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又一「量子」噱頭的傳銷騙局瘋狂收割,不僅騙錢還要命!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防騙大數據

但重慶的李女士卻說,這個產品騙光了她的退休金,讓她和家人因此還鬧不和。這是怎麼回事呢?

李女士是重慶市墊江縣人。據李女士介紹,2018年,因為患有頸椎病、高血脂等疾病,她經人介紹,來到重慶市本元亞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了解該公司銷售的量子醫學產品。

李女士:他就說他那個(產品)有量子、有能量、有效果,能治好(病),就這樣。

在本元亞谷公司,李女士發現,同她一樣專程前來了解產品的人有很多。推廣人員告訴李女士等人,他們公司銷售的產品,包括量子能量瓶、護腰帶、光灸儀、手環和枕頭等多款品種,看起來雖然和普通商品沒什麼差別,但特殊之處在於,這些產品都含有量子能量,對小到平日常見的傷風感冒、頸椎病、脂肪肝,大到心臟病、紅斑狼瘡等疾病,既不需要打針吃藥,也不需要輸液開刀,就具有調理治療功能,是新型的高科技量子醫學產品。

程先生:那什麼癌症,那些都能給你不用動手術。還有那個紅斑狼瘡,在醫院都是不好治。都是用那個量子產品去把調理得好。

所謂「患者」現身說法

介紹完產品功能,推廣人員又把李女士和程先生等人帶到會議室,觀看正在進行的「量子科學應用技術培訓會」。培訓會上,幾個自稱使用過量子醫學產品的患者,輪流對參會人員講述使用體驗。

這些看似神奇的案例,無疑對參會人員起到了鼓動作用。

程先生:那是活生生的例子立在那兒。我說那既然那麼好的話,我們就來搞一下。

不僅如此,推廣人員還告訴李女士等人,購買本元亞谷公司的產品達到一定金額,還能成為公司會員,取得分享,也就是經銷該公司量子醫學產品的資質,賺取不菲的收益。

不打針,不吃藥,不輸液,不開刀,就能對自己患有的頸椎病和高血脂等疾病有療效;更為重要的是,成為會員後還能經銷如此神奇的產品去賺錢。這樣的誘惑,讓李女士當即從本元亞谷公司購買了5萬多元的量子醫學產品。

宣稱:「量子能量瓶」能產能量水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款標稱為「量子能量瓶」的噴瓶,是本元亞谷公司最早推出的產品之一,也是李女士購買最多的產品。

李女士:它這裡面你裝酒,酒裝在裡面去,然後那個酒大概裝在這5分鐘,也就是說它量子釋放到裡面了,然後如果說我這裡有蚊子叮,是什麼東西那個了,起泡的話直接噴,噴了過後一直這樣抹,抹了一段時間它就消了。

記者注意到,在產品介紹上,本元亞谷公司把這款噴瓶描述為具有保健護理功能的「魔法瓶」,能將普通水轉化為質子能量水,對各種痛症、皮膚病和骨質類病症,都具有調理功能。然而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這款宣稱能調理多種疾病的神奇「魔法瓶」,在使用過程中,卻並未顯現出任何「魔法」功效。

李女士:我們都上當受騙了。說真的,我們還有點氣憤呢,你看我也沒有什麼副業,就是一點退休工資,一下子上當受騙。

在採訪中,專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量子科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量子技術並未用於普通的日用品。本元亞谷公司這些看起來與普通日用品並無兩樣的產品,卻被宣傳為可以調理多種疾病的所謂「量子醫學產品」而熱銷。種種異常現象,引來了市場監管部門的注意。

市監局徐偉:當時我們看到它的這個經營場所的門頭上面,寫著不吃藥,不打針,不輸液,不動手術,這個身體的常見的多種疾病就能快速康復,這個就引起了我們的警覺,覺得這裡面肯定有貓膩。

隨即,市場監管人員對本元亞谷公司墊江門店進行了執法檢查。

市監局徐偉:經營場所裡面放置了宣傳展架,以及張貼的這個宣傳畫冊上面,就宣傳著他的所謂的量子醫學產品能夠調理人體常見的八大類的66種疾病。

記者看到,本元亞谷公司宣稱自己產品,不僅可調理痛症、胃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病和骨質類等疾病,甚至還可以用來美容美顏,治療腫瘤等,幾乎囊括了普通人群日常所見的所有疾病。

