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本無趣,就像是滾滾黃河水一覽無餘、歷史也有趣,就像水下面的沙子,埋藏著無盡的沙金,大家好我是小憩,康熙在位61年,同時也後宮的佳麗也是多不勝數,包括前後立的三位皇后,有50多人,之後因為三位皇后接連病逝,在以後的歲月裡康熙就再也沒有立過皇后,所以後宮的政權基本在惠、宜、德、榮四人的手裡。根據史書記載其實宜妃才是康熙最寵愛的妃子。可是在雍正上位以後曾三次羞辱宜妃,最後抑鬱而終。
我們先說惠妃、在康熙時基本上已經失寵了,不過因為是大阿哥生母,還有一個因為是明珠的妹妹,不過最後隨著明珠的倒臺,惠妃就被幽禁了。所以基本上後宮最有權力的就是宜妃了,之後德妃因為是雍正的生母,在上位以後被封為皇太后。
如果按照正常來說,宜妃同樣是雍正的長輩,按照世俗的理念來看不應該為難宜妃的,這個就要說到九阿哥胤禟了,清朝最有名的就是九龍奪嫡,當時能和雍正相比較的也就八阿哥,而胤禟就是八阿哥陣營的核心人物,雖說在雍正上位以後,老四沒有直接打擊老九,可黨羽卻不能倖免,自然宜妃也在裡面。
雍正羞辱宜妃的第一次,當時康熙剛去世,宜妃病重,而當時是太監們抬轎去接了宜妃,不過那個時候雍正已經是皇帝了,而德妃則是「皇太后」了,按照康熙在世的規矩,德妃是要在宜妃的後面,可是雍正上位以後則不是了,這一幕正好讓雍正看見,就怒斥太監們不知道規矩,讓宜妃顏面掃地。
第二次就是在胤禟被派出去歷練,當時胤禟自然知道一去永不回,所以在去之前就想看看宜妃,可當時雍正以「偶感風寒不易接見為由」不讓胤禟去探望,直接在門口觀望就好,可是宜妃自知一去不知何時回,就開開門見了胤禟,最後被雍正以抗旨的名義閉門思過。
第三次,當時宜妃已經不能下床走路,在去祭拜康熙因為第一次的經驗,就走到了德妃的後面,可是當雍正看到後,怒斥宜妃在先帝面前坐轎,不尊重先帝,讓宜妃的面子大丟,之後更是讓宜妃閉門不出,之後的四年裡,胤禟跌倒,在得知兒子離世後,宜妃受不了打擊,鬱鬱而終。
其實在這個方面並沒有對與錯,雍正不可否認是一位明君,可是如果在情理的觀點上看,雍正似乎做的有點不對。對此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