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之黃慎,以畫入書字中有畫,草書三變人書俱老

2021-01-16 俊東說畫

導語:黃慎,「揚州八怪」之一,主要以畫名世,並且是融詩、書、畫為一體。書名雖為畫名所掩,但他於真、行、草諸體均有一定造詣,尤喜草書,其草書獨樹一幟,個性鮮明,屬於典型的「畫家字」。

草書 想見風流

黃慎,作為「揚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著名書畫家,以其潑辣的畫風和開闊的意境聞名於世。

他「以書入畫」,將草書的運筆態勢用於繪畫之中,使畫面呈現出迅疾、灑脫、不羈的風格;同時,在他的草書作品中,筆畫之間盤根錯節、錯落有致,又帶有繪畫的節奏感與趣味。

他不受古法的約束。標新立異的他不講究章法,所有的抑揚頓挫均順從於他的心境,呈現出鏗鏘有力的節奏感與強烈的個人風格。

《別向長從七言聯》

01章法構圖,頗具畫意

黃慎以草書筆法入畫形成了自己獨特雄渾壯美的畫風,確立了他在清代中期揚州畫派中的堅地位。

對於黃慎以書入畫方面,前人已經有很多深入的研究,但對於黃慎以畫為書的方面還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但這卻正是黃慎書法的重要特徵之一。

黃慎十分喜愛黃庭堅的書法,說「山谷寫字如畫竹」,黃庭堅的字「瘦而膠,秀而拔」,其筆墨情趣格調與畫竹相似,他的草書一方面從繪畫上獲得借鑑, 另一方面又從黃庭堅及祝允明中吸取營養,注重行款美即章法美的構成。

在書法作品中,他善於運用對立統一法則,字常寫得大小長短、正斜方圓、肥瘦疏密、虛實濃淡,千變萬化,點畫之間,字字之間,行行之間,參差錯落,穿插有致,頗似「亂石鋪街」,有著音樂般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內在充滿著豐富的變化,又能達到整篇的完美統一。富於變化而不雜亂,這種章法布局不僅是為了構圖形式美的需要,而且還是為了更好地表達主題,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

整體來說,黃慎草書筆法與寫意畫法相參悟,極古勁之致。為了練好草書,他「每晨起,拭幾滌硯,蘸墨伸紙,濡染淋漓,至日中不得息。」終於形成有鮮明個性的狂草,轟動了維揚。其草書點畫舒展紛披,字形開張跌宕,通篇行氣緊密貫通。

如黃慎草書中的長撇、長豎,用的是畫竹節之法。黃慎書法中更多的並不是刻意機械地用畫法去寫書法,而是取畫法之意又能不露痕跡, 既符合書法之理, 又能達到書畫的完美結合。

以繪畫筆法用於書法中,不乏其人, 但像黃慎這樣融會貫通,出神入化者,確實不多。

臨懷素蘭亭序

02以畫入書,以草取勝

黃慎草書於傳統草書書體中別開生面,經常出現線條的續斷,歇筆存於結字點畫之中,所以總是給人一種蕭散的感覺。

作為畫家的黃慎,對線條的運用和表現則更為豐富。他作草書時,筆下的線條並不追求提按跳躍的變化,而是以均勻爽利的運筆達到一種胸有成竹的熟練。繼而在此基礎上,將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體現於結字和章法方面。

黃慎的結字很有特色,他不像一般作草書者那樣用心於字形的疏密對比,反而儘量把每個字的點畫拆散,結字分離,使每個組成部分甚至於每個點畫之間充滿了大小、正欹、輕重、扁長等對比變化。

對於草書所特有的連筆技巧,黃慎也有獨到地運用,他喜歡將本應該交接或牽繞的筆畫故意斷開或分解,而將連筆主要用作字與字之間的呼應手段,因此在他的大幅多字作品中,字形顧盼比點畫連綿更重要。

在章法方面,他採取字距與行距基本相同的處理,如此一來,則結體錯落與字形之間連帶呼應的特點就顯得更加突出。

這些技法,使黃慎的草書具有一種落英繽紛、珠丸跳蕩式的美感,初看去滿紙點畫狼藉,難分字形,細細品味則姿態豐富,逸趣百出。雖然面目狂縱誇張,但技巧手段不悖古法,從中可以看出學過懷素、黃庭堅和祝允明而又不露痕跡,在清代書壇上堪稱獨樹一幟。泰興文博藏其題畫詩「誰操天地一虛竹,萬裡風波任去流。老我白雲長不管,半輪月明照滄州」,揮灑自如,縱橫奔放,正得「疏影橫斜」之趣。

