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玄學:為什麼我媽燒香,我雲拜楊超越?

2020-08-30 文化產業評論

第2918期文化產業評論


星座算命、錦鯉轉運、塔羅佔卜......自2018年「轉發楊超越」風靡各大社交平臺,轉發儀式已成為青年群體應對考試、求職、戀愛問題的常見操作。同時,風生水起的玄學行業正以「消除未知恐懼」的名義賺取用戶錢財,從機構培訓諮詢師到一對一付費諮詢,玄學繁榮背後的心理機制是什麼?年輕人為何如此需要它?


作者 | 曹學燕、李對桃(文化產業評論作者)

編輯 | 張越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5150字 | 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


「你怎麼那麼迷信呀?」這句年輕一代對老一輩的疑惑最終在青年玄學中找到答案。在一些節假日中,寺廟禮佛的遊客中漸漸湧入了一批年輕人。求姻緣,求學業、求財富,先不管靈不靈,求了先是有份心理安慰。不止如此,青年人的「迷信」和「玄學」往往多一份時尚的氣息。

雲端玄學

傳統迷信在網絡平臺上的爆發,還得追溯至2018年笨小孩楊超越的成團日。「不用努力也能得第三」是對楊超越躺贏人生的最好詮釋。唱歌跳舞業務能力一般,偏偏靠著本就玄乎的觀眾緣拿下一個出道位。

人們在嘲諷她無能的同時,也對她的運氣充滿了豔羨。於是,楊超越被P成觀音形象的表情包風靡社交平臺:轉發楊超越,就是在轉運。

楊超越+錦鯉的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過億,討論量驚人,時至今日,依然有人在楊超越錦鯉的話題下許願祈福,火熱程度堪比禮佛景點。

當然人形錦鯉不一定滿足所有人的喜好,於是真錦鯉應運而生。一段滿屏錦鯉的視頻,一張滿池錦鯉的圖片都會引起人們的轉發,手指動一動,好運就可能來到的事情有誰會放過呢?至於「鯉魚躍龍門」的目標是否真的因此實現,在轉發儀式結束後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閱讀量超過10億+的錦鯉還願話題,即便把「願」打成「原」也不影響人們積極參與的熱情。好運的代表物更不會完全局限在錦鯉上,動漫中的經典形象、天邊出現的一道彩虹,都可以被理解為可帶來好運的符號。

毫不費力地轉發有時缺了一點莊重的儀式感,於是各種複雜的費時費錢的新型「算命」便開始蓬勃生長。

星座命理和生辰八字都是老牌學問,而從百度指數中可以看出,作為舶來品的星座更受20-30歲青年人的關注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曾以「星座」為話題對2033名受訪者進行調查,70.3%的受訪者稱身邊喜歡星座文化的人居多,通過星座了解自己從而更好地生活是主要目的。

微博認證知名星座命理博主星座秘語坐擁2186萬粉絲,光看粉絲數據簡直可以媲美流量小生。博主日常經營的星座日運,星座周運轉發點讚量穩定,評論區中「領取好運!」「接住好運」的粉絲通過回帖似乎就能獲得「運氣加成」。星座帶來的運氣還極其通用,工作面試,學習考試,戀愛情感無所不能。

本土的生辰算命則乘上網際網路技術的東風,改頭換面。不用街邊擺攤當面看手相,看面相,簡單上傳一些信息就能得到一份詳細的報告。在一些平臺上,AI算命噱頭誘人,只要上傳你的正臉照片,就可以洞察你的一生。

面相學+人工智慧+人臉定位識別,乍一聽似乎很科學。但實際上新華網早已揭露這種營銷騙局,網際網路安全資深人士在報導中解釋,AI算命程序只是給五官賦予分數,然後得出不同的語句解析,本質和路邊算命一個道理,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玄」,有時候也可以彰顯專業水準。算命公眾號「S神棍局S」曾發布一篇極具爭議性的文章《北京望京SOHO風水大局,網際網路「滑鐵盧」?》,文章以風水理論解讀了北京網際網路公司集合地之一望京SOHO的風水形勢,並以「煞氣重」來解讀位於SOHO大樓中高開低走的那些公司,其中不乏有大名鼎鼎的陌陌,熊貓TV,自媒體達人咪蒙的翻車原來也是風水所致。這篇偽科學式的文章最終被SOHO起訴,神棍局也被判決賠償20萬元。

