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娛理
「有人說黃奕七年沒有拍戲,是走下坡路了嗎?我要說,經濟獨立就是最棒的。」《奮鬥吧主播》成團夜,黃奕的金句振聾發聵,與她在第一集發言遙相呼應,「明星也可以做專業性主播,直播能與我的事業有互動。」
2020年,「文」有《三十而已》,「舞」有《乘風破浪的姐姐》,女明星有了更多可能性——年齡不再是劣勢,而是資歷與能力。
2021年1月8日《奮鬥吧主播》成團夜,黃奕、李藝彤、蔡少芬和陳法蓉四位見習主播組成「Joy4聚福姐妹」團。終極成團考核中,包括她們在內的12位女明星帶貨直播,迎來961萬人次觀看,創下2006萬元成交額。
不是人人都能成為三金影后,做雪梨、薇婭也很好。一夜千萬元入帳,遠比螢屏裝模作樣的口水商戰更刺激有趣。
粉絲不管用了,顧客用錢「投票」
大半年前,主持人李靜吐槽過一個有趣現象,邀請明星進直播間為商品促銷得費盡口舌,「明星一開始說『直播別找我』,接著『直播可以,但我不賣貨』,後來是『賣貨可以,但我害怕,怕斷片』。我安慰他們——全交給我,不會說話不是你的問題,是主持人的問題。你就做自己,大段沉默才有點擊量。你有本事,一分鐘都盯著我不說話。」
做直播,明星習慣當嘉賓、當吉祥物,前有2G少年周震南,後有劉德華面對一分鐘清空幾十萬張《拆彈專家》電影票目瞪口呆。如今,明星不僅會說話了,而且大有反客為主態勢,不讓中間商賺差價。《奮鬥吧主播》中插廣告頻頻出現劉濤,去年5月,劉濤帶著花名「劉一刀」,以「聚划算官方優選官」身份入駐聚划算百億補貼直播間。
作為阿里巴巴經濟體的一份子,優酷發起的《奮鬥吧主播》具有天然優勢,直播背後需要一套複雜而精密的運營手段,以及專業選品團隊和品控團隊把持整個流程。只有優酷和淘寶有能力,真刀真槍玩直播帶貨綜藝。
楊天真擔任《奮鬥吧主播》發起人。她的各種職場金句隨處可見,包括「藝人這個職業是場淘汰賽,走到越後面的人和走得越高的人,不一定是一開始走得最快的人。」「人要基於感受去總結,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才叫成長。」
薛兆豐、雪梨擔任項目顧問,前者是唧唧喳喳女人賣貨節目裡唯一綠葉,後者則是淘寶天后般存在,登上《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一個直播間銷售額3.3億元,媲美跨國奢侈品公司業績。蔡少芬、陳碧舸、陳法蓉等25位女明星擔任見習主播,她們中包括影視演員、女團成員、名模等等,覆蓋娛樂圈各領域女明星。
歷經三個月競技養成和直播實戰考核,最後有4個人入駐聚划算官方直播間。粉絲可以參加助力,一定程度上幫助偶像獲得更好名次,但是最有決定性因素的是銷售積分(GMV),一個由人數、逗留時長以及銷售額度組成的數字。
《奮鬥吧主播》像職場節目,而不是綜藝,不用考慮姐姐、妹妹有沒有真唱,跳舞是否同手同腳。相比於明星代言漂亮就好,直播間更像一場場無窮盡的KPI考核,需要介紹產品細節,把控直播間上架速度,及時跟粉絲互動,促進銷售轉化。
成為頂級帶貨王需要什麼資質?
從第一集起,黃奕的優勢就表現得很明顯。她善於互動,亮相之初就展示大姐大氣場,向其他人發出邀約,「我有攝影棚,歡迎大家來直播。」
當楊天真吐槽何潔總穿「這種衣服」,我們觀察了一下何潔,15年過去,成了媽媽的何潔,造型還停留在《超級女聲》時代,嘻哈風格oversize上裝配合短褲、短裙。反觀黃奕,西裝款式上衣配半裙,隨時可以出入恒隆寫字樓、半島酒店。
同時,黃奕相當接地氣,可以現場卸妝,直播吃飯,推銷配飯醬,飽到在鏡頭前打了一個嗝。在雲南農村體驗古法製糖,黃奕啃甘蔗,投入到把自己變成表情包。作為女明星「丟臉」了,作為女主播,銷量瞬時飆升。這就是雪梨點評的,「直播間一直刷『好喜歡你』,都是粉絲;問『多少錢』,才是顧客。」
黃奕
葉璇曾經連續做了67天直播,卻沒有成團。在她身上,能看到職場反例。葉璇情緒不穩定,屬於年長版鄭爽,中性地說「非常做自己」,一進直播間就吐槽腳臭味,讓工作人員面面相覷。她的直播,網友說胖、醜、懷孕,一律會被禁言。談及為什麼之前放棄過直播,葉璇理由是「不想上市做韭菜」。「葉言葉語」適合綜藝,而非職場。
葉璇
