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一名老兵,因迷路滯留印度54年並娶妻生子,2017年才成功歸國

2021-01-09 騰訊網

引言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的古詩《回鄉偶書》,相信大多數人在小學課本裡就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由於當時對古詩詞的鑑賞能力有限,又恰逢年幼,具備著貪玩好動、天真無邪的孩童天性,因此,在初識《回鄉偶書》一詩時,我們很難將自己置身於詩詞背景中對它加以賞析與品味。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人已經離開了家鄉來到異地上學或工作,也第一次對古人所作詩句中夾雜的「思鄉之情」有了更為深切體會。回過頭來,再品味《回鄉偶書》,卻只覺不是滋味……

01

異鄉遊子,背井離鄉,漂泊在外,直到老了之後才得以返回那片令他魂牽夢縈的故土。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故鄉懷有深厚的情誼——「故土難離」。我們常常從新聞或書中了解到,那些在異國終老的人,同樣希望能回到故國安葬。「落葉歸根」,自然萬物亦是如此,人類自然也不例外。打從人們出生的那一刻起,那片哺育過他們的故鄉土地,就註定與他們難捨難分。

曾經,有這樣一位中國老兵,他在邊境執行任務的時候不慎迷路,邁出了中國之境,誰也不會想到,這位老兵在出境後,足足花了54年才回到了中國!當他再次回到這片熾熱的中華大地時,他早已兩鬢斑白,無人相識了,就如同《回鄉偶書》中的可憐老人。

這名在印度迷失了54年的老人,其名叫「王琪」,是陝西鹹陽人。1937年,國家正處於戰爭時期,而這一年恰逢王琪出生。

王琪躲過了戰亂,雖然家庭條件並不富裕,但他也得到了去技校學本領的機會。王琪所學的專業為測繪,而當時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號召廣大群眾參軍,「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的口號響遍了大江南北。許多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都去當了兵,在1960年,王琪也參加了隊伍。

當時,中國與印關係緊張,兩國皆派兵駐守在邊界處。王琪接到命令駐守在藏南旺達,以防對方趁虛而入。接到任務後,王琪第一時間趕到了前線,並隨著部隊積極巡邏,四處觀察。

王琪所在的軍隊離他並不遠,他也就放鬆了警惕,獨自前往密林深處巡邏,但是,這次行動卻讓王琪迷了路。王琪迷路了許久,並逐漸走出了中國境內,當他看見一臺汽車對其示意時才發現,這竟然是一輛印度士兵的卡車。

於是,王琪因誤認為是「間諜」身份而被抓獲,而由於語言不通,王琪自然也無法向對方解釋。

02

然而,更糟糕的是,王琪被抓獲後,被判了七年,獨自在一個陌生的國家服刑,無法向自己的國家求救,這是一件多麼令人絕望的事情啊!

隨後,經過重重調查,對方證實了王琪此行並沒有特殊的任務,而國家雙方關係也得到了緩和,王琪就被釋放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國家——印中央邦為他分配了住處,王琪被置身於一個偏僻的印度農村生活。

即便是王琪試圖與外界取得聯繫,但始終是徒勞的。王琪一心想回國,不接受印公民的身份,他在面料工廠打工時認識了一位熱情的印度女孩,並與其結婚生子。

因為不是當地公民,王琪在做生意時四處碰壁,警察經常找他的麻煩,對他進行毆打、懲罰,最嚴重時,他被打斷了一條腿……在當地有一位善良的印度高管,得知王琪的遭遇後非常同情,也經常問候他們一家人。

1986,王琪收到一封由中國寄來的家信,這使他看到了希望。在09年,其侄子以遊客身份見到了王琪,侄子想把他帶回國,但印方認為他身份不明確,始終不同意。最終,中國大使幫助他申請到了護照,王琪於2017年這才踏上了回家的路……

王琪的母親早已過世,只有他的弟弟始終記得王琪的喜好,那便是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手擀麵,王琪回到家中,早已說不清楚他的母語,端起面碗時,他淚流滿面,想必心裡一定五味雜陳。

結語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在國家相關部門的一再努力下,王琪最終回到了家鄉,但耽誤的54年光陰,卻是永遠追不回來的,實在是令人遺憾。

