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趙雲的話讓劉備明白,最寵的趙子龍從來不是忠誠於他

2021-01-20 網易

2021-01-12 11:53:32 來源: 明星影視集成

舉報

  在《三國演義》的故事中,「吾乃常山趙子龍」;這句話是趙雲最常掛在嘴邊的話,趙雲也是三國時期最為亮眼的一個將領,他跟隨劉備幾十年,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也一直把趙雲當作關羽、張飛之後的第三個拜把子兄弟,雖然趙雲並沒有和劉備拜把子;但這一定都不影響劉備對趙雲的信任。

  

  從單騎救劉備於江東,單騎救阿鬥,貌似單槍匹馬是趙雲最真實的寫照,而歷史上趙雲也一直擔任劉備的護衛隊長,因為趙雲的存在,劉備的安全才得到最高的保障,正是因為文中有諸葛亮,武中有趙雲,劉備才得以具備三分天下的實力。在《三國演義》的人物中,趙雲以武藝高強,忠心護主而聞名,劉備認為趙雲忠誠於自己,但是趙雲真的就忠誠於劉備嗎?其實還並不是這樣。

  趙雲真正忠於的是漢室,而不是劉備

  雖然說《三國演義》裡趙雲的所有行為,例如新野一戰,長坂坡之戰,趙雲多次挽救劉備以及劉備的至親,這些都證明他十分忠誠於劉備,但在《三國志》真實歷史裡,趙雲其實忠誠的並不是劉備,而是漢家天下。

  

  而因為劉備是皇叔,曹操、孫權、劉備三人當中,劉備是代表漢家天下的,因為這層身份,所以趙雲願意跟著劉備南徵北戰,甚至劉備多次失敗,趙雲也捨命跟隨;當劉備因為痛失關羽和張飛,就下定決心帶領蜀漢全部的軍隊去攻打東吳。

  趙雲一句話讓劉備明白,到底忠於誰

  對於劉備為兄弟報仇置朝廷於不顧的衝動行為,而當時蜀漢朝廷一片反對之聲,但是劉備已經到了不敢不顧的地步,他認為如果連兄弟的仇恨都不能報,那麼自己統一天下又有什麼用,劉備整頓軍隊準備出發的時候,趙雲說了句話讓劉備明白,陪伴自己身邊最信任的男人其實並不是忠誠於自己。

  

  趙雲說:「主公三思,曹操是國賊,我們應該討伐國賊,而不是去討伐孫權。主公要以漢室江山社稷為重。」劉備是什麼人,他很快就搞懂了趙雲話裡的意思,而仔細一想心都涼了,這個跟了自己一輩子的男人,竟然不是忠誠於自己,如果自己不姓劉,身上沒有流著漢家皇族的血液,那麼趙雲或許是不會跟著自己的。

  從此之後,劉備就開始疏遠趙雲,而趙雲也被留在益州;吳蜀之戰在夷陵一場大火徹底滅掉了劉備的報仇夢,而這一戰之後,劉備也病重,最終在白帝城託孤,而劉備的最後遺言,對趙雲說「早晚看覷吾子,毋負朕言」,意思讓趙雲繼續保護劉禪,而劉備最後還是選擇信任趙雲,那也是無奈之舉,因為身邊的好兄弟都已經不在了。

  

  劉備打著光復漢室旗號,籠絡人心

  東漢末年,雖說劉氏江山搖搖欲墜,但許多的文人雅客心底裡都還是支持漢室,他們甚至以扶持漢室作為最驕傲的事情;不僅是諸葛亮、趙雲,就連諸葛亮身邊的大謀士荀彧,就是因為曹操要封王而選擇疏遠曹操,要知道荀彧和曹操那可是過命的交情,卻因為漢室問題而出現了分歧。

  同樣在蜀漢政權裡,劉備雖說流淌著漢室的血液,但他認為自己的蜀漢,其實並不是繼承東漢的旗幟,他的「漢」並非原本的「漢」;但是很多人還是因為原本的「漢」而選擇跟隨他建功立業。

