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作者二月河病逝 曾稱當今反腐力度在二十四史裡難找

2021-01-09 第一財經

據著名作家二月河家鄉媒體《河南日報》消息,二月河於12月15日凌晨病逝於北京,享年73歲。

二月河原名凌解放,1945年11月3日出生於山西昔陽。1967年高中畢業,次年入伍,在部隊歷任戰士、宣傳幹事、連副指導員。1978年轉業,任南陽市臥龍區宣傳部科長、區文聯主席。

40歲時,二月河利用業餘時間開始文學創作,隨著「帝王系列」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先後被改編為熱播電視劇,被海內外讀者熟知。

當時二月河在基層工作,寫作全是利用業餘時間完成,經常熬夜到凌晨3點。成名後他曾講過當年的艱辛,早期沒錢買空調電扇,夏天就在桌子下放個水桶,兩條腿放進去,既清涼驅暑又可防蚊蟲叮咬。冬天的南陽異常寒冷,寫到深夜手都僵硬得快握不住筆了,就狠勁搓搓手,或把開水倒在毛巾上捂住手暖一暖再提筆繼續寫。有時還會燒上蜂窩煤爐放在跟前用來烤手,好幾次為此煤氣中毒。夜晚為了驅趕疲勞,他還猛吸菸,甚至用菸頭燙手以防打瞌睡。

長達多年的熬夜寫作也嚴重透支了身體。2000年二月河腦栓塞中風,搶救過來後仍半身不遂。緊接著,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接踵而來。但當時「帝王系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乾隆皇帝》還沒有結稿,身體稍微好點又繼續寫作,整個過程可謂是「字字泣血」。

二月河嘔心瀝血的創作也得到了市場的歡迎和讀者喜愛,2006年版稅收入至少有1200萬元,是該年度中國作家排行榜的第二名。

《乾隆皇帝》完成後,二月河逐漸淡出寫作。他再次引發關注是十八大後公開表示支持中央反腐,「二十四史裡面,沒有一個時代,沒有一個時期曾經有過現在這樣的反腐力度。」為此,時任中紀委書記的王岐山稱其為「知音」。隨後,在人民出版社的提議下,他的部分關於反腐的散文和小說片段集結成冊,命名《二月河說反腐》。

二月河最後一次全國範圍內公開露面是2017年十九大開啟的「黨代表通道」上。他作為十九大代表再次表示對當今反腐工作的高度支持,認為這五年反腐倡廉以及從嚴治黨的管理和成效,在全國乃至於全世界人民心目中所產生的震撼性效應,用毛澤東詩詞來形容就是「天翻地覆慨而慷」。

2015年10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曾在北京專訪作家二月河。現將專訪文章再次發布,以饗讀者。

和偏愛的人物、小說《康熙大帝》中的伍次友年老後一樣,如今二月河的肺也不太好。下午2點,他端坐著胖大的身軀,在家中客廳裡那張餐桌兼會客桌前等待記者時,依然感到些許氣喘。

老伴陪在一旁。他們相識於未顯達之時,當還叫凌解放的丈夫決意放棄仕途,專職寫小說後,寡言善良的她就擔負起繁重的家務。如今終可安享晚年,花白的頭髮染成酒紅,還塗了一層暗紅指甲油。

這個位於臥龍區政府一隅的兩層磚樓小院,也被她整飭得生機勃勃。門上張貼著對聯,院子裡種了花草。中間一方小水池,午後暖陽恰好落進水中,兩隻烏龜交頸相望。

「不好好過日子,偏偏要找情婦,偏偏要抓自己不該抓的錢!」突然,二月河彈彈將要燃盡的菸頭,轉眼就是拍案而起的神情。老伴趁勢往他那隻不鏽鋼大杯加水。自從全國「兩會」上因談及反腐又回歸公眾視線,二月河在電視、報紙,以及最新出版的《二月河說反腐》中,被定格得最多的也是這副表情。這讓人想起《康熙大帝》中的伍次友,「在他身上,寄託了我對知識分子的一種嚮往。」