相關焦點

  • 陝西一老兵因「迷路」滯留印度54年,並娶妻生子,2017年才成功回國
    在陝西,有一個老兵,他就經歷了一次艱難的回家之旅。因為歷史的緣故,他滯留印度,但他心念家鄉,始終想要回家。然而,他的回家之路卻漫長,到了54年之久,等到2017年才終於回家。
  • 男子潛逃19年娶妻生子 "八字眉"助警方識破其逃犯身份
    被捕時,其妻子才知道丈夫竟是搶劫盜竊潛逃19年的逃犯。 涉案男子潛逃19年被警方抓獲。   今年8月初,哈爾濱市巡特警支隊法制大隊、案審大隊與南崗巡邏輔警大隊在工作中,獲悉一名東北口音的山東籍二手車車販孔某在與他人發生矛盾糾紛時,有意迴避報警處理,這一舉動引起了民警的警覺。
  • 中國唯一保留祭祀「印度教洋山神」的古寺,竟供奉一隻白狗500年
    始建於明朝天順年間(1457-1464年)的白耇廟,位於泉州城北縣后街、模範巷交界處,初名「白狗廟」,是中國唯一保留祭祀印度教洋山神的廟宇。現白耇廟的廟宇為歇山式建築,廟深22.8米,寬為20.6米,總面積420平方米。廟的主要建築前殿、東廊、後殿尚未恢復。
  • 抗日老兵在外73年,拒絕加入緬甸國籍,90歲才持民國護照回國
    每一次成功必然離不開背後的艱辛,今天的中國能夠傲然屹立於世界之林,每一個中國人能夠享受到如此美好和諧的生活,凡此種種都離不開在曾經那個腥風血雨的年代,每一個革命前輩為我們付出的血和淚。楊劍達是我國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名老兵,與祖國分離70多載,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的等待,回到這邊生他養他的熱土,得到了全中國人民的擁戴。楊劍達出生於廣東省,自幼與家人經商,來往與馬來西亞,印度,緬甸等地做皮草生意。然而,當日本的鐵蹄踏入中國,並試圖通過佔領緬甸來達到中威脅中國的目的。面對威脅,中國人毫不畏懼,組織華僑自衛團與日軍斡旋,滿腹熱血楊劍達便是華僑自衛團的一員。
  • 漯河一命案犯潛逃25年 當老闆娶妻生子
    25年,逃亡路上膽戰心驚25年,追兇路上前赴後繼"1992·8·6"案最後一名犯罪嫌疑人落網在這個故事裡,犯罪嫌疑人都是化名的,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25年來,我市警方始終在堅持追捕這個隱匿身份的命案兇手。
  • 睡著名女星13年,獲268億遺產的李春平,唯一心願是來世娶妻生子
    這部影片是由沈騰主演的,不得不說,曾經一無所有的守門員突然之間成了一名富翁,一般人果然就是接受不了了,不過這也是在影片當中的天方夜譚罷了。在現實生活當中幾乎不可能的。現實生活當中偶爾也會有一兩例這樣的幸運之人。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李春平。相信很多人對李春平這個名字應該是非常陌生的。
  • 閬中這位62歲的老兵,剛剛在寮國籤約了37億的大項目!
    目前,佳富美公司的業務範圍已經拓展到了四川、雲南、重慶、青海、貴州、陝西、湖北等地。並先後參與了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災後重建學生公寓、石馬中學等整體災後重建工程等項目,年均完成產值超五億元。2006年至今,趙裕華連續多年被評為四川省建築業行業先進個人及優秀企業經理,先後獲得四川省住建廳及綿陽市住建局對外拓展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 大陸首部描述臺灣老兵生活小說《回家》出版
    大陸第一部以臺灣老兵視角講述苦難與鄉愁的長篇小說《回家》,近日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推出,首次以文學的方式呈現了老兵們在臺60年生活情狀。  小說中的主人公高秉涵,真有其人。這位年過七旬的臺灣老兵,在MSN上將自己一切的離家、鄉愁與最終回歸故土,講給了作者張慧敏。
  • 長安銀行董事長趙永軍被審查調查 曾任陝西信合、秦農銀行一把手
    趙永軍1963年出生於涇陽,1984年參加工作就擔任陝西財經學院黨委宣傳部秘書。 1987年進入銀行系統,先進入中國農業銀行,從農行西安分行計劃信貸處處長助理,一直做到陝西分行副總經理。2000年,趙永軍進入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西安辦事處,最初任總經理助理,2007年離開時,已經是西安辦事處的紀委書記。
  • 為什麼印度的講究人流行婚前請偵探?
    不過,很多印度男子受害後都覺得羞恥,不願公之於眾,使得案件的追查困難重重。落跑新郎騙財騙色還取人命在印度,女性遭遇騙婚的情況其實更為普遍。印度自古流行嫁妝制度,重金嫁妝是結婚的重要條件,男方常在家庭支持下坐收漁利,將娶妻作為一筆生意。