  

  劉備是一個籠絡人心的高手,他雖然得到許多人的效忠,但是劉備真正可以託底的兄弟也就是關羽和張飛,這兩人是一門心思衝著劉備而來,不管劉備建不建立漢朝,他們都不會在意漢室,他們在意的就是劉備。

  而趙雲就不一樣了,他最初跟隨和公孫瓚,趙雲對公孫瓚為何如此忠誠,其實公孫瓚是最支持漢室的軍閥,趙雲也因為這個原因跟隨著公孫瓚建功立業;而當公孫瓚覆滅之後,趙雲當然需要尋找另一個主公,而漢室後裔的劉備就成為了他的首選。

  

  劉備最初的做法也是牢固的踐行著推翻曹操、扶持漢帝的路線方針,劉備這些做法都讓趙雲非常的讚賞,他認為劉備一定可以成為扶持漢室江山的人物,也因此,趙雲一直追隨劉備,忠心耿耿,甚至為了救劉備的兒子阿鬥性命,而七進七出,在所不辭,其實,就是希望劉備能光復漢室。

  趙雲其實從跟隨劉備開始就一直沒有得到很大的重用,一直就是身邊的類似於護衛長的小官職,主要負責劉備安全;反倒是關羽、張飛,關羽早已成為將軍,掌控了荊州所有的軍政大權,而張飛也掌握了軍隊的權力,能夠獨自帶兵出徵打仗。

  

  反觀,趙雲,除了平定桂陽是派的他出馬,桂陽當時差點都沒有拿下來,而趙雲自己也差點送命;除此之外,趙雲的職責就是保護劉備,他的權力範圍也只是劉備護衛隊,而他所得到的職位雖然看著高,卻沒有實權。

