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8年1月13日,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公報公布。2018年反腐工作怎麼幹?讓我們一起看看全會公報怎麼說。詳見【推薦閱讀】
2017年1月16日 星期二
農曆十一月卅
【本期導讀】
>2018年反腐怎麼幹
>民生工作的辯證法
>考核回歸價值本位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
>把握黨建的總要求
【理論速遞】
>《人民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引向縱深,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再出發》
詳見:http://www.dwz.cn/7fUhcI
>《人民日報》刊發文章:《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詳見:http://www.dwz.cn/7fUlVu
>《解放軍報》刊發評論員文章:《執紀者必先守紀》
詳見:http://www.dwz.cn/7fUhKA
>《光明日報》刊發文章:《建立新型政黨關係:新時代政黨外交新境界》
詳見:http://www.dwz.cn/7fUiHw
>《經濟日報》刊發文章:《站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寫在2017年度國民經濟數據公布之際(上)》
詳見:http://www.dwz.cn/7fUjDI
>《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
詳見:http://dwz.cn/7fVAEK
【推薦閱讀】
2018年反腐怎麼幹?
-
編者按:2018年1月13日,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公報公布。2018年反腐工作怎麼幹?讓我們一起看看全會公報怎麼說。
>如何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加強對黨內政治生活狀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民主集中制等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七個有之」問題高度警覺,堅決清除對黨不忠誠不老實、陽奉陰違的兩面人、兩面派。聚焦政治立場、政治原則、政治擔當和政治紀律,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如何全面推進?
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認真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探索形成高效順暢的監察工作運行機制,實現執紀審查與依法調查有效統一,加強監察機關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的工作銜接,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如何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
領導幹部要帶頭轉變作風,經常擺擺表現、找找差距,堅持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關注「四風」問題新表現新動向,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上下更大功夫,對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的嚴肅問責。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幹部增強群眾感情,嚴格約束自己,嚴格家教家風。
>如何讓巡視利劍作用更加彰顯?
制定中央巡視工作規劃,貫徹巡視工作方針,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化政治巡視,統籌安排常規巡視,深化專項巡視,強化機動式巡視,綜合運用巡視成果,狠抓整改落實,提升全覆蓋質量。深入開展巡察工作,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
>如何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
開展經常性紀律教育,發揮先進典型引領示範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強化日常監督執紀,有針對性地建章立制,把制度的籬笆扎得更緊。
>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如何鞏固發展?
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定不移、精準有序,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的領導幹部,重點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形成利益集團的腐敗案件,著力解決選人用人、審批監管、資源開發、金融信貸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問題,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深化標本兼治,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
>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如何堅決整治?
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把懲治基層腐敗同掃黑除惡結合起來,堅決查處涉黑「保護傘」。緊盯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辦力度,把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後一公裡」。
>如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到實處?
加強對所轄地區和部門黨組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情況的監督檢查,用好問責利器,做到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加強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完善地方紀委派駐體制機制,強化監督職責,推動管黨治黨責任全面覆蓋、層層傳導。
