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是舊軍閥,張學良是新軍閥,郭松齡說:我們不一樣

2021-01-09 人文者也

大家好,我是小評歷史,今天來講講東北的張氏一家,這也是東北人最愛說的一家人。

民國的時候,軍閥分新舊,各有什麼特點呢?讓我們一一道來。

說張作霖是舊軍閥,舊在哪呢?因為他還保留著清朝時的一些習慣和傳統,比如,他在當上東北督軍後,他的老上司,清末時一手把他提攜起來的趙爾巽當時在天津,覺得自己年歲大了,就想把自己唯一的女兒跟張作霖的兒子結個親,自己死了,女兒也算有個依靠,可是張作霖沒同意,因為平時,他讓自己的兒女管趙爾巽叫爺爺,這要結親了,輩分就亂了,跟老禮不和,後來趙爾巽死了,張作霖對此很自責,他跟張學良說,「人家知道這事,肯定說我當了大官,飄了,可真不怪我,輩分擺在那兒,不能答應。」儘管他蓋了工廠,辦了學校,為東北的發展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可是他骨子裡的思想仍然有清朝時期的大量殘留。

從政治上體現出他舊軍閥的一面,是在殺害李大釗事件上。當時李大釗為了躲避搜捕,躲到了蘇聯大使館,按照當時國際通用的外交制度,大使館是相對獨立的存在,當局無權進入,所以,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換了別的軍閥,這事沒準就算了,可他偏偏遇到了張作霖,他派兵闖進大使館,抓走了李大釗,還把他宰了。

有人說這是因為張作霖「虎了巴嘰的」,脾氣上來,什麼都不管,其實從他的言語和張學良的回憶中能看出,張作霖在大事上是不會意氣用事的,他會這樣做,只是因為在他的思想裡,當時的中國,很多中國人背後都是有後臺的,像各省的軍閥,有人背後是日本人,有人背後是英國人,有人背後是法國人,李大釗躲在蘇聯大使館,那他就一定是蘇聯派到中國來的人,蘇聯在東北還佔了半條中東鐵路呢,他們的人在他的地盤上搞事情,不可能輕易就這麼算了,這事從頭到尾都跟思想啊,主張啊,沒有關係,這也不是張作霖能想得明白的事情,他拒絕承認民國政府,也正是因為他對於外來的政治主張沒興趣,舊軍閥的思想裡有一條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皇帝輪流做,今年沒準兒到我家」,這是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跟任何思想和主張都沒關係,就是當一個朝代被時代所淘汰,今後的一段時期內,優勝劣態,誰的拳頭硬誰說了算。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發表講話的影像

相比之下,張學良是個新軍閥。他上過軍校,教他的老師郭松齡,是個民主思想的狂熱支持者,張學良深受他的影響,對於進步的思想也一直心嚮往之,但是,教育的結果並不是完全由老師一人造成,家庭教育還要佔至少70%,所以,張學良接受了進步的思想,可他骨子裡,是由張作霖培養出來的軍閥思想,兩相融合後,就形成了一個新派軍閥。張學良不排斥進步思想,接受國民政府的領導就是他進步的表現,可與此同時,有個前提,是不管社會如何變化,不能影響到他個人的利益,在他的心中,國家要排在他個人後面,這也就是他在回憶錄中經常會說的,「我這個人,你說對不行,得我覺得是對的,那才算數」,最直接的表現,當然就是在對待「九.一八事變」的態度上,不管張學良學了多少新派的思想,軍閥國家民族意識淡薄的一面,仍然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以至於他說服手下不抵抗時,竟然說出「寧可玉碎,不可瓦碎」這樣的話也就不奇怪了。

郭松齡

郭松齡則與張氏父子完全不同,他是個早期同盟會會員,對於民主思想有著非常堅定的信仰,雖然在政治上表現較為幼稚,可是在軍事素質上,是民國時期難得的將才。作為一個由進步思想武裝起來的人,從一開始進入奉系軍閥中,就處處表現出嚴重的水土不服,與奉系軍閥老派將領的矛盾與其說是私人恩怨,不如說是思想上無法逾越的鴻溝。因此,在得知張作霖去日本試圖以出賣中國利益為代價購買軍火時,他果斷起兵反奉,甚至不惜槍殺在軍中很有威望的姜登選,陷自己於不義,這也正是張作霖在聽說張學良要舉薦郭松齡時,意味深長地說過這樣一句話的原因,「這小子跟咱們爺倆尿不到一個壺裡」。