  趙雲雖然武藝高強,但他不是一個帥才,他僅僅只是一個將才;而關羽是一個帥才,張飛也算半個帥才;五虎將中,就只有趙雲和黃忠對於打仗和謀略並不在行,而其他的三個對打仗是極為在行。趙雲的一生大部分時間奉獻給了劉備的事業,而並不是劉備這個人,而劉備卻認為趙雲忠誠於自己,而當劉備為兄弟復仇的時候,就算手下都反對,他也堅信趙雲支持自己,但是趙雲的做法也讓劉備感到心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從五虎上將諡號看,當年劉備看似不重用趙雲,趙雲的福氣卻在後邊
    全三國的將才拿出來,趙雲都是排得上號的,這一點沒有人質疑。當年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合力對戰呂布尚且不行,而趙雲一個人與呂布對上幾十個回合不分勝負。呂布有「三國第一猛將」之稱,可見趙雲也絕不遜色。 長相好,武功高,又對劉備有著絕對的忠誠。這些條件加在一起,足夠讓後人提起趙子龍,便是一聲稱讚了。
  • 趙雲在諸葛亮夢中說了什麼,讓他泣不成聲?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身長八尺,威武俊美,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原本效命於公孫瓚,後來投靠劉備,跟隨劉備三十年,趙雲戰功卓著,威震海內。趙雲曾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上,趙雲面對百萬曹軍,七進七出救出阿鬥,交給劉備,被世人稱讚忠勇舉世無雙。
  • 《三國演義》劉備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三國演義》中,小編最佩服的人就是劉備,作為蜀漢的皇帝,劉備一開始只是一個小人物,但是他憑藉一己之力,卻是開創了蜀漢的基業,成為三國霸主之一,那麼劉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小編分析如下:  第一,劉備是一個有大志的人。
  • 劉備臨死前趙雲一特權,諸葛亮聽懂卻要不吭聲,趙雲:什麼意思?
    而當時三國裡的劉備,被大家稱為劉皇叔,乃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也是當時蜀國的皇帝。因為但是大漢天子昏庸,被當時的梟雄曹操半道劫持到許昌。曹操的這個舉動就是為了表明自己要真心挾持皇帝,人後就逼著漢獻帝將他封為丞相。現在還有說曹操「實為漢相,名為漢賊「當時的詩人都在說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哪個時期,劉備在臨死之前還給了趙雲一個特權,但是無奈趙雲聽不懂啊。諸葛亮卻是聽懂了,但是一聲不吭。
  • 劉備前往東吳招親,諸葛亮拿出錦囊交給一個人,卻不是趙雲
    該成語出自《三國演義》,說的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在小說中,諸葛亮使用錦囊妙計的次數並不多,一共才三次。諸葛亮的首次「錦囊妙計」是在第五十四回及五十五回。時值赤壁之戰後,劉備佔領了荊州四郡,實力大為增強。東吳大將周瑜對此非常擔憂,便向孫權提出建議,企圖以招親為名將劉備騙到東吳軟禁,然後再向諸葛亮索要荊州。不料,周瑜的如意算盤被諸葛亮識破。諸葛亮隨即派趙雲保護劉備前往東吳。
  • 賈青加盟《武神趙子龍》 首度搭檔林更新
    賈青搭檔林更新  搜狐娛樂訊 由《隋唐演義》、《新水滸》原班人馬打造,國內金牌製片人程力棟與好萊塢著名動作導演國建勇執導,斥資過億打造一流製作水準的古裝傳奇大戲《武神趙子龍  據了解,《武神趙子龍》是一部以《三國演義》的英雄趙子龍為主線的古裝劇,通過武藝高強的趙雲輔佐劉備東徵西討,每每危急時刻,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威震敵膽,立下了赫赫戰功,終成一代名將的傳奇一生,講述了東漢末年個性鮮明的人物間有關戰爭、愛情、成長的故事。賈青在劇中飾演幽州太守公孫瓚之女公孫寶玉,敢愛敢恨,正直單純。她手下有一支女騎兵,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鬚眉。
  • 關羽張飛戰死時均出現了將星墜落,為何趙雲死時只有風吹斷大樹?
    如:蜀漢丞相諸葛亮,他在世的時候被劉備封為武鄉侯,諡曰忠武侯。還有東漢末年的曹操,他不僅僅只是軍事家,政治家,還是一名頗有才華的詩人,他的《觀滄海》一詩便是極富盛名的。還有聯合劉備大軍在赤壁之戰時大敗曹軍,從此奠定三國鼎立局面的基礎的周瑜。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最親信的人是誰?不是智勇雙全的趙雲而是此人!
    三國中劉備陣營中的猛將是比較多的,但是說到和諸葛亮關係好的、能成為心腹的卻找不出幾個。關羽是個傲嬌的將領,心高氣傲是他的性格特色,在他的價值觀中復興漢朝排在第一,三兄弟感情排第二,其他的人和事很難入他法眼,所以他成不了孔明心腹。
