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觀點地產網
就近幾年來看,融創目標未達成算是罕見。不過,從12月較高銷售均價來看,融創或許並不想為了規模放棄利潤。
觀點地產網 碧桂園、恆大之後,融創也發布了2020年「成績單」。
1月5日晚間,融創發布公告披露,12月,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48.1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350.9萬平米,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5620元/平米,處於年內高點,11月均價則為13410元/平米。
至此,2020年已經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全年,融創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752.6億元,同比增長3.42%;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4102.1萬平米,同比增長7.15%;合同銷售均價約人民幣14020元/平米。
公告中披露,2020年,融創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約3889.2億元,權益比約為67.61%,而上年的權益比約為69%。
按照年初業績會上定下的目標,融創2020年銷售目標為6000億元。照此計算,融創的目標達成率約為95.88%。
就近幾年來看,融創目標未達成算是罕見。不過,從12月較高銷售均價來看,融創或許並不想為了規模放棄利潤。
回顧融創2020年以來的表現,上半年融創合約銷售整體處於低位,下半年為推盤高峰期,銷售加速。
眾所周知,上半年疫情對房企銷售帶來較大影響,房地產銷售降至低谷。停工和停售,是整個房地產交易市場的關閉,無論是投資、還是銷售,都隨著人流、物流、組織的暫停而停滯。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觀點指數整理
融創亦不能獨善其身,去年前四月,融創銷售同比回調分別為22.25%、33.17%、17.85%和13.7%,直至5月銷售方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在「金九銀十」,融創月度銷售額不斷突破新高,10月單月銷售衝至704億元,為年內銷售最高點,11月則為693.5億元。而在12月,銷售額則回落至548.1億元。
不顧,根據觀點指數發布的2020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TOP100榜單,融創將繼續保持第四的位置,領先第五名保利超700億元。此時,房地產銷售前五的企業均踏上5000億關口。
截止目前,碧桂園與恆大均已發布銷售情況,碧桂園全年權益銷售為5707.6億元,恆大則為7232.5億元,融創與「碧恆萬」之間仍舊存在不小差距。
融創在規模道路上「狂奔」多年,但今年「三道紅線」卻對其帶來了挑戰。「三道紅線」的規則為大家熟知:依據槓桿水平高低設置三條紅線,扣除預收款後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超過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央行將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設置信貸增長規模,分別有息負債增速0、5%、10%、15%。
而截至2020年中期,融創三項指標均超出閾值,意味著需要對自身槓桿水平做出調整。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在年初業績會上,孫宏斌就曾表示,2020年,孫宏斌提出融創要做三件事情:降融資成本,優化資產結構,謹慎拿地、拿對地方、拿對時間。
於12月,融創抓住匯率貶值期,贖回3.185億美元於2021年到期的利率高達8.375%的美元優先票據。通過此類贖短債,放長債的方式,融創既優化了現金短債比,也節省了部分利息成本。
並且,融創也在不斷嘗試各種融資方式,月內,融創多筆ABS有新的動態更新,包括昆明文旅城23億ABS、合肥融創酒店14.01億元ABS、20億元購房尾款ABS均獲上交所受理。
除此之外,融創還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籤訂投資協議,雙方共同成立總規模為70億元的房地產投資平臺,融創與GIC分別持有合資平臺51%和49%的股權,在「三道紅線」有息負債受到制約的情況下,引入股權合作對象無疑是一種好的融資方式,有利於改善其融資結構。
「我們最近一直在做的就是調融資結構,降融資成本,降負債率,這幾年下來,公司的負債率是持續穩步往下走的,未來2-3年,我們的負債率往下走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融創管理層曾多次表明降負債決心,融創亦在上半年減少了土儲獲取。2020年上半年,融創新增土儲貨值為2330億元,與去年同期6483億元相比,同比大幅度下降 64%。
不過,進入年末,融創則開始在公開市場積極「掃貨」。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於12月,融創在寧波、嘉興、鄭州、瀋陽、紹興等地均有拿地,拿地金額接近160億元。
其中,12月8日,聯合武漢地產54.56億包攬寧波兩宗地;12月31日,再以65億元包攬浙江紹興東浦黃酒小鎮4宗商住地。
融創和黃酒小鎮淵源已久。2020年4月,紹興黃酒小鎮舉行開發建設戰略合作籤約儀式,越城區政府與北京融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深融文旅投資(深圳)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協議。
6月,三方正式籤訂黃酒小鎮開發投資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超300億元,總建築面積超100萬平米,一期將於2022年9月亞運會前建成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