企業老闆,也有的是一些著名的鄉賢,還有退二線的領導同志,希望大家把村裡的資源挖掘好、優勢發揮好,把村裡產業做起來。一要做現代農業。農業是我們經濟發展的基礎。總書記在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種子」問題。糧食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上,怎麼樣做強現代農業?這也是我們為國分憂的一個舉動。二要做鄉村旅遊業。東陽的自然山水和田園資源稟賦很好,各村要結合共享田園的創建,積極探索「生態+」「農業+」「文化+」等新型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休閒觀光、鄉村民宿、農家樂等新業態。三要做活鄉村新興產業。重點是要做好產業植入文章。比如,毗鄰橫店鎮的村莊,完全可以承接橫店影視的溢出效應,大力建設影視拍攝基礎,打造導演村、作家村、製片人村。比如,毗鄰義烏的村莊,可以發展淘寶村。還比如,塊狀經濟集聚的地方,比如虎鹿縫配、歌山漁具、南馬仿古門窗集聚地周邊的村莊,完全可以發展網絡經濟。四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2020年省裡下發了村級集體經濟鞏固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底,全市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都要達到20萬元以上且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其中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佔比達到40%以上。這是今後兩年大家一定要完成的一項重大任務。
3.要推進基層治理,讓治理強起來。國家治理的好不好,要從村裡開始。一要健全紅色網格。鄉村治理,關鍵在人,要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建立健全「行政村—自然村—小組」的三級網格體系,把黨員、村民代表等力量都有效充實到基層治理的體系中來,落實好「網格指導員+網格長+專職網格員」責任,形成大抓基層治理的工作合力。二要化解信訪矛盾。所謂小事不出村,就是要把信訪矛盾解決在村裡。接下來,希望各位「新官」要理好「舊帳」,如果新官不理舊帳,那問題會越積越多。大家絕不能把老百姓的事不當一回事,老百姓來反映問題,就要記在心上,抓緊安排好、落實好,這樣矛盾才不會積累,才不會小事拖大。三要推動平安鄉村、智慧鄉村建設。重點就是要提升鄉村的智慧安防、數字治理等方面的能力,以數位化改革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讓網上辦、掌上辦日漸成為新風尚。
4.要推進文化建設,讓鄉風好起來。如果說環境是一個地方的「外貌」,那麼鄉風就是一個地方的「氣質」,代表了村裡人的精氣神。解決了「口袋」的問題,還要解決「腦袋」的問題。一要弘揚東陽優秀傳統文化。東陽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歸結為「勤耕苦讀」。在2020年元旦的世界東陽人大會上,我也給東陽人提煉了五個字,即「勤勇韌能義」。我們要弘揚東陽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家規、好家訓,教育引導農民群眾愛黨愛國、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二要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當前文化禮堂建得起來,更要用得好,要把村史館、道德講堂、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等綜合在一起,組織開展一系列積極健康、喜聞樂見的群眾性精神娛樂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三要開展移風易俗行動。之前,市裡下發了《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實施方案》,接下來,大家就要按照方案要求做好工作,特別是要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大操大辦,樹立文明鄉風。
5.要推進組織建設,讓隊伍強起來。基層組織強不強,直接關係到農村發展好不好,組織建好了,其他工作就會一順百順,如果建不好,其他工作就會一團糟。一要強化組織建設。作為村黨組織書記,重點要把抓班子建設作為自己的政治責任,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特別是要加強對團、民、婦、老等配套組織的領導,不斷提高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二要管好黨員幹部隊伍。要針對當前東陽黨員幹部酒駕、賭博等違紀違法現象頻發的現象,抓好黨員教育管理,杜絕此類事情的再次發生,同時還要常態化抓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五議兩公開」 等基本制度, 讓黨員幹部遵規守紀,並嚴格規範發展黨員程序,保持黨員先進性。三要培養後備幹部。後備幹部的培養範圍越大,幹部人選可控挑選的餘地就越大。希望大家注意培養後備幹部,早謀劃、早物色,做好後備幹部的選拔、培養、幫帶和使用,真正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
