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溫夢華 每經編輯 董興生 盧祥勇
第269期 | 2020/10/06
11億元,這是動畫電影《姜子牙》上映5天交出的成績單。
《姜子牙》也是2020年國慶檔最受爭議的一部影片。剛坐了3天冠軍寶座,被《我和我的家鄉》超車。
不同於《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開始時的默默無聞,作為接棒彩條屋「神話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姜子牙》承載著觀眾和國產動畫產業的又一次期待。雖受疫情影響,與春節檔失之交臂,但在《哪吒》證明了國產動畫電影的巨大潛力後,《姜子牙》被認為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哪吒」。
《姜子牙》票房預測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珠玉在前,被比較在所難免。觀眾高期待下,《姜子牙》的壓力不言而喻。「肯定有壓力,但這種壓力不是來源於《哪吒》的好。」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後,導演程騰開始忙了,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他的這天,密密麻麻的行程塞滿了他的一整天。
科班出身的程騰,曾就職於頂級動畫公司美國夢工廠。事實上,不論是作為程騰的第一部長篇作品,還是光線傳媒神話三部曲之一,歷時4年之久的《姜子牙》都意義非凡。決定彩條屋能否繼續穩坐國產動畫電影第一把交椅的,並不是《哪吒》,而是《姜子牙》和之後一系列作品的穩定輸出。
打開視頻,聽導演程騰講述《姜子牙》背後的故事
今年6月,曾任彩條屋總裁、CEO的易巧在微博上寫到:「5年間,彩條屋嘗試了各種風格,直到《哪吒》出現,彩條屋已經做了十幾部動畫,超過幾十億票房。於我,困惑卻更大了,動畫的產業時代來臨了嗎?」
從3.42億元創下國產動畫電影單日最高票房紀錄、連續三天領銜國慶檔來看,《姜子牙》並不差於《哪吒》。但從市場認可度來看,打出「8歲兒童不建議」提示、嚴肅主題與合家歡格格不入的《姜子牙》,遭遇口碑兩極分化。儘管如此,業內人士還是肯定地表示,能在短短幾天票房過11億,預示國產動漫新時代的到來。
「票房沒有特別具體的期待數字
當然希望投資方和老闆別賠錢」
觀眾對《姜子牙》的期待太高了。
在距離動畫電影《姜子牙》上映還有半個月時,貓眼和燈塔專業版上的想看人數就已累計超過了300萬人。國慶當天,影片開畫僅4小時,《姜子牙》票房便突破2億元。
「肯定是有一點壓力的。雖然盡最大心力做了,但畢竟現在觀眾的期待值還挺高的,而我是那種很希望做得很好的討好型人格,所以還是很想要滿足大家的期待。」談起當下的心情,導演程騰坦言。
無論是觀眾的高期待,還是從春節檔到國慶檔面臨的市場環境變化,《姜子牙》都註定要承受聚光燈下的壓力。但壓力之外,程騰更多的是好奇。「現在想優化也做不到了,當時已經把我們能給的都給了,所以更多是想看看觀眾的反應和反饋是怎樣的。」
作為彩條屋神話系列中的前兩部,《哪吒》憑藉50億票房一鳴驚人,《姜子牙》曾作為《哪吒》的彩蛋出現,這讓《姜子牙》不可避免地面臨來自市場的比較。《姜子牙》能否再創票房佳績,成為動畫行業乃至整個電影市場不言而喻的期待。
《姜子牙》上映首日票房刷新紀錄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程騰告訴每經記者:「票房沒有特別具體的(期待),我當然希望投資方和老闆別賠錢,在這個情況下,我自己對票房其實沒有特別強的預期;口碑方面,會希望越多人喜歡越好吧。不過,我開始做電影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事實證明,那個擁有強迫症的姜子牙並不是哪吒,也不需要成為哪吒。如果《哪吒》是幽默青春裡的不服輸,那麼姜子牙則是中年大叔的叛逆。不同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振臂一呼,人到中年,要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找到自己的信仰。相比「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句「萬物由己不由神」的叛逆都克制而內斂。