玄,是真的玄。就連宣稱自己相信科學的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也被扒出,他在陌陌上市之際,宣傳望京SOHO是一個風水好,適宜網際網路發展的地段。

網友圖,原微博現已刪除

信則有,不信則無。對於年輕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薛丁格的盒子,打開它可能有驚喜,也可能空無一物。但只要你打開它,你就有機會抓到好運,破解財富密碼甚至自己的人生密碼。

只是在每個年輕人洞察人生走上人生巔峰之前,有一部分人先借著玄學大賺一筆。

玄學中的真金白銀

一些年輕人不知不覺摸索出了門道,甚至開始自己「勘破天機」,自力更生。自學靠天賦,終究是不夠專業。隨著年輕人對於玄學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神秘的職業也開始浮出水面,背後的盈利模式初現端倪——從培訓機構諮詢師到一對一付費諮詢,或許可以稱之為新型知識付費。

以塔羅牌諮詢為例,你付費提問,諮詢師使用塔羅牌來解答,「答疑」模式在購物平臺上運行流暢。但可不是誰都可以成為塔羅諮詢師,必須通過知識體系、實操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獲得註冊執業塔羅諮商師資格證書,才可以成為一名塔羅師。中華塔羅協會就是提供培訓、考核的民間組織之一。而在「正牌」培訓機構之外,各路「野狐禪」也不在少數。

只要有需求,就有市場,不再遮遮掩掩的培訓方們開始走起了正經的「網際網路+教育」路線。

愛奇藝集團的籤約百大名師中就有一位塔羅名師——貓巫。月入六位數,帶出的徒弟已經有的在北京三裡屯開店。貓巫在採訪中提到學習第二個月就可以開始準備商業變現,塔羅似乎成為創業的一條捷徑。

3888元一套的塔羅課程(貓巫培訓課程價格),效果很玄,但培訓機構的收益卻很真。一些線上塔羅牌資訊平臺如奇島甚至憑藉著答疑和培訓兩大業務,拿到百萬投資。

玄學的魔力還不止於此,上文提及的轉發好運儀式,其圖片基本來自一些大V。例如作為錦鯉圖片原創首發者的錦鯉大王,他的微博內容主要就是各種各樣的錦鯉。

其2013年發布的錦鯉大王圖片目前轉發評論均已過100萬。博主再把2千萬的微博粉絲引流至微信、淘寶店鋪等平臺進行進一步交易變現,許願諮詢,轉運飾品,實體虛擬商品全部包圓。

錦鯉大王作為玄學KOL(Key Opinion Leader的縮寫,營銷學概念,指關鍵意見領袖)在廣告業務上也表現不俗,創始人林東平曾在採訪中提及錦鯉大王的IP打造之路,談到它之前與麥當勞的定勝糕、味全優酪乳、林肯中國等大品牌多有合作,效果良好。

還敢說玄學不靠譜,上不了臺面嗎?畢竟就連如家這樣的房產企業都開始在合租網站上,提供租客的星座信息來供人參考選擇。

因為這一屆年輕人真的非常相信玄學了,大品牌再不跟上時代的潮流,就要面臨著落伍的危險。

不管你信不信,玄學行業正是風生水起,以「消除未知恐懼」的名義先拿走用戶「今天的錢財」,諮詢師,培訓機構,轉運小物品……總有一個符合你的心意。

玄學繁榮的心理機制

打破禁忌與社交需求

玄學得以在年輕人中煥發新生,其所採取的創新的傳播手段功不可沒。在網際網路思維的加持下,玄學產品成功晉升為新興「迷因」,為青年人帶來打破禁忌的快感,甚至成為大眾熱衷於談論的「社交貨幣」。

