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時間商』?」「時間思維是什麼?」「時間思維能帶給我哪些好處?」「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時間商』?」「『時間商』和時間管理有什麼區別?」「怎樣計算自己的時間價值?」……
拿到《時間思維:運用超前的時間思維,擺脫低效率人生》這本書的時候,我大腦裡冒出了一堆問題,作為資深時間管理踐行者,也閱讀了大量時間管理的書籍,我總結了一套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但是卻對「時間商」很陌生,也就好奇它到底有什麼魔力,居然比智商、情商還要重要。
一口氣看完整本書以後,我終於找到了答案:時間商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一種底層思維,一旦擁有了時間商,我們的生活、工作將會發生難以置信的變化。
《時間思維》的作者是孫鐵麟,他是管理學博士,資深傳媒專家、國際公益人、全球青年領袖,曾任天津衛視頻道副總監,暴風科技副總裁。之所以能在多個領域收穫讓人羨慕的成績,他說這些都得益於「時間商」長期思維模式帶來的蝴蝶效應。
可能大家會好奇,到底什麼是時間商?如何才能培養自己的「時間商」……這篇文章我就帶大家走進《時間思維》這本書,一起學習「時間商」思維模式。
一、什麼是「時間商」(時間思維)?
「時間商」最早是在2003年由美國學者斯蒂文·赫爾提出——時間商是你對待自己時間的態度,對待別人時間的態度,以及運用時間創造價值的能力。
斯蒂文·赫爾認為,時間商和情商、智商一樣,是一種對自己和別人時間價值的認識,以及用時間創造更大價值的能力。
《時間思維》的作者孫鐵麟結合自己十多年的踐行和思考,對時間商重新進行了定義:
時間商(時間思維)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包含了認識時間、管理時間、延長時間和轉化時間4種能力。
時間商不是任何一種時間管理方法,它是一個完整的思維體系。
這本書就是從認識時間、管理時間、延長時間、轉化時間四個維度依次展開,帶我們走進「時間商」的世界。
二、認識時間——意識到「時間商」的重要性
認識時間的能力,就是了解時間的特性,認知時間重要性的能力。
那麼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時間商」呢?作者介紹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價值計算公式——時間價值=A*C+B。
A是經濟值,是每個人每小時的薪資,也就是我們財富的自然價值;B是生命值,是我們自己考量生命的權重值;C是影響力值,也就是我們做的事情能產生多大的影響力。
比如我們一直都很關注「要不要為了工作熬夜?」這個問題,利用時間價值公式進行分析,就很容易得出結論,而且能判斷出我們是否具備「時間商」。
如果我們加班熬夜只是把白天沒有做完的工作,從辦公室帶到了家裡,犧牲了自己的B值,換取更高的A值,這種以犧牲自己生命值和身體健康為代價的加班就是不值得的,也不具有「時間商」的意識。
如果我們熬夜加班做的是高影響力、高閃光點的事,能給企業、他人帶來更大的價值,那麼這樣的熬夜加班就是值得的,因為它不但能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增加生命值,而且還會帶動A值的提升,時間價值會更高,是具備「時間商」的表現。
具有「時間商」的人,會有選擇地去做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有意識地摒棄那些會產生負能量的溝通和行為,以此來提升自己的時間價值。
三、管理時間——用「時間商」複利創造更大的價值
管理時間的能力,就是自我時間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時間的能力。
很多人對時間管理的認知,僅僅是規劃好每天的時間,按照重要程度依次完成計劃中的事情即可,但是《時間思維》告訴我們,要提升自己管理時間的能力,就要根據時間的複利,選擇更有價值的事情去做。
時間複利,是指投入的時間,可以持續不斷地為我們帶來價值。
比如上下班坐車的時候,你會選擇聽課、看電子書,還是打遊戲、刷朋友圈?每天1小時的通勤時間看似不長,但是在時間複利的作用下,兩者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前者因為每天都在吸收新知識,他們的知識儲備會越來越多,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能力都會有顯著地提升,這帶給他們的收穫不僅僅是薪資的提升,還有自我價值的提升,時間價值也會越來越高。
後者每天都是在做低價值的事情,在時間複利的作用下,他們不但工作等方面的能力沒有提升,反倒讓生命的價值和影響力在降低,時間價值沒有提升。
