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謎題:雍正時期兩位高官的「大降級」

2021-01-08 搜狐網

  核心提示:官場如賭場,風雲變幻,成敗逆轉,年羹堯與隆科多便是其中「一夜賠光了底褲」的大輸家。二人風光之時,並稱雍正的「內外心腹」,一向冷酷到底的雍正帝都要追著給二人寫表彰詞。二人中,又以年羹堯為甚。然而瞬間跌落雲端,年羹堯連降十八級,從堂堂西北大將軍成了杭州看城門的老大爺;隆科多41款大罪加身,暢春園外小黑屋三間關一輩子。最後的最後,兩人還是丟了性命,用「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來形容再準確不過。除了這倆古代官場降級的「極端」案件,我們發現古代官員丟飯碗真不叫事兒,甚至「降職」可能還是「復出」的資本呢。

  年羹堯崛起路:「朕實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顏對天地神明也」

  進四川 定西藏 年羹堯向上「要官」

  康熙五十六年,年羹堯在給康熙帝的奏摺中說:「臣屬雍親王門下,八載於茲。」這意思說自己是雍親王的人已經八年了。而八年前,還是皇四子的胤禛由貝勒晉升為親王,賜號「雍」,鑲白旗旗主,即是後來的雍正。年家也正是在這一年被撥給雍親王的鑲白旗漢軍佐領下人。從這個角度說,雍正也是年羹堯的老領導、老上司,為以後的飛黃騰達,埋了伏筆。雍正即位後,年家從下五旗之一鑲白旗轉為上三旗之一鑲黃旗,年羹堯的妹妹成了雍正的妃子。這一年,年羹堯坐到了四川巡撫的位置。

  康熙晚期與雍正初期,川陝的定位是軍事重鎮、用兵之地。上任前,康熙親自叮囑年羹堯:「……須使百姓相安,錢糧以漸次清查可也,此為四川第一要事……總之,以安靜為要耳。」年到了四川後,也確實做出了成績,沒有違背康熙「安靜」四川的意圖。他的兩大殺手鐧是裁撤掉無能無用的官吏和解決民族事務。經過他的經略,清朝的西北大兵營更加牢固。年羹堯的仕途第一關算是完滿通過。

  康熙五六十年,西藏傳來亂事,準噶爾策妄阿喇布坦遣其將策凌敦多卜襲擊西藏,並殺死拉藏汗。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出黃勝關,卻發生部隊譁變。年羹堯深知:自己的機會來了。果然,康熙賜「全川輿圖」給他,委以重任。年羹堯並沒有冒進,一面繼續剿除四川周圍地區的不安因素,一面準備軍需糧草,打通入藏運輸線。之後,他幹了一件傳統臣子一般不幹的事兒:向皇上「要官」。要的是「四川總督」的官,「非假臣以虛銜不能也」。年羹堯的理由是過去的四川營伍之間積弊嚴重,戰時指揮層級混亂,需要有那麼一個總指揮來坐鎮中心。康熙欣然應允。年羹堯的飛騰,便從這個四川總督的「虛職」開始。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帝命平逆將軍延信率兵自青海入西藏,授年羹堯定西將軍印。八月,策凌敦多卜敗走,西藏平定。

  平青海 助雍正 西北王權傾天下

  在平定西藏的戰事中,年羹堯也確立了自己的治軍準則,那就是一個「嚴」字,後世頗多關於年的血腥傳說多發端於此。康熙六十年,年羹堯入京,「君臣二人相處多日」。結果是年羹堯的頭上又換了一個頭銜,從四川總督升為川陝總督。在這個位子上,年羹堯除了賑災救荒、準備軍餉之外,還在「人情」上大做文章。昔日在四川為官時的大量部下,此時紛紛被他推舉給中央,填補川陝官缺。他的口號是「與其認人而不知,不如知人而後認。」朋友圈裡一團喜慶,川陝地區皆是年羹堯羽翼,「西北王」的威信起來了。