大部分人都對玄學知識抱著一絲好奇。這種好奇部分來自於窺測未知的神秘與刺激,但更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都將玄學看作一種迷信和禁忌——這反而煽動起了打破禁忌,一窺其中秘密的好奇心。戴錦華說,「沒有比禁忌更清晰的標誌。告訴孩子別幹什麼,那簡直是誘惑。」大部分人只是苦於其艱深晦澀而無法入門。

因此,一旦玄學變得更加淺顯易懂,其傳播力就不可小覷。例如神棍局為自己的視頻設計了頗具科幻感的封面和萌化的二次元形象,以迎合Z世代的審美習慣。在話題的選取上,他們則推出「故宮風水」「深圳風水」等系列,用玄學解釋歷史和經濟發展,以似真非真的內容撩撥觀眾的好奇。

更重要的是,這些「玄學知識」具備成為「社交貨幣」的潛力。由於它們容易在談話中勾起對話者的興趣,人們極易將其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博取他人的嘖嘖稱奇。由此,玄學知識交談中不斷流通,神棍局的觀眾轉而成為了傳播玄學的新節點。


尋求確定性與緩解焦慮

另一方面,網絡玄學的風靡也在很大程度上焦慮情緒有關。南開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算命者求測事件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婚姻與愛情,財運與事業。前兩者表徵的是「情感性焦慮」,而後兩者表徵的是「發展性焦慮」

情感性焦慮突出體現為一種「信任問題」:「我和他究竟合不合適」「怎樣的人才不是『爛桃花』而是『真命天子』」「如何追一個人才不會失敗」,人們渴望愛情,但又不敢深信,不願負擔試錯的成本。而八字合婚、星座配對等玄學手段則有助於縮小選擇範圍,更精確地鎖定對象。

發展性焦慮的代表性問題則是:「我什麼時候可以擁有財富自由……」或者「我該選擇哪一份職業」,算命者對個人發展懷有很高期待,但卻沒有把握達成所願。對於這樣的顧客,佔卜可以通過測算運勢,或者分析「命格」來幫助他們堅定信心,或者為不如意的命運提供一個「解釋」。

紐約時報曾指出「焦慮源於我們對事情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距離」,表現為「不確定性和無助感」且往往植根於社會結構之中。

一方面,當今社會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選擇和更多元的價值標準。但選擇的自由也帶來了「自由的煩惱」——很少有人能「不惑於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絕大多數人都必須在迷茫中摸索,在不確定性中蹣跚行步。而當個人的理性不足以掙脫迷茫時,命理就成為了最後的驅魔儀式。

另外,社會資源分配不均,階層固化加重了焦慮。早在2003年,社會學教授孫立平就提出了「斷裂」的概念,認為中國社會正在經歷 「定型化」的過程,階層與階層發生斷裂,以個人努力來彌合階層鴻溝將變得越來越難。當個人的努力走到盡頭,但行好事,也問前程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不難發現,近年來焦慮情緒在網際網路上越發普遍。「內捲化」「小鎮做題家」「985廢物引進計劃」「第一批90早就禿了」「母胎單身」……對階級躍升的理想感到幻滅、對自身的前途感到迷茫、對日趨激烈的競爭感到無奈……種種情緒混合為焦慮,在命理學中找到了一個出口。

而焦慮情緒最為集中的爆發地則是在錦鯉的許願池裡。在這裡,人們甚至不再發問,而是以許願和吶喊的形式大聲傾瀉出自己的焦慮。誠如《新京報》所說:「而算命是普通人作為渺小個體企圖參透無序世界的一次僭越的嘗試,不求聞達,唯求心安。」


尋覓陪伴與緩解孤獨

最後,網絡玄學其實也是陪伴經濟的一種延伸。《南方周末》曾採訪過一位來自算命平臺「幫幫測」的命理師,據他所說,「有人特別可氣,算了半天說其實我根本不信這些,就是拿你當個陪聊的。」而且,命理學的知識他也很少用上,反而是心理諮詢技巧特別管用。

