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命降臨的那天,陽光仿佛比平常更加燦爛,我的生命畫屏也因你而似錦如織。
執筆:長安
編輯:長安
定稿:歐陽比文
孕媽們在懷孕期間最關心的事情,莫過於胎兒發育好不好,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得去醫院檢查,就怕有個「三長兩短」。
醫生,我的寶寶好不好
明媚剛剛經歷完「生死大劫」——生產,被推出產房的那一刻,面對著噓寒問暖的家人心裡很是溫暖,看著懷裡的寶寶,明媚覺得經歷再多都是值得的。
最令明媚關心的當然是寶寶的身體狀況,看到醫生進來的那一刻就立馬詢問,「醫生,我的寶寶好不好啊?孕期我挺注意護理的,寶寶發育好不好?」
醫生也看出了明媚的著急,忙回答道,「寶寶體重有六斤四兩,而且哭得還挺大聲,別擔心,他發育得很好。」聽完醫生的話明媚這才放心。
出生後寶寶有這三個表現,說明發育很好
1.「寶寶體重6斤」
寶寶出生的時候還沒有6斤?那就說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過得不是很好」,吸收的營養不夠,造成了些許的發育不良。
寶寶出生的時候8斤多?那就說明寶寶「過得有點太好了」,營養吸收得有點多,有成為巨大兒的風險,影響寶寶今後的健康成長。
2.「寶寶的小拳拳」
有研究表明:寶寶在握拳的時候,對皮膚的神經末梢有刺激作用,對大腦發育有很大幫助。
握拳是寶寶「天生」的能力,他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小手始終是握著的,若是寶寶出生之後小手握得很緊,說明他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經常「練習」握拳,發育得很好哦。
3.「寶寶哭得好大聲」
孕媽在生寶寶的時候,產房外的家人唯一接收到的消息就是寶寶的第一聲啼哭。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他的肺部是不「運轉」的,通過吞咽羊水來為出生後的呼吸「打基礎」。
等到寶寶來到這個世上,與空氣「親密接觸」之後,他的肺部就要開始「工作」了,通過啼哭將肺裡的羊水和空氣排出體外。
寶寶哭得響亮大聲說明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發育很好,身體各個器官都能「正常運轉」;要是哭聲微弱那就說明寶寶在子宮裡發育不好,沒有吸收到足夠的營養。
孕媽做好這三點,有助於胎兒發育
1)均衡營養要補充
醫生表示:孕媽在孕期要保證營養的均衡攝入,否則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更甚者引發流產。
孕媽在懷孕期間要注意粗細搭配、葷素搭配,適當吃粗糧有助於消化吸收,新鮮的肉類可以提供優質的動物蛋白,蔬菜水果更是少不了的,這可是補充維生素的「高手」。
2)睡眠時間需充足
有報告顯示:孕媽在懷孕期間保持22點之前睡覺,寶寶在出生之後不僅長得高還很聰明哦。
在懷寶寶的時候,孕媽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身體好」,早上7:30-8:00就要起床哦,晚上10點之前睡覺,這樣才能讓胎兒發育得更好。
3)適量運動做起來
孕媽們可不要太懶惰哦,適量的運動要做起來,運動不僅能夠幫孕媽「管理身材」,而且還能促進血液循環,讓胎兒更好地吸收營養。
溫馨提示:寶寶發送「我很好」的信號
信號一:胃口變好
在懷孕早期的時候,許多孕媽都會面臨孕吐的「痛苦」,等胎兒大一點之後,孕吐的症狀就會逐漸消失,這時候孕媽們就覺得「啥啥都想吃」。
因為胎兒需要吸收更多的「養分」來保證身體的健康發育,所以孕媽胃口變好就是寶寶給媽媽的信號「我在快快長大,媽媽別擔心」,不過寶媽們可千萬別貪嘴哦。
信號二:孕肚增大
每一位懷孕的媽媽看著自己的肚子一天天地變大,心裡別提多幸福了。其實孕媽的肚子從原來的「平地」慢慢長成「小山」,就說明胎兒在健康成長,所以孕媽可以放心啦。
信號三:胎動正常
在懷孕4個月左右的時候,胎動來咯,孕媽可以跟胎兒「說話」了,要記得給胎兒數胎動次數,看看他動得規律不?劇烈不?
寶寶一個小時動3-5次、十二個小時內動30-40次就是正常的,這說明他在媽媽肚子裡「玩耍」或者跟媽媽「交流」,他很聽話地在乖乖長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