作家二月河在各種場合演講或發言完畢前,均喜歡用「好好過日子」來勸誡各級官員。這句大白話來自母親,那位破門離家、夜行太行投奔抗日隊伍的奇女子。

他關於母親的最早記憶發生在1947年的風陵渡,也就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郭襄第一次與楊過相遇的那個渡口。母親和舅舅抱著時年2歲、還叫凌解放的他南渡。「漫天的飛雪從天上,從太行的峽谷中瘋狂地飄落直墜,或成團,或片片絮絮,億萬隻白蝴蝶般投向蒼茫混沌的河面。他們的心情自然很激動,因為他們認為前途非常光明遠大,而從此可以不再理會籠罩在家庭上空那片驅趕不散的陰霾。」散文集《密雲不雨》中,二月河這樣寫母親。40歲那年,寫完《康熙大帝》,落日中蒼茫奔騰的黃河印象在腦海中依然揮之不去,這也成為筆名二月河的由來。

這位秉性剛烈的女性,解放後擔任公安局偵察股長、縣公安局副局長、縣法院副院長。1962年夏季,下鄉回來正洗臉,聽見二月河父親說起,上級準備提拔她進縣委做法院院長,一個縣委委員卻說,讓她進,進來了再收拾她。她於是一頭栽到地上,就此半身不遂,3年後飲恨去世。

不僅母親的遭遇,整個家族被時代洪流裹挾,其間體會到的人性中幽微的陰暗,也令他在日後閱讀中,心生某種共鳴:爺爺生了兩個兒子,他們積極抗戰,投身革命。家中無人耕地曾僱傭一名長工。解放後卻被定性為「富農」。他的兒子及其家庭又因這頂「帽子」,一生戰戰兢兢。

或許,這也是他一直特別主流,創作上格外謹慎的原因所在。按照原本計劃,二月河打算在「落霞三部曲」完成後開始寫曾國藩,這是另外一個他很喜歡的歷史人物。但後來想想,曾國藩尚無歷史定論,可能「寫出來是有疑問的一部書」,就此擱筆。

「閱讀歷史,尤其是有些重點著作——《資治通鑑》、《貞觀政要》等——可以對中國歷史概貌,還有統治階級的統治思路,對中國官場制度有大體概貌和了解。」二月河仕途最後止於宣傳科長,卻成名於「帝王」系列小說,他這樣向記者解釋將宮廷鬥爭、政治鬥爭寫得如此入木三分的原因。時至今日,小說中大小人物在權力角逐中的迷失、掙扎、沉浮、彷徨,讀來依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於是,很多人開始重新走進這個小院,試圖從中尋找某些來自歷史深處的啟示。

二月河本人呢,對劇變之下的社會現實也保持著強烈的關注和警惕。就像在《密雲不雨》中寫的,南陽陵園中存放著的四個骨灰盒,父親、母親、繼母、姐姐因「級別不同」不能同存一室。每年只有掃墓時才能請在一處。「我恨這樣的"級別制"。青山已化灰燼,還要講論這些東西?」

現在呢?記者追問,「陵園拆了,我早把他們四人放到一起了。」

專訪二月河:「孩子小時候學會討好老師行賄,長大不就是貪官嗎?」

——腐敗源於人性的惡與貪

第一財經:你曾說當今反腐力度找遍二十四史都沒有,有人還覺得調子定得太高,畢竟這一輪反腐從十八大後才開始。定論依據從何而來?

