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讀案例,打卡送好禮。
驚喜抽盲盒,集齊天同碼。
今年以來,天同律師事務所在官方微博@天同律師事務所開展了「天天讀案例」超話活動,吸引了近2000名粉絲髮貼參與,獲得超過400萬的閱讀量。浩如煙海的案例中,天同為粉絲們每天精選一則來自天同碼的案例,引導大家深入研習,迅速釐清裁判思路。
每日的案例分享以「天天讀案例」超話方式發出,參與打卡贏獎活動的粉絲,每日在超話下面打卡和發表案例學習報告(簡單寫出自己的感受/總結案例要點/聯想到的實務經驗都可)。每打卡一百天,就可以獲得天同律師事務所送出的天同碼一冊。打卡讀案例,日拱一卒,集齊天同十八部。打卡活動還在繼續,大家隨時可以加入。
首批打卡100天的讀者已經領到了第一批天同碼。小編也特意邀請了幾位「天天讀案例」的讀者,分享他們的打卡心得。
@badmeesatseg:
砥礪一百天 終成好習慣
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第一天做完的時候,可能感覺不到什麼;堅持一周之後,收穫是顯而易見的,但有可能厭煩心理也在不斷加劇;堅持三周之後,迎來著名的「二十一天定律」;堅持一百天之後,之前的厭煩心理已經被打敗,這個行為已成為習慣!成功完成「天天讀案例」的第一個百天打卡!
起初天同律師事務所要搞這次活動的時候,驅使我參加這個「天天讀案例」活動的第一動力,其實是想給自己的堅持做個見證,看看自己能不能好好的堅持下去。但正是因為這個念頭,我最後收穫了意外之喜。同時也發現了想讓一個好的活動被大眾認可並參與,不僅要設計好舉辦形式,更要考慮到最終是否能讓參與者有所收穫。通過自己此次參加活動的親身體會,很顯然,「天天讀案例」做到了!
剛開始的時候,內心帶著參與活動的新鮮感,但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最終堅持下來。每天在微博打卡,打完卡之後整理、學習,而且查找法律格言並配圖,提升自己對法律認知的層次。為了讓法律格言既有代表性,又不會重複,我提前將這些內容做成word文檔,然後每天進行核對,這樣等於又加深了一次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對於法律格言的理解層次有了明顯上升。
而我在活動中的收穫,遠不止這些。在「天天讀案例」活動中打卡,不僅讓我更加自律,掌握了更多的法律相關知識,還結識了很多同好及前輩。能跟他們一起交流,我感覺非常開心,不僅僅踐行了「三人行必有我師」,更體會到「以人為鏡可明自我仍需努力」。終日徜徉在與法律為伴的日子裡,深深體會到法律不僅使我成長,更使我快樂。
砥礪一百天,終成好習慣!也希望有更多的夥伴能參與到「天天讀案例」的活動中來,定會收穫滿滿!
@摸摸頭是豆漿油條肖肖:
從0-100,跟著天同讀案例~
作為職場新晉小白,在工作了一天之後確實沒有精力再花費另外的時間閱讀案例,自己雖然有學習案例的想法,但是經常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所以超感謝甜筒的這次活動,通過在超話打卡,從0-100天,不經意間就堅持下來啦。
同時,甜筒推送的案例都經過精挑細選,形成了實務要點以及案例指引,能夠直白的知悉今日學習案例的重點。如果在休息時間充裕的時候,可以根據案例指引搜索到具體的案例進行研讀,在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可能也是自己懶),通過推送的案例也可以大致了解實務要點的適用及具體的法院分析部分~
更重要的是,研讀最高法的案例確實對於自身承辦案件有很大幫助,部分承辦案件中也遇到了實務要點的運用,所以是超開燻。
最後,必須要感謝的是日常打卡的小夥伴(點名「陶重陽在路上」同學),在超話中也通過學習其他小夥伴日常的打卡內容,然後mark了one note來做日常學習筆記以及案件的歸納與復盤~
希望自己能夠一直一直堅持天天讀案例的打卡,擁有更多的100天~
@beginagain局外人:
過去三月有餘,有幸通過「天天讀案例」活動研讀了民商事領域的諸多案例。這次活動讓我不得不感嘆天同絕不是一家「平淡無奇的律所」。
甜筒(天同官博暱稱)精心挑選的案例囊括《九民紀要》提及的「債務加入」「對賭協議」,具有中國特色的「房地一體主義」「三權分置」,擔保物權中晦澀難懂的「應收帳款質押」等等。這些在專業學習時聽得似懂非懂的知識點,在每日案例研讀後變得清晰明朗,時常有任督二脈被打通之感。
同時,在這個溫暖而有力量的平臺上,我遇見了很多優秀的法律人,他們的分享豐富了原有的分析案例方式。諸如:比較類似案例;提煉知識點;製作「訴訟可視化」;在案例打卡的同時製作成體系的筆記等。而日常微博互動,每次總能收穫一份被鼓勵的愉悅 。
總之,堅持不易且量變到質變耗時長久。然而,怕什麼路途遙遠,進一步自有一步的歡喜。我們一起!
