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在古代文人的筆下是一個鍾靈毓秀、絢麗多姿、恬淡典雅的地方,是一個令人無限嚮往的地方。一說起江南,人們的腦海中就會閃現出白牆青瓦的素麗、小橋流水的清幽、煙雨迷濛的空靈、柳綠花紅的嫵媚。
古人讚美江南的詩詞非常多。韋莊有「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杜甫有「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牧有「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王安石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李煜有「銀濤無際,玉山萬裡,寒罩江南樹」。張養浩有「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這些詩詞風格迥異,但卻都讓我們領略到江南的無限美好。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青年時代曾漫遊江南,後又先後擔任杭州刺史、蘇州刺史,對江南風光十分了解,江南也在他的心目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因此,十餘年後,當他回到洛陽時,時常感懷於江南的好,寫下了三首《憶江南》,抒發對江南的懷念之情。其詞如下:
憶江南三首
其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第一首,「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首句即以一個「好」字直抒胸臆,江南多麼美好,那裡的風景很早就已經熟悉了,作者對江南的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太陽升起,江畔的花朵比火焰還要鮮紅,春天到來,澄澈的江水如藍草一般碧綠。這兩句,作者以濃墨重彩來渲染江南風景的絢爛。紅勝火焰的江花,綠如藍草的江水,勾勒出一幅百花紅豔、碧波千裡的江南春景圖,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給人以熱烈明快、生機勃勃之感,由此也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
「能不憶江南?」如此美麗的景色,叫我如何能不回憶江南呢?最後以一個反問作結,表達出作者強烈的懷念之情。
第二首,依然是一個簡單直接的開頭。「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回憶江南,最讓我魂牽夢繞的就是杭州。開宗明義,直接點明杭州是令作者最為牽掛的地方,直白的語言表達出作者濃烈的感情。
最憶杭州的什麼呢?「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山寺之中,我踏著月色尋找桂子,郡亭之上,我高枕斜臥觀賞大潮。山寺尋桂,郡亭觀潮,多麼悠閒愜意的生活啊!無怪乎作者會對杭州念念不忘。
「何日更重遊?」什麼時候才能故地重遊呢?一個充滿懸念的結尾,也更加凸顯了作者對杭州的思念之情。
第三首,風格依舊。「憶江南,其次憶吳宮」,回憶江南,最憶的是杭州,其次是吳宮。吳宮,即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的館娃宮,在蘇州西南靈巖山上。
吳宮之中有什麼呢?「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一杯杯像竹葉青一樣的吳地美酒,一對對翩翩起舞,像芙蓉一般令人沉醉的吳中美女。美酒不斷,美女常伴,這樣美好的生活又怎能不令人懷念?
「早晚復相逢?」何時才能再相逢呢?離別日久,懷念日深,作者此時年事已高,身體欠恙,幾乎很難再回到江南了,不禁發出什麼時候才能再相逢的感嘆,充滿了無限惆悵。
整組詞簡潔明快,情感炙熱,由風景之美,到風物之美,再到人之美,迴環復沓,盡顯江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