二月河:我確實說過是力度最大。因為二十四史我是看過的,如果沒有看過也不敢這麼說。大的標誌,中央領導對反腐是有計劃地部署,做一系列講話、一系列規定,十八大以來可以說是排山倒海,這種聲勢從來沒有過。過去在二十四史裡看到的反腐,從來沒有提過「反腐永遠在路上」,也沒有說「老虎蒼蠅一起打」,對腐敗零容忍,還有制度建設。這是最高層對反腐複雜性和難度性進行的充分估計、估量。

第二就是民眾參與度。建立直達老百姓的網站進行輿論監督、社會監督,還有司法配合,全國人民參與的積極性和廣度也是從來沒有這麼高。再有就是對官員的震撼力。反腐不僅是說,而是做,大批「老虎」、「蒼蠅」落網,給人民群眾樹立這種信心。不用去考評二十四史,就拿我們自己親眼看到的,十八大以前和十八大以後,明顯就是兩回事。第三個就是,歷史上也反過貪官,老百姓也拍手稱快,但不像現在產生這麼廣泛的效應,老百姓飯桌上都會談反腐。

第一財經:歷史上朱元璋反腐手腕算是狠的吧,為什麼他的反腐在你看來還是比不上現在?

二月河:朱元璋赤貧出身,對貪官汙吏有種天然的仇恨。當了皇帝後有種報復心,或者下手狠毒,可以說是反腐最厲害的皇帝。有人說他殺了13萬貪官,其實不準確,這裡面有他的政敵。他對貪官採取凌遲、剝皮等酷刑,但臨終的時候自己長嘆一聲,說朕早上殺掉一批,晚上又來一批,汝之奈何?說明沒有從機制上解決這個問題。他是發現了問題就嚴懲,單純的辦法只能產生一時的社會效應。

第一財經:就像嘉慶皇帝也打「大老虎」,但和珅落馬後也沒有解決腐敗問題?

二月河:他也只是弄一下,是少數個別人的行為,算不上動員了社會最精髓的力度進行反腐。

第一財經:這是一種歷史局限吧。

二月河:我多次談過這個問題。腐敗問題是反社會、反人類的。是人性的弱點帶出來的,人的本性有自私和貪慾的一面。所以要把它約束起來。腐敗與政治制度無關,但是與社會制度的完善有關。不管新加坡還是美國,不完善制度腐敗都會蔓延。完善起來,哪種制度也都可以相對有效地對腐敗進行遏制。

第一財經:那歷史上有哪些反腐經驗值得借鑑嗎?

二月河:以前的彈劾制度。官員之間可以相互監督、揭發對方的腐敗行為。還有雍正實行的密折制度。什麼事情都可以向雍正匯報,但不入檔案。這個也可以採取一些,但它是個別人處理政務的積極性,不讓整個民眾共同參與和監督。雍正實際上就是搞密折制度把自己給累死的。

現在做一個好官不容易

第一財經:從歷史角度看,當今腐敗程度如何?

二月河:現在腐敗深度之深、廣度之廣,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沒有見到過的,上至達官顯貴,下到老百姓。學術有學術的腐敗,醫療有醫療的腐敗,教育有教育的腐敗……各個領域都有。前不久我在一個商業場合說,光說當官的腐敗,難道你們不腐敗嗎?舊社會放高利貸,利過三分就是賊,你們現在借100萬,月息就是5萬,這樣算一年利息就是60萬,這不是比賊還壞嗎?我為什麼要出去講「三嚴三實」,就是執政黨的腐敗問題如果解決不了,民眾腐敗的解決更是扯淡。

現在面臨的腐敗形勢也是嚴峻而且複雜。世界多元文化進入,中國突然一夜之間暴富,從飢餓和貧窮中走出來,一下子變成世界第二(經濟體)。沒有與之匹配的文化素養和文化教育素養,就造成改革開放形勢下,在商品經濟滲透下,在網際網路的溝通下,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溫度也非常之快。所以我在接受中紀委採訪時說,現在的反腐是「霹靂手段,菩薩心腸」,這樣做實際是在挽救整個民族。