  而也在此時,紫禁城裡的皇儲之爭也達到了白熱化。皇四子胤禛揣度康熙疑慮,對皇位故意表示沒興趣,自封「天下第一閒人」。「閒人」私下卻很忙,忙著找昔日小夥伴、今日的西北王年羹堯,作為自己爭儲的一個最有力棋子。雍正後來在《大義覺迷錄》裡指出,多虧了年羹堯坐鎮西北,鉗制了爭儲對手驅準保藏主帥、十四阿哥允禵。康熙駕崩、雍正即位後,因年羹堯輔佐有功,也因青海地區羅卜藏丹津作亂,川陝地區軍權被全權授給了他。九月十三日,叛軍渡過黃河。雍正令年羹堯進剿,封其為「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根據情報判定羅卜藏丹津不足以成事,三月命部下突襲叛軍,羅卜藏丹津僅存兩百餘人逃匿;五月,青海地區平定。班師回朝時,雍正親自出城相應,加封一等公。人臣之福,已達極致!

  改聖諭 定百官 大將軍此時多紅?

  此時西北王的權勢已不僅僅局限於川陝地區的軍權與內政決斷,年羹堯將自己的權力之手伸向了更遠的地方。如前文所說,年羹堯除了暗助雍正即位,還在即位後第一時間趕赴甘州,辦理允禵的軍權移交,讓雍正能在剛得來的皇位上睡個安穩覺。九貝子胤禟爭儲失敗後,被雍正發配西北,交與年羹堯看管。雍正密旨寫道:「防九貝子要緊,速移為是。」可見對年的信任之深。雍正皇位穩固後,更把諸多事務的決斷權交給年羹堯,例如海禁和官員挑選權。甚至東南沿海福建鹽商的問題也要跑去問西北王。私自改動聖諭、先斬後奏這種在古代社會「大逆」之事,年羹堯做了,雍正反而硃批道:「增的幾字甚好!」你改的太好了,我原本還想和你商量呢,掉腦袋的事兒在年羹堯這裡反而成了立功受賞。之後,雍正乾脆也不讓他改了,直接讓他代擬上諭,土司之事便是典型案例。

  年羹堯在川陝總督之時,便屢屢舉薦「老同事」。當上大將軍後,更是變本加厲,不斷對老部下「論功行賞」。雍正元年的正月裡,年羹堯一口氣推舉15位川陝舊部。這些人後來不是地方大員,便是軍中要人。江浙地區的官員後來也要年羹堯的舉薦。甚至一度年羹堯舉薦的官員成了「質量免檢產品」,吏部稱之為「年選」。

http://history.sohu.com/20140716/n402333552.shtml history.sohu.com true 搜狐歷史 http://history.sohu.com/20140716/n402333552.shtml report 7465 年羹堯崛起路:「朕實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顏對天地神明也」核心提示:官場如賭場,風雲變幻,成敗逆轉,年羹堯與隆科多便是其中「一夜賠光了底褲」的大輸家。二人風光之時,

