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是個文化人,這一點必須有正確認識。
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前六七年一直按照儒家的教程學習:「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
孫悟空會寫字,這個大家都知道。他在如來佛中指撒了一泡尿,並寫上「孫悟空到此一遊」幾個字留念。具體孫悟空都學了哪些著作呢?從孫悟空學成歸來的言行,我們可以大致看出孫悟空讀過哪些書。
《西遊記》第三回,孫悟空到傲來國幹勾當:「他就捻起訣來,念動咒語,向巽地上吸了一口氣,呼的吹將去,便是一陣狂風,飛沙走石,好驚人也。」孫悟空「向巽地上吸了一口氣」,巽,是八卦之一,《易經.說卦》:「巽,為木,為風。」孫悟空能分清哪是「巽地」,顯然讀過《易經》。
孫悟空去龍宮借寶,時不時冒出幾句「古語云」、「俗語云」,說明他對民俗學很有研究。孫悟空會的民間諺語有:愁海龍王沒寶哩,賒三不敵見二、一客不犯二主、官差吏差來人不差等。其中,「一客不犯二主」一語,在明代很流行。《殺狗傳》、《醒世姻緣傳》、《水滸傳》等都有此語,不知這些書孫悟空讀過沒有。
《西遊記》第四回,獨角鬼王給孫悟空獻了一件「赭黃袍」,「猴王大喜,將赭黃袍穿起」。赭黃袍是古代皇帝專用服飾,孫悟空能明白黃袍加身的含義,說明他讀過《二十四史》。
第五回孫悟空誆騙赤腳大仙,讓他先到通明殿「演禮」,赤腳大仙不得不從,說明孫悟空讀過《禮記》,才能讓赤腳大仙信以為真。
第五回孫悟空和猴頭、妖王飲酒,引用過幾句《增廣賢文》:「你們就是『親不親,故鄉人』」、「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詩酒且圖今日樂,功名休問幾時成」。
孫悟空也懂《孫子兵法》。第五回獨角鬼王和七十二路妖王被捉,孫悟空道:「勝負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殺敵一萬,自損三千。」這句話出自《孫子.謀攻》:「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殺敵一萬,自損三千,不戰而勝方為大勝。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總的來說,孫悟空知書達禮,經史子集都讀過一點。孫悟空不可怕,就怕孫悟空有文化。孫悟空讀過的書,您讀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