>對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幹部有哪些要求?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幹部要始終做到忠誠堅定、擔當盡責、遵紀守法、清正廉潔,始終堅持人民立場、秉持高尚情懷,始終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忠於職守、認真履職。要增強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許黨許國的擔當精神,提高履職能力,強化自我監督和自我約束,保持做好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定力、耐力、活力,保持工作、政策、措施的連續性穩定性前瞻性,認真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懲惡揚善的利劍永不蒙塵。
(以上摘編自中國紀檢監察部網站)
【求是推薦】
2018年第2期《求是》雜誌於1月16日出版,本期重點推薦文章14篇。其中,本刊評論員文章《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提出,新時代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關鍵在深化,關鍵在落實。中共文化部黨組的文章《奮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強調,要深刻理解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定位和目標,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等。
詳見:http://dwz.cn/7fKpCu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金句】
>如果不除惡務盡,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死灰復燃、捲土重來,不僅惡化政治生態,更會嚴重損害黨心民心。
>軍令狀不是隨便立的,我們說到就要做到。
>懲治腐敗這一手必須緊抓不放、利劍高懸,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加強基層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堅強戰鬥堡壘。
>淨化政治生態同修復自然生態一樣,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綜合施策、協同推進。
——2016年1月12日,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以上摘編自《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
【求是漫評】
「兩面派」盛行,實幹成虛言
-
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公報出爐,「兩面人、兩面派」被點名備受大眾關注。有些黨員幹部,臺上臺下各一套,對上對下各一套,說做各一套,嚴重影響政令有效執行,嚴重破壞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先進性,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地位、形象。反對和清除「兩面人、兩面派」是整風肅紀的需要,是實現政令暢通的需要,更是激活實幹家,唾棄空談家的需要。反對和清除「兩張皮」幹部,忠誠實幹才能脫穎而出,為民謀幸福才能開出名副其實的幸福花。
詳見:http://dwz.cn/FrlN0
☆小漫畫、大道理,請關注「求是漫評」微信公眾號☆
【求是網評】
新時代需「兩論強家」
-
理論管方向、謀共識,輿論管導向、聚力量。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理論和輿論工作,理論和輿論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闊步前行的重要法寶。新時代,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飛躍,還需要「兩論強家」。
詳見:http://dwz.cn/7fJJ6n
黨的建設「必須自身硬」
-
如何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我們黨當前必須正視和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黨的十九大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正是為了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使黨永葆先鋒隊的政治本色。這是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根本保證。
詳見:http://dwz.cn/7fJLgJ
【百家言】
讓考核頂著幹部往前走
-
讓考核回歸價值本位、激發更多正能量,關鍵還是靠制度創新。在江西景德鎮,當地就領導幹部存在的突出問題向社會徵求意見,並以此為依據分類設計「逆向民主測評表」;在江蘇南通,有關部門在領導幹部「德」的評價指標中設置正反兩個層面,讓考核考出差別、考出問題。各地積極的探索嘗試表明,只要高度重視、認真謀劃、矢志創新,就能更好激活考核的正向效應,為幹部隊伍建設注入新的活力。(魏寅,人民日報)
教育充足時代教育公平內涵要擴容
-
教育公平意味著學生享有公平的入學機會,教育過程中受到公平的對待,教育結束後能夠得到全面而充分的發展。在有學上到上好學的新階段,教育公平必然會更為關注教育過程、教育結果的公平。教育公平使每個學生在其原有基礎上得到全面而充分的發展,達到基本教育標準的前提下,最終的教育效果可能存在差異,但每個學生卻得到了公平發展。(薛二勇,中國教育報)
不怕天寒地凍,就怕手腳不動
-
天寒地凍北風嘯,厲兵秣馬正當時。越是天寒地凍,越是條件艱苦,越能錘鍊部隊走、打、吃、住、藏、管、保的綜合能力,磨礪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意志。庭院裡跑不出千裡馬,溫室內長不成參天樹。只有把惡劣天候條件當成天然「練兵場」、難得「磨刀石」,冰雪相伴,硝煙瀰漫,少演「折子戲」,多打「遭遇戰」,真正讓官兵的體能、技能、心理接受多種極限挑戰,讓部隊的演法、訓法、戰法經歷複雜環境檢驗,方能錘鍊出不畏艱險的戰鬥精神,鍛造出敢打必勝的過硬本領。(紀濤、李曉澤,解放軍報)
