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俗:打小人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誰是「小人」?「小人」就是那些妨礙我們發展的人。界定「小人」的尺度通常是沒什麼譜的,完全從個人利益出發,毫無理性,絕不公正,也不公平,更不會公開。

  小人,也許是毒如蛇蠍的後娘,也許是仗勢欺人的街霸,也許是給你小鞋穿的公司領導,也許是與你瞄準同一職位的同事,也許是如敵國般的同行,更多可能是迷住了你丈夫的狐狸精二奶……他人即地獄,只要你覺得鬥不過他(她)的,就將他(她)統統撥入「小人」行列。

  需要打小人的,都是瀕臨精神崩潰的弱勢群體。

  每年三月五日或六日,也就是農曆的驚蟄,也叫「白虎日」。據說,這一天正是萬物逢春,一切蛇蟲鼠蟻四方妖孽,都被旱天雷驚醒,復活出土,為害人間。是時也,小人兇猛異常,非打不可。

  不過打小人的民間習俗在大陸已經式微。要打,得到香港的鵝頸橋去打。

  鵝頸橋,是香港打小人的集散地。那橋,其實是一條高架橋,橋底乾爽通風,終日有叫賣聲不絕於耳,人來人往,四季興隆。它位於港島,正好是灣仔與銅鑼灣的交界處,一條大路,宛如一條人間長街。街的這邊,住著多數的窮人;街的那邊,住著少數的富人。富人那邊是銅鑼灣,香港興旺的時候,銅鑼灣的店鋪租金全球最貴,蓋過紐約的第五大道和日本東京的銀座。

  驚蟄這一天,鵝頸橋有如武林盛會,人山人海,全香港的仇男怨婦,都來到橋墩下打小人。

  《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面,頌蓮的丫環妒忌主人,扎了一個布人,上面寫著頌蓮的名字,胸口上插滿銀針,相當於下了毒咒。打小人類似這樣,不過,只要你交上最低起始價50元,這一套就有人代勞了。代勞者是專職打手——神婆,通常是幾位香港大媽。大媽會幫你扎個紙人,上書小人的姓名數據,最好有小人的生辰八字或照片,以助大媽精確「制導」,命中目標。然後,大媽將小人和金銀元寶百解鴻運五通,捲成筒狀,在當事人襟前轉幾圈,再點火拜祭,念動咒語,呼喚鬼神合力懲辦小人,邊念邊唱,邊唱邊拎一隻木屐往紙人上打。幾檔一齊開打就熱鬧非常,噼哩啪啦響成一片,儼然一臺大戲。偶爾大媽會玩玩氣氛,說小人猖獗,自己乏力,讓當事人脫下鞋子幫著一道打,她打哪你打哪,她說啥你說啥,一唱一和,直打得賓主兩人手臂發麻,估計小人氣焰全消為止。

  鵝頸橋就這樣出名了。由於競爭日烈,小人打之不盡。鵝頸橋基本成了一條訴苦伸冤的橋。人民內部矛盾太多,橋墩下的大媽們打小人打成長流水生意,設一個固定攤位,不再局限白虎日了,小人也不用扎,有批量生產的印製品。印製品上的小人,衣著古色古香,表情古靈精怪。大媽一年到頭鎮守橋墩,嚴陣以待,有求必應,隨時開打。

  前來打小人的,都是在人生的正面戰場上落敗的小人物。正面輸了,只好將戰場悄悄地延伸到鵝頸橋底,打打埋伏,期望那些仗勢欺人的傢伙,陰溝翻船。對小人物而言,這一打意義非同小可,於無奈之中洩洩私憤,出一口惡氣,贏得五內通竅,元神歸位。相當於一次神奇的精神療法。說不定得益於這種風俗,香港少建了兩間精神病院。

  世事難料。同儕朋友夫妻,亦難免同室操戈,成為彼此的小人。真有那麼一天,大家不妨到鵝頸橋下,背對背地打一打小人,虛擬決鬥一番,順一順氣,或許可以化幹戈為玉帛呢。(南方日報  鍾潔玲)