相關焦點

  • 郭松齡反奉的真相:和張學良情同手足,卻為何要背叛他?
    同樣具有很大爭議性的歷史事件就是郭松齡為何反奉,有人說他是忘恩負義,有人說他是因為真的愛國才選擇反奉。但是斯人已逝,我們無法從他們的口中獲得郭松齡反奉的真實目的。但是我們或許可以從郭松齡生平的一些事跡中窺見一些蛛絲馬跡。一、為人嚴於律己,與張學良亦師亦友郭松齡外號「郭鬼子」,當然這不是郭松齡的一種蔑稱,而是一種對郭松齡的讚許。
  • 1928年後的國民黨新軍閥
    民國時期的軍閥分為兩個時期,1912-1928年的北洋軍閥時代和1928年後的國民黨新軍閥時代,今天為大家簡單介紹下1928年東北易幟後到中原大戰前的軍閥勢力。新軍閥是指北伐戰爭之後,國民黨各派系形成的控制中國大陸割據一方,擁兵自重的軍事政治集團,而後新軍閥因為軍隊編制問題引發的爭執,演化成蔣、桂、馮、閻四派。北伐戰爭,廣東國民政府的國民革命軍為主力,蔣介石為總司令於1926年至1928年間發動的統一戰爭。
  • 父親對兒子說:「算命的告訴我,說我們是今生父子,前世冤家」。
    張學良和他的父親張作霖的關係一直不太好,知道的人說他們是父子,不知道的人說他們仇人,不管什麼事都對著幹。張學良看不過去,就在作文裡表達對父親的不滿,認為戴憲生罪不當死。而楊老先生認為張學良文中只是小道,說他的父親用的是非常手段。
  • 1912年清帝退位以後,軍閥混戰的十餘年間,都爆發過哪些戰爭?
    1912年清帝退位後,中國大地曾長期處於軍閥混戰之中,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之後,迫於外部壓力這才得以緩解,其中尤以1916年袁世凱去世至1928年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之間這段最為混亂,十二年間竟然更換了多達十五任國家元首。那麼,在此期間,一共爆發了多少場軍閥戰爭呢?
  • 「反骨仔」郭松齡,有留下後人麼?如果有今何在?
    眾所周知「郭鬼子」在反奉失敗後,郭松齡夫妻二人便被張作霖「就地正法」了。那麼問題來了,郭松齡到底有沒有後人留下,或者說如果有後人,在反奉失敗後,有沒有遭到張作霖的清算。如果郭松齡有後人,那麼今安在?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 張作霖為什麼能鎮住詭計多端的「小諸葛」——楊宇霆?
    有一天,張作霖在大街上見到了一隻軍容整齊、風紀嚴明的隊伍,他馬上就被吸引住了。張作霖通過打聽,才知道這支隊伍是軍械廠廠長楊宇霆的廠衛隊聯,能把隊伍訓練的這麼有素,這楊宇霆一定不簡單,於是張作霖邀請楊宇霆來當教員,楊宇霆高興地答應了,很快張作霖的不對就被訓練得有模有樣,也脫掉了匪氣,就這樣張作霖很欣賞楊宇霆,並任命他為二十七師的參謀長。
  • 沒給張作霖下葬的張學良,為何離家59年後,他都不回去祭拜老爹?
    說起民國時期的東北土地,就不得不提起一個梟雄式的人物,這個人就是張作霖,他從一個土匪做到東三省的實際掌控者,其大智大勇,是一般人想學也根本學不會的,並且他雖然是軍閥,但是他玩弄日本人,在國家一統的問題上也絕對不放棄,讓現在的人也是稱頌連連。
  • 楊宇霆的結局,究竟是他功高蓋主造成的,還是張學良小雞肚腸?
    張作霖掌權的時候,楊宇霆還出任過參謀長、江蘇省的督辦、安國軍總參議等重要職位,但是楊宇霆其實也有些心思,他曾背著張作霖發展自己的小勢力;去江蘇任職的時候,沒有找準自己的發展而被打回了東北;因為和郭松齡的內部派系矛盾過大,在郭松齡的反奉行動失敗被抓之後,楊宇霆假傳張作霖的命令處死了郭松齡。
  • 民國時期叱吒風雲的十大地方軍閥,他們到底有多強?
    民國時期,中華大地軍閥割據,各自之間混戰不休,不僅有以北洋軍閥為代表的舊軍閥,還有以黃埔係為代表的新軍閥。很多軍閥割據一省乃至數省,兵力數萬乃至數十萬。這些軍閥中,實力最強大的主要有十位,本文小編帶大家盤點這些民國時期的梟雄,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強?
  • 民國第一軍閥也要玩命:張作霖的一次單挑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薩沙講史堂第一百八十二期】(歷史系列第69講)民國軍閥中最成功的可謂就是張作霖。他從一個馬匪做起,最終成為當年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領袖,幾乎成為朱元璋的翻版。
  • 【禁區年譜】張作霖是如何從土匪變為梟雄的