第一財經:所以現在反腐也比以前難。

二月河:現在做官也比以前難,做一個好官不容易。不少官員沒有落馬前都很優秀,文憑也很高,我甚至對有些人還是由衷感到佩服的,但突然之間落馬了。後來我想了想,就像數學一樣,他高等數學可以得滿分,但是一加一等於幾不知道——這是最基礎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就是「好好過日子」的教育都沒過去。凡是抓起來的貪官,大多數人不會好好過日子,偏偏要找情婦,偏偏要抓自己不該抓的錢。這些不都是過去家庭教育的內容嗎?特別是如果官員的母親說他一句你要好好過日子,不然將來……這比說大道理有效得多。

現在教育是咱可不能吃虧,要惡,還要比別人厲害。本來社會環境就複雜,本身又沒有受過良好的素養教育。在這種「有毒」的環境之下,官員單純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但會想,「沒事,大家都這樣」,「別人比我還要貪汙」,都是小人,我為什麼當君子?所以腐敗蔓延到各個領域。整個民族如果不進行這種最基礎的教育,是很可怕的事情。

上網就專看網友怎麼罵我

第一財經:除了教育,在你看來還應該建立哪些反腐機制?

二月河:輿論的參與度、民眾的參與度。掌握國家政權的全體人民對國家大事的關心度,這是根本的。

第一財經:官員的財產公示呢?

二月河:財產公示是很強的(腐敗與否)硬指標檢驗,這是歷史的必然。但現在我們國家還沒有發展到那一步,公布後產生的負效應也是很可怕的。

第一財經:會有哪些負效應?

二月河:我們社會的仇富心理,對有錢人健康財產保護的意識不完善。一旦公布,馬上把這些人變成社會公敵,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這個過程中怎樣讓社會健康、平穩,財富不均衡後產生不平衡的心理怎樣去平息,怎樣使弱勢群體進一步受到呵護,這些都是公布財產前需要注意的。不能好心辦了壞事。

第一財經:你上網嗎?

二月河:上。就看二月河貼吧,看別人怎麼罵我。也下下棋。

第一財經:為什麼要看罵你的?

二月河:看了提神兒!(笑,又點了一支煙)側面了解別人怎麼看我的。聽好的聽太多了要出問題,聽聽別人罵我也沒有什麼壞處。

第一財經:會不會介意?(記者註:貼吧前5條,有4條都是網友表達與之不同觀點,或者激烈批評甚至攻擊謾罵)

二月河:有些網友罵得也很殘酷,我一點也不恨他們。貼吧從開始我就一直在裡面了,你看我沒有出來反駁過任何人。有時看別人罵我,覺得原來別人從這個角度看,想想也挺有趣。

第一財經:你自己也遭遇過腐敗的事情嗎?

二月河:我今天不想談這個。談著太複雜。

第一財經:你很多次在批評當今社會腐敗時,都提到小學乃至幼兒園的腐敗。為什麼對這個問題格外敏感?

二月河:我恨!有的幼兒園小朋友和老師說,阿姨,我爸在煤電公司工作,你要是缺煤了就和我說一聲。在小學階段,一些小學生晉升班幹部享受特權,可以免交作業。這是權力侵蝕到第二代、第三代後毒害小孩子心靈。讓孩子從小為了討好老師學會打小報告,去告密、欺負人,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長大後不就是個腐敗官嗎?