相關焦點

  • 正月十七白虎啟齒日,民間有「打小人」習俗,講究「七零八落」
    白虎圖片·來自網絡這「白虎啟齒日」和「小人」有什麼聯繫呢?從上面白虎為何率先甦醒的介紹中,可以總結出這樣的現象,就是「趁人不備、暗地使絆」,這是不是和人們認為的那些「小人行徑」等同了。而人們之所以在正月十七祭白虎,就是希望不要「暗地傷人」。引申到對於生活中的這類人,人們是非常憎恨的,就有了「打小人」的習俗。
  • 民間習俗打小人、祭白虎是啥?
    那麼驚蟄節氣有哪些民間習俗呢?一、「打小人」驅趕黴運驚蟄節氣開始打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在古時,驚蟄當日人們用艾草等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漸漸地,就演變為運氣不佳的人,或者不太順心的人,一邊念著咒語一邊拍打著紙人,用以驅趕黴運,這就是「打小人」。
  • 驚蟄「打小人」有趣習俗
    驚蟄「打小人」有趣習俗文:花木君"春雷響,萬物長",每年驚蟄時分,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一般雲南地區在一月下旬即有春雷,北方則稍微遲緩。驚蟄源自古曆法,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
  • 驚蟄日打小人的習俗!
    驚蟄,這個節氣意味著萬物復甦,身邊犯小人的朋友不妨按照傳統習俗來打一回小人,將影響自己運勢的人統統「除掉」!為什麼驚蟄日打小人?打小人時什麼?這種習俗的由來是什麼?現實中你見過打小人嗎?滴天居士一一在下面為您解答。驚蟄節氣開始打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
  • 二十四節氣驚蟄「打小人」、「祭白虎」等習俗,你清楚嗎?
    三、驚蟄習俗1、祭白虎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
  • 驚蟄時節如何打小人
    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 驚蟄時節 香港「打小人」攤位生意興隆
    驚蟄時節 香港「打小人3) "← →"翻頁 3月6日是廿四節氣的「驚蟄」,香港灣仔鵝頸橋底十多個「打小人
  • 驚蟄日香港鵝頸橋下「打小人」 (1/4)
    驚蟄日香港鵝頸橋下「打小人4) "← →"翻頁 3月6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驚蟄,在香港民間有驚蟄日
  • 今驚蟄祭白虎打小人咯,打小人的正確操作方式你知道嗎?快來看看
    【祭白虎,化解是非】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
  • 民間習俗:「本命年」拜「順星」
    太歲是道教神靈,值年太歲專責司察人間善惡,每年輪流降福或降禍給有福報或作惡多端之人,衝太歲者,破財、招小人、諸事不順,多厄運橫禍,招惹禍端。怎麼辦呢!過去的做法,就是拜「順星」。在民間,本命年也被說成是「坎兒年」,就是有坎兒要邁,什麼樣的坎兒,難也不知道。怎麼辦!
  • 驚蟄日,打小人丨香港一日
    香港銅鑼灣鵝頸橋底香菸繚繞、大排長龍,按照習俗,他們都在等著「打小人」。「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廣東珠江三角洲的民間儀祀,藉由驅逐 「小人」趕走黴運,祈求順遂。在東南亞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群體中,至今仍在流傳。有意思的是,2009年「打小人」習俗登上美國《時代雜誌》,成為「2009年亞洲最佳事物」,認為其是安慰心靈的最好事物之一。
  • 為什麼在現代社會,「打小人」這種巫術依舊流行?
    其實,「打小人」作為一種巫術,至今仍然流傳民間,並在一些地區還廣受「歡迎」。今天,無邪君就來分享一位粉絲的文章,聽她從親身經歷來解讀「打小人」的來龍去脈。也歡迎各路小夥伴給無邪君投稿,沒準下一次讀到的文章就是你的哦~無邪君的投稿郵箱是:kaiwindwuxie@sina.com多年前,我與福建老友同去香港觀光。
  • 大年初二民間習俗要謹記,新的一年鼠你最有福
    大年初二民間習俗要謹記,新的一年鼠你最有福時間:2020-01-26 09:5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民間習俗要謹記,新的一年鼠你最有福 明天大年初二,相信大家對大年初二習俗都不陌生,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 打小人就管用了?還是看看小人都怎麼來的吧!
    恭喜你猜對了,這就是在打小人。當然,猜對也沒有獎,嘻嘻。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打小人是一種流行於香港、廣東民間的巫術儀祀。希望藉由此種巫術儀祀來驅逐、報復所謂的「小人」。(上圖:3月5日,是農曆廿四節氣中的「驚蟄」,香港民間傳統會打小人,在銅鑼灣鵝頸橋「打小人勝地」生意最好的梁婆婆燃點香燭,將紙小人放在磚頭上,手執一隻舊鞋,口中念念有詞:「
  • 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等.
  • 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民間習俗要注意躲春!
    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民間習俗要注意躲春!時間:2020-02-04 12: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民間習俗要注意躲春!躲春,又稱打春,是中國的一種民間習俗.中國命理學認為,立春這一天,由於磁場和氣場的緣故,通常會比較亂,無論是家中還是辦公室,容易招惹口舌事非.因此要進行躲春,否則一年內可能都非常不順利. 立春日是太歲的交接時間.最   原標題: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 民間習俗要注意躲春!
  • 香港特別行政區資訊|香港街頭現神秘儀式,在現代都市中「打小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香港街頭現神秘儀式,在現代都市中「打小人」當地時間2019年3月6日,當天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驚蟄,在香港民間有驚蟄日「打小人」的習俗。
  • 正月初十有哪些民間習俗?
    地日,是我們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傳說正月初十是石頭神的生日,也叫「石頭節」、「石磨日」、「石不動」等等。為什麼初十是石頭的生日?大概是因「十」與「石」諧音的緣故吧,這個具體原因誰也無法考證了。為什麼在「地日」不給土地過生日,卻給石頭過生日呢?這應該和原始人類對大山與石頭的崇拜有關。
  • 來聊聊背後搗鬼的小人,遭遇小人,該怎麼辦?
    小人,顧名思義就是有別於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人喜歡在背後,對別人搞小動作、扯後腿的人小人給人帶來的困擾超級大!省的ta太囂張」這小人的內心戲啊!如果仔細觀察就發現:越是開放、兼容度高的人,越難以去當小人。因為一個人有這樣的氣度,可以承接很大空間,就自然有很多「做大事」的機會,沒時間心情去嘰嘰歪歪別人。
  • 處暑時節拜土地爺,這些民間習俗您知道嗎?
    原標題:處暑時節拜土地爺,這些民間習俗您知道嗎?處暑是每年的第14個節氣,它的到來,就說明炎熱的高溫酷暑就要離我們漸行漸遠了。而在處暑到來之際,很多地方就要會開始一些習俗活動。你知道這些關於處暑的民間習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