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官場如賭場,風雲變幻,成敗逆轉,年羹堯與隆科多便是其中「一夜賠光了底褲」的大輸家。二人風光之時,並稱雍正的「內外心腹」,一向冷酷到底的雍正帝都要追著給二人寫表彰詞。二人中,又以年羹堯為甚。然而瞬間跌落雲端,年羹堯連降十八級,從堂堂西北大將軍成了杭州看城門的老大爺;隆科多41款大罪加身,暢春園外小黑屋三間關一輩子。最後的最後,兩人還是丟了性命,用「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來形容再準確不過。除了這倆古代官場降級的「極端」案件,我們發現古代官員丟飯碗真不叫事兒,甚至「降職」可能還是「復出」的資本呢。
年羹堯崛起路:「朕實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顏對天地神明也」
進四川 定西藏 年羹堯向上「要官」
康熙五十六年,年羹堯在給康熙帝的奏摺中說:「臣屬雍親王門下,八載於茲。」這意思說自己是雍親王的人已經八年了。而八年前,還是皇四子的胤禛由貝勒晉升為親王,賜號「雍」,鑲白旗旗主,即是後來的雍正。年家也正是在這一年被撥給雍親王的鑲白旗漢軍佐領下人。從這個角度說,雍正也是年羹堯的老領導、老上司,為以後的飛黃騰達,埋了伏筆。雍正即位後,年家從下五旗之一鑲白旗轉為上三旗之一鑲黃旗,年羹堯的妹妹成了雍正的妃子。這一年,年羹堯坐到了四川巡撫的位置。
康熙晚期與雍正初期,川陝的定位是軍事重鎮、用兵之地。上任前,康熙親自叮囑年羹堯:「……須使百姓相安,錢糧以漸次清查可也,此為四川第一要事……總之,以安靜為要耳。」年到了四川後,也確實做出了成績,沒有違背康熙「安靜」四川的意圖。他的兩大殺手鐧是裁撤掉無能無用的官吏和解決民族事務。經過他的經略,清朝的西北大兵營更加牢固。年羹堯的仕途第一關算是完滿通過。
康熙五六十年,西藏傳來亂事,準噶爾策妄阿喇布坦遣其將策凌敦多卜襲擊西藏,並殺死拉藏汗。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出黃勝關,卻發生部隊譁變。年羹堯深知:自己的機會來了。果然,康熙賜「全川輿圖」給他,委以重任。年羹堯並沒有冒進,一面繼續剿除四川周圍地區的不安因素,一面準備軍需糧草,打通入藏運輸線。之後,他幹了一件傳統臣子一般不幹的事兒:向皇上「要官」。要的是「四川總督」的官,「非假臣以虛銜不能也」。年羹堯的理由是過去的四川營伍之間積弊嚴重,戰時指揮層級混亂,需要有那麼一個總指揮來坐鎮中心。康熙欣然應允。年羹堯的飛騰,便從這個四川總督的「虛職」開始。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帝命平逆將軍延信率兵自青海入西藏,授年羹堯定西將軍印。八月,策凌敦多卜敗走,西藏平定。
平青海 助雍正 西北王權傾天下
在平定西藏的戰事中,年羹堯也確立了自己的治軍準則,那就是一個「嚴」字,後世頗多關於年的血腥傳說多發端於此。康熙六十年,年羹堯入京,「君臣二人相處多日」。結果是年羹堯的頭上又換了一個頭銜,從四川總督升為川陝總督。在這個位子上,年羹堯除了賑災救荒、準備軍餉之外,還在「人情」上大做文章。昔日在四川為官時的大量部下,此時紛紛被他推舉給中央,填補川陝官缺。他的口號是「與其認人而不知,不如知人而後認。」朋友圈裡一團喜慶,川陝地區皆是年羹堯羽翼,「西北王」的威信起來了。
而也在此時,紫禁城裡的皇儲之爭也達到了白熱化。皇四子胤禛揣度康熙疑慮,對皇位故意表示沒興趣,自封「天下第一閒人」。「閒人」私下卻很忙,忙著找昔日小夥伴、今日的西北王年羹堯,作為自己爭儲的一個最有力棋子。雍正後來在《大義覺迷錄》裡指出,多虧了年羹堯坐鎮西北,鉗制了爭儲對手驅準保藏主帥、十四阿哥允禵。康熙駕崩、雍正即位後,因年羹堯輔佐有功,也因青海地區羅卜藏丹津作亂,川陝地區軍權被全權授給了他。九月十三日,叛軍渡過黃河。雍正令年羹堯進剿,封其為「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根據情報判定羅卜藏丹津不足以成事,三月命部下突襲叛軍,羅卜藏丹津僅存兩百餘人逃匿;五月,青海地區平定。班師回朝時,雍正親自出城相應,加封一等公。人臣之福,已達極致!
改聖諭 定百官 大將軍此時多紅?
此時西北王的權勢已不僅僅局限於川陝地區的軍權與內政決斷,年羹堯將自己的權力之手伸向了更遠的地方。如前文所說,年羹堯除了暗助雍正即位,還在即位後第一時間趕赴甘州,辦理允禵的軍權移交,讓雍正能在剛得來的皇位上睡個安穩覺。九貝子胤禟爭儲失敗後,被雍正發配西北,交與年羹堯看管。雍正密旨寫道:「防九貝子要緊,速移為是。」可見對年的信任之深。雍正皇位穩固後,更把諸多事務的決斷權交給年羹堯,例如海禁和官員挑選權。甚至東南沿海福建鹽商的問題也要跑去問西北王。私自改動聖諭、先斬後奏這種在古代社會「大逆」之事,年羹堯做了,雍正反而硃批道:「增的幾字甚好!」你改的太好了,我原本還想和你商量呢,掉腦袋的事兒在年羹堯這裡反而成了立功受賞。之後,雍正乾脆也不讓他改了,直接讓他代擬上諭,土司之事便是典型案例。
年羹堯在川陝總督之時,便屢屢舉薦「老同事」。當上大將軍後,更是變本加厲,不斷對老部下「論功行賞」。雍正元年的正月裡,年羹堯一口氣推舉15位川陝舊部。這些人後來不是地方大員,便是軍中要人。江浙地區的官員後來也要年羹堯的舉薦。甚至一度年羹堯舉薦的官員成了「質量免檢產品」,吏部稱之為「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