相關焦點

  • 《二十四史》的作者及簡介
    《後漢書》作者範曄:南朝宋史學家、文學家,在被貶之處完成了《後漢書》的著述,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參與劉義康謀反,事發被誅,時年四十八歲。《三國志》作者陳壽: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在西晉任職期間撰寫了《三國志》,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 河北現蘇麻喇姑墓,陪葬品略顯寒酸,專家:揭穿康熙百年前的謊言
    康熙作為康乾盛世的始創者和締造者,可以是一個挽救清朝於危局,並帶領清朝邁向繁榮昌盛的關鍵人物。在他的一生中除了經天緯地的雄才偉略之外,生命中還曾出現過幾個重要的女人,蘇麻喇姑雖然位列末席,但對康熙的影響卻不容小覷。河北現蘇麻喇姑墓,陪葬品略顯寒酸,專家研究後,稱揭穿了康熙百年前的謊言。
  • 莫言:中國現在的反腐力度超過了我的想像
    另外一個就是說,在同樣的體制下,同樣的社會制度裡,有的人貪,有的人就不貪。【編者按】中央紀委監察部1日在其官方網站推出著名作家莫言專訪。莫言表示,中國現在的反腐力度超過了他的想像。問:我看您在《酒國》這本小說裡,對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風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對禁絕這種歪風也感到無奈無助,是這樣的嗎?莫言:當時我也覺得這個好像根本制止不了,怎麼可能制止呢?但現在看來,只要真管真抓還是管得住的,事實證明,這不,才兩年時間就基本管住了。可以這樣說,中國現在的反腐力度超過了我的想像。
  • 中紀委專訪莫言:中國現在的反腐力度超出我的想像
    莫言表示,中國現在的反腐力度超過了我的想像。腐敗不僅僅是官場的事,當然社會風氣壞了,官員應該負首責。談及如何向外媒記者描述「中國道理」,莫言透露自己有兩個基本判斷:其一是中國共產黨比世界上任何國家的政黨都更加希望中國富強;第二個就是中國的國家主席習近平,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元首,都更希望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
  • 2017反腐「成績單」:打「虎」力度始終不減
    來源:央視新聞打「虎」力度始終不減 正風肅紀持之以恆 反腐國際合作有新突破2017年反腐敗「成績單」彰顯反腐倡廉決心2017年12月12日,河北第6「虎」落馬。當天11時,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紀律審查欄目發布消息稱,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杰輝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審查。
  • 【名人星盤解析】| 千古一帝的功績與血淚——康熙大帝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康熙皇帝的星盤。
  • 河南兩會素描:「高調」釋永信 「低調」二月河
    中新社鄭州一月二十五日電題:河南「兩會」素描:「「高調」釋永信「低調」二月河  中新社記者李志全  河南省「兩會」正在召開,釋永信、二月河、王立群等名人代表、委員備受關注,不過,「橫看成嶺側成峰」,他們的表現或風趣、或低調,關注點也不盡相同。
  • 「名人百科」盛世大帝——聖祖仁皇帝康熙(一)
    清朝開始的幾位皇帝都很有本事,尤其是康熙皇帝。」這是毛澤東的評價。除去近代史上的幾十年;清朝在中國的歷史上還算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年代,尤其是聖祖玄燁——康熙大帝,他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伴隨他61年的政治生涯載入史冊的,是他顯赫的文治武功。除鰲拜、平三藩、統一臺灣、穩定西藏,奠定了今天中國版圖的基礎;他立志治理黃河水患、減輕賦稅、實行科舉、提倡滿漢平等措施,促進了社會的繁榮。
  • 二十四史的特點、價值、內容、作者及編寫過程「嘔心瀝血整理」
    從《史記》開始每一朝政府都要編撰這樣的歷史,到了清朝,已經有了24部,世稱《二十四史》。我們現在來說《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就是《史記》,《史記》是紀傳體的史書,司馬遷開創了我國古代史書的體制與規模,成為漢以後歷代官修史書的「極則」。把《史記》的體例熟悉了,《二十四史》的體例也就明白了。
  • 曾是康熙最得寵的妃子,雍正上位後三次羞辱,最後抑鬱而終
