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外資、港資券商 過去兩年港股保薦數量及IPO募資表現那家強?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資、外資、港資券商 過去兩年港股保薦數量及IPO募資表現那家強? 來源:瑞恩資本

在過去的2019年、2020年,港交所共有337家新上市公司,其中IPO上市305家、介紹上市4家、轉主板28家。

過去兩年,共有 83間券商以上市保薦人、或聯合保薦人的身份參與了這337家新上市公司的保薦工作,共募資 7,084.87 億元(港元,下同)。

一、按參與保薦項目的數量來看

1、中資券商參與保薦191家、參與度56.7%

在過去的2019年、2020年兩年,共37間中資券商參與保薦了191家新上市公司(IPO上市177家、介紹上市3家、轉主板11家)的保薦工作,佔過去兩年全部新上市公司(337家)的56.7%;其中中資券商參與的177家IPO上市,佔過去兩年全部IPO上市(305家)的58.0%:

募資逾100億的14家IPO中,中資券商參與保薦10家,參與度為71.4%;

募資介於50-100億的17家IPO中,中資券商參與保薦13家,參與度為76.5%;

募資介於20-50億的34家IPO中,中資券商參與保薦23家,參與度為67.6%;

募資介於10-20億的42家IPO中,中資券商參與保薦34家,參與度為81.0%;

募資介於5-10億元的32家IPO中,中資券商參與保薦29家,參與度為90.6%;

募資介於2-5億元的35家IPO中,中資券商參與保薦27家,參與度為77.1%;

募資介於1-2億元的106家IPO中,中資券商參與保薦35家,參與度為33.0%;

募資在1億以下的25家IPO中,中資券商參與保薦6家,參與度為24.0%;

2、外資券商參與保薦76家、參與度22.6%

在過去的2019年、2020年兩年,共有14間外資券商參與保薦了76家新上市公司(IPO上市75家、介紹上市1家)的保薦工作,佔過去兩年全部新上市公司的22.6%;其中外資券商參與的75家IPO上市,佔過去兩年全部IPO上市(305家)的24.6%:

募資逾100億的14家IPO中,外資券商參與保薦13家,參與度為92.9%;

募資介於50-100億的17家IPO中,外資券商參與保薦13家,參與度為76.5%;

募資介於20-50億的34家IPO中,外資券商參與保薦23家,參與度為67.6%;

募資介於10-20億的42家IPO中,外資券商參與保薦17家,參與度為40.5%;

募資介於5-10億元的32家IPO中,外資券商參與保薦8家,參與度為25.0%;

募資介於2-5億元的35家IPO中,外資券商參與保薦1家,參與度為2.9%;

募資介於1-2億元的106家IPO中,外資券商未曾參與,參與度為0%;

募資在1億以下的25家IPO中,外資券商未曾參與,參與度為0%;

3、港資券商參與保薦124家、參與度36.8%

在過去的2019年、2020年兩年,共有32家港資券商參與保薦了124家新上市公司(IPO上市101家、介紹上市1家、轉主板22家)的保薦工作,佔過去兩年全部新上市公司的36.8%;其中港資券商參與的101家IPO上市,佔過去兩年全部IPO上市(305家)的33.1%:

募資逾20億的65家IPO中,港資券商未曾參與,參與度為0%;

募資介於10-20億的42家IPO中,港資券商參與保薦2家,參與度為4.8%;

募資介於5-10億元的32家IPO中,港資券商未曾參與,參與度為0%;

募資2-5億元的35家IPO中,港資券商參與保薦8家,參與度為22.9%;

募資1-2億元的106家IPO中,港資券商參與保薦72家,參與度為67.9%;

募資在1億以下的25家IPO中,港資券商參與保薦19家,參與度為76.0%;

二、按參與保薦項目的募資情況來看,外資券商的佔比最高

在2019-2020年IPO上市的305家中,總募資7085億,平均每家募資23.23億元。

中資券商參與保薦項目的募資共5267億、佔全部募資的74.3%,平均每家募資29.76億元;