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意識形態建設
-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社會意識形態建設,能夠激發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增強人民的愛國自覺性和社會責任感。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所在,始終貫穿於中國的歷朝歷代。歷代士人都有天下胸懷,並將其視為己任。自古以來的家國情懷觀念納入社會意識形態建設之後,必然會引導社會成員自覺地增強愛國意識,將愛國視為己任,並為此不斷地付諸實踐,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尹傳政,光明日報)
民生工作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
-
盡力而為,就是有多大本事出多大力,堅決守住民生底線。量力而行,就是吃飯穿衣量家當,不提不切實際的目標,不做超越階段和能力的事情。盡力而為,體現的是一種對待民生事業的決心和意志;量力而行,要求民生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好民生工作,處理好「盡力」和「量力」的辯證關係至關重要。我們要立足實際多辦利民惠民的實事,避免提「蹦起來夠不著」的口號,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魏永剛,經濟日報)
全面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
黨的十九大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要深刻認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全面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提出的現實理據、內在的邏輯關聯、明晰的實踐方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孫大海,學習時報)
規則面前,摒棄「弱者即正義」
-
在規則面前,在是非的判斷上,「弱者即正義」的觀念卻必須摒棄。法治要求規則明確,沒有模糊地帶。列車,說幾點開就幾點開;開辦食堂需要走的程序,少走一個也不行。規則明確了,是非就很好判斷;出了問題,是誰的責任,就由誰承擔。而「弱者即正義」,看似充滿人文情懷,實則會模糊本來明確的是非,誤導人們行為,也會對法治造成損害。(曙明,檢察日報)
給工匠實實在在的豐厚回報
-
當前,國家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工匠對產品的打磨,卓越品質就只是紙上談兵。工匠精神不是浪漫的文藝表達,不是嘴上紙上的宏大口號,而應該是從制度入手建立的一整套培育工匠精神的政策體系,即通過提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使技能型職業重新成為勞動者的普遍選擇,讓工匠成為人人羨慕的楷模。(趙清源,中國青年報)
【讀書】
《中國最美古詩文》(陳引馳,上海文藝出版社)
-
傳統中國人的啟蒙教育,大多始於古詩,咿呀學語的時候,古詩就浸潤到我們的文化血脈裡了。本書甄別、挑選文辭優美,感發人心的古代詩歌263篇、古代散文90篇,加以注釋和賞析,輕鬆讀通三千年古典詩歌散文。
[精彩書摘]
★蘇東坡最大的理想是致君堯舜、兼濟天下,然而他的一生屢遭政敵打擊,飽嘗仕途險惡,所以他的文字中時常會有隱遁江湖、自由自在度過一生的願望。他有詞句道:「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綜觀東坡一生,這兩個理想都沒實現,但也始終堅持。在宦海浮沉中,他總能找到機會,哪怕只是一時一刻,抽身出來,做個「閒人」。
★在古人眼中,文章具有極為崇高的地位。曹丕《典論·論文》認為文章能讓人不朽,他說:「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廣為流傳的《神童詩》強調了文章的世俗意義:「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不論從精神層面還是從世俗角度,人們歷來都有足夠的動力為文章的寫作反覆推敲,殫精竭慮。因此,今天的我們也才有了這樣一座富如江海的古文寶庫。
【副刊】
[漲知識]
三角債
-
是指類似甲欠乙、乙欠丙、丙欠甲的這種相互拖欠債務鏈。三角債的特點是:它是一種循環債務,其中的所有成員既都是債務人,也都是債權人,而且每個當事人的債權與債務可以彼此抵銷或部分抵銷。在實際經濟生活中,三角債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它還包括四角債、五角債以及其它各種多角債。三角債通常是由於貨幣不足引起的。
[悅讀一刻]
其實哪一個人在人生的坎坷的路途上不有過顛躓?哪一個不再憧憬那神聖的自由的快樂的境界?不過人生的路途就是這個樣子,抱怨沒有用,逃避不可能,想飛也只是一個夢想。人作畫是現實的,現實的人生還需要現實的方法去處理。偶然作個白晝夢,想入非非,任想像去馳騁,獲得一進的慰安,當然亦無不可,但是這究竟只是一時有效的鎮定劑,可以暫止痛,但不根本治療。(梁實秋,談徐志摩)
[哲與思]
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廢。(史記·禮書)
百尋之屋,以突隙之煙焚。(淮南子·詮言訓)
[重溫經典]
正如馬克思在那裡(《資本論》)所證明的,資產階級要是不把這些有限的生產資料從個人的生產資料變為社會化的,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就不能把它們變成強大的生產力。紡紗機、機動織布機和蒸汽錘代替了紡車、手工織布機和手工鍛錘;需要成百上千的人進行協作的工廠代替了小作坊。和生產資料一樣,生產本身也從一系列的個人行動變成了一系列的社會行動,而產品也從個人的產品變成了社會的產品。現在工廠所出產的紗、布、金屬製品,都是許多工人的共同產品,都必須順次經過他們的手,然後才變為成品。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說:「這是我做的,這是我的產品」。(恩格斯)
責編:錢坤 張盼
【溫馨提示】
《求是手機報》是由中共中央機關刊《求是》雜誌主辦的思想理論類手機報。
訂閱方法:
點擊http://dwz.cn/HJd3c
也可編輯簡訊QS發送到10658000
包月3元,每周一至周五發送
退訂請發送QXQS到10658000
工作郵箱:sjb@qstheory.com
聯繫電話:010-64037138
更多精彩:http://www.qstheory.cn
《求是手機報》:分分鐘讀懂理論
掃描二維碼,關注求是手機報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