《姜子牙》是程騰的第一部長片。雖然之前《紅領巾俠》《天外有天》兩部短片奠定了程騰的行業地位,但程騰直言,「短片更像自嗨」。在他看來,因為是自己的第一部片子,所以不像成熟導演大體上可以提前預測誰會喜歡誰不喜歡。比起預期,更多的是未知。
程騰製作的短片《天外有天》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科班出身的程騰,有著藝術者的執念和較真,但同時也有著創作者之外的理性和冷靜,畢竟創作者本身和觀眾之間的這座橋梁,程騰自己並沒有走過,藝術性和商業的平衡也是需要他考慮的。
「團隊很尊重我的意見,但有時候創作者閉門造車也不太好。作為導演,有時候還需要有一點點製片人思維,我在創作時,肯定會不由自主地陷入到藝術的執念裡,所以還挺需要一個人把我拽出來,告訴我觀眾是什麼樣的,讓我更加冷靜地去審視、平衡。彩條屋(《姜子牙》出品方之一)對市場肯定比我了解,我個人挺接受彩條屋來幫我把關市場這部分,不過影片整體,我個人意志主導的比例還比較高。」
哪吒、孫悟空是「天選之子」
姜子牙要做自己的「神」
「在戰後的廢墟之上,姜子牙重新找到了自我……」豆瓣電影中,《姜子牙》的簡介這樣寫道。在程騰的創作者表達中,「姜子牙」的形象本身也是自己想法的影射。
「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做自己的神。」對《姜子牙》精神的傳達,程騰的概括就是如此簡單。當初為了追女朋友,程騰成為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2007級的一名學生,期間憑藉動畫短片作品《紅領巾俠》「一鳴驚人」,被關注國產動畫的粉絲尊稱為「豆神」。
程騰的封神之作《紅領巾俠》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2015年~2016年,正值中國電影井噴時期,創作和資本都注意到了中國這塊新興土壤。而從美國南加大剛畢業的程騰,被招募至美國夢工場,成了一個項目的聯合導演。「說實話我那會兒也沒什麼經驗,可能他們就想找一個年輕、有潛力的人過來做聯合導演,主導演則是年齡大一些有經驗的。」程騰透露。
回憶起在夢工場的那段經歷,程騰坦言這段高起點讓他收穫良多,但他心裡始終帶有自己的想法:將中國文化和價值觀賦予至好萊塢的作品中。但這樣的想法要真正落地,難度可想而知。
恰恰在2015年底~2016年初,程騰萌生退意的時候,大學指導老師高薇華和彩條屋紛紛向他拋來橄欖枝,從初期磨合到前期探討劇本,大約花了半年多時間後,2016年底,高薇華成為《姜子牙》製片人,程騰則擔任導演。
主創欄中,李煒也是《姜子牙》導演之一,關於二人的分工,程騰向每經記者介紹:「煒哥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二維動畫師,同時也是一個藝術家,他有很好的品味、藝術直覺,更多的是把控影片大的藝術調性。」
在美國時期的程騰 圖片來源:程騰微博
不同於家喻戶曉的「哪吒」,關於「姜子牙」這個形象動畫改編的作品少之又少,程騰笑稱這是挑戰也是空間。「哪吒很有性格,也有著鮮明的與社會價值觀所對抗的東西,他的原型就很有勁;但姜子牙在原著《封神演義》中,就屬於智者,像個工具人。往好的地方說,給我的空間還挺大,但壞處是姜子牙的個性沒有質的飛躍。」
雖然是做動畫,但程騰仍努力放入了讓現代觀眾能夠共情或者映射當下社會的元素。「姜子牙和哪吒、孫悟空有個特別不一樣的地方,後兩個是『天選之子』,但姜子牙的起點就是普通的凡人,他屬於自己一步一步修煉,最後成為一個很厲害的眾神之長,建立起自己的信仰。」
這讓程騰代入到自己從大學步入社會,以及從中國去美國的時光,經歷種種價值觀、文化的碰撞,程騰一度認知失調,從前相信、堅信的信仰面臨崩塌,迷茫過、痛苦過,最終找到自己內心的答案。