草書七言詩

03草書三變,人書俱老

黃慎早期的草書識見單一,自成面貌;中期草書深得要領,繼承創新;晚期草書舉措自若,臻於妙境。

黃慎作品的早期階段在38歲之前,尚未到揚州之時,且以遊歷賣畫為生。這一時期黃慎主要力攻楷書、草書。楷法師鍾繇、二王。草書,得懷素之狂放飄逸。但這時候的黃慎不論學懷素方面還是學二王一路都是亦步亦趨,與中後期的書風大相逕庭,很難看出獨特的審美追求。這一時期的黃慎書法,基本上是全力繼承傳統,又能轉益多師,為以後書風的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38歲那年,黃慎來到揚州定居。他以精湛傑出的畫藝,很快地吸引了邗江士民,震動維揚畫壇。在這一階段裡,黃慎書風基本定型並走向穩定,作品頗具鄭板橋「亂石鋪街」的跌宕蕭散、拆散分離然後任意組合之特點,既多懷素草意,又具黃山谷、祝允明筆意,且融入了繪畫的用筆、構圖、墨色變化等特點,連畫蘭竹筆法也融入書法作品之中,只見滿紙幻化明滅,怪怪奇奇,飄逸瀟灑。

黃慎晚年的生活相當悽苦,不但經常受到統治階級中的當權者的侮辱和壓迫,還為了生計而居無定所。他在《蛟湖詩鈔》 卷一,《雜言》 中寫道:「黃犢恃力,無以為粱。黑鼠何功,安享太倉。」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這種內心的憤慨一定會通過他所擅長的藝術表現形式表現出來,尤其對於有著鮮明「疏狂」性格的黃慎更應該如此。

所以在書法方面,黃慎在自己已有的書風之上,表現地更加地不為傳統束縛,更加大膽的在藝術上創新,甚至於大膽的叛逆,充分表現自己張揚的個性。因而這一時期,黃慎的書法,布局得體,疏密互映,字的行距、大小、平正而參差有致,斜正得當,一氣呵成。深厚質樸而又流貫暢達。

他不像一般書家首先著意於單個字形的規範和美觀,而後考慮字與字之間,以至於全篇的章法構成。黃慎反而儘量把每個字的點畫拆散,結字分離,考慮的重點不是單個字形的規範和美觀,而是書法作品的整體構成效果。因而他的書法往往小大瞬變,疏密倏轉,千變萬化,莫知所以,動人心魄。

《送汪瞻侯歸姑蘇詩軸》

結語:

清代康乾盛世,雖有戰亂和天災,總體看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為書畫藝術創造與發展提供了穩定環境。黃慎依賴於自己的審美觀去感悟,納古法於新意之中,用多變的點、畫、線形式及其具有姿態的組合,寫出一件件草書藝術作品,挺然有個性,全不沾帶奴俗之氣。