外資券商參與保薦項目的募資共5542億、佔全部募資的78.2%,平均每家募資73.90億元;

港資券商參與保薦項目的募資共165億、佔全部募資的2.3%,平均每家募資1.63億元。

小結:中資券商的參與度最高,募資的跨度最大

就過去兩年,中資、外資、港資券商的IPO募資表現:

1、募資超過10億元的IPO項目,基本以外資券商、中資券商為主;

2、外資券商參與的IPO項目,88%的項目募資額在10億元以上,最少也得5億元;

3、港資券商參與的IPO項目,90%的項目募資額不超過2億;

4、平均每家募資額,外資券商、中資券商、 港資券商,分別是 73.90億、29.76億和1.63億;

5、中資券商的募資跨度最大,從最低的0.53億元到最高的 1,012億元,都可以。

(文章來源:瑞恩資本)

(責任編輯:DF381)

相關焦點

  • 2020年精選層「小IPO」保薦報告:23家券商分7.38億保薦費4家實現...
    2020年新三板市場,共44家公司完成精選層公開發行,募資110億元。券商也從中分得一杯羹。挖貝新三板研究院數據顯示,共有23家券商參與44家公司公開發行承銷保薦,承銷保薦費用共計7.38億元,整體費用率6.7%。
  • 2020年,券商們賺翻了:投行員工8個月只休兩天
    2020年,A股IPO新上會企業共計606家,過會580家,通過率達95.71%,上會企業、過會率等多項指標創下近10年內新高。素有「吃肉」說法的券商們,在年內承銷了4672億元的A股IPO規模,較去年增加90%,可以說賺的盆滿缽滿。這一年,56家券商共計收穫承銷保薦費236.16億,平均每家保薦費收入4.2億。
  • 2020年北向港資到底在A股掙了多少錢,收益率究竟如何?
    以前我專門有文章分析過外資的思路和動向,其中港資是外資的主要成分,他們這些年大肆在買中國的核心資產,將A股納入其全球資產配置,從2014年開通到目前北向港資累計淨買入金額接近1.3萬億!有人說這是陰謀論,外資想控制中國的命脈,就像當年韓國和臺灣一樣,他們買入A股是為了未來做空A股。
  • 港股打新即將迎來高潮,準備好你的錢,我們只打有準備的戰!
    說回港股,大家會發現,螞蟻暫停上市後,虹吸效應不再,港股打新也逐步恢復了正常狀態。  在螞蟻暫停上市後的榮昌生物上市首日一手賺9000+。  拿去年港股上市企業數量來看,2019年全年共有162家公司上市,其中前10個月上市的有116家,也就是說最後兩個月有46家公司上市,遠遠高於其它月份的發行量。  為什麼會造成年底扎堆上市的情況?
  • 券商資管公募化改造之路:「大而全」還是細分領域的「精品店」?
    圖片來源:攝圖網12月21日,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德邦資管領取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據悉,德邦資管成為了券業第19家獲準開業的券商資管子公司,也是年內繼安信證券、甬興證券和天風證券之後第四家獲得資管牌照的券商。
  • 牛眼IPO|祥明智能四年三度衝刺創業板 IPO申報前夕保薦券商間接入股
    祥明智能前兩次申報IPO的保薦券商為東方花旗證券,此次則變為民生證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0年7月,民生證券與祥明智能籤署了輔導協議,而在協議籤署前一個月——2020年6月,民生證券全資子公司民生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投資)成為祥明智能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62%。
  • 祥明智能4年三衝創業板 IPO申報前保薦券商間接入股
    祥明智能前兩次申報IPO的保薦券商為東方花旗證券,此次則變為民生證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0年7月,民生證券與祥明智能籤署了輔導協議,而在協議籤署前一個月——2020年6月,民生證券全資子公司民生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投資)成為祥明智能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62%。
  • 2021.1.4 周一 可轉債、港股、美股等打新日曆
    但中醫藥股在香港市場表現差強人意,如果打新還不如購買同仁堂國藥。筆者直接忽略此股! 二 一年打新總結 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港股IPO發行數量大幅萎縮。 但投資者打新熱情一路高漲。
  • 10月21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年內1659億元可轉債獲批覆 86家上市...