    即使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張作霖,好像誰都聽說過他,但卻大都不了解他,或者只是如盲人摸象般了解他的一部分:當過土匪,當過軍閥,跟日本人蘇聯人打過交道,被日本人炸死了,留下個著名的兒子張學良。這些都對,但又都難以概括他的一生。而有關他的評價,歷史上也幾多變遷,值得一說。
  • 日本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難道有信心張的接班人會投靠日本?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一手炮製了「皇姑屯事件」,而一代梟雄張作霖至此落幕。我們知道,北洋軍閥的背後,其實都有西方列強的影子。而張作霖的奉系背後就有日本人的影子。在很長時間裡,張作霖是日本在華的代理人而已,雙方關係不錯。那麼既然這樣,日本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難道有信心張的接班人會投靠日本?
  • 張作霖手下第一猛將姜登選,為什麼最後死得很慘?
    棺木上那道道暗紅色的爪痕,更是明晃晃地向眾人表示著:姜登選,張作霖手下第一猛將,是被活生生悶死在棺中的!張作霖起身,一抹眼淚,一把抽出槍枝:走!回去!老子立馬去斃了「郭鬼子」!殺死姜登選的是誰呢?郭松齡是也。值得注意的是,這倆人曾經還是同事(都是張作霖手下的五虎將)。說到這,有人會問了:這是有什麼仇,什麼怨阿?作為曾經的同事,郭松齡非的要殺死姜登選不可嗎?
  •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大帥遍地都是,為何大家熟知的少帥卻僅有1人
    北洋軍閥內部,大帥各省都有到了民國時期袁世凱死後,其留下的北洋軍事集團無一人能夠深孚眾望,遂分裂成直、皖、奉等多股勢力,加上閻錫山晉系、陸榮廷舊桂系、唐繼堯滇系等中小軍閥,「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儘管無論民國政府還是北洋軍制,序列裡面最高的只是上將軍銜,從來沒有元帥軍銜。
  • 張作霖給張學良看八字,相士說了哪8個字,準確預言了父子倆的一生
    我們常說虎父無犬子,但是張學良似乎並沒有繼承到張作霖的智謀與膽識,張作霖在與日本人的博弈中如魚得水,而張學良卻只能屢屢受辱,甚至丟失東北沃土,釀成九一八國恥。
  • 民國初期,新軍閥地盤是如何劃分的,軍隊實力如何
    很快問題就出現了,老軍閥被取代,國民黨內部也結束了短暫的團結局面,開啟了新軍閥之間的鬥爭。當時,國民黨內部有哪些新軍閥,控制的地盤範圍,軍事實力如何呢?第一,蔣介石的第一集團軍北伐結束之後,蔣介石的中央系,大約有18個軍的兵力,大約有29萬人,控制的範圍在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
  • 民國時期,有哪些軍閥勢力可位列前五?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軍閥。軍閥,其實是一個近代才提出的概念,而且是日本舶來品。不過,軍閥這種模式卻自古有之,東漢末年的群雄、唐代的藩鎮,乃至於近代民國時期的各路草莽英雄,都可稱之為軍閥。不過通常來說,軍閥一般是中央集權或中央政府衰落的產物,這些各據一地、把持了當地的政治、軍事、稅務等部門和官員任命的土皇帝們,不但不聽從中央的命令,甚至敢與中央分庭抗禮。
  • 張作霖為什麼極力主張,張學良娶于鳳至為妻的兩個原因
    這事後來鬧大了,張作霖的軍隊被調離新民府,全部移駐吉林境內的遼源州。 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調張作霖去遼源州有兩個用意,一是讓張作霖擺脫日軍的糾纏;二是遼源州匪患嚴重,調黑龍江的部隊沒能剿滅,調吉林的部隊效果也不明顯。此時的張作霖,已成為專剿巨匪的大英雄。 1908年4月,張作霖率數千人馬,來到遼源州州府所在地鄭家屯。
  • 張學良將軍大事年表(1901—2001)
    率軍乘勝入關,「一、三聯軍」改稱「津榆駐軍」,司令部設在天津,張學良任司令,郭松齡任副司令。  1925年4月,晉升為陸軍中將。  5月,「五卅」慘案「發生,張學良捐款2000元。  6月,捐款在瀋陽建立同澤中學。  11月22日,郭松齡反奉,張學良率軍與之在巨流河激戰。  12月24日,郭松齡反奉失敗,郭氏夫婦被捕。
  • 張作霖被炸皇姑屯後,留下了一句遺言,張學良得知後就剃光了頭髮
    據張作霖的醫官:溫守善事後的回憶,張作霖雖傷勢很嚴重,但頭腦卻異常清醒,當時就判斷出了,自己是被日本人給害了——因為別人炸不了他。隨後張作霖就被抬入汽車,由溫守善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