市監局徐偉:當時我們就第一時間就感覺,這個可能就是涉嫌虛假宣傳。

監管部門立案調查所謂「量子醫學產品」

掌握初步情況後,重慶市市場監管部門對本元亞谷公司進行了立案調查,並在該公司的倉庫查獲了大量尚未銷售出去的產品。

記者看到,執法人員查獲的樣品裡,不僅有噴瓶、襪子等日常用品,還有護腰帶、按摩儀、手環等運動護理用品,共計50餘種。這些產品的包裝上,幾乎全都標註有「量子科技」字樣,咋一看都是高科技的量子產品。像這款標稱為「骨博士」牌的護腰帶,在外包裝醒目位置就印著類似商標的「量子科技超源腎寶」。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這款產品還明確標註是專利產品,專利號為 2014108283225。然而記者查詢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網站卻發現,這一專利號對應的發明專利為「一種光波粒子高頻聚集轉換裝置」,跟量子科技沒有任何關係。並且,這一專利號也早已失效。

風牛馬不相及的專利號,而且已經失效,但本元亞谷公司卻明目張胆拿來包裝自己的產品,這樣一來,本來跟量子科技毫無關係的普通護腰帶,就搖身一變,成了所謂的高科技「量子醫學產品」。

市監執法總隊羅大海:就是欺騙我們誤導我們消費者,消費者其實對量子科技這一個摸不著、看不見的一個產品,其實是不了解的。

調查證實:「量子醫學產品」和量子科技沒有任何關係

在進一步的調查中記者了解到,不僅是超源腎寶,本元亞谷公司銷售的其他所謂的「量子醫學產品」,除了包裝說明上的文字跟「量子」有關,其實際功效跟量子科技沒有任何關係。

市監執法總隊羅大海:我們通過查詢這些產品上面載明的生產廠家和地址,我們走訪了北京、天津等地的生產廠家和單位。但這些廠家和單位均不能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或者是臨床的相關醫學證明材料證明這些是量子產品。其實這些產品均是普通的商品,並沒有他們宣傳的量子科技的相關功能。

「量子醫學產品」涉嫌虛假宣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功能、性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執法人員認為,本元亞谷公司把普通商品包裝成量子科技產品,涉嫌虛假宣傳,是一種違法行為。

市監執法總隊羅大海:比如說我們現場查獲的這一個叫量子功能襪的一個產品,它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襪子,就是一個普通的商品,但是他宣傳可以治療,可以修復紊亂細胞磁場,我們大家所了解知識,一個普通的襪子,怎麼可能去修復紊亂細胞磁場。所以說當事人的行為其實都是把自己定製的一些普通的商品來進行一個虛假宣傳。

商家用「量子醫學產品」謀取暴利

跟量子科技毫無關聯的普通商品,卻被包裝成所謂的「量子醫學產品」,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本元亞谷公司這樣做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獲取暴利。

市監局徐偉:比如那個噴霧瓶,就是一個日用商品。它的這個產品進價,就是很低廉,幾十塊錢,但是這個銷售價格能夠達到1000元。

記者了解到,所謂的量子能瓶,本元亞谷公司進價只有40元,但銷售時卻翻了25倍,高達1000元。而這款超源腎寶護腰帶,銷售價格也達到進價的近20倍。

市監執法總隊羅大海:實際上據我們調查了解,這款產品的進貨價在100元左右,而它的售價在2000元左右。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查處本元亞谷公司涉嫌虛假宣傳的過程中,該公司的經營模式,引起了執法人員的注意。記者注意到,這份本元亞谷公司電腦裡存儲的商業模式,開篇就強調所謂的「消費致富」理念,也就是普通消費者通過消費獲得會員資格,從而變成推廣員以至老闆。根據消費金額,會員資格分為四個等級。

獲得會員資格後,每發展一個下線,就可以得到最高50%的提成。不僅如此,下線發展了會員,上線還可以根據級別,分得所謂的層碰獎、量碰獎、見點獎和領導獎。

在重慶市墊江縣公安局,記者見到本元亞谷公司的老闆劉某某,據劉某某介紹,本元亞谷公司在2017年左右,就開始在重慶市各區縣招聘代理人員,實行產品區縣代理制。

本元亞谷公司劉某某:我們每一個縣,我們都去找一個代理,這個代理,就叫人到那裡來體驗,效果好,他願意買他就買,買了都成我們的會員。他成為會員,他的親戚朋友是不是需要。如果是有需要的,他就介紹他親戚朋友來買,是這樣幫他發展的。發展過後每一個人都是以他自己的業績為基礎。

