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發明一套識人之術,只需觀察五個器官,即可看出此人性格

2020-08-19 史書今古

面相這個東西相當玄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能遇到一些相面的先生,對於這類事件我們既不能迷信也不能完全否定。

民間歷來有著「相由心生」的說法,一個滿臉橫肉目光兇狠的人有很大的概率是個惡人,而一個慈眉善目臉色紅潤的人,他極有可能是一個心地良善的好人。當然了,「畫人畫面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也是中國人常常掛在嘴邊的話,由此可見通過一個人的面相去判斷一個人也並非完全準確。

「相人」之術有諸多門道,是我們這些外行人所不能領悟的,要想準確地根據面相判斷一個人,還需要下足功夫。

相人術這種類似於旁門左道的學問,其實在歷史上一直是顯學,《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寫劉邦的時候,也用了「鼻隆豐準」這樣的字眼來預示劉邦的不同凡響。而此後的諸多史學家乃至是文學家也往往以面相來表示一個人的與眾不同,比如劉關張三人的面相就截然不同,他們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史料中多有相人的記載,比如隋朝的大臣龐晃便根據楊堅的相貌料定他必定為皇帝,後來這一預言果然應驗,而鍾馗則是因為相貌奇醜被剝奪了狀元,最終撞柱而死成為了鎮宅的鬼神。

由此可見「顏控」並不是現代才有的,古代人也大都是不折不扣的顏控,並且比我們要嚴重地多。晚清時期最為重要的名臣曾國藩便對於人的相貌相當有研究,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本《冰鑑》來闡述他的相人術。

曾國藩的《冰鑑》與他的《家書》一樣流傳相當廣泛,其原因倒也不難理解:曾國藩的後人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曾國藩本人在當時就是以知人善任著稱的。

曾國藩的幕僚可謂是晚清甚至是整個清朝幕僚集團之最,在他手下效力的幕僚不僅人數多達近千,其中還有當朝一品、二品乃至是軍機大臣等重臣,赫赫有名的李鴻章也曾經是曾國藩的幕僚一員。

曾國藩的幕僚群體在當時以「二十五大金剛」最為人稱道,其中有朝中一品、二品大員二十三名,其中包括了沈葆楨等名臣,還有軍機大臣一位以及李鴻章這樣的侯爵一位。可以說曾國藩在相人術這方面是相當有技巧的,他的《冰鑑》便是他一生識人用人經驗的總結,為此歷來人們所重視。

縱觀《冰鑑》全書,其中提到的八句口訣是曾國藩一生相人的精華: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這短短的四十個字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客觀的面相,一部分是主觀的氣質。

所謂「眼鼻」、「嘴唇」、「指爪」、「腳筋」便是著重強調客觀的「面相」,當然了,這裡的面相不僅指的是臉面,還包括了身體狀況以及一些隱形的地方,比如腳筋指的就是一個人的腳掌和腳底板以及腳趾頭的樣子。

而「氣概」、「精神」、「條理」、「語言」則更多的側重個人後天的修養和氣質,屬於較為主觀的部分。曾國藩認為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辯證地分析,才能精準地預測一個人未來的成就,這也是他一生識人用人的關鍵所在。一個人能夠成就大事並非偶然,先天的條件和後天的境遇加起來,才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關鍵。

因此,在曾國藩的「識人之術」中,我們只需觀察一個人的「眼、鼻、唇、手、腳」這五個器官,就能大致判斷一個人的性格。

「邪正看眼鼻」是曾國藩八句口訣中的第一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句。

無論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眼睛都是判斷一個人是否良善最關鍵的證據。正直善良的人往往目光堅定且敢於直視對方,而狡詐不安的人的目光往往流於躲閃且不敢直視任何人,濃眉大眼與賊眉鼠眼便是這兩種人最典型的區別了。

當然了,鼻子在面相中也顯得相當重要,在很多的小說以及演義中,英雄往往是「鼻如懸膽,目若朗星」,而壞人一般是「蒜頭鼻」或者是「牛鼻子」抑或是「鷹鉤鼻」等等,雖然這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在現實中往往的確是這樣的。

一個人的邪正能夠通過眼睛和鼻子直觀地看出端倪,但僅僅通過這兩處來判斷一個人顯然是過於武斷了,因此曾國藩便指出「真假看嘴唇」這一方法。「口小唇掀命貧賤,肩寒齒露無定所「,這種面相可以說是最差的,「口小唇掀,食難裹腹」說得就是嘴唇小且牙齒外翻的人,一般終身都是貧賤的命。

相傳當年漢朝大將周亞夫因為嘴唇上有橫紋,便被斷定最終會餓死,最終果然應驗了。所以曾國藩說「真假看嘴唇」是很有道理的,一個人的眼睛鼻子再好,嘴唇的樣貌不好也很難保證他最終能有好的結局,這可不就是決定真假的事情嗎?