當幹部幹什麼?歸結起來,就是要幹大事、幹好事、幹實事。
三、當幹部怎麼幹,這是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好幹部的要求,總結起來就是15個字,「聽黨話、肯幹事、為百姓、守規矩、講團結」。聽黨話,就是講政治講忠誠,服從黨委領導,善於把黨的政策要求變成一項項的具體措施,真正落實到位;肯幹事,就是要有鬥志、有韌勁,說一件幹一件成一件,能夠兌現幹事承諾、競職承諾,不斷把願景變為實景;為百姓,就是時時處處為群眾著想,踏踏實實為群眾辦事,有良好的群眾口碑;守規矩,就是為人正派、廉潔自律,辦事公平公正、守法依法;講團結,就是善於聽取不同意見,能夠與其他班子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事情「一起幹」。
1.絕對忠誠幹。天下最好的德行就是忠。歷史上「忠」的代表人物是誰?就是關羽。「忠」就是不二,也就是我們的志向是不會改變的,我們對所服務的對象是忠貞不二的。所謂絕對忠誠幹,就是一輩子為共產黨,按照共產黨的要求,全心全意的為人民幹。我們既要把「忠」記在心上,還要把「忠」落實到行動上,言行一致,上級黨委政府做的決定,都要全力以赴、一幹到底,決不能搞「截留」、打「折扣」,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2.盡心盡責幹。我到一個鄉鎮調研的時候,曾經看到牆上貼了十六個字,其中八個字是「責任第一、能力第二」。一個人要把責任心放在第一位,把能力水平放在第二位。什麼叫做責任?責任就是即使你不願意做,也必須去做好事情,也就是做好份內的事。責任心就是競爭力,責任心越強,競爭力越強。作為村幹部,要盡心盡責的幹,要做就做最好。現在任期剛剛開始,大家已經做了一些「開門一件事」,燒好了自己的「三把火」,關鍵還在於什麼?在於要五年一以貫之地做好。
3.一心為公幹。權力「姓公」不「姓私」。2019年,我們黨自上而下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習總書記指出:「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弄明白,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大家要謹記公權為民,一絲一毫不能私用,真正以人民公僕的心態來珍惜權力、管好權力、用好權力,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4.遵規守紀幹。現在全面推行「一肩挑」,村書記全力更大了,這時更加要注意遵規守紀幹。其中要守牢的最重要的底線就是不貪,要管住自己的「手、嘴、腿」,守住道德底線、不碰紀律紅線,不要想通過當幹部給自己獲取一點正當利益之外的任何一點利益。特別是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出於公心、為了公家利益,就可以違法違規違紀。
5.團結帶領幹。俗話說,「互相補臺,好戲連臺;互相拆臺,一起垮臺」。網絡有句流行語,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遠。一個村社班子能否有戰鬥力、幹成事,靠的絕不是主職幹部或者某個人的優異,而是得靠全體班子成員的齊心協力。特別是這次換屆後,新進兩委班子佔總數的42.1%。也就是說很多人之前都沒有一起共事過,缺少感情基礎和工作默契。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更要少點私心、多點溝通、多點包容,把班子的力量團結起來,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形成工作的「大合唱」。
當幹部究竟怎麼幹?歸結起來,就是要努力幹、規矩幹、一起幹。
同志們,村社幹部職務雖低,但責任大;權力雖小,但作用大。你們每天都直接與群眾打交道,你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群眾眼裡都是黨和政府的化身。今天,黨組織和人民群眾把這個崗位交給你們,既是對你們的信任,更是對你們的重託。希望大家始終把使命責任扛在肩上,牢記「為黨、為公、為民」「幹大事、幹好事、幹實事」「努力幹、規矩幹、一起幹」的要求,時刻把群眾冷暖記在心上,以更強的擔當精神、更實的工作作風、更優的創業實績,向組織和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為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城、歌畫東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1610323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