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是歷史的積澱,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每一個成語的背後幾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或典故,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可謂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成語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講述著一些道理,閱讀成語故事,不僅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還能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靈活運用。因此,閱讀成語故事書成為了許多小學生剛開始學習成語的首選。那麼,小學生該如何選擇閱讀成語故事書?又該怎樣學以致用呢?為此,記者請教了教學經驗豐富的逸景第一小學(金穗校區)語文科長康洪萍老師。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溫倩茵 實習記者 吳美芬
推薦人:康洪萍
逸景第一小學(金穗校區)語文科長
《成語故事》
「一個成語濃縮一段歷史,一個故事演繹一種智慧」,閱讀本書的成語故事,不僅有助於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理解成語的正確含義,並得心應手的應用它們;還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翻開此書可以閱讀到妙趣橫生的成語故事,感受古人的智慧,從而在學習和生活上更好地應用它們。充滿童趣的插畫,為孩子奉上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為了促進孩子理解典故的涵義,每個成語加注了拼音、出處、釋義,便於孩子獨立閱讀和理解。
《張曼娟成語學堂》
張曼娟的這套書共四冊,針對不同年齡,規劃出孩子感興趣的主題,不僅是四個動人的故事,更與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野蠻遊戲》講述了孩子們感興趣的寓言神話;《尋獸記》中推理尋寶的情節十分扣人心弦;《我是光芒!》讓孩子感情社交得到提升;《爺爺泡的茶》啟發孩子重視親情。每本書以一個動人的故事,串聯30多個成語,每個成語為故事的其中一個章節,每個章節後皆附成語的典故出處、相似的成語、相反的成語、類似的諺語和俗話,以及誤用提醒。
《寫給兒童的中華成語故事》
這套書共分六本,收錄常見的成語故事兩百餘則,按故事類型分為戰爭篇、智謀篇、生活篇、人物篇、修身篇和市井篇。本套叢書故事性很強,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對於小讀者學習、理解、掌握一些常見成語,進一步提高學習成語的興趣,能起到很大的幫助。精美彩色插圖,圖文並茂,大字注音,幫助低年級學生無障礙閱讀,書中的「前人之理」、「古文今釋」更讓孩子讀有所思,讀有所悟。
《成語小學堂·出口成章》
這套書配合小學階段的各個學期,共12冊,1-6A適用於相應年級的上半學期,1-6B適用於相應年級的下半學期。每冊以十多個精彩絕倫的故事為主線,配以詞句補給站、成語小學堂、成語練功房等板塊輔導小學生學習和使用成語。書中故事或寓意深刻、耐人思考,或幽默詼諧、充滿智慧。小學階段所需要掌握的成語都分散在對故事的娓娓講述中,讓孩子們在閱讀故事的輕鬆氛圍中學習成語、增加詞彙量,並進一步將成語運用到寫作中去。
《中華經典故事:中華成語故事》
從目錄開始就十分有趣,「安居樂業很幸福」「百發百中箭術好」等用最簡單的語言詮釋了該成語。實際上,內文亦是在保留傳統故事精髓的基礎上,使用更加貼近當代讀者閱讀需求的語言,從而使讀者更容易領悟經典故事所傳達出的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核。每個故事之後用簡練的語言聯繫實際,進行解讀,以喚起讀者更多的思索,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
連結
學成語也要分級閱讀
康洪萍老師介紹到,小學生學習成語是分階段進行的,家長要按照孩子不同年齡段的心智特點,為各年齡段的孩子定製科學的分級閱讀計劃,選擇適合各年齡段的分級閱讀作品。1-2年級的孩子剛進入閱讀啟蒙期,容易被動畫視頻、插圖有趣的成語故事書吸引,這時候建議家長選取一些故事性強,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成語故事書輔導孩子學習成語;而3-4年級的孩子此時已進入自由流暢的閱讀黃金期,對於成語的學習積累多來源於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以家長此時要注意在言語交流上多運用成語,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習成語也可以使用遊戲的方法——如成語接龍等;5-6年級的孩子則進入了獨立多元化的閱讀期,閱讀深度增強,此時課堂上老師會對成語進行歸類展開更為深入的教學。
「學習成語不同於背誦古詩詞,死記硬背是沒意思的,學以致用才是關鍵。」康老師強調,成語並不是積累得越多越好,積累成語最終的關鍵是運用。所以首先要讓孩子了解成語的來源、故事、當時的場景、所蘊含的涵義,引導孩子想像運用該成語時的意境,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拓展學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這樣才是真正地學會了。小學生是很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和鼓勵的,對於能靈活學以致用的學生,康老師會毫不吝嗇地對他們予以肯定和誇獎,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致和信心,打心底地喜歡學習成語。
除此之外,康老師還鼓勵她的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讓學生之間互相監督,互相問答考核,並採取獎勵「閱讀星」的方式,激勵他們主動閱讀,使他們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她認為,學習成語就是要多讀多看多運用,學習成語其實是很有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