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的優劣之處分別有哪些,這則成語故事說得一針見血

2021-01-18 燦爛海灘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時間是在孫權建立東吳帝國之後,故事的主人公是魯肅。原文如下: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蒙曰:「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諮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

子敬答孤書云:「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孫權曾當著陸遜對周瑜、魯肅和呂蒙散熱做過一番評價。他說:「周公瑾魏吳剛毅,膽識過人,因而他能夠擊敗曹操,開拓荊州……他曾經向我推薦過魯肅。我與魯肅交談時,他談到了帝王大業,這是第一大快事。後來曹操佔據荊州,以數十萬軍隊相威脅。我詢問滿朝文武如何應對,張昭、秦觀都表示應該向曹操投降,而魯肅當即予以駁斥,勸我立即讓公瑾回來,將指揮權交給公瑾對抗曹操。這是第二大快事。而且魯肅在決斷計謀、制定策略等方面都要超過戰國時期的張儀和蘇秦。雖然他後來勸我將荊州借給劉備,這是他的一個重大失誤,但卻不足以影響他的兩大長處……

魯肅曾經寫信給我說:『帝王創業,都有一群賢良之人輔佐,因此不必顧忌關羽。』這是魯肅因為自己難以對付關羽而故意說出的大話,對這一點我也寬恕他,不求全責備。不過,魯肅治軍的能力突出,下令行動就立即行動,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法令嚴正,紀律嚴明,執行認真。部下無人懈怠職守,路不拾遺。他的治理方法也非常完美。」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孫權話中的「令行禁止」,意為下令行動就立即行動,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嚴正,紀律嚴明,執行認真。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管子立政》中的「令則行,禁則止,憲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體之從心,政之所期也。」

說起魯肅這個人物,後人大都對其提出連劉抗曹的戰略印象深刻,是位傑出的戰略家,至於其優劣之處缺乏整體印象。而上面的這段記載恰恰是孫權作為東吳開國皇帝提出的一個最為全面的評價。在孫權眼中,魯肅的優點有兩個,一是積極主戰抗擊曹操,二是善於治軍。而他的缺陷也有兩個,一是錯誤地將荊州借給了劉備,導致劉備集團日益做大。二是明明不是關羽的對手,卻文過飾非,致使東吳的國策一度出現偏差。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關焦點