    歷史本無趣,就像是滾滾黃河水一覽無餘、歷史也有趣,就像水下面的沙子,埋藏著無盡的沙金,大家好我是小憩,康熙在位61年,同時也後宮的佳麗也是多不勝數,包括前後立的三位皇后,有50多人,之後因為三位皇后接連病逝,在以後的歲月裡康熙就再也沒有立過皇后,所以後宮的政權基本在惠、宜、德、榮四人的手裡。
  • 道教五嶽大帝是指哪幾位尊神?
    五嶽我們都知道,在金庸武俠裡還塑造過一個江湖幫派:五嶽劍派,裡面各個是人才,說話聲音又好聽,特別是嶽不群和林平之,那小聲音,真叫一個燕語鶯聲,嬌翠欲滴,餘音繞梁,珠圓玉潤…(嶽不群表示贊同)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濃厚的山川崇拜信仰基礎,道教承載傳統,認為萬物有靈、山川有神。五嶽對應五行,又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帝王受命於天的象徵。
  • 白雲禪寺中康熙寫兩個字,知道讀音,知道意思,但在字典裡找不到
    順治皇帝的兒子康熙很想念父親,在白雲禪寺中寫了兩個字,這兩個字的讀音許多人都知道,但是在字典裡卻找不到。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白雲禪寺又叫白雲寺,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白雲寺鎮白雲寺村,始建於唐貞觀年間。
  • 志心稱念星皇紫薇大帝無量寶誥
    紫薇伏魔長生大帝無量寶誥。至心皈命禮大羅天闕,紫微星宮。尊居北極之高,位正中天之上。法號金輪熾盛,道稱玉鬥玄尊。旋璣玉衡齊七政,總天經地緯。日月星宿約四時,行黃道紫垣。萬象宗師,諸天統御。大悲大願,大聖大慈。萬星教主,無極元皇。中天紫微,北極大帝。紫微大帝,全稱為「中天紫微北極太」 皇大帝」,是道教輔佐神「四御」中的第二位神。
  • 永樂大帝:一個被忽視的帝王,開創永樂盛世,堪比秦皇漢武。
    康熙曾經評價這位永樂大帝「遠邁漢唐」。這是一種極高的評價,康熙說這位永樂大帝他的功績甚至超過了漢和唐的帝王們。同時康熙對永樂大帝的父親朱元璋的評價是「治隆唐宋」。意思就是朱元璋把國家治理得很好,甚至比唐代和宋代還要繁榮。但把這兩個評價進行對比的話,小編個人覺得對朱棣的評價要更高一些。朱元璋作為一個開國皇帝,自然他的文治武功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 二十四史:33句經典,讀完豁然開朗(附「二十六史」及作者名)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皆用統一的紀傳體編寫。1921年,《新元史》被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然而,多數地方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文末附全部書名及作者)以史為鑑,可知興替。33句史書經典,讀完讓你神清目明。01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 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濃縮成經典的10句,發人深省
    黎澍先生曾批評何新說:「你有什麼資格狂?你通讀過二十四史嗎?你通讀過十三經嗎?」說明黎先生認為通讀過二十四史和十三經就有一定「狂」的資格了,足見其難。3213卷,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濃縮成最經典的10句,發人深省為什麼?二十四史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四千萬字要讀多久才能讀完?
  • 二十四史1000問叢書作者招募啟事
    為了發揮史學正能量,普及中國歷史知識,季我努學社準備召集科班史學工作者及民間對中國歷史知識有相當積累的愛好者、研究者,共同撰寫二十四史1000問叢書。叢書將以淺顯易懂的問答的方式,系統地梳理從神話時代到清朝的常見知識點,涵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思想、人物等領域。最終成果將以實體圖書、數字圖書、自媒體、音頻、視頻等方式呈獻給社會各界的讀者。
  • 《史記》為何能稱為二十四史之首?
    有人質疑《史記》錯誤有一千多處,為何能稱為二十四史之首?對於這種質疑,必須非常不客氣地指出來,任何結論都應該要有事實作為依據,真不知道題主所說「史記錯誤一千多處」這個結論從何而來?有何確鑿證據?這些證據得到過史學界的公認嗎?如果沒有任何依據,哪裡來的勇氣如此菲薄、指摘司馬遷的《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