    來源:證券日報【證券日報】年內1659億元可轉債獲批覆86家上市公司「搶道」融資今年以來,證監會批覆可轉債數量、規模大幅增加。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20日,年內獲得證監會批覆的可轉債數量達86個,發行規模為165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批覆30家,發行規模同比增加220%。
  • 2020年IPO大事件:這家頭頂光環「一路綠燈」,那家上市前夜一場空
    12月16日,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發布分析報告稱,2020年A股總計將錄得388隻新股,融資4645億元,新股發行數量與融資額相比2019年分別上揚93%和87%。東風集團已在港上市15年,若成功登A,其將成為繼比亞迪、廣汽集團和長城汽車後第四家「A+H」股整車製造企業。 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控股的東風集團,過去3年總收入均破千億元,商用車在營收中的佔比從2017年的47.97%逐年增至2020年上半年的77.61%。引起市場關注的是,此次募資上市,東風集團是要重金下注新能源汽車,在該方面的募資佔比過半。
  • 港股投資正當時
    伴隨著2021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價格的上行,房企盈利的修復,銀行伴隨息差擴大後ROE的反轉,則對應的港股總ROE將會攀升並大概率超越市場預期。因此,此時正是投資港股的黃金時點。  網際網路企業回流港股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投資納斯達克中概股是最好的投資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渠道。但是最近兩年,諸多網際網路企業加速回流港股。
  • 年內已有11家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外資管巨頭審批獲新進展
    一個是全球資管巨頭準備「跑步進場」。事實上,據「金融1號院」統計,目前仍有26家新設公募排隊待審,僅2020年申請材料的新設公募就有11家。在大資管時代的背景下,各金融機構及海外資管公司爭相進駐中國公募市場的願望正酣。
  • 2019成上市券商「爭氣年」 投行經紀自營全面開花 六...
    9月末數據顯示,個人信用帳戶數量為501.66萬戶,4年來首次再度突破500萬關口。中國結算數據顯示,至2019年11月末,個人信用帳戶數量為503.54萬個,穩步增加。  據東方財富網數據,2019年全年A股有75.46%的股票全年漲幅為正,漲跌幅中位數是15.47%。也就是說,超過七成的股票2019年賺錢了,有一半的股票漲幅超過了15%。
  • 2019年中國醫藥工業百強:65家中資上市公司上榜,恆瑞醫藥首入前十
    8月30日,2019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公布,中資已上市公司數量高達65家,A股上市公司為48家,H股上市公司11家,A+H股上市公司6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百強榜單中前三甲依然為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 艾錄股份IPO捨近求遠:4家子公司2家虧損 產能削減募資擴張生疑
    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與2017年度提請IPO相比,艾錄股份似缺乏底氣,其不僅調低了擬募資金額,還對新增的產品線進行了產能削減,這一舉動或更讓其募投項目缺乏說服力。那麼,艾錄股份能否如願?近半產能空置募資存疑招股書顯示,艾錄股份設立於2006年,是一家土生土長的上海本土企業。
  • 險資一年加倉僅740億 難怪A股跌成狗
    當然,如果萬能險銷售一直受到限制的話,那麼這對於增量險資入市的影響還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10月9日,國內一家大型券商保險業分析師張婷(化名)指出。本報記者也發現,國內壽險市場保費從2016年前8月40.32%的增幅降到2017年的27.29%,今年更是轉正為負,同比下降9.35%。
  • 2018券商分類結果出爐!AA級12家,連升6級這家最喜感,最慘下調...
    2018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顯示,共有40家券商被評為A類,數量與去年持平,佔比40.8%;40家A類券商中,共有12家券商評為A類AA級,較去年多了1家;B類券商共有49家,相較去年多1家,佔比50%;其中BBB級券商有29家, 比去年多1家,BB級券商有15家,比去年多3家,B級券商有5家,比去年少3家;8家券商被評為C類;1家被評為D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