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到一句話,「結束愛情不外乎兩種方式,分手或者結婚,然而分手還有可能舊情復燃,結婚反而是最徹底的一種。」
當時只覺得說這話的人一定是個不能和所愛之人結婚的「酸葡萄者」,因為在我看來,婚姻是能給一段感情最美好的禮物,它是神聖的。
直到結婚以後,我才明白,婚姻是圍牆,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我和丈夫相識於大學,我們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異鄉求學工作不容易,我們既是戀人也是親人,互相支持互相照顧,大學畢業沒幾年就敲定了婚事。
雙方家庭情況都不太好,一切從簡,婚後也只能租房住,我沒有過一句埋怨,堅信著只要我們夫妻一起努力,早晚會過上好日子。
可是我忘了,會對婚姻產生影響的,不僅是夫妻的感情,還有雙方家人的做法,如今十年的婚姻一吹即散,而我的婆婆就是那根引火線。
我丈夫兄妹三人,公公去世的早,等於是婆婆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把他們拉扯長大,因而子女們都很聽婆婆的話。
婆婆風裡雨裡活了這麼多年,也鑄就了她堅毅的內心,她是一個好媽媽,但對我而言,她不是一個好婆婆,她自尊心太高,唯有對兒女柔軟。
在她眼裡我是個外人,故而對我有些苛刻,有時甚至可以說是在欺負我。
我一直心念她是我丈夫的媽媽,是我孩子的奶奶,所以從不與她當面爭執。
與我丈夫的家庭情況不一樣,我父母只有我和哥哥兩個孩子,並且哥哥早年因為工傷意外截肢。
只能在老家做些簡單的零工,勉強餬口,沒有多餘的錢孝敬老人,我自然擔負起贍養二老的責任,逢年過節都會多給一點。
為了避免影響到自己這個小家的生活,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我還擠壓休息時間做些婚慶錄像的兼職,就是這樣,婆婆還是對我頗有微詞。
說話明裡暗裡都是我連累了他兒子,我與婆婆解釋不通,為了避免心累,想著只要丈夫能理解我就行。
我的丈夫是個孝子,從不忤逆他媽,我自然知道婆婆沒少在丈夫耳邊說我家的事,丈夫寬慰我他只當做是耳邊風。
但是如果一個人長年累月在你耳邊念叨一件事,它微乎其微的影響還是會累積起來變成對妻子的不滿。
丈夫不再在這件事上向著我說話,當婆婆再次提起,他開始保持沉默,漸漸地又帶上了不耐煩,對我的不耐煩,後來他說出了那句話:「你以後能不能少給你爸媽一點錢。」
真正的轉折是在今年,父親高齡住院,要動手術,我們剛回老家和婆婆一起過完年,我準備收拾一下第二天就趕去我爸那陪護他。
那天吃完晚飯後,丈夫的哥哥來找我,塞給了我一個厚厚的紅包,對我說:「你爸爸那麼大年紀了動手術確實讓人挺不放心的,我不方便過去探望,這個紅包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帶給二老。」
我眼眶發紅,大哥是個憨厚的好人,會幫我在婆婆面前說好話,我一直很感激敬重他,他這些年打拼並不容易,也就近兩年才過得舒坦一些。
所以我說什麼也不願收下,當天沒有歸還成,第二天我走時去和大哥一家打招呼,悄悄放在了他家電視後面。
探望回來後,我從女兒那聽到了一件事情,讓我對婆婆徹底寒了心。原來我走後婆婆與大哥吵了起來,婆婆說大哥真是掙到錢了,愛顯擺,所以要給我父母紅包。
那一刻我真是哀莫大於心死,爸爸生病,婆婆沒有說過一句體貼話,現在大哥好心幫我,她還說出這樣刻薄的話。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丈夫,我以為他最起碼會做做生氣的樣子,然而他沉默了幾秒後說出了一句「我覺得大哥確實沒必要給啊。」
我提前回去工作了,回到了那個我與丈夫相識相愛的城市,十幾年過去,它變得越來越好,我把青春浪費在這座城市。
現在我要把婚姻也在這裡埋葬,未來的路還沒想好怎麼走,但我知道我不能再在這個家浪費生命浪費感情。
因為過年給父母的一個紅包,我結束了十年婚姻,回首這十年,仿佛大夢一場,它用傷我最痛的方式,讓我領悟了開篇的那句話。
「不再相信某種東西」這件事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我有些痛也有些難過,但及時止損是我能做的最後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