  • 此人曾讓曹操吃虧,趙雲不能與之匹敵,為何劉備到死都沒重用他?
    他因為長相俊秀,並且在戰場上經常穿著一生白袍銀甲,所以人送外號「錦馬超」;他是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曾經曹操都在他手裡吃過虧,可見其到底有多厲害;然而這樣一位猛將自從他跟隨劉備之後從未被重用過,因此他也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功勞。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劉備這樣一位愛惜人才的君主,一直把他閒置呢?
  • 詭詐虛偽不亞於曹操,《三國演義》如何將劉備塑造成一個完人?
    劉備和諸葛亮這不是歷史上的真正的曹操和劉備,三國演義主要從兩方面對劉備形象做出了修飾和隱筆,一是修改事實,二是避而不寫。《三國演義》 「白門樓呂布殞命」 一節, 比較客觀地反映了曹操和劉備的心態 , 適量據史直書了劉備的詭詐。使讀者得知劉備也存在著另外的一面。 「曹操煮酒論英雄」 一節, 據史演繹了劉備善於謊對緊急事態和為防曹操加害而偽作後園種菜的故事 。
  • 三國演義中的八位大力士,典韋排第四,劉備也上榜?
    三國演義中的八位大力士,典韋排第四,劉備也上榜?三國演義相信大家都挺熟悉的,亂世當中,英才輩出。三國時期不乏本領高強的武將,像關羽,張飛,趙雲等等。雖說力氣不代表武力值,但是力氣大的人,戰場上確實很難對付。
  • 相聲新勢力,大白話全新講解趙雲單騎救阿鬥
    最近新勢力是比較火,採用的是新語言、新觀念來說相聲,今天我們也用新語言來全新解讀一下趙雲單騎救阿鬥的故事。趙雲是三國亂世當中蜀漢的猛將,他跟隨主公劉備三十多年忠心耿耿。當年三國大戰,一代梟雄曹操想要生擒劉備,就率領五千名精兵對劉備進行瘋狂的追捕。
  • 這3大名將是曹操最想得到的,結果關羽僅排第三,第一竟是他
    我們都看過《三國演義》,在裡面的描寫中,曹操就是一個亂世奸雄,給他刻畫成了一個很奸詐的形象。可事實上,曹操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他不僅是一個政治家,還是一個出色的軍事謀略家,他也相當惜才,對於有才的人,想著法子也要留在身邊重用。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曹操最想得到的三位大將。
  • 劉備情願重用一個有「反骨」的人,為何也不重用趙雲?
    趙雲原本是公孫瓚手下的將軍。因為在公孫瓚手下鬱郁不得志,恰好又和在公孫瓚那裡寄居的劉備志趣相投,在公孫瓚敗亡後改投劉備。從此以後,趙雲跟隨劉備,不離不棄,他是真的把忠肝義膽這四個字化作了行動。 趙雲武藝高強,他最輝煌的事跡莫過於他曾經兩次拯救幼主劉禪。
  • 劉備:愛哭的男人,運氣不會太差!
    劉備雖然沒死成,但他如此舉動,卻使得身邊這些鐵骨錚錚的漢子都痛哭起來。對於劉備的大哭輕生,他們沒有生出任何輕視之意,反而感動不已。因為劉備此刻的哭,不是懦弱,不是害怕,而是感百姓所感,痛百姓所痛。百姓流離,他有切膚之感,百姓茫然,他亦無助彷徨。劉備的淚,是仁者之淚,每一滴都足以聚攏人心。
  • 《三國演義》中的一條喪家之犬——劉備
    當時四海一劉備,至此已堪悲失腳。 出語翻為樂國想,是人止可偏方看。 提及《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各位看官回想起什麼呢? 一個輾轉騰挪,不甘人下的梟雄? 一個收買人心,腹黑狡詐的小人?
  • 張飛逃跑忘記帶劉備老婆,劉備大度說了一句話,如今成黑幫口頭禪
    要說三國時期最感人的兄弟情,可能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劉關張三兄弟。怎麼說呢,在《三國演義》裡,他們三個異性兄弟的感情確實深厚。不過,《三國演義》是小說,《三國志》記載的正史裡,劉關張3人談不上兄弟,只能算是共同創業的合作夥伴。
  • 勇猛不虛呂布,一生忠貞不二,為何劉備沒有把荊州交給他?
    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趁著曹操攻打東吳失敗的時候,便飛快地佔領了五座城池。對於好不容易得手的競爭來說,劉備把他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因為荊州這時候就是劉備陣營的最堅實的底牌。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這塊比生命還要重要的土地,劉備左右為難,到底把荊州交給誰鎮守呢?
  • 關羽和張飛去世時,都出現了將星墜落,為什麼趙雲死時僅僅是風吹折...
    小可愛們歡迎來到今天的故事論壇,讓我們一起相約了解歷史 三國演義中提到,張飛關羽不幸死後皆是將星隕落,但是還有一人比這二人武功都要高,死後卻只是風吹斷了大樹,光聽就知道這個規模和氣勢就比將星隕落小得多了,他就是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