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年畫收藏:《春牛圖》何以百看不厭 圖

2021-01-08 央視網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年畫是歷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強的藝術之一。為什麼呢?因為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幾千年的農耕社會,人們看重「春種秋收,秋收冬藏」,企盼五穀豐登,平安吉祥。於是,便運用很多的方法除舊迎新,去災納福,避兇趨吉,也自然而然地在民間形成了貼神馬、換桃符、放鞭炮等許多過年的習俗。貼年畫也是人們喜愛的一種辭舊迎新的具體表現形式,年畫植根於民間,承載百姓的期望,用具體生動的圖案將人們心中的追求與嚮往很好地表達在畫紙上。而且傳統年畫還與不同的年份緊密相關,除了可以烘託年味、渲染喜氣之外,還有一定的實用功能……

  在中國版畫史上,楊柳青年畫與南方著名的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南桃北柳」。周汝昌先生非常喜愛楊柳青年畫,曾為楊柳青年畫寫詩,形象生動地描述「楊柳青青似畫中,家家繡女竟衣紅。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楊柳青年畫始於明代崇禎年間,至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清代光緒以前是年畫發展的鼎盛時期。那時,天津楊柳青鎮及其附近村莊,大都從事年畫作坊生產,有「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之稱,年畫因以產地得名。如今許多專家認為「植根於農耕文明中的楊柳青年畫,是『活化石』,是中國文化的沉澱物,又是反映民俗生活的一面鏡子。」楊柳青年畫,之所以能成為千年古鎮楊柳青名揚中外的標誌性民間藝術,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楊柳青年畫與楊柳青地方的民間年俗聯繫緊密,可以說它是為當地的年俗而誕生、而存在、而發展的。2004年,楊柳青木版年畫被文化部批准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對楊柳青木版年畫的歷史追溯、整理及研究工作啟動。 2005年,中國美術館舉辦「中國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精品展」,引起轟動。 2006年被中國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排名美術類第一。 2007年,楊柳青畫社被命名為天津老字號,成為天津標誌性品牌商鋪。如今,本市正在建設楊柳青年畫藝術中心。

相關焦點

  • 百看不厭《春牛圖》
    艾蓮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年畫是歷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強的藝術之一。為什麼呢?因為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幾千年的農耕社會,人們看重「春種秋收,秋收冬藏」,企盼五穀豐登,平安吉祥。於是,便運用很多的方法除舊迎新,去災納福,避兇趨吉,也自然而然地在民間形成了貼神馬、換桃符、放鞭炮等許多過年的習俗。
  • 故事 洪福齊天春牛圖
    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另外還有採茶祭春牛活動,湖北地區還舉行龜子報春活動。除了皇曆上有春牛圖外,各地年畫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圖,作為春節期間的吉祥圖。 在立春時,除了市場上會出售各種精美的春牛泥塑和版印的春牛圖外,官方頒布的曆書也會印上春牛,在南北方各地的年畫裡也常常能看到春牛形象。
  • 春牛圖
    春牛圖喬忠延 古往今來,春天有著畫家前赴後繼、百畫不厭的景色。如果要從那目不暇接的畫圖中找出一幅作為春天的畫像,我以為只有《春牛圖》才恰如其分。《春牛圖》最早畫於哪個朝代?我不知道,只知道在我的記憶深處它就是春天的使者。新年的大紅燈籠剛剛掛起,無論是寒風勁吹,還是大雪紛飛,《春牛圖》就光臨門第了。
  • 春牛圖的由來