「主意看指爪」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的性格反映在他的手上,尤其是一個人的掌紋。「手心、手掌心當中紋絡清晰而淺者,心定」,這樣的人往往能夠獨當一面且意志堅定,不會輕易就改變自己的決心。

相對的「手掌紋絡淺而亂者,人心亂、心浮」,這樣的人一般都是相當浮躁的,朝三暮四說的就是這樣的人。更為重要的是,根據一個人手指以及手掌的細小動作,也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假設這個人的動作果斷且迅速,那麼這個人的性格多半是果敢的,假設一個人的小動作過多,那這個人一般優柔寡斷。

看完了雙手,曾國藩還將視線延伸到了雙腳,「風波看腳筋」說的是一個人的成就要觀察這個人的腳的樣子。

假設一個人的腳掌厚實且修長,那麼這個人一般來說都能享受富貴;但是一個人的腳筋凸起且腳板不平整,那麼這個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會多災多難。眼、鼻、口、手、腳是曾國藩相人最為客觀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判斷一個部分。至於「氣概」、「精神」、「條理」、「語言」這些內容則較為主觀,一般來說需要一定的社會閱歷才能準確判斷。

比如從一個人的說話方式便能看出這個人的學養和調理,從而預判出這個人未來的發展。

曾國藩相人的八句口訣是《冰鑑》中的精華,仔細研究這些方法和訣竅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我們識人用人,對於我們日常的生活以及事業有著極大的幫助。