執法部門:「消費致富」實為傳銷

執法人員認為,本元亞谷公司的經營模式,構成我國明令禁止的傳銷行為。

市監局副局長詹成國:經我們調查,他的獎金分配製度,會員系統,拉人頭、入門費、團隊記酬,符合傳銷的基本特徵。

在進一步的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為了快速發展下線,劉某某還不定期組織人員,開展所謂的「量子科學應用技術培訓會」。

然而記者注意到,在這些培訓會上,更多的卻是一些自稱使用過產品的消費者,以現身說法的形式,給參會人員講述產品的神奇功效。執法人員介紹,這種所謂的技術培訓會,實質上是以技術培訓為名進行的違法會銷,也是一種「洗腦」行為,以引誘不知情的消費者參與傳銷。

市監局徐偉:這個是我們這個前期在摸排的時候,對他這個培訓的這個現場進行這個拍攝的一些畫面,這個就是集中了很多的這個參與人員,以所謂這個培訓的方式,來宣傳他的這個產品的這個功能功效 通過這樣的方式,引誘了很多這個消費者,很多人來加入他的這個傳銷組織。他就是通過這些開會洗腦的方式,來發展這些會員。

調查至此,重慶本元亞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為謀取暴利,組織實施傳銷的輪廓浮現出來:首先把普通商品包裝成高大上的所謂「量子醫學產品」,宣稱能調理人體常見的多種疾病,吸引普通消費者;然後再以高額回報為誘餌,採用違法會銷的方式,對不明真相的消費者進行「洗腦」,以引誘其認購產品成為會員參與傳銷。這樣一來,本元亞谷公司不僅把自己定製的普通產品變成傳銷道具,以10到30倍的價格銷售出去,還能以比其他方式更為快速地發展下線會員。

市監局副局長徐軍:本元亞谷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利用虛假宣傳等手段,將普通商品誇大宣傳成為能治多種疾病的量子醫學產品,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發展會員1萬餘人。涉及全國21個省市,涉案金額近6000萬元,社會危害巨大。我們依法予以了查處,取消取締傳銷窩點40個,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目前該案已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據記者了解,2018年國務院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以來,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圍繞打擊傳銷、整治電商平臺等重點問題,開展了市場流通領域的專項整治工作。

市監總局稽查專員李玉家:市場流通行業治亂是我們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重要內容,打擊非法傳銷違法活動更是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全國市場系統共摸排傳銷、欺行霸市、不正當競爭等涉黑涉惡線索17.8萬條,向各級掃黑辦及公安機關移交線索1.2萬條。

多年前的龍愛量子騙局已塵歸塵土歸,如今又以「量子」為噱頭的傳銷騙局重出江湖,多老的騙局,現在依然還有人痴迷相信,防騙宣傳都當屎開屁股了麼?咋不這麼不長點心呢?

(原標題:普通水瓶變身千元「魔法瓶」?揭秘「量子醫學產品」背後暴利套路)

內容來源:本文由防騙大數據(FPData)轉載於央視CCTV13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 欄目,記者|汪君、李志貴,特此鳴謝!

轉載聲明:轉載者請遵守CC協議!

編輯校對:白茂生(主編)、不知火煮(審核)、凌峰(製圖)