    前清的時候,每逢「迎春」這天,官府衙門便把紙紮匠人請到大堂前,讓他們用竹蔑、麻稈、麥秸等物,綁紮個牛架子,在牛肚子裡裝上花生、核桃、紅棗各種乾果,外邊糊上黃紙、花紙,名叫「春牛」。此外,還要扎一個趕牛郎,名叫「躍閾」①讓他立在春牛的一旁。立春這天,將春牛放在衙前的大街上,知縣穿戴整齊,手執皮鞭立在春牛身後。等立春時刻一到,鞭炮齊鳴,知縣舉起皮鞭照春牛身上甩一下,接著官民齊聲高呼:「開春吉祥!」。
  • 泉州人每年必貼《春牛圖》
    春牛圖 不管是現代的筒子樓還是農村古大厝,《春牛圖》在泉州總能收穫廣大群眾最真誠的喜愛。這種農業時代用以指示播種、耕地的文化遺存,因為乾隆年間泉州歷學家洪潮和大刀闊斧的改造,意外成了當地獨特的民間信仰。
  • 老風俗|馮煒達|《春牛圖》
    > 每當春節臨近之際,總會看到有人肩上挎著一個布袋,一手敲著小竹板,口中念念有詞,另一手拿著幾張紙,挨家挨戶地上門送《春牛圖
  • 2017通勝-丁酉年春牛圖
    春牛圖傳統的通勝內頁的顯眼位置都有一幅春牛圖,通常會在通勝開頭和結尾的一頁,在通勝開始一頁的春牛圖是今年的寓意,而在結尾的則是明年的寓意。春牛圖是根據當年廿四個節氣的幹支來預測天氣與景氣,透過春牛圖,我們可以知道該年的天氣、幹支、五行、農作物收成等資料。
  • 《春牛圖》背後的故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對於年輕人來說,《春牛圖》或許有些陌生。而對於老泉州人來說,《春牛圖》,就像古厝大門上的門神、灶間牆上的灶君像一樣,是年兜的象徵,是正月裡一摞摞紅彤彤的春聯、門神紙中那一抹跳躍出來的粉色。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走進《春牛圖》,分享一份帶著獨特「春天氣息」的記憶,解讀圖畫裡的無窮玄機。    雖然《春牛圖》在閩南民間流傳的時間已經超過了300年,但要為《春牛圖》找一位「解讀者」卻實非易事,直到我們驚喜地找到晉江譜牒協會的蔡長安。
  • 教你看懂曆書上的《春牛圖》
    曆書的扉頁畫了一隻春牛就是土牛,是土製的牛,古時候於立春前製造土牛,牛身高四尺,象徵一年四季。身長八尺,象徵農耕八節(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以及立冬)。尾長一尺二寸,象徵一年十二個月。
  • 每天學點健康:立春民俗活動之「春牛圖」
    春牛圖:春牛圖是中國古時一種用來預知當年天氣、降雨量、幹支、五行、農作收成等資料的圖鑑, 上面畫有春牛和句芒神。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裡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 送春牛圖、鞭打春牛……這一天都有啥習俗
    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更意味著萬物生長。立春期間,光照、降雨等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許多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也有可能出現「倒春寒」。立春迎春:送春牛圖、「打春牛」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在中國都十分受重視,講究要「迎春」。
  • 《五牛圖·牛裡牛氣過牛年》手工木版年畫上線
    (通訊員 周玉意)1月15日,由隆回縣灘頭鎮高臘梅年畫作坊和茶顏悅色聯名推出的2021年手工木版年畫《五牛圖·牛裡牛氣過牛年》在高臘梅作坊及茶顏悅色各大遊園會門店共同上線。這次2021生肖年畫《五牛圖》共有兩種配色。五頭牛分別為健康牛、發財牛、錦鯉牛、愛情牛、博士牛。
  • 斑駁畫卷中凝聚的吉祥寓意 ——絳州木版年畫代表作品賞析--中國...
    民間工藝美術是民眾精神需求的一種產物,絳州木版年畫斑駁的畫卷中凝聚著共同的民族記憶,祝福祈祥、鎮惡避邪等已成為這類民間美術品的重要內涵。  《春牛圖》  原「益盛成」畫店的《春牛圖》作品是絳州木版年畫代表作之一。二天門年畫社於2011年再現的這幅《春牛圖》吸取了傳統木版年畫的清新色彩和裝飾意趣,以創新的年畫理念賦予了新的內容:幸福的孩童、肥壯的黃牛、嫩綠的柳枝和活潑的飛燕,呈現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圖上「我是上方一春牛,差我下方遍地遊。
  • 2017年《春牛圖》大揭秘:看今年年景如何?