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關鍵是要找到足夠溼的雪和足夠長的坡。」
不要小看每天的10分鐘、半小時、1小時,在時間複利的作用下,會產生巨大的效應,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讓自己的時間更有價值,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四、延長時間——提升軟生命值的意義
延長時間的能力,一是認清生命由硬生命和軟生命組成;二是可以通過延長軟生命來延長生命總長度的能力。
硬生命,就是我們的真實生命體,是不可擺脫的時間,每度過一天,我們的硬生命就少一天。
軟生命,就是即便生命結束了,能被人提及和記住的人,說明他/她已經影響了他人,比如寫出了著名的作品、做公益幫助更多的人、設計高科技產品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軟生命」。
國學大師李敖曾經在一次訪談中問道:「一年中,我們是活了365天,還是把1天重複活了365次?」
同樣是365天,8760小時,生活方式不同,生命的寬度(「軟生命」的長度)也有著很大的差距。
把一年活了365天,就是每天都會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有樂趣的事情,不但有助於自我成長,還能讓他人收穫幸福感,每天都是與眾不同的,「軟生命」就會無限延長。
把1天重複活了365天,就是每天都過著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生活,即便這一天過得衣食無憂風光無限,但是重複了365天,「軟生命」最多相當於過了1天,生命的寬度並沒有延長。
「硬生命」我們無法改變,但可以通過努力,不斷延長自己的「軟生命」,提升「軟生命」的意義,這樣自己的人生才會更有價值,生活才會更充實。
五、轉化時間——增強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轉化時間的能力,就是把時間轉化為財富的能力。
職場,其實就是一場時間搶奪戰,我們應該提高時間使用率,將時間用在刀刃上。
我們要學會吝惜時間,過濾低價值的事情。比如大家都習慣在微信群裡溝通工作,有些工作三兩分鐘就能溝通好,但是有些工作花了半小時都溝通不出結果,與其這樣耗下去,還不如打一個電話,或者面談,5-10分鐘就能搞定,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節省下來的時間還能完成更多的工作。
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會讓我們更具競爭力。現在很多人住的地方都離公司非常遠,因為房租/房價便宜,每天上下班通勤時間就得好幾個小時,看似每個月節省了一些開銷,實際上失去的更多。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為了省房租,我住的地方很遠,每天上下班都得花費1個多小時,為了按時上班,我不得不提前起床2小時,路上坐車消耗了很多精力,工作的時候總覺得狀態不佳。
我的一位同事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雖然房租貴一點,但是她的狀態遠比我好,而且很快就實現了升值加薪,這讓我羨慕不已。她每天早上也是早起2小時,利用這段時間閱讀、學習、健身,然後吃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步行5分鐘去公司,每天都是能量滿滿,工作狀態非常好。
表面上看,我每個月比同事少了幾百塊錢的房租,但是她的時間利用率遠比我高,而且每天都在提升自己,「時間商」帶給她的收穫就是很快實現了升職加薪,把時間成功轉化成了財富。
在時間面前,任何財富都顯得微不足道了,只有讓自己的時間更有價值,我們才能收穫更多的財富。
總結
我們一直在學習時間管理,雖然工作、學習效率有所提升,但是自己的成長速度還是比較慢,不是我們的方法不正確,而是缺乏「時間商」,不知道時間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時間商」是不同於時間管理的一種底層思維,如果想要培養自己的「時間商」,讓自己的時間更有價值,推薦大家看看《時間思維》,在這本書中,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時間商」的思維模式,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對時間有了重新的思考,會讓人生更有意義,進而不斷延長生命的寬度。
——END——
*大大的人兒:堅持早起500天,熱愛寫作&閱讀的90後姑娘,每天分享職場、成長乾貨。生活不易,成長還要繼續,我們一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