「臉熟」是蔡少芬殺手鐧。《以家人之名》演員宋芳園參與《奮鬥吧主播》,不無崇拜地對黃奕說,「我看過你的《上錯花轎嫁對郎》」;王琳走進演播大廳,大家都喊「雪姨好」。黃奕和王琳分別跑贏職業上半場、下半場,而蔡少芬則是Hold全場選手。
雪梨告訴蔡少芬,「我看你的電視劇長大。」薛兆豐對所有女選手臉盲,唯獨看到蔡少芬出現,微微一笑,「我看過她的電視劇。」蔡少芬進場,大家都喊「娘娘」。穿著紅色紗裙的蔡少芬像何潔一樣追求少女感,楊天真沒有吐槽,這就是有作品的威力。
蔡少芬
雪梨給蔡少芬建議,「所有人都認識你,你只要在直播間留住他們,就行了。」更可怕的是,比你有天賦的人比你還努力。蔡少芬勇於操著蹩腳普通話推銷,製造喜劇橋段和金句,比如「給大家一個飛吻,我在比賽」,還能換上農家樂造型COS。在網際網路,有梗比美麗更吃得開。
隨著比賽深入,蔡少芬展現她的全能,可以憶苦思甜,回憶15歲、25歲的故事,教育後輩淚水漣漣。「國貨當道,萬物皆潮」環節,選手們參與服裝設計,蔡少芬又秀出操作縫紉機絕技,有什麼比「隱藏大佬」露一手更有戲劇性。
蔡少芬直播出圈梗
直播觀眾同時幹好幾件事,一會發彈幕,一會點讚,還能發禮物,吃東西。互動、真實和意外才能抓住她們的心。職場很殘酷,《奮鬥吧主播》首輪直播,劉美含直播間36人,思文直播間113人。於莎莎哭訴,「說了一萬句話,沒有人反應。」節目組攝影師不忍心,下單買了六箱於莎莎推銷的紙巾。
於莎莎
獨家產業鏈讓這個「女團」走向金字塔尖
《奮鬥吧主播》女團看似選秀,實則是在拓展綜藝形式,革新電商直播行業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不論頭部主播李佳琦、薇婭,還是明星主播,往往採取「主播+助播」形式,《奮鬥吧主播》創新性以女團形式做主播,團戰也很精彩。25位女明星被分成5組,個人成績排名倒數的5位被淘汰。
第一輪團戰以「25歲女生的生活」為主題。選品環節,大家需要討論什麼樣的商品最受目標客戶歡迎,25歲女性經濟能力能負擔哪些商品、哪些商品最優惠。絕大多數女明星從沒有做過PPT,宣講PPT時突然遭遇黑屏,讓作為組員的上官喜愛一時間無法接受,奪門而出。在《奮鬥吧主播》最後一集,上官喜愛還提到PPT帶來傷害。
成團決戰,體現了一個團隊需要什麼樣的成員。黃奕商業頭腦,蔡少芬個人魅力,李藝彤以消費者為導向,陳法蓉學習能力強,互相補充。
在人氣和直播經驗方面更有優勢的林小宅反而被淘汰。她的原因與名模陳碧舸相似。陳碧舸畢業於沃頓商學院,按說實踐與理論知識都不缺,但她更喜歡單打獨鬥,第一場直播推銷食品說,「食物代表了孤獨」,讓發起人與顧問面面相覷。最後一場直播走秀,陳碧舸又被雪梨提點,「實穿比高級更重要,提高單品上身率才能達到高銷售額。」
陳碧舸
《奮鬥吧主播》優勢還在於只有它提供直播帶貨真實環境。優酷背靠阿里的電商基因,賦能女明星選品能力。職業化團隊協同合力,全方位向大眾展示電商直播行業生態。
蔡少芬、陳法蓉、何潔、黃奕等12位女明星前往雲南實地帶貨,體驗新鮮椪柑採摘、檢驗咖啡豆口感,參與夏威夷果從採摘、脫皮、剝殼全過程製作。何潔、黃奕參觀堅果加工廠,聽女企業家陳榆秀講述駐紮大山30年,帶領80萬農民一起種植夏威夷果努力脫貧致富。蔡少芬、陳法蓉前往海拔1000米至1400米之間的椪柑種植地,感受在得天獨厚地理環境下產出的農產品,現場直播,幫當地農民解決產品銷路。沒有淘寶強大產業鏈為後盾,這些活動只能蜻蜓點水「體驗」。
李藝彤採摘椪柑
從《這就是街舞》成為現象級節目,到《奮鬥吧主播》讓明星選秀成功破圈,優酷通過推動傳統綜藝業態升級,賦能觀眾以歡笑之外的更深層次思考,以自身產能優勢回應後疫情時代大眾對於創新、創業的渴求,直擊網際網路產業時代的新浪潮,實現「從要我做,到我要做」。
最可貴的是,《奮鬥吧主播》轉變理念,依託優酷與淘寶雙窗口,實現全產業鏈無縫銜接,帶給電商直播領域更多元呈現的思考,以精準對標、因事制宜的「高定模式」開展「網際網路+」策劃,同時根據受眾的人群特性,響應國家號召,在節目中融入精準扶貧、文商結合等理念,推動綜藝節目與直播電商的數字轉型、智能升級進行融合創新,滿足受眾對於精神文化生活和網際網路發展的雙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