  • 魯肅為何會誇讚一個自己曾經看不起的人,這則成語故事道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故事的發生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相關人物有孫權、魯肅和呂蒙。原文如下: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
  • 周瑜首創一成語,看穿劉備,可惜孫權卻誤信了魯肅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周瑜傳》,發生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故事的主角有兩個,分別是周瑜、孫權和劉備。原文如下: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 關羽為何不是呂蒙的對手,這則成語故事說明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主人公是呂蒙。原文如下:(呂蒙)顧謂玄之曰:「郝子太聞世閒有忠義事,亦欲為之,而不知時也。左將軍在漢中,為夏侯淵所圍。關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臨之。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前車之鑑,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典故:賈誼是西漢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從小就有「神童」之譽,18歲起就名滿天下,受到了漢文帝的重用,擔任梁王太傅一職,在任期內,賈誼專心著書立說,將畢生才華傾注於文章中,流傳千古的政論文《治安策》便是他這一時期的傑作。在這篇文章中,賈誼分析了秦王朝奸臣當道、實施暴政、由盛而衰的慘痛教訓,總結說:「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秦朝的失敗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呀!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金口木舌,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出處:漢·揚雄《法言·學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駕說者也;不在茲儒乎?如將復駕其所說,則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典故:夜久月高風鐸響  在銅鐘的家族中有一種稱為「鐸」的。它的式樣象鍾,但個頭很小,上有孔,裝上木柄,可以執在手中。
  • 為什麼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它背後有個道家文化故事
    成語文化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說法,它指要寬容、體諒別人,儘量寬恕別人還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餘地。「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句話來源於道家高人。 根據宋·姚寬《西溪叢語》記載:嘗有道人善棋,凡對局,率饒人一先,後死於褒信,託後事於一村叟,數年後,叟為改葬,但空棺衣衾而已。
  • 有些人的故事,講著講著就成了成語
    那麼《史記》是「怒髮衝冠」是最早出處嗎?科教授還在《莊子》中找到了線索,在《莊子·盜蹠》中有這樣的記述:「盜蹠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 這位盜蹠(zhí)是位很傳奇的人物,有人說他是「盜王」,也有人說他是春秋末期的起義領袖,關漢卿在《竇娥冤》中把他和顏回做對比「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蹠、顏淵!」看來,《莊子》應該算是這個成語最早的出處了。
  • 此人首創一成語,指出東吳成功之道,揭示孫策孫權不同之處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出自《三國志·吳主傳》注引《傅子》,是西晉史學家傅玄對東吳帝國奠基人孫策和開國皇帝孫權所做的一個評價。先來看看原文:傅子曰:孫策為人明果獨斷,勇蓋天下,以父堅戰死,少而合其兵將以報仇,轉鬥千里,盡有江南之地,誅其名豪,威行鄰國。及權繼其業,有張子布以為腹心,有陸議、諸葛瑾、步騭以為股肱,有呂範、朱然以為爪牙,分任授職,乘間伺隙,兵不妄動,故戰少敗而江南安。這段話的大意是:傅子(即傅玄)說:孫策為人精明果斷,英勇無敵。
  • 狗年最美的吉祥成語有哪些 在臨沂家長都教孩子說這些
    很多小夥伴閒著沒事都時候都在想,關於狗年的成語有哪些。特別是家裡有小朋友的,可以趁著過年這個好機會,多教給他們一些成員,讓小朋友增長知識。小編為您整理了一些和狗有關的成員,一起來學習吧。   關於狗的成語   1. 阿狗阿貓 指任何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   2. 阿貓阿狗 指任何不值得重視的人。
  • 言語理解之有趣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博大精深。成語不但可以表現一些基本的內容,也可以傳達一些道理,有一些可以是一些啟示,而有一些則是一些故事,其中奧妙甚是有趣,今天來看看一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吧。「解衣推食」指把穿著的衣服脫下給別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別人吃。形容對人熱情關懷。
  • 瘋狂猜成語之兩敗俱傷的成語故事
    瘋狂猜成語之兩敗俱傷的成語故事 2013-08-23 12:2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瘋狂猜成語之暗箭傷人的成語故事
    瘋狂猜成語之暗箭傷人的成語故事 2013-08-21 11:36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成語故事:一日三秋
    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近義詞:寸陰若歲 反義詞: 一刻千金 典故 唐代經學家孔穎達(系孔子嫡孫)認為,這是周桓王時,政事不和,朝臣多為讒人所諂,所以人們都十分懼怕讒言,一日不見君王,生怕又去聽信讒言。實際上這是一首愛情民歌,描寫小夥子對姑娘們的懷念。採葛為織布,採蕭為祭祀,採艾為治病。都是女子在辛勤勞動。男子思念起自己的情人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個秋季,九個月)。
  • 2020山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成語典故常識之漢朝
    2020山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成語典故常識之漢朝 2020-03-18 21:38:46| 來源:中公教育 2020山東事業單位3月22日統考筆試時間將延後舉行,為了幫助大家提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了2020山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成語典故常識之漢朝
  • 有哪些很流氓又很文藝的句子,讓你一讀就很上頭的?
    四字成語,尤其是以數字開頭的成語,一旦被賦予另外的噱頭,其寓意便不折不扣的變了味,而且令人忍俊不禁。但這種聽起來挺流氓,但又讓人會心一笑的字謎遊戲,俗人能玩,雅士也不難接受。令人上頭的未必都是烈酒,令人臉紅的,未必都是俗不可耐的俗人俗話,咱們雅俗共賞吧。
  • 什麼是串學成語?小學成語故事,串學成語——亡羊補牢
    什麼是串學成語呢?所謂串學成語就是通過一個成語的學習,我們串聯出其他的幾個成語。亡羊補牢我們來讀讀這個成語故事:在古時候,有個人養了幾隻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一隻羊。原來,羊圈破了一個窟窿,狼在晚上鑽進窟窿裡把羊叼走了。
  • 對青少年十分有幫助又有趣的成語故事,多讀讀總沒錯的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幾個簡單的成語故事,我們都知道,如果拿到了一篇文章,如果其中的句子裡用了很多恰當的成語,那可是非常加分的,改卷老師也可能會覺得你這篇文章比較優秀。不僅在一些尋常的考試中,即使是平時的談話中,如果你能夠蹦出幾個成語出來,也會顯得你很有文化是吧?
  • 2020京考招警考試面試熱點:成語典故常識之漢朝
    招警面試備考:本文整理2020京考招警考試面試熱點:成語典故常識之漢朝。更多北京招警考試備考複習資料,請點擊北京招警考試網。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這一時期群雄並起,也出現了很多相關的成語典故,考試中也經常涉及。
  • 成語故事:揠苗助長
    【成語】:揠苗助長 【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解釋】: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成語故事】: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