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名字作為人的語言文字符號,它本身就具有多種意義,這在第一章《人的名字的價值意義有罵些》裡已經談過。這裡所謂「思想性」,是指制名時由起名者主觀意識而注入的某種思想內容,或政治方面,或倫理方而,或情感方面,或理起志向,或情操品節等等,這是從內容上說的。
從性質二討論,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有進步與落後之別,當然還在中性的。我們這裡說要只有思想性,當然是提倡與要求注入適應歷史發展、合乎時代需要的進步的、積極的思想總識、價值觀念。
比如,愛國主義思想、國際主義思想、共產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思想、熱愛共產黨、熱愛人民、熱愛集體、遵紀守法、文明禮狐、忠誠老實、艱苦奮鬥、勤儉樸素、克已為人、尊各師長、團結友愛、忠職守德、謙虛向上等等,這都是中華人民傳統的優良思想意識與道德規範,起用這-類的名字,既可自警自勵,又會受到社會歡迎。
這樣的名例我們在前幾章中,尤共是在第四章《起名技法分解》中的「承加師長」、「念懷友朋」、「仰幕賢良」「表達昌想」、「爵明志向」、「抒發情性」「寄窗願望」、「銘示警誠」中介紹過許多,可以閱覽。
我們希望,切勿將那些陳腐思想與上觀念輸入自己的名字,更不要宕人子女的名字中,免得給孩子懂事後而為之苦惱。
具有趣味性
生活經驗提示我們,富有趣味的人名,人往往引人注意,並易為記憶與傳播。比如:伊瑚、於籲、琶耳、舒含子、張長弓、蘆車、潘洪江、汪洋、咎竺、咎得草、朱德康、於得水、馬識途、葉知秋、成方圓、楚天舒、丁一、寧字等等,一目了然,易記難忘。
這在《起名技法分解》的「遊戲字」。「描約成詞」、「吉示癖好」、「感吸運遇」、「詠多才能」、「指點方位」等,和《名際現象勾奇》的「系列現象」等節中多有舉例,這裡不作宛敘了。
具有典型性
所謂典型性,即是個性。一個具體人的名字,即是這個人註冊於人類而區別於他人的語言文字符號,名字交個性色彩愈鮮明,其符號性能就愈強實。
如果一個人的名字與許多人的名字相同,就說明其個性不是太鮮明,其符號性能就較薄弱。在《名際現象勾奇》「雷同現象」中,我們強調指出了雷同現象的嚴重性及其不良作用,比如,「劉淑珍」「王玉蘭」這樣的名字,它屬於千萬人,也就是說,它是千萬個劉淑珍、王玉蘭的語言文字符號,不是哪一位劉淑珍、王玉蘭的。
從姓名學角度討論,當然不能誇讚。這等大姓,要取個不與他人雷同,而又具有思想性、趣味詐,衛又形簡、音狐、義明的名字,鎂實較難,其至不進行改革就不可避免,但在同積數儘量小些,也是大家所共同期望的。
話又回到本章第三節「意義要明朗」中舉例的女皇身上,我們雖反對她求異獵奇的做法,但又要答揚她的創新開拓精神。在女皇創字取名前二百多年,已有一位男皇帝敬了同類藥事。三國吳景帝孫體,他硬是答費苦心地根據有舊文會千生字給他的兒子們起名字,據說,目的是「和欲令難犯易避」。
所造作個字,依序為,「電」(音wan傑),名長子,「項」音qi氣),長子字;「蝸」(音gong能),名次子,亞」(音xian賢),次子字:「彰」(音mang薦),「變」〈音bso衷),名四子,「發」《音taa捧),四子字。
看來其制字比女皇高明,《廉娩字和典》一一錄緝其中。如果對他加以肯定的話,也只能嘉其糊神。因為,造宇制名,這是現在所不許可的。
乍看去,我們本節主張的似與第三世相途道,其實不然,我們是既反對「走熱路」去「擴車」,又反對「掘地窟」而「漬黑闢"。我們人認為。改革現在的姓名結構才是真正的出路。我們對此有些考慮,在下一音中討論,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