相關焦點

  • 揚州八怪黃慎——書畫界的杜甫,詩、書、畫融為一體民生本色!
    黃慎(1687—1768),中國清代傑出書畫家,漢族,福建寧化人,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揚州八怪之一。描繪文人生活的有《東坡玩硯圖》,用筆迅疾,衣紋頓挫,線條硬折 結,墨公濃淡相間,人物軒昂、富有氣勢,為其成熟後的代表畫風。作為「揚州八怪」之一的清代著名書畫家的他,以其潑辣的畫風和開闊的意境聞名於世。出身貧苦的他一生以書畫謀生,他將詩、書、畫融為一體,生動地展現出民生本色,正可謂是「書畫界的杜甫」。
  • 黃慎是揚州八怪之一,他的畫自帶「標識」,讓人一眼知道作品優劣
    不管是書法,還是繪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通常也都是別人學不來的,即便是模仿的形似,但也做不到完全神似。比如,中國古代書畫史上傑出的「揚州八怪」,他們的特點也絕非是常人能懂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八怪」之一的黃慎,只要知道他的一個習慣特點,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作品的好壞。
  • 「揚州八怪」,怪在哪裡,是八個人還是一群人
    文/陳克斌說起「揚州八怪」,常常有人認為就是那八個在揚州賣畫的畫家,其實不然。「揚州八怪",是清.康乾時期活躍於揚州地區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的總稱,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那麼,就竟「揚州八怪」是具體的八個人還是一批人,他們「怪」在哪裡?利用這個機會,弄弄明白。一,「揚州八怪」是哪些人。這個說法出自何處?
  • 「揚州八怪」究竟指哪幾位畫家?真的只有八個人嗎?
    揚州畫壇的特點是百花齊放,千峰競秀。這也是「八怪」得以活躍的重要原因。02「八怪」之稱,始於何時?我們還沒有從乾隆、嘉慶、道光三朝的文獻中發現「揚州八怪」一詞,連喜歡記載故鄉遺聞軼事的阮元(1764—1849)的著述中也沒有提到它。直至清末,汪鋆(jūn)《揚州畫苑錄》中才有「怪以八名」的話,凌霞才正式寫了《揚州八怪歌》,載在《天隱堂集》。前者旨在批判,後者意含歌頌。
  • 學術丨「揚州八怪」的認定與其題畫詩考釋
    所錄,筆者皆悉心參校,一一而辨之。羅聘作品「揚州八怪」認定在康熙中期,經濟繁榮的揚州出現了一支異軍突起的藝術流派,即揚州八怪。「八怪」之稱,清人文字記載始見於清末。汪鋆《揚州畫苑錄》中有「怪以八名」之說,凌霞有《揚州八怪歌》,前者旨在批判,後者則有褒揚之意。此後,揚州八怪被提及愈多,且褒多於貶。
  • 當代先鋒「醜書家」,將來能像「揚州八怪」一樣名垂青史嗎?
    當代「醜書」不被人接受,但「醜書家」們依然趨之若鶩,他們普遍有一個觀點,認為藝術不被當代人接受是正常現象,他們的字是寫給幾百年以後的人看的,完全不能用當下的審美去衡量,因為他們已經超越了時代——當代人已經無法理解他們的藝術!好比說梵谷,生前沒有賣出一張畫,死後卻獲得盛名,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很長的一串。當然,「醜書家」們用來自比最多的是中國的「揚州八怪」。
  • 「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究竟是八個人,還是一個人?
    他們四人在藝術創作上都敢於革新、創造,與「四王吳惲」一派的畫風作鬥爭,並影響到以後的「揚州八怪」,以至近代的齊白石等著名畫家。石濤《搜盡奇峰圖》卷請代畫家朱耷(1626-1705),明寧王朱權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人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明亡後出家為僧,僧名傅綮。清初畫壇「四僧」之首。他以畫明志,以善畫水墨花鳥著稱。
  • 宋浩霖說李波不愧「揚州八怪之九」
    工藝美術非常注重形象,有了形象才有思維,有了思維才有想像,形象思維、思維想像,這是個藝術規律。宋浩霖看了李波的作品後說:「他的畫不同於一般的國畫,他畫的禽鳥特別注重動態,動態就是一種形象思維。這顯然得益於他學的染織專業。」在宋浩霖看來,一般純學國畫的,畫不出這樣好的形象來。形象好,筆墨好,才能做到氣韻生動。李波的作品,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氣韻生動,不做作,有股朝氣。
  • 「揚州八怪」之中最醜的那位,但在民間的評價卻是最高的!
    「揚州八怪」指的是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間,在揚州地區一切出色的書畫家總成,民間「揚州八怪」值得便是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八人,這些人大多都有著豪情壯志和優秀的才華,他們用書畫表達自己的感情。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 在創作中盡情展現個性,在作品中突破美和醜的邊界——揚州八怪