反詐騙小程序

相關焦點

  • 揭秘|「傳銷+算命」玄學騙局,想要逆天改命卻被騙,還成了騙子幫兇!
    殊不知這些「號碼」和「法器」只是鏡花水月般的騙局,所謂的代理也只是騙子收割韭菜的「工具人」。被警方抓獲後,犯罪嫌疑人李某對利用迷信實施詐騙供認不諱,承認自己只是看過兩本算命方面的書,聽過幾堂課,並非「大師」。而此案件涉及到的一級代理就有50餘人,下線在全國各地更是不計其數。看似荒誕至極的騙局背後暴露的問題卻引人深思。
  • 及時戳穿「能量金字塔」的傳銷騙局
    神乎其神全靠「運營者」一張嘴省油、治病、改善睡眠、增強免疫力、提高記憶力,能解決夫妻不和、婆媳矛盾、孩子不聽話等諸多難題……2018年下半年以來,一種功效強大、神秘的金字塔出現在市場上。這幾乎無所不能的能量金字塔按大小分為5種,售價分別為5000元、1萬元、3萬元、5萬元和10萬元。
  • 康朵芭量子肽宣傳「一包見效」被指誇大功效且模式涉嫌傳銷
    近年來,國內市場上也出現了炒作「量子」概念的各種「偽創新」產品,更甚者打著「量子科技」的概念進行傳銷和非法集資活動。近日,社交財經接到網友反映,一款名為「康朵芭量子肽」大肆通過網際網路宣傳其神奇的功效,甚至可以治百病。那麼,康朵芭量子肽究竟是什麼呢? 產品「一包見效」?
  • 揭秘「網絡黃金」騙局:新傳銷混淆視聽 半年斂財109億
    今年4月,在公安部統一部署下,江蘇、山東等地警方聯合行動,打掉了「網絡黃金」傳銷組織,並查處了廣東無界、北京無界等涉及此類傳銷的公司,抓獲犯罪嫌疑人49名,他們包裝的「網絡黃金」騙局,聲稱不僅能在網上免費消費,同時還能獲利,這讓不少人落入了陷阱,江蘇徐州的王女士就碰上了這所謂的「好事兒」。
  • 傳銷騙局最全名單:你周圍有人捲入了嗎?
    導讀:為你總結傳銷騙局最新最全名單。請提高警惕,幫助身邊親友遠離騙局,守住血汗錢!防火、防盜、防傳銷!  來源:綜合整理自21財聞匯、央視新聞、牛熊檔案、理財頭條、66順旅行、洛杉磯華人資訊網、直銷百科網  傳銷騙局已盛行多年,正派的傳銷後來都改名為直銷了。
  • 五行幣是什麼五行幣是真的還是傳銷?
    一枚金幣背後掩藏著怎樣的圈錢騙局?傳說中的五行幣是什麼?「五行幣」是一種體積比普通的一元錢硬幣僅大一圈兒的硬幣,價格為5000元一個,號稱純金打造,一面印著「金」「木」「水」「火」「土」等字樣,另一面則印著個人頭像,並寫有「張健五行幣」字樣。按照傳銷人員的說法,「五行幣」是限量版,總共發行5億個,將來會全面替代紙幣,一年時間就可以賺到至少400萬。
  • 「龐氏騙局」和「傳銷」到底是什麼?這些專業詞彙你要懂!
    什麼是傳銷?【龐氏騙局】和【傳銷】的最大特點就是主要套路亙古不變,但馬甲繁多數不勝數。咱二哥很早前就說過一個真理:不管別人說得如何天花亂墜,只要從常識出發,就能辨別90%的騙局(傳銷類99%)。【龐氏】:運作邏輯是不斷用新加入的會員交的「入會費」去補貼老會員,順利運行的話,早期加入的老會員可以拿回本金並繼續吸走後來人的錢。
  • 龐氏騙局100年長盛不衰,到底為什麼這麼火?
    傳銷與龐氏騙局密不可分,前期文章給大家揭秘過龐氏騙局的起源及特徵,想必大家對其也有一定的了解。龐氏騙局由來於國外,在我國卻十分盛行,甚至歷久彌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別以為一個個龐氏騙局項目接連倒下,你就不會被騙了!
  • 馬上評︱「全腦開發」又來了,收智商稅的騙局為何總有市場?
    據媒體報導,「全腦開發」的培訓班聲稱:「課程基於量子力學理論,能讓孩子蒙眼識字、過目不忘。」這些課程的收費不菲,動輒上萬元的課程費,對很多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但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樂此不疲,對課程宣傳的「效果」深信不疑。
  • 起底「雲數貿、五行幣、五化聯盟」傳銷騙局,收割韭菜一茬茬……
    生活中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一開始被人拉入一個微信群,群裡面有人邀請你購買股權投資並承諾返還厚利,同時,你如果能夠邀請別人一起入股還會獲得不同的獎勵。然而,當你正在暗自做著發財美夢之時卻發現,這一切不過是個「甜蜜」的陷阱...
  • 「喝風辟穀」騙局引發的封號事件,微信詐騙套路到底有多深?
    封號背後的偽科學騙局近日,一個名叫「喝風免費辟穀」的公眾號被封,顯示「涉嫌發布不實信息」。不過,事情並不止封號那麼簡單。這到底是不是一個騙局呢?結果已經不言而喻。層出不窮的微信騙局近日,據最高法發布的《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之網絡犯罪特點和趨勢》顯示, 2018 年,超半數網絡詐騙案件均涉及應用微信實施詐騙,微信成為網絡詐騙使用最頻繁的犯罪工具。
