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語:
現在的我們之所以擁有這麼幸福的生活,是數萬的戰士們用生命換來的。在那個充滿戰爭的時代,每個戰士為了民族大義都甘願奉獻出自己的生命。為了可以創造一個和平的時代,即使面對再難的事情,都要堅持下去。
一、隨軍出徵,卻被不幸活埋
人們在生活中常常見到蒼蠅,你會想過有一天,它能拯救一個人的生命嗎?應該是想不到的,這麼一種人人討厭的生物,怎麼會有人相信。但是,事實上確是存在的。在我國建國之前,有一位兵團的師長名為王扶之,他在一場戰役中和戰地記者們一起更改稿件,卻沒想到突然有一架美軍控制的飛機向地面投下炮彈。
炮彈恰好在王扶之駐紮的營地附近爆炸了,當時的情況十分緊急,戰地記者由於離爆炸的地方最近,爆炸的時候當場死去。而王扶之由於離爆炸點遠一些,被落下來的石頭砸中了腿,之後被掩埋起來。王扶之受傷很重,而且腿部受傷是很危險的,很容易會流血過多。
總首長得知消息後,立即派戰士展開營救工作,可是,由於方位太過模糊,戰士挖了好久都沒發現王扶之的身影。戰士們非常失望,他們都認為王扶之可能早已犧牲了,就在大家悲傷的時候,一個戰士發現了一個現象,表示王扶之很可能還活著,戰士們趕緊圍了上來。
二、蒼蠅"救命",幸運獲救
這位戰士解釋道,他看到有兩隻蒼蠅從一個洞裡飛出來,這個洞的位置離王扶之之前駐紮的營地很近,王扶之極有可能在這個洞裡。而且,有蒼蠅能從裡面飛出來,就證明這個洞內是可以流通空氣的,有空氣人就可以存活。即使沒有食物和水,人也可以在擁有空氣的環境下存活將近48個小時。但是如果沒有空氣,那麼就是會遇到呼吸不上來,產生胸悶,再加上又處在黑暗的空間裡,心態難免會崩潰。
所以,戰士們就不斷地進行挖掘工作,終於經過不懈的努力,成功地把王扶之救出來了。差點死掉的王扶之被解救之後,就立馬送往醫院,在休息了一段時間後,他痊癒了。此後,王扶之就沒有再打過蒼蠅了,他把蒼蠅當作"救命恩人",即使在他面前飛來飛去,他也不會感到煩擾。後來回國後,王扶之從一名大校上升為少將。
三、請假還鄉,意外相遇父親
其實,王扶之出生在一個窮苦之家,經常吃不飽穿不暖。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不在了,是王扶之的父親養活他。在王扶之十幾歲的時候,毅然決然的離開家離開自己的父親去參加紅軍。之後,沒有時間回一次老家。
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王扶之越發思念家鄉,便破例請了一個假,買了許多禮物,趕上了回家的列車。王扶之坐著火車抵達延安火車站,因為火車站離自己的家還有些遠,還拿著一大堆的東西,不太好走路。這時他恰好看見一個老伯趕著馬車往自己的方向來,就詢問老伯是否能夠幫助自己。
老伯人爽快地答應了,王扶之通過和老伯交流,了解到老伯的情況和自己的情況有些一樣,王扶之就嘗試的說出自己的乳名。馬車停住了,老伯趕緊轉頭仔細看著王扶之,之後一把將他抱住,原來這位老伯正是王扶之的父親。因為他離家時間太長了,又加上戰爭的摧殘,父子兩人的模樣都發生了巨大改變,父子二人相擁而泣。
結語:
戰爭是殘酷的,但正是因為王扶之這樣前赴後繼的戰士,才有了我們嶄新的國家。這些戰士們在戰場上的奮力殺敵,把中國從苦難中解救出來,脫離了戰亂紛飛的時代,走向了真正的民主共和的社會。
從王扶之身上,我們也學習到,不管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多難過的事,只要可以保持樂觀的想法,事情總會過去,美好的一天又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