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多少文人騷客對牡丹情有獨鍾,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牡丹詩篇。
他們借牡丹託物喻志,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筆法,勾勒出牡丹奼紫嫣紅、綺麗絢爛的「繁華畫卷」。
在牡丹發展史上,先是以長安、洛陽為牡丹栽培中心,而後發展到淮陽、亳州、曹州。如歐陽修詩裡「洛陽地脈花最重,牡丹尤為天下奇」,張耒詩「淮陽牡丹花,盛不如京洛。」陳廷敬詩「牧佐舊為芸閣史,曹南今有洛陽花。」陳廷敬和曹寅筆下的「曹南」就是指今日的菏澤。古時的曹州牡丹也就是今日的菏澤牡丹。
菏澤栽培歷史悠久,循著歷史典籍的指引,我們得知,隋代著名花師齊魯桓,讓富貴的牡丹在曹州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繁衍生息。隨著時間的年輪,明清時期曹州百姓種花如種黍粟,出現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繁華景象。
菏澤的牡丹園星羅棋布,名園眾多。古色古香的曹州牡丹園,精品薈萃的中國牡丹園,品種繁多的古今園,花大色豔的百花園等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客。
花也流芳,人也流芳。菏澤牡丹命運多舛,伴隨歷史的潮漲潮落,時榮時衰,其中巢雲園、耿花園、綺園、鐵籬寨花園等十幾處名園,在歲月的流逝中已悄然逝去,只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不經意的回眸,讓時光定格。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為觀賞牡丹來到菏澤,走進這一座偌大的牡丹王國,看牡丹那「國色天香」。這些小精靈如娉婷而立的少女,又如翩翩起舞的蝴蝶,姿態萬千,無論是近看還是遠眺,都是醉美的角度。
如果你有幸在四月天裡,走進菏澤牡丹園中,你會發現一個奼紫嫣紅的世界,紅的、粉的、黃的、紫的......一片片迷人花海讓人沉醉不知歸路!花開正豔的牡丹溢著春天的氣息,趁陽光正好,微風不燥,聽,花兒盛開的聲音。
在這裡,文人名士面對牡丹蕩起層層漣漪,留下了一篇篇千古佳句。
攝影師把牡丹聚焦在鏡頭中,拍攝出一張張精美照片。
畫家把牡丹收盡筆端,繪製出一幅幅光彩奪目的藝術畫卷。
遊人則大膽地坦露出愛美的心跡與國花合影,讓青春與美麗在此永駐。
菏澤不僅因牡丹而美,還因牡丹而富。菏澤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生產、繁育、出口基地,如今已形成菏澤特色牡丹產業。產業的形成離不開企業支撐,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運營,市場則靠產品「突圍」。
龍池牡丹把牡丹的根、花、莖、葉精深加工,大膽創新,研發出倍受市場熱捧的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日化用品、牡丹健康食品等近百款牡丹精品,造福萬家。
國色天香的牡丹在持續的挖掘中展示出了深具潛力的資源稟賦。按照菏澤市的計劃,到2020年,這裡的牡丹種植面積要發展到200萬畝,把牡丹打造成一個千億級的產業。
正所謂:一朵花激活了一座城,一座城滋養了一朵花。
花是牡丹花,城是菏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