「這是我想著重賦予姜子牙的東西。你應該更加去相信自己真正相信的東西,『神』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身份。做自己的神是讓你找到真實的自己以及所信仰的最特別的東西。」
彩條屋10部動畫電影斬獲票房近70億
探索中國動畫觀眾邊界
在外界看來,《姜子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動畫大電影,無論是定檔春節檔亦或國慶檔,都是重磅檔期,背後出品方光線傳媒對《姜子牙》的期待也不言而喻。
每經記者了解到,《姜子牙》由光線傳媒主投以及獨家發行,中傳合道則是影片核心的承制方,負責電影前中期的品控,公司規模大約為30~40人。啟信寶顯示,中傳合道由高薇華控股,其個人持股比例為70%,剩下的30%股權為彩條屋影業投資。也就是說,中傳合道是光線傳媒旗下專門從事動漫相關業務的子公司彩條屋布局中的一環。
隨著2019年《哪吒》以超過50億元票房成為年度票房總冠軍,光線傳媒的「神話三部曲」被觀眾寄予厚望。據程騰介紹:「《姜子牙》和《哪吒》基本上是同時開始的,二者都是獨立進行的,因為我們想做這個題材,得到了彩條屋的支持。《哪吒》《鳳凰》也都是封神、山海經題材的作品。」
圖片來源:電影姜子牙官方微博
在國產動漫領域,光線傳媒主控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都是口碑和商業化領域成功的作品。其曾在公司財報中表示:「動漫業務,是其在橫向領域內優勢最明顯的業務板塊,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板塊之一。」
早在2015年,光線傳媒就成立彩條屋影業,正式布局動漫產業。5年時間裡,光線傳媒及彩條屋已投資了包括十月文化、彼岸天、可可豆動畫、玄機科技等20餘家國內動漫產業鏈上下遊公司。而《哪吒》的成功開始讓光線傳媒動漫布局進入收穫期。數據顯示,2019年彩條屋為光線傳媒貢獻了1.12億元的淨利潤。據每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今,彩條屋出品的動畫電影共10部,累計票房達近7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姜子牙》打出了「8歲以下兒童不建議」的溫馨提示,但事實上早在《大世界》《大護法》時,彩條屋就在不斷探索中國動畫電影的觀眾邊界,嘗試兼容更多的電影觀眾。
「從創作者角度,首先一開始我沒有把《姜子牙》就定義為成人動畫來做,我還是希望能夠兼容更多的觀眾。我做電影的初衷就是希望我的電影能兼容各個年齡層、各個地域的觀眾。」程騰告訴每經記者。
在他看來,可能中國早期的動畫稍微缺少一點對青少年的兼容,它更多包含的是低幼觀眾。「現在我希望以此為基礎,儘量多地向上兼容一些。我覺得餃子(《哪吒》導演)應該也是在做相關的想法,不過我沒跟他直接交流過。」
採訪中,談起當下的中國動畫電影市場,早在多年前就投身動畫電影又親歷《哪吒》爆火的程騰坦言,資金並不是欠缺的問題,反而是《哪吒》讓很多之前不關注動畫的人群開始看動畫。
《哪吒》的爆火,給《姜子牙》賦予了更高期待 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在資金到位、核心人才也足夠的情況下,程騰認為,國產動漫相比世界成熟地區的動漫,差距在於技術和整體流程成熟度。「如果能把所有核心人才全部按部就班地碼放在正確位置,就能比較系統地生產出好電影。中國有很多非常厲害的神話故事,只是目前還沒有開發好,沒能夠真正發揚出去。」
「國漫崛起」是近幾年的熱議話題,《哪吒》的爆火出圈,讓更多人看到動漫的前景,業內資深人士甚至表示:動漫新時代真正來臨了!「我不知道現在行業是不是處在所謂的黃金時期或者春天,但我覺得中國動畫整體肯定在往上變好,所有的從業者也都有了精氣神。」程騰直言。
國產動畫從業者都在默默耕耘,例如,在B站熱門的動畫《霧山五行》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對話程騰】
寫了幾十萬字的《姜子牙過失錄》
都是自我反省
每經記者:任何一部作品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割捨,在《姜子牙》中你有哪些割捨的事情?