");}

相關焦點

  • 高官情婦為何不乏「醜女」
    一些高官情婦長相併不出眾人們通常認為高官情婦都比較年輕漂亮,但實際並不總是如此上半年通報查處的12名女性涉貪官員中,有兩位涉嫌「以色謀權」,分別是原揚州市環保局局長金秋芬和原湖北宜昌市副市長鄭興華,有消息稱金秋芬是原南京市市長季建業的情婦,而鄭興華則是原湖北省副省長郭有明的情婦
  • 被野史顛覆的兩大歷史人物,雍正被抹黑,李鴻章被洗白
    清朝是中國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在這個朝代裡出了很多風雲人物,雍正皇帝和李鴻章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歷史上對於這兩個人的記載也是黑白分明的,歷史書上對於雍正的評價是正面的,而對於李鴻章的評價則是負面的。根據歷史記載,雍正皇帝勤政愛民,也頗有才能,他在位期間,大力整頓官場腐敗,在位十四年,積攢下了一個充盈的國庫。而野史上的雍正則是一個冷血無情,為奪皇位而篡改遺詔的人。根據野史記載,康熙皇帝的遺詔原文寫的是將皇位傳十四阿哥,而雍正把遺詔中的十字改成了於,變成了將皇位傳於四阿哥。
  • 盛唐時期唯一居高官而封侯者:高適
    恐怕要從那個讓所有人都為它沉醉的輝煌燦爛的盛唐時期說起。提到盛唐,我們會想到放蕩不羈,不可一世的天才詩人李白;會想到美得不可方物,結局卻讓人唏噓的楊貴妃。但盛唐,還是一個誕生了一大批詩人,群星璀璨的時代;還是一個文人紛紛騎馬赴邊關,寫下了大量氣壯雄渾的邊塞詩的時代。唐朝經過初期的休養生息的國策,使得被連年戰亂破壞的民生漸漸恢復了起來。
  • 鄔思道為雍正殫精竭慮,得到榮華富貴前夕,為何最後拂袖而去?
    鄔思道是雍正最為倚重的謀士,助其從一名普通的皇子一步步登上帝位,成為雍正皇帝。但是在雍正登基前夕,鄔思道卻放棄即將到手的富貴,拂袖而去,這又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我們從三個角度來分析:鄔思道是什麼人?做了什麼?結局是什麼?鄔思道這個人只在小說《雍正王朝》裡出現過,所以,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個人,因此我們就以小說為參考對象進行分析。
  • 從青花來看雍正的藝術造詣
    【雍正皇帝的政治與文化】康熙青花呈一種自由開放的勢態,到了雍正,青花風格突變,一反康熙的青翠,變得規範起來。那麼,風格突變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猜想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與政治有關。雍正的吏治在清代官場中力度最大。
  • 也說「官場打小人呼聲甚高」
    ·人民視點:直擊「臨高現象」縣長上網不穿馬甲  近年,官場打小人呼聲甚高,其中還有省級高官,這樣的重量級人物,他的話通過媒體發布出去,很有分量,影響非常大。  官場有小人,也就是幹部隊伍中有小人,「小人得志,好人受氣」,人人痛恨小人,確實有小人亂政的現象。欺上瞞下,結黨營私,跑官要官,投機鑽營,貪汙受賄,等等,都是小人所為。
  • 康熙的三子胤祉一直潛心學術,為何還會被雍正褫奪爵位圈禁起來?
    胤祉對胤礽的極其忠心,他與胤礽感情關係深厚也獲得了康熙的好感,康熙認為胤祉是重兄弟情義的好兒子,所以也因此晉封胤祉為誠親王,和他一同晉封的還有老四雍正被晉封為雍親王,他們倆都是因為關鍵時刻力挺胤礽而獲得了康熙的好感。廢太子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時,主要就是毀於大阿哥胤禔在背後使壞,所以胤祉當胤礽第一次被廢時就對胤禔恨意頗深。
  • 《雍正王朝》胤禩兩聲「百官跪迎」年羹堯,為什麼雍正沒有吱聲?
    《雍正王朝》是一部很優秀的電視劇,對上至康熙、雍正兩位皇帝,下至皇子龍孫百官臣僚的刻畫細緻入微。為什麼年羹堯入朝晉見雍正皇帝時,雍正皇帝會給予其特殊優待?而廉親王胤禩也極力抬舉年羹堯?年羹堯既是潛邸中的老人兒,更是雍正皇帝手中的一柄利劍。不過居功自傲的年羹堯卻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為雍正皇帝的執政劈山開路,用不好也可能傷了雍正皇帝自己的手。而廉親王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極力「捧殺」年羹堯,就是為了促使年羹堯跋扈到令雍正皇帝難以忍受的地步。
