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新能源乘用車推向市場 這次轉型能否成功?

2020-11-28 卡車網

  2020年,大運新能源乘用車推向市場,正式宣告了大運汽車從卡車向乘用車的轉型。從賣摩託到造摩託、再到造卡車的遠勤山,這次轉型能否成功?

大運集團董事長遠勤山

  從摩託車行業跨界乘用車的力帆,如今深陷危機;進入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造車新勢力,不乏銷量慘澹甚至瀕臨倒閉;商用車企業涉足乘用車領域的,大多並不成功。就在五年前,遠勤山自己還表示不會進入乘用車領域。

  如今,中重卡市場行業正好。重卡行業排名第八、中卡排名第二的大運汽車,為什麼選擇在此時發力新能源乘用車?大運做乘用車,底氣在哪裡?

  2020年10月14日,大運集團董事長遠勤山在山西運城總部接受了專訪,解析了大運汽車與力帆和造車新勢力的不同之處。

  為何此時造乘用車?

  2020年,大運新能源乘用車遠志M1、悅虎推向市場。遠勤山為什麼選擇在此時發力新能源乘用車?

  遠勤山表示,首先是現在新能源乘用車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無論是電池價格、充電時間還是續航裡程,都已經能夠滿足普通消費者的需求。「幾年前,你問我做不做乘用車,我說不做。當時電池等技術還不成熟,新能源乘用車還不能替代傳統的燃油車。」遠勤山告訴記者:「現在新能源乘用車已經可以滿足人們日常的出行需求,我從去年開始,經常開著大運的首臺試驗純電動車,比我之前百萬元以上的油車還要好開,而且很舒服。」

大運山西運城總部

  除了純電動汽車技術日漸成熟外,遠勤山還提到一個觀點:發展好的時候才能轉型:「當年在摩託車最賺錢的時候,大運開始做重卡。如果是現在再從摩託車轉型做汽車,那就晚了,摩託車本身在國內就不太賺錢了,現在主要規模靠出口。正是因為大運卡車已經賺錢,現在大運投資乘用車,才有底氣。」

  回顧大運前兩次轉型,都來自並證明了遠勤山關於市場趨勢的前瞻判斷。

  第一次轉型:1998年,大運實現了從「賣」摩託車到「造」摩託車轉型。此舉遭到了大運集團內部的眾多反對,認為風險太大。那時候,全國多地已陸續跟進禁摩令,但遠勤山認準了交通出行對於摩託車剛需。幾年後,大運摩託馳名中國及海外。

  第二次轉型:2004年,摩託車行業形勢一片大好,大運集團轉型籌備重卡生產,同樣遭到集團內眾多反對。2009年10月26日,大運重卡正式投產。此後,還曾有行業人士預言大運重卡會像很多重卡新勢力一樣倒下。大運最終成為所有重卡新勢力中,唯一進入前十的企業。

  2020年,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市場放緩,眾多造車新勢力紛紛折戟新能源乘用車時,大運乘用車進入市場,踏上了第三次轉型。

  遠勤山說:「以前我說不幹乘用車,是做新能源條件不成熟,做燃油車真沒有機會。現在,新能源汽車技術越來越成熟,我們還是有優勢的。」

  記者手記:大運三次轉型升級,遠勤山選擇的時機都有「逆行」的味道。

  事實上,如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客觀上減輕了資金沉澱、周轉的壓力;電池技術突飛猛進,成本控制已經具備市場化條件;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大浪淘沙,走向市場化競爭。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機遇、也是大運汽車的機遇。

  大運會蹈力帆覆轍嗎?

  力帆最初和大運一樣是摩託車領域的佼佼者,做乘用車現在卻面臨巨大的困境;今年,眾多造車新勢力也紛紛折戟,大運如何才能避免走入那樣的困境呢?遠勤山表示,大運汽車在體制機制、研發製造、質量理念、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具有差異優勢。

  首先,大運集團多年跨越式發展,頂住壓力、緊抓機遇,得益於遠勤山充分發揮民營企業體制機制優勢,堅持戰略投入,敢投入。「種莊稼一年就能見效益,但企業立足長遠、賺大錢,更需要有耐力。」

  遠勤山表示,這次,大運為乘用車項目做好充足的預算,並正在積極謀求上市,大運造車的資金上不是問題。

  其次,在商用車行業堅實的積累,為大運汽車奠定了良好的研發製造基礎,並牢固樹立了追求品質的理念。

  作為中國民營重卡企業的領軍代表,大運擁有運城、成都、十堰三大基地(現三個基地都開始盈利),建立了完整的整車研發體系,關鍵總成、重要零部件等方面具有較強研發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尤其是2019年開始推出的V9牽引車一個產品系列,就累計申報專利120餘項。

大運V9重卡

  2013年,大運就將新能源汽車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著力點,先後完成純電動重卡、中卡、輕卡、客車、乘用車全系列產品布局。