  • 幣圈隱秘江湖:揭秘460餘種傳銷幣種與資金盤
    不過在實踐中,不乏有各種以虛擬貨幣投資為名,行非法集資或網絡傳銷之實的案例。近日,西安成功破獲全國首例區塊鏈傳銷案。4月15日晚,西安警方成功破獲全國首例打著「區塊鏈」這一網紅概念,實則「新壺裝老酒」的特大網絡傳銷案,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目前已經查明該案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資金高達8600餘萬元。」
  • 春節將至,揭秘保健品騙局最常見的3個套路:別讓血汗錢被騙走了
    必須提醒的是,近年來國內的保健品市場參差不齊,花多亂眼,其中還摻夾著不少以假亂真,誇大、虛假宣傳的保健品,一不留神就會掉進保健品騙局的坑,關注新聞的人應該都看過相關報導。現實中,我們身邊某條街道裡,不難看到類似的這些保健品店面,業務員忙忙碌碌。一旦被坑,不僅自己的血汗錢被騙子捲走,就連長輩們多年的積蓄也可能不可倖免。
  • 披著數字貨幣騙局的外衣 年收益400萬的「五行幣」真實身份被曝光!
    、金融平臺的開展,以炒作「新概念」、鼓吹「零風險」為噱頭,靠拉「人頭」發展下線牟取虛高利潤。7月18日訊,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迅速發展,金融傳銷也開始在各種社交工具上泛濫成災,區別於傳統傳銷的形式,以微傳銷洗腦為代表的各種虛擬、玩概念的模式也更加瘋狂起來,暴露出各種虛擬性、跨地域性、隱蔽性、金融性和更具欺騙性等新特點。甚至歪曲、篡改國家領導人講話,利用修圖軟體製作、傳播假新聞、假消息。
  • 善心匯傳銷涉案1046億 龐氏騙局為何拉600萬人下水
    善心匯傳銷涉案1046億 主犯獲刑17年 龐氏騙局為何把近600萬人拉下水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去年5月,中國之聲連續報導了一個名為「善心匯」的組織。該組織以「精準扶貧」為名,以高收益為誘餌,採取「拉人頭」的方式大規模發展會員,涉嫌傳銷。
  • 揭秘「量子計算機」工作原理
    自上世紀90年代提出量子計算機概念以來,技術和研發費用是限制這類逆天設備發展的壁壘,期間加拿大D-Wave公司曾宣稱已經研發出量子計算機,但是業界對這臺設備仍持質疑態度。慶幸的是,近幾年我們能夠看到業界在量子計算機上取得的突破,或許,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機很快就會來了!
  • 融360報告:超三成受訪者遭遇過理財投資騙局 需警惕理財噱頭
    調查數據顯示,30.22%的受訪者表示遭遇過理財投資陷阱或騙局。這一情況對比2019年已有顯著改善。根據融360維度以往調查結果,2019年有43.93%的受訪者表示曾遭遇過投資理財騙局。
  • 揭秘農村七大騙局,別再上當了
    特別是在很多農村,年輕人外出學習和工作,家庭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所以一些騙子把注意力放在農村,利用信息貧乏的老人手裡騙錢,甚至把很多老人的積蓄都被騙走了,這很可悲!今天,小扈就來說說近年來典型的農村詐騙案。請大家積極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別給騙子任何機會!一、換煤氣罐詐騙一般情況下,10-20名詐騙犯結夥作案,身穿燃氣公司服裝,偽造工作證。
  • 假借雲數貿之名搞傳銷騙局,遠離!
    然而給參與者幾年的洗腦,許多人對雲數貿,「五行幣」還是深信不疑,留念至今,明知傳銷頭子,傳銷骨幹被判刑,被打擊了,許多人還是要相信呢?騙子們的一套謊言讓許多人不得不相信:國家的攪水計劃,國家的宏觀調控,這麼荒誕的狡辯,關鍵是許多中老年人就是相信了,那麼以前的「五行幣」讓傳銷份子大賺了一筆,不過都進了監牢。
  • 五青年疑落傳銷陷阱 識破騙局報案 文昌警方正在調查
    本報訊 (記者 王煥娟通訊員蔣第二)一名廣東徐聞商人以做生意為名先後將文昌錦山鎮、鋪前鎮5名男青年騙至山東萊西涉嫌搞傳銷。其中一人識破騙局逃回家中,將事情真相告知其他4人的家屬,家屬意識到情況不妙,於4月14日向文昌鋪前港邊防派出所報警。目前,文昌警方已介入調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