@陶重陽在路上:
天天讀案例:法律人的日課——參加「天同·天天讀案例」活動有感
十分有幸,能在大四的最後一段時光裡和一群有志之士相伴,參與天同舉辦的天天讀案例活動。這對處在法學知識與法律實務過渡期的我來說,意義非凡。
霍姆斯法官說:「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在於邏輯。」法律實踐是一切法學學習的歸宿,對我而言,接觸法律實踐的第一步,就是案例研讀。今年4月下旬,從微博上了解到天同的天天讀案例活動,我和幾位堅持到今天的朋友們,應該是參加這項活動的第一批成員。
一、開端:知識輸入
開始研讀案例的初期,是一個逐漸熟悉天同碼編寫體例的過程,一句簡明扼要的案例主旨,之後依次是關鍵詞、標籤、案情簡介、法院裁判意見摘要、實務要點和案例索引。前期,我的學習步驟一般是先認真閱讀天同碼,做重點標註,再根據案例索引,找到判決書進一步研讀。閱讀判決書是對天同碼內容的進一步補充,能幫助我充分了解案件事實、研習說理之方法。最後再回過頭來復讀一遍天同碼,把握案例的精髓。
此外,我還會結合自己本科課堂學習的筆記,將案例涉及到的知識點整理到案例研讀筆記中。綜合下來,案例研讀是對法學學習的一次擴充,法學學習也是對法律實務的再一次提煉。
值得一提的是,案例研讀極大開拓了我的視野,實務知識範圍遠超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使得我對於法律規範模模糊糊的意識,逐漸的具象化。研讀第一個案例時,我就第一次接觸到了「借新還舊」與「債務重組」這兩組概念(如果您看到此處,不必驚訝,鄙人的確才疏學淺),當時還笑侃新知識獲取進度條+1。
二、進步:知識輸出
當天天讀案例成為一個習慣,我意識到自己對案例的學習逐漸扁平化了。雖然研讀案例的那一刻有收穫,但過了幾天好像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於是我下定決心要「轉型」,要「盜版」天同碼。所謂「盜版」,就是根據每日天同發布的案例關鍵詞在無訟、北大法寶、裁判文書網上進行檢索,選取幾個最高院或地方高院的案例,依照天同碼的體例,嘗試著寫裁判意見摘要,提煉裁判主旨。
隨著每日打卡內容的增多,又體現出我們整個活動的氛圍之好了。我這班門弄斧的模仿,同儕們或是鼓勵,或是探討其中要點,沒有一個給我潑冷水的,都轉發勉勵我的嘗試。這些鼓勵和陪伴給了我莫大的力量,每次有懈怠的想法之時,都是這些殷切的關懷支撐著我繼續堅持下去。正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多麼的渺小,所以才更能感受到這些鼓勵的重量。
其間,我還收到蔣律的一本贈書,乃是天同的智慧結晶——《訴訟可視化》。看完之後深受點撥,從我那稿紙上隨手畫的三腳貓般的案例思維導圖,一路飛升至既實用又精美的層次,當然比起我們那位一同打卡的「正念前行噠噠噠」同志來說,水平還是差遠了。大家可以進超話一觀,必然能知道我所言不虛。
三、發展
這份從「輸入」到「輸出」的進步,我嘗試著把它應用到學習的方方面面裡。日常法學學習、讀書中的體會、感悟,我也有意識地進行記錄,整理之後發布在微博上。這看起來容易,寫起來可也真難。輸出,需要觀點的整理、言辭的斟酌、形式的創新,要有乾貨,也不能太「幹」讓人讀不下去。這其中的融會貫通,是天天讀案例活動留給我的,寶貴的財富。
王澤鑑先生說:「讀案例是法律人的日課。」這份日課,說難不難,說簡單卻也不易。這是一次遊覽於法律實踐世界的體驗,卻也像一道枷鎖,時時警醒著你今天還有任務沒完成呢!一起參與打卡的朋友們,有些中途離開了,也許是生活太忙,也許是學業繁重。卻更有風吹不倒、雷打不動每天堅持的人,甚至凌晨三點都有人還在研讀案例,真叫人見識了「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的魄力!
希望了解到天天讀案例活動的你,也能加入我們的微博「研討會」,來體會體會這兒的學習氛圍,薅薅天同小編的「羊毛」,絕對穩賺不賠!咱們學合同法的時候都學過「社會契約論」,正所謂,「人生而自由,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何不加入我們,也和自己訂立一份為期100天的契約?那些勇於為自己上「枷鎖」的人,也許反而能站得更直,走得更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