  目前大運的純電動商用車型包括4.5噸-18噸以及49噸的重卡車型,9噸的氫燃料物流車和49噸的氫燃料6×4牽引車,還有一款油電混動車型正在開發測試。乘用車方面,大運除了已經推出的純電動SUV和MPV車型,後續的5款車型也在緊鑼密鼓的研發中。

大運純電動自卸車

  遠勤山強調,大運汽車造車是認真的,不僅是要造能拉貨、能坐人的車,還是要把車做好。大運一直堅持跟優秀的零部件商合作。比如,傳統動力車型,大運都是跟著濰柴、玉柴、法士特等質量可靠的行業知名零部件商合作。大運新能源乘用車選擇的合作夥伴,同樣是行業比較頂尖的供應商,比如寧德時代、天津力神等。

  遠勤山表示,大運做乘用車,不是心血來潮,更不是匆忙上市:「大運今年推出來的這兩款新能源車型,實際2017年就開始了研究開發,試驗用的車型跑了幾百萬公裡,幾十輛車都跑爛了。現在乘用車市場不比十年前,上市的車必須成熟,消費者不會給你試錯的機會的。」

  遠勤山表示:「大運乘用車在試銷階段市場反映還是不錯的。都說大運新能源乘用車做成很不容易,沒想到這麼好。」

  記者手記:駕駛大運乘用車從大運公司到運城機場,整體感覺不錯,即使首次駕駛,也完全沒有任何不適應,其駕駛感覺與常規的中高端燃油車無異。

  商用車、乘用車如何兼顧?

  「有些商用車企業轉型乘用車並不成功,不得已還得把乘用車剝離出去,大運如何兼顧商用車和乘用車同時發展?」面對這個問題,遠勤山表示,大運汽車目前是燃油(氣)車、新能源車共同發展,商用車、乘用車兩條腿走路。「現在是兩套體系,研發、售後服務、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是分開的,但還有些地方兩個是互補的,會減少很多的費用。」

  一方面是商用車板塊還在發展階段,一方面是乘用車需要起步,大運汽車如何兼顧、平衡利和弊?

  遠勤山告訴記者,大運商用車、乘用車雙線發展的關鍵還是要加大投入、保持活力。

  記者手記:在大運的乘用車生產線,看到了全自動化、幾乎無人的先進生產線。據了解,大運新能源乘用車以與同類燃油車價格相當,比燃油車油費更省的電費,以及靚麗的外觀和豐富的功能,讓大運新能源乘用車已經在運城等地打開了市場,收穫了訂單。

  立足中國實際、面向市場剛需,遠勤山這樣的實幹家,始終認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大運前兩次轉型成功,就是在大環境、政策引導下,自身努力的結果。第三次轉型,大運還能憑藉遠勤山的獨特眼光和大運人的努力,在乘用車的紅海中,打出一片天地嗎?