  • 雍正王朝中雍正為何送一個叫如月女子給鄔思道,這樣做有何深意?
    鄔思道很清楚雍正對自己還是不放心,看到如月像極了秋月後,鄔思道便知道雍正的用意了。看來如月並不是胤祥與福晉的心意,可能就是雍正的意思。鄔思道為何收下了如月?他敢不收嗎?只要接受如月,雍正才能隨時掌握他的動向,才能對鄔思道放心。就算是明知道如月她是來監視自己的,他也不能拒絕。再說有個人能說說話,解解悶,緩解對秋月的相思之苦,也算是對自己心裡有個安慰罷了。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為何不拉攏鄔思道,聯手反抗雍正?
    導讀:在劇中年羹堯與智多近乎妖的鄔思道其實有很深的淵源:首先鄔思道來到四王爺身邊還是年羹堯的手筆;其次兩位是四爺黨成員的核心骨幹,一文一武力保雍正上位;第三、由於年秋月的關係,年羹堯和鄔思道差點成為一家人。聽著牧童歌謠,身穿黃馬褂的年羹堯眼含熱淚走到了末路。
  • 雍正能登基多虧了他老師,本想報答卻不曾想將老師嚇得吞金自殺
    他曾經為兒子胤禛請過一位名叫張謙宜的老師,除了教授給雍正學問之外,他剛正不阿,清正廉潔的作風更是對雍正之後的從政道路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古代,大多文人的夢想都是考取功名,進入官場,就如「範進中舉」,張謙宜的一生也都在為中舉而努力,但他的仕途卻並不順利。他從小家境貧寒,只能依靠自己苦讀學習,他並不能像那些富家公子一樣一心鑽在學問上,為了維持生活,他當了大半輩子的私塾先生以補貼家用,一邊教書一邊考試,但直到康熙51年,他才中進士,當時的他已經是63歲高齡了。
  • 年羹堯是如何被雍正賜死的?一個人情商的重要性,這是職場規則
    年羹堯(1679年-1726年),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人(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後因抬籍改隸漢軍鑲黃旗,是清朝雍正年間著名的戍邊將領。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在官場可謂平步青雲,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後期又加封太保、一等公。
  • 雍正四爺反腐,膽肥權大路子對
    雍正上位,底子很虛,但是膽子卻很肥。膽肥的原因恰恰拜康熙皇帝長壽所賜。因為康熙做了 61 年皇帝,遠超歷代諸帝王。時間如此長,他的日子簡直是在「熬」著過。要知道,康熙皇帝比他的皇四子——後來的雍正皇帝——也只大了 24 歲,雍正皇帝即位時已近知天命之年。
  • 明代江西為何多高官?
    進士和官員大省——浙江和江西還為此要一爭高下,本身沒有意義,但足以說明江西位居高官的多。廬山白鹿洞書院江西曆來文風鼎盛,讀書人層出不窮,是科舉大省,也是強省,在大明王朝,這方面,不遜色於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
  • 雍正給年羹堯、嶽鍾琪、李衛、鄂爾泰批八字,推算他們壽命和升遷
    雍正皇帝可以說是清朝最奇葩的皇帝。他表面上是一位兢兢業業,事必躬親,很正派的皇帝,暗中卻通過官員的生辰八字來推測他們的壽命和升遷。鄂爾泰曾是雍正最寵幸的大臣,在雍正四年任職雲南時,身子出現不適。雍正知道後,很是關心,讓鄂爾泰把其生辰八字呈覽。
  • 《雍正王朝》:風流書生劉墨林,為何能夠一路青雲直上呢?
    剛好,劉墨林被雍正朝的清流所不容,幾度春秋苦讀,卻是窮途末路,被老鴇子都看不起。他犯的錯誤在皇帝解釋處是可大可小的,科舉中能熬到殿試,才華自不必說。通常名次就看看合不合皇帝胃口和有沒有關係罷了。所以,劉墨林正是雍正想要用的人。
  • 雍正王朝:年羹堯一開始想東山再起,為什麼不久後破罐子破摔?
    話雖如此,雍正和年羹堯兩個人之間畢竟是數10年的交情,他也是雍正一手給提拔起來的,在雍正繼位之初,年羹堯在西北地區平叛成功也幫助他坐穩了皇帝的位置,所以雍正一直念及舊情,雖然生氣卻沒有產生殺心。正是年羹堯一步一步的作死,讓雍正在朝中眾大臣的壓力下,決定把年羹堯給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