程騰:最簡單的比如像剪戲。一開始我們想講的故事也挺多,第一版劇本出來我記得大概150頁,按編劇的經驗來說,一般是劇本多少頁,最後電影就是多少分鐘,所以我們150頁其實就很長,尤其是我畫分鏡的時候又放飛自我,畫出來了170~180分鐘的故事,所以就不得不剪戲(指故事版刪減)。
其實每一場戲可能都有它好看的地方,或者是它的功能,這種時候對於沒有那麼有趣的地方就只能割捨掉,當時感覺就像抱著殺孩子的心情,這可能是我覺得比較大的割捨。
每經記者:當你陷入創作的執念中時,除了外界的人拉你一把,你自己是怎樣來調整自己的?
程騰:可能是我自己的一項個人能力,我雖然睡得不多,但每次一覺醒來都能把自己洗腦成一個普通觀眾,所以經常是我前一天晚上熬夜熬到很晚,作為創作者做出一段東西,當時我不去評估它好不好,我得先睡一覺,第二天起來才能知道它好不好。但結果往往就是第二天醒來後,可能會把前天晚上三四個小時的工作量全都給剪掉了。
程騰接受每經記者專訪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韓陽 攝
每經記者:你平均每天工作多長時間?
程騰:說不清,前期隨緣,有的時候可以持續好長時間基本不睡覺;到了中期工作比較密集的時候,每天大概睡三四個小時。
每經記者:今年上半年主要在做哪些工作?有沒有對動畫產業有一些新的思考?
程騰:我一直都在思考。今年上半年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是在反思《姜子牙》裡我能做得更好的地方。因為我是處女座,我特別喜歡去檢討,我主要是把我的檢討做分類整理。在《姜子牙》最後一年我其實寫過一份《姜子牙過失錄》,大概寫了幾十萬字,大大小小的事情整理了一個文件夾,自我反省。
每經記者:現在往回看,你覺得動畫給你的人生帶來了什麼?
程鵬:動畫給我帶來了很多東西。可能帶給我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讓我有一個比較好的表達出口,有機會讓很多人聽到看到,這就是創作者的幸福。
記者手記:
中國動畫需要「爆款」鼓舞信心
也需要觀眾給予試錯的機會
國慶檔開畫第四天,動畫電影《姜子牙》保持的票房冠軍被超越。但4天超10億的成績放在整個中國動畫電影中依然不俗。
主題嚴肅的《姜子牙》與「各家歡」的《哪吒》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和受眾。但在過去一年與《哪吒》過度捆綁營銷帶來的「錯位期待」中,眾多非核心受眾強烈反彈,加之超高的前作標杆,豆瓣7分的《姜子牙》很難被客觀評價。
《姜子牙》並不完美。但不否認,它是中國動畫電影的又一次大膽試驗:工業流程的嘗試,視覺美學塑造的嘗試,以及做一部真正屬於中國動畫的嘗試。
從2015年彩條屋跑馬圈地的投資布局,到《大聖歸來》《哪吒》相繼取得巨大成功,中國動畫電影正在一步一步向上。
從莽荒時代走來的每一部中國動畫,它們邁出的每一小步都會讓國產動畫向著產業時代前進一大步。
《姜子牙》不是《哪吒》,也不需要成為下一個《哪吒》。而程騰作為青年導演,執導的第一部動畫長片,豆瓣評分就高達7分,已屬難能可貴。
中國動畫電影需要「爆款」鼓舞信心,但同樣也需要給予「每一位堅持並堅守的動畫人」試錯的機會。
記者|溫夢華 畢媛媛
編輯|董興生 盧祥勇
視覺|帥靈茜
排版|董興生 牟璇
|本文版權歸「每經頭條」 所有|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後臺申請並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