    春牛圖作為預示一年的根據歷來受到傳統文化研究學者傳承人的關注,今天玄貺就和大家共同剖析一下2017年春牛圖,看看丁酉年是怎樣的年景,適合做什麼?什麼行業興旺?什麼行業頹廢?首先讓我們了解基本的春牛圖知識:    春牛就是土牛,乃是土製的牛,古時候於立春前製造土牛,好讓文武百官在立春祭典中彩杖鞭策它,以勸農耕,同時象徵春耕的開始。春牛身高四尺,象徵一年四季。身長八尺,象徵農耕八節(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以及立冬)。尾長一尺二寸,象徵一年十二個月。
  • 男女十忙莊稼忙,《春牛圖》表現的農事民俗,以及在文化中的意義
    《春牛圖》表現農事民俗《春牛圖》,有的上面也有二十四節氣月日表,有的還有「流郎詩」、「地畝經」等。供農民耕作時,按圖上節氣務農,和《九九消寒圖》具有同樣功能。只不過,其畫面的欣賞意義更強。《春牛圖》又名《芒神春牛圖》《清嘉錄》中記載:蘇州新年「城中圓妙觀尤為遊人所爭集。賣畫張者聚市於三清殿,鄉下爭買芒神春牛圖」。畫中牛後執鞭者為春神句芒,或稱芒神。所謂芒神是一童子模樣者,手持一短鞭,俗稱句芒,象徵春臨。芒神依一臥牛身旁,手託「春」字。
  • 《春牛圖》裡藏玄機 天文歷算專家解讀春播時間的由來
    原標題:《春牛圖》裡藏玄機 天文歷算專家解讀春播時間的由來   農時不等人,在農業生產中,勞動者按節氣時令來安排農事。3月16日,隨著春耕第一犁在拉薩翻起溼漉漉的泥土,人們將希望的種子播撒,祈盼豐收。至此,青藏高原也即將迎來一年中氣候最宜人的季節。
  • 談呂梁年俗 燉肉菜味香 春牛圖裡催稼穡(圖)
    祭祖掛燈燉肉菜 家家喜貼春牛圖  大年三十是鄉親們最忙碌的日子,這一天,人們要到墳地裡為去世的親人上香燒紙、擺上貢品、燃放鞭炮,除了寄託哀思,也是以這樣的方式與親人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從中午開始,家家戶戶要燉肉、掛燈籠、挑水、貼對聯、門臉、春牛圖,把積攢下的髒衣服清洗乾淨,晚上還要點旺火、包餃子,一系列的事情把人們忙得團團轉。  俗話說「人誤地一時 地誤人一年」,對於莊戶人來說,了解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可以對耕種做到心中有數,所以家家戶戶要在窯洞的門板上貼上一張A4紙大小的「春牛圖」。
  • 關於《春牛圖》
    三陽既至,庶草將興,爰出土牛,以戒農事。衣被丹青之好,本出泥塗;成毀須臾之間,誰為喜慍?
  • 最美年畫:《年》|年畫|楊柳青年畫|連年有餘|牡丹|吹簫引鳳
    年畫背後的寓意《 童子抱喜》《百年好合》蜜多時,兩個可愛娃娃乘龍飛翔,以百合,荷花,盒子寓意百年好合。此年畫既可贈予新婚夫婦,也可贈予老夫老妻,祝其健康長壽,美滿和諧。《春牛圖》楊柳青年畫新創作品,以牛利市旺市,象徵一年好光景。春風拂柳,燕兒翻飛,肥壯耕牛,嬉笑孩童坐在牛背上神情悠閒自得。彩繪中弱化傳統著色濃豔,加入鮮明靚麗色彩,富有現代氣息;運用「渲染」技法,畫出娃娃表情豐富,皮膚稚嫩,牛兒肥壯,畫面動感很強。《大發財源 》此吉語在舊時使用非常普遍,特別是春節的時候,互相道賀大多用此吉語。
  • 立春的由來及各地習俗(圖)
    過去在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咬春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咬春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蔔,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