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抱歉!
您的瀏覽器可能不支持此視頻播放器,請用更高版本的瀏覽器試試!
聽院長說1(00:30)
原創:smg367
本期大咖院長
毛穎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院長
教授、博導、主任醫師
中國神經外科領域首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教育部特聘長江學者
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12項課題
在NEJM、Brain、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
主流雜誌發表SCI論文200餘篇
主持制定國家行業標準和指南3項
分別以第一、第二、第三完成人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次
帶領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獲上海市政府質量獎金獎
從事臨床工作近30年,率領團隊治癒海內外複雜腦疾病1萬2千餘例,致力於腦血管病及腦腫瘤基礎研究和臨床工作,率領團隊圍繞具有高致殘率和病死率的兩大腦血管疾病——難治性腦動脈瘤和煙霧病,在國際上率先開展了個體化設計的腦血管重建手術,不斷革新該技術,解決一系列臨床問題,變「難治」性顱內動脈瘤為「可治」;同時顯著提高煙霧病的手術療效和安全性;從膠質瘤形成分子機制,腦功能精確定位和治療靶標著手,顯著提高腦膠質瘤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
徐叢劍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院長
教授、博導、主任醫師
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
中華醫學獎三等獎
曾榮獲「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
上海市領軍人才等稱號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從事婦產科臨床及科研工作30餘年,擅長難治性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中西醫治療、婦科惡性腫瘤及癌前病變的診治、多囊卵巢症候群等複雜婦科內分泌疾病的中西醫治療。
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部863計劃、「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20餘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90餘篇,其中SCI收錄70餘篇。善於從疑難的臨床問題著手深入開展科學研究。
看點一:院長們的演講
《別人家孩子的秘密》
——毛穎
從小到大的學習生涯中,我的成績總是排名前三,85年以優秀的高考成績從外地考到了上海第一醫學院,7年後又以全年級男生第一的成績,進入了華山神經外科做了醫生,再後來碩博連讀;到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中心做博士後工作;53歲的我,當上了全國排名前列的醫院院長。可謂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這背後又什麼秘密呢?……
(醫學生時代的毛穎)
《歧路亡羊》
——徐叢劍
學醫不是我的第一志願,讀大學時還一度被大家「嘲笑」說我是被醫學耽誤的文學家。剛進了醫學院的門,就連續在「國慶徵文」和「五四徵文」活動中以一篇散文和一篇小小說獲得一等獎,還被大家推舉為「郴州文學書畫社」副社長,然而在醫學專業的學習成績也是差強人意。當時在萬分迷茫中,我寫了一封信給我最尊敬的小學語文老師,也是我的文學興趣的啟蒙老師,希望得到一些在文學道路上的指引。老師的回信來了……
(大學畢業時的徐叢劍)
看點二:院長請接招
院長直面老百姓的提問
作為院長,兩位不僅各自從事學科領域的研究,還承擔著醫院管理者的身份。面對老百姓質樸、民生的提問,他們會如何應對?
看點三:院長耍大牌
本期兩家醫院,都屬國家衛健委直屬醫院。
他們不僅要為上海市民服務還要保障全國,
所以在他們可謂是「高精尖」的醫院代表。
他們會在現場展現什麼樣的厲害醫學內容?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黑桃A 一棵半生半死的樹
到底背後的寓意到底是什麼?
「A」的超大牌面,
到底是華山眾多王牌學科裡的哪個?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草花3 DNA圖案
牌面小到只有"3"的這個科學技術
為何能被定義為他們家的「大牌」?
看點四:院長真風採
生活中最真實的院長 可能你從未見識過
見過穿著手術衣的毛院長,
你見過穿著圍兜做菜的他嗎?
徐院長30年後再現文學功底,
超長對聯,氣勢磅礴!到底寫了什麼?
1月15日(本周五)20:30
都市頻道《聽·院長說》
關鍵詞 >> 醫學科普,三甲醫院院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