    在清初,人們把花鳥畫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惲壽平的風格,一類是惲壽平以外的風格,可見當時沒骨技法影響之廣。當一種風格佔據了統治地位之後,說明這種風格隨時面臨著挑戰,只不過誰也沒有想到,挑戰來得那麼快,才過了幾十年,江南地區的花鳥畫風格已經被揚州八怪所引領。
  • 揚州八怪丨汪士慎:眼盲心不盲,用心畫出來的梅花仍暗香浮動
    他是1723年離開徽州去揚州的的,這時他已經37歲。據說,汪士慎平時寡言少語,與人交往時,從來不提他過去的事,也從來不提他家鄉的事。按常理分析,汪士慎對在家鄉時的際遇,一定有難以啟齒之處。是什麼原因人們無法斷定。在汪士慎留下的作品中也許可以找到他前半生的蛛絲馬跡。首先是汪士慎的畫作。很多字畫作者,在自己作品的落款中都留下自己的籍貫。
  •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怪」在哪裡?他為何一生只畫蘭和竹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清代畫家,其實「板橋」只是他的號,鄭板橋原名叫鄭燮。後來畫家創作的鄭板橋形象「揚州八怪」以「怪」聞名於世,作為「揚州八怪」代表人物的鄭板橋自然與「怪」也是分不開的。
  • 醜書界的代表:鄭板橋的醜書,何以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
    鄭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從表面上看,鄭板橋的書法是一種雜湊,似楷非楷、似隸非隸、結體怪異……,而實際上這是以他對傳統書法的深厚理解為基礎的創新。如果單單從技巧和外形上來看,鄭板橋的書法的確非常糟糕,甚至有「醜書」嫌疑。
  • 「揚州五怪」與「徽州二馬」-徽州
    兩個小弟兄學習踏實,性格沉靜,都立志摒棄虛名、時尚,並親賢樂善,凡是有名氣的人經過揚州,不論貧賤富貴,他們均以未入馬氏之門而感到遺憾,特別是兄長馬曰琯,自幼老沉,不苟言笑。讀書時,臨案靜坐,常常半天不動,從背後看,儼然一個老學究。23歲時,他回故鄉休寧參加科舉考試,被縣學錄取為諸生,後參加省級科舉考試,被錄取為貢士,候選知州。
  • 「揚州八怪」之首金農,酒席救急,才思敏捷
    他知識淵博,文學造詣很高,濃厚的學養使他居於「揚州八怪」之首。金農交友廣泛,上至名門公卿、富豪巨賈,下至販夫走卒、平民百姓,三教九流無所不有。他交友還有一種怪脾氣。他瞧不起的人,不但話不投機半句多,而且報之以白眼,更別想求得他的詩文字畫。而對要好朋友從不以窮富貴賤取人。有關他的趣事很多,下面先講一則,以饗讀者。
  • 草書史記:兩千年的演進進程
    草書的偉大在於用最單純直接的點畫表現了人的心象。因此,草書成為世界上最富表現性也最為濃縮的抽象藝術。許慎《說文解字敘》說:「漢興而有草書」,當是指章草。章草的極端規範制約了自身的發展。而今草則因為兼具充分自由的表現與法度發揚壯大,致有大(狂)草、小草之分。在近兩千年的演進進程中,誕生了一大批震古爍今的名家傑作。
  • 醜書十八怪,一心將人坑裡帶!
    民間有「貴州十八怪」、「東北十八怪」、「雲南十八怪」,語言淳樸、風趣幽默。聯想到書壇「醜書」者的所作所為,本堂主步「雲南十八怪」之韻,湊一則「醜書十八怪」。
  • 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六分半書遊戲筆墨,手書判詞為官清廉
    清揚州府興化縣人, 是清代「揚州八怪」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書畫家。他由官到民, 由士變商, 由文人畫家轉為職業畫家的經歷, 為世人所廣泛關注;他詩、書、畫「三絕」的藝術成就, 文藝理論上的獨到見解也被大家一致公認。鄭板橋一生中經歷了「賣畫—從政—再賣畫」的人生旅途, 畫蘭竹脫盡習氣, 別具風格, 間畫山水、花果和草蟲等, 自創書法「六分半書」, 又被世人稱作「板橋體」頗受世人喜愛。
  • 臺灣黑幫教父陳啟禮之子憶述:君子有三變
    臺灣黑幫教父陳啟禮之子憶述:君子有三變 2008年12月07日 06: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談起獨特身世,陳楚河心情既緊張又複雜,話語中交織著一分難以割捨的親情。  問:你認為父親為何會踏上黑幫之路?   答:爸爸是家中獨子,爺爺對他的管教非常嚴格,從小就被關在房裡讀四書五經。父親長大後,終其一生都在逃家,有一次,父親一個禮拜都沒消息,回家後爺爺罵他,父親轉身就要走,奶奶從背後抱住他說:「你要去哪裡,我跟你走。」母子倆就到外面租房子住了好長一段時間。
  • 李逸野的書法灑脫乾淨,書如其人,4屏草書估價3到5千元顯得稍低
    李逸野的書法灑脫乾淨,書如其人,4屏草書估價3到5千元顯得稍低。在當代書法藝術之林,李逸野老先生是一個在隱隱於世的能家,他的書法博涉多優,碑帖雙能,所以起筆落筆,微肉而多骨,寫得鐵點銀鉤,筆墨調和。要論書法的真功夫,李逸野可謂是一支筆!有的評論認為,李逸野的草書是懷素之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