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十二生肖原為我國古代一套紀年的的曆法,始於生肖鼠,終於生肖豬,十二年一循環。
十二生肖可謂中國最「街知巷聞」傳統文化,每個人自出生,便有對應的生肖屬相,十二生肖十二種動物的由來,不僅有可信的記載,也有生動有趣的民間傳說,那麼,十二生肖之虎生肖的由來,你了解多少?
虎生肖來源民間傳說
相傳最早十二生肖沒有老虎,而有屬相獅子,但獅子名聲不好,玉皇大帝想找其他動物替代,於是考驗殿前虎衛士能否勝任。
說起殿前虎衛士——老虎,先前在世間並不起眼,後來在師從貓,學會了各項本領後,與設樹林中種動物較量,紛紛取勝,逐漸揚名。玉皇大帝聽聞老虎威名,召往天宮,大敗天宮衛士,從此老虎就成了殿前衛士。
老虎為職天宮衛士後,樹林百獸群龍無首,開始胡作非為,騷擾禍害百姓,土地公連忙上報天庭,請求玉帝派遣天兵鎮壓,玉帝旨意老虎下凡,老虎接旨說:「平定禍亂,希望玉帝給我記功」,玉帝答應老虎要求。
當時,凡間最厲害且禍害的根源是獅子、熊、馬三種動物,於是老虎向其發起挑戰,並逐一擊敗,其他動物見狀,落荒而逃,民間恢復寧靜。
返回天宮,玉帝因為老虎三連勝,便在額前刻下三條橫線以記功,後來東海龜怪協同蝦兵蟹將起亂,老虎再次鎮壓有功,於是玉帝在老虎額前三條橫線中再添一豎,也滿意老虎的種種表現,最後除去獅子生肖屬相位置,十二生肖補進虎生肖。
生肖由來的傳說不僅有趣,也能從中發現古人的智慧,「藝術來源生活」,內容即使天馬行空,但安排巧妙、合理,令人嘖嘖稱奇,比如我們上述的生肖虎來源,傳說結合老虎最明顯的兩個特點——虎額上三橫一豎的「王」字及最大的貓科動物的身份,所以這些寶貴的中華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永不褪色。
「吉日庚年,即差我馬」,《詩經》這句記載,是現發現最早關於十二生肖的記載,十二生肖起何時何物至今無統一說法,學術界較認可的生肖起源——古代氏族圖騰。
採集狩獵遠古社會,人們迷信某種自然力量,對於無法輕易徵服的動物懷有崇拜敬畏之情,並以此作為氏族圖騰(萬獸之王——老虎成為圖騰崇拜順理成章),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古人們開始以圖騰崇拜的動物作為紀年的方法,最後有了現在我們熟悉的十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