《出師表》中說得好「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我們固然不是開疆拓土的歷史人物,但是能夠識別生活以及職場中的小人和貴人,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便是曾國藩的智慧留給今天的我們最大的財富。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識人術:七個小細節,暴露你的性格弱點
    識人術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古人云,見微知著,通過一個人的言行,可以看出對方的性格和人品。曾國藩在官場數十年,與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他身居高位,歷經數十年而不衰,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他卓越的識人術。曾國藩總結了七個識人技巧,通過這些特徵,判斷此人的人品和性格。
  • 曾國藩:男人有沒有前途,看臉就知道了!學會識人術,看人不走眼
    曾國藩:男人有沒有前途,看臉就知道了!學會識人術,看人不走眼古人云:事之至難,莫如知人,意思非常明了,就是說識人就是天下最難的事情。在當今社會也是如此,我們身邊有形形色色的人,怎麼看出身邊朋友的性格,怎麼看出一個男人有沒有前途,都是需要學習的東西,而這個方法,就被大家稱作「識人術」。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夠了
    曾國藩會識人的本領一點都不假,他能一手創辦湘軍,打敗太平天國,掌控官場三十多年,最後又能功成身退,這些都是與他有識人的本領有關,他善於察言觀色、審時度勢,所以識人本領是無需置疑的。曾國藩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人生在世,要借他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業。除了要交高人,還要學會遠離那些拉低你層次、消耗你能量的損友,要敬而遠之。
  • 曾國藩識人術:教你從這7個細節中,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人品!
    曾國藩識人術:教你從這7個細節中,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人品!識人是一個特別高深的學問。古人曾經說過,見到微小的東西就能推測它的整體。通過一個人說出的話和平常的舉動,就能推測處的他的人品和性格。曾國潘在官場混了很多年,與各種人都有打交道。
  • 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曾國藩的4句識人術口訣,幫你一看一個準
    作者:琢磨君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物誌·序》也言:「聖賢之所美,莫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即聖人、賢者最大的優點就是在於明察事理,而明察事理的最可貴地方,就是在於知人。所以說,能夠識人、知人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正如晚清名臣曾國藩所說:「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
  • 古代識人術「五短身材多富貴,長腿之人命多舛」,到底準不準?
    古人認為一個人的面龐就可以看出此人的前途如何。尤其是一個人人中到下巴這個位置,這裡長得是否好,是否飽滿,可以展示出一個人的晚年運。我們的老祖宗還有這樣的一句話,說的是「下停長,老吉祥」。古代人看人的俗語很多,也有很多識人、用人的口訣,但是古代關於識人、用人之術不僅僅是在這種俗語中有所體現,更是出現在了各種典籍當中,比如說是曾國藩的《冰鑑》,還有鬼谷子的識人術,諸葛亮的識人七法,莊子也有「九徵觀人法」,《呂氏春秋》中更有識人八法等等,古人的識人之術在民間和識人相關的俗語中,大部分是和財富有關係的。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相交,看這3點就可以了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被認為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半聖」。官場沉浮幾十載,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創立湘軍,推動洋務運動,延緩晚清傾覆的命運。曾國藩的一生跌宕傳奇,從被梁上君子嘲笑愚笨到位高權重,他對於官場處世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尤其在「識人」更是獨具慧眼。
  • 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牢記曾國藩這4句識人術口訣,一看一個準
    清朝的晚期曾國藩是一個很有名望的大臣,他的成功之道就是在於他很會任用人才,通過看人的面相就知道,這個人是否能得到重用,有什麼很好的能力和才華,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施展,所以曾國藩的識人之術也是很廣為流傳,尤其是他的冰鑑一書,更是將他總結的所有人生哲理以及識人方法全部都總結了出來,所以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不是陰險小人,看著4點就夠了
    識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陰險的小人有啥特徵呢?翻臉不認人:他們借著別人的力量往上爬,卻會在某一天就因為私利,對別人痛下殺手,劃清界限!狐假虎威:小人最喜歡打著領導的旗號,來謀私利,在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的時候,他們還不想得罪太多的人,但是因為有領導當後臺,所以,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很是猖狂的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
  • 曾國藩知人善用:吃飯時一個動作,看出此人心機深厚,不可深交
    曾國藩知人善用:吃飯時一個動作,看出此人心機深厚,不可深交曾國藩是清朝末年非常知名的文學家,原本曾國藩只是一介文弱書生,考中狀元後也不過只是個文官,根本就沒有上陣殺敵的經驗,但是在太平天國爆發運動以後,原本筆墨功夫了得的她,原來打起仗來也毫不含糊。
  • 曾國藩識人術:想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3點就夠了
    晚清名臣曾國藩對交友這件事非常重視,他曾告誡子女:「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那如何才能判斷出一個人值不值得我們相交呢?曾國藩提出了3個標準,可以準確判斷出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1、看如何對待別人的恩情「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認知,但有的人卻不是。你對他好,在對方看來卻成了理所當然。
  • 跟著老祖宗學習「識人術」,熟記3句口訣,看人一看一個準
    琢磨君選取了老祖宗留下的三句經典識人術口訣,從三個大的方向來分析,教你看人八九不離十!第一、通過行為識人,參照諸葛亮的識人七法——「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 曾國藩識人術:越是小人,身上這4個特徵越明顯,遇到了要警惕
    曾國藩識人術:越是小人,身上這4個特徵越明顯,遇到了要警惕中國民間有句俗語:「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一味當老好人的下場就是處處被小人利用,你的善良要有鋒芒,你的心裡得明白一些小人的伎倆。現在這個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複雜,人心也越發無法直視,那些表面人畜無害,背後卻放冷箭的小人也越來越多,讓人防不勝防,不知不覺就中了圈套。
  • 如何快速看穿一個人?牢記曾國藩這4句識人術口訣,一看一個準!
    所以,能夠知人、識人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正如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所說:「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曾國藩曾在官場沉浮近四十年,看慣了太多的虛情假意和表裡不一,對於識人、用人有著自己的心得體會,在民間也流傳著「曾國藩三千步識人」、飯桌識人術這些識人趣事。
  • 曾國藩識人術:這2種人心機很深,不可深交,儘早遠離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是謙虛老實,而有些人卻陰險狡詐。但是往往那些小人更會偽裝自己,若不是長久相處很難發覺。老祖宗就告誡我們: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會識人能夠幫你在人生中避過陷阱少走彎路。
  • 曾國藩的七步「面相術」,會識人才能成大事!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他曾說「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在其成就一生功業的過程中,識人之術發揮了很大作用。曾國藩還曾根據觀人之法,作了一個口訣,「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 曾國藩識人術:牢記這三句口訣,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一眼就知道
    儘管世界的數十億人都有著截然不同的面孔,但是這些不同的面孔之中也存在著不少的共同點,比如長相賊眉鼠眼的人多是雞鳴狗盜之徒,長相正義凜然的多數是做事光明磊落的君子。因此通過面相識人還是具有可信性的。最近在讀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曾國藩》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非常實用的識人術。這個識人術一共有三條內容,是曾國對自己過去十幾年識人經驗的總結。
  • 曾國藩識人有術:這2種人,不可小瞧,他們大多是「人中龍鳳」
    民間有句俗語叫「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曾國藩的一生可謂精彩紛呈。他知人善任,量才而用。經他推薦保舉在朝為官的就有千人之多。而在這其中,位高權重之人就多達40餘個,李鴻章、彭玉麟、郭嵩燾、左宗棠、羅澤南、丁日昌、劉銘傳等等都是如此。富貴有相,似乎是唯心論,曾國藩信命,但從不信富貴是天生。
  • 曾國藩嘔心瀝血之作《冰鑑》中洞悉人心的識人要訣,第一式:開門見...
    曾國藩善於相人,識人,用人,其中學問之深厚,自是入木三分,博聞強識,其對待學問的嚴謹與認真,更是歷來為後人所稱道.在其傳世著作之中,有<<冰鑑>>一書,對自己一生相人識人之術做了相當精確地總結,此書中所言皆有據可考,有理可循,絕不同於街頭巷尾溜須拍馬,坑蒙拐騙之徒.
  •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曾國藩識人的面相術
    他就是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為清政府立過汗馬功勞的曾國藩,有一個長處是「知人善任」。首先是「知人」,即識人,知人是善任的前提。曾國藩平時留心觀察人,提出著名的「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眼到」特別強調「著意看人」。他識人的經驗還被編寫成《冰鑑》一書,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