相關焦點

  • 連市長看了都想換,大運集團從摩託車改行賣新能源汽車
    如今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各地政府財政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飛速的發展,不僅出現了眾多像蔚來、小鵬這樣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而且傳統的汽車企業紛紛開始向電氣化轉型,就連房地產大鱷恆大和空調界的「扛把子」格力都要加入進來。如今又有一家傳統汽車企業要加入新能源乘用車製造的大軍了,它就是大運汽車,不過此前大運並沒有生產乘用車的經驗。
  • 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全年批發銷量同比增長12.0%,下半年強勢增長
    近日,乘聯會發布了2020年12月及全年乘用車零售、生產、批發等相關數據,小編摘錄了部分核心數據,以供讀者參考。 零售端:2020年全年累計達到1928.8萬輛,表現好於2019年 12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
  • 上汽乘用車:「上乘品質」修煉記
    車吧事·行業車企若想在消費市場站穩腳跟,絕不止於銷量數據的羅列,支撐其品牌價值的因素,更在於消費者終埠碑與主機廠技術品質的相互聯動。近日,車質網最新一期數據顯示,2020年前十個月,上汽乘用車從未出現在車質網投訴榜單上,且投訴量極低,並以月均79.69%的投訴撤訴率,遠超車質網49.82%的月均數據。可見消費者對其產品質量、售後服務的認可。
  • 2020年乘用車市場零售累計達1928.8萬輛
    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官方微信11日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228.8萬輛,同比增長6.6%,實現了連續6個月7%左右的近兩年最高增速。
  • 乘用車市場告別超高速增長期(全文)
    全國乘用車市場增長勢頭或許面臨拐點。全國乘用車聯席會議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乘用車的銷量環比下滑6.0%,同比下滑5.4%,連續第5個月環比下滑,近4年來首次同比下降。
  • 2020車市成績單:乘用車銷量下滑140萬臺,電動車增長9.8%
    數據顯示,12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228.8萬輛,同比2019年12月增長6.6%,2020年全年乘用車的累計銷量為1928.8萬輛,同比下滑6.8%,但與1~11月同比下滑8.3%相比略有回升,體現了整個汽車行業正在回暖。
  • 2020年全國乘用車累計銷量1928.8萬輛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張愛麗 近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為228.8萬輛,同比增長6.6%,連續6個月實現7%左右增速。
  • 市長坦言要帶頭換車,新品牌「大運汽車」正式投產
    新能源汽車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已進入高速發展的階段,不少傳統企業紛紛轉型及跨界,進軍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包括誕生了一批網際網路造車新勢力、房地產造車企業等。如今,又一家企業進軍新能源乘用車了。據山西日報報導,在山西運城的大運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現場,運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信心滿滿,坦言要帶頭換新能源汽車。他說,「我和我們書記都要換大運的新能源汽車!」創建於1987年的大運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山西省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該集團主營業務有商用車和摩託車,大運重卡、大運輕卡、大運摩託車都是我們消費者熟知的產品。
  • 商用卡車整車製造細分市場民營龍頭 大運汽車創業板IPO
    商用卡車整車製造細分市場民營企業龍頭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運汽車」)於近期更新發布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招股書顯示,大運汽車主要從事重卡、中卡、輕卡、其他專用車輛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 10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破14萬;大眾途銳 eHybrid上市;比亞迪e9諜照...
    1、工信部公示第338批新車公告 276款新能源汽車在列日前,工信部官方網站公示了申報第338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申報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共有104戶企業的276個型號,其中純電動產品共88戶企業218個型號、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共6戶企業12個型號、燃料電池產品共23戶企業46
  • 銷量腰斬又陷自燃風波 奇瑞新能源能否靠螞蟻翻身
    (原標題:銷量腰斬又陷自燃風波,奇瑞新能源能否靠螞蟻翻身?) 日前,奇瑞新能源表示,將在8月底推出一款全新純電車型「螞蟻」,定位A級SUV。
  • 1月被歐洲趕超,2月產量不足萬輛,新能源市場「水逆」開年?
    將市場層面的數據分解,頭部新能源自主品牌中,北汽新能源2月銷量1,002輛,同比減少65%。比亞迪2月新能源車型銷量2,803輛,同比下滑80.6%。此外,江淮汽車2月銷售758輛純電動乘用車,同比下降67.61%。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疲軟也直接導致了電池裝車量的大幅下滑。
  •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穿越疫情的至暗時刻(上)
    1、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由成長期進入調整期,全球市場份額被歐盟反超1.1 中國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據乘聯會統計,2019 年、2020 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分別 為 102.5、31.3 萬輛,同比增速分別為 3.2%和-44.0%。
  • 新能源退補20%來臨,新能源市場會回到2019年那個夏天嗎?
    特斯拉和馬斯克連續上熱搜的背後,是新能源領域的崛起。作為汽車行業未來的主發展趨勢,新能源已然成為了各大車企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我國,作為全球新能源最大市場,更是不可繞開的話題。說到我國新能源市場,政府補貼是影響市場的一大因素。在2020年12月31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換句話說,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來。
  • 協會發布 | 2019年12月乘用車新四化指數為53.8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聯合上海安路勤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簡稱安路勤)聯合發布的乘用車新四化指數,旨在定期監控國產乘用車市場的新四化發展進程
  • 2020年乘用車銷量1928.8萬輛 2021年1月大概率將實現開門紅
    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關於乘聯會介紹汽車行業產銷情況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汽車資訊。日前,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合會在北京舉行了線上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汽車行業最新的產銷情況。據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全國用車市場零售達為228.8萬輛,同比增長6.6%,而且實現了連續6個月的近兩年最高增速。
  • 2020年乘用車全年銷售1928.8萬輛,新能源車銷量增長9.8%
    記者 | 周純粼11月11日,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公布了2020年12月和全年銷量數據。據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228.8萬輛,同比2019年12月增長6.6%,實現了連續6個月7%左右的近兩年最高增速。不過,2020年的零售累計1928.8萬輛,同比增速-6.8%。而2019年全年的同比增速為-7.3%。
  • 2020年乘用車銷量2017.8萬 同比下降6%
    2020年,乘用車共銷售2017.8萬輛,同比下降6.0%,其中轎車銷售927.5萬輛,同比下降9.9%;SUV車型銷售946.1萬輛,同比增長0.7%;MPV車型銷售105.3萬輛,同比下降23.8%。
  • 我掐指一算,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有「血光之災」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國內的新能源造車新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這場春雨並不會持續太久,就現在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汽車的淘汰賽已經打響。新能源補貼取消在即相信大家都知道,讓新能源造車新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這股「春雨」就是政府的新能源補貼。你要知道,在新能源補貼政策出臺之初,當時的補貼力度那叫一個給力啊,一臺新能源汽車綜合下來,廠家能在國家那裡拿到5-6萬元的補貼。
  • 調研五菱汽車(00305)零距離接觸「神車」轉型新機遇
    11月27日,由近50位投資者及媒體代表組成的港股上市公司五菱汽車(00305)專業調研團齊聚廣西柳州,參加「零距離接觸——神車轉型新機遇」為主題的調研活動,了解五菱汽車新能源車產品和未來規劃,向資本市場傳遞五菱汽車涉足智慧新能源相關產業鏈的信心和決心,挖掘和傳遞公司在轉型中的投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