  • 糾察隊員抓回來一名違紀的老兵,隊長一看,嚇得騰地跳了起來
    1946年1月5日,國共雙方代表初步達成《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協議》。1月10日,國共雙方正式籤訂停戰協定並頒發了停戰令。為了貫徹實施停戰令,雙方決定建立一個軍事調處機構,並籤署了《建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的協議》。隨後,在美方的協調下,成立了由國共雙方以及美軍參加的軍調部。
  • 遠徵軍老戰士隱居山村60年 曾被日軍炮彈炸傷大腿
    說到這裡,身體硬朗、吐字清晰的劉元發哭了:「生死與共的好戰友,你們在哪裡,松山戰役過去快70年了,我還經常夢見你們。」  昨天,在他的農家小院裡,劉元發講述了自己赴緬甸、過印度抗戰的傳奇經歷。  猛低頭,躲過日軍致命一槍  劉元發出生於1921年9月。
  • 中國雕塑家滯留尼泊爾44天,和百國同行幹了件大事
    這天下午,他與其他300多名滯留尼泊爾的中國公民分別搭乘兩架包機返回中國,經過兩個半小時的飛行,於傍晚抵達成都。他將在這裡完成14天的隔離,再按照相關管理規定和流程,返回家鄉哈爾濱。1月初,劉洋因雕塑工作離開哈爾濱,去往沙烏地阿拉伯、印度等國,接著前往尼泊爾,在喜馬拉雅山下完成他的雕塑。劉洋原本打算接下來前往哥倫比亞或是回國,沒想到被疫情留下。
  • 印度一名男子身穿太空衣在街上「月球漫步」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日報導,近日,在印度班加羅爾街頭拍攝的一則視頻在網絡上備受關注視頻中,一名男子身穿太空衣好似在月球表面漫步行走,結尾處角度一轉,卻發現他只是行走在一條坑坑窪窪的大街上。據報導,事實上這是一位印度藝術家拍攝的作品。
  • 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舉行
    今天(4月4日)上午,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黃陵舉行。萬餘名海內外中華兒女齊聚黃帝陵軒轅殿祭祀廣場,共同祭奠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 2018年1月31日時事政治:山東及國內外時政熱點匯總
    第十三屆全國人代會第一次會議於3月5日在北京召開;2、國家林業局:2020年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長株潭、中原、關中-天水;3、黨媒調查黃牛搶火車票外掛:最短100毫秒刷新一次;4、山西將實施婚姻消費補貼:黃金3元/克,汽車500元/輛;5、遼寧省檢嚴辦拉票賄選案,1561人因職務犯罪被查辦6、陝西榆林
  • 老兵隱姓埋名71年,因戰利品真實身份被知曉,部隊用6臺坦克迎接
    之前網上流行過這樣一個片段,一所國外高校在某次畢業會議中,一名中國留學生上臺的時候提到自己的祖國是發展中國家,這使得很多國外學生震驚不已,紛紛反問中國不是發達國家嗎?從這件事情上我們也能夠體會到中國近年來的發展之迅速。我國能夠在短短幾十年間發展到今天這樣的高度,甚至被誤以為是發達國家,離不開當時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英雄。
  • 印度學霸睡覺夢到3900個公式,寄給劍橋教授後,成全球頂級數學家
    然而100多年前的印度,還真就出了這麼個「幸運兒」,他從未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竟然靠做夢夢到3900個公式,成為全球頂尖的數學家,他是誰?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斯裡尼瓦瑟·拉馬努金,1887年出生於印度東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埃羅德,拉馬努金一家共有7口人,全靠在布店工作的父親養活,生活十分困難,但開明的父親認為,孩子一定要讀書才行,所以他們硬是節衣縮食,供孩子讀了書。
  • 抗美援朝的一位猛將,隱姓埋名54年,85歲家人才知道他的身份
    直到2012年,奉孝同一直在醫院陪護著自己的妻子。他的女兒在家收拾東西的時候,意外發現了陪伴奉孝同54年的勳章。從那以後,奉孝同的身份才被揭開,而此時奉孝同已經隱瞞自己的身份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