當前,命理師的職業形象正在往升級版「知心姐姐」(哥哥)的形象發展。墨鏡+馬褂不再是制服,高顏值才是王道——「入駐平臺要求拍商務照,排名靠前的都是美女。」同時,越來越多的命理師考取了心理諮詢資質和社會工作證明,所謂算命的過程,無非是藉助「風水」「命數」來化開對方的心結。

在這種陪伴經濟中,如何獲得顧客的認同與信賴至關重要。因此,命理師們會有意識地為自己打造人設。例如,大量網紅命理師都來自一家叫做瑞阿斯的塔羅學校,這所學校除了教授塔羅,還會教學員如何做好自我營銷,入駐直播平臺,打造討喜的人設博取用戶喜愛,進而獲得他們的認可並建立情感紐帶。

當然,命理師往往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無論是「中式」的八字,易經,遁甲,子平術;還是西式的星座,塔羅,都自帶一種古典、神秘而優雅的氣質。隨著命理師們摘下墨鏡,以更加年輕和討喜的形象裝扮自己,一種引人注目的卡裡斯馬型人格也就呼之欲出了。

總之,尋求算命和孤獨感有著明顯的正相關關係。上海師範大學邢婷婷教授的研究表明,「漂」在一線城市的青年是命理服務的重度用戶。隨著青年人離開故鄉與家庭,原有的社會紐帶被打破,獨自承受孤獨與壓力。由此,富有魅力,又懂得如何化解心理壓力的命理師,就成為了孤獨情緒爆發的出口。

結語

或許,任何「喜劇」的內核都不是那麼快樂的。當我們把「青年越來越熱衷於玄學」當作一種略帶搞笑的奇觀來欣賞的時候,或許我們必須意識到,是這個高度多元,極速流變卻又逐漸固化的社會造就了這些在焦慮和抑鬱邊緣試探的個體。

中國科協的報告顯示:每四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相信算命,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對抗焦慮的年輕人。當努力和理性走到盡頭,玄學便成為了最後的安慰,這種安慰稍稍照亮了微茫的前路,縱然飄渺,但也讓人不忍責備。

留言話題互動

你對青年玄學怎麼看?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讚、在看,都安排上~

歡迎給曹學燕李對桃打賞,您的支持就是她們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年輕人的玄學:為什麼我媽燒香,我雲拜楊超越?
    同時,風生水起的玄學行業正以「消除未知恐懼」的名義賺取用戶錢財,從機構培訓諮詢師到一對一付費諮詢,玄學繁榮背後的心理機制是什麼?年輕人為何如此需要它?這句年輕一代對老一輩的疑惑最終在青年玄學中找到答案。在一些節假日中,寺廟禮佛的遊客中漸漸湧入了一批年輕人。求姻緣,求學業、求財富,先不管靈不靈,求了先是有份心理安慰。不止如此,青年人的「迷信」和「玄學」往往多一份時尚的氣息。
  • 老一輩的迷信與當代年輕人的玄學
    有些迷信行為害人不淺,比如信仰邪教或者是鬼神之說,生病不就醫,相信通過燒香拜佛身體就能得到好轉。有精神問題的人,往往會被迷信的人誤認為是魔鬼、靈魂上身,或是做了惡事被懲罰。除此之外,老一輩還有些玄乎的說法,在年輕人眼裡也都被自動歸類為迷信行為。
  • 老一輩的迷信和當代年輕人的玄學
    有些迷信行為害人不淺,比如信仰邪教或者是鬼神之說,生病不就醫,相信通過燒香拜佛身體就能得到好轉。有精神問題的人,往往會被迷信的人誤認為是魔鬼、靈魂上身,或是做了惡事被懲罰。除此之外,老一輩還有些玄乎的說法,在年輕人眼裡也都被自動歸類為迷信行為。
  • 為什麼越來越多大學生開始相信玄學算命?
    當代年輕人痴迷玄學,背後本質是什麼?  靠算命算出來的運勢,真的準嗎?    IT/諮詢/工程/金融/快消崗位細分模板    33套世界500強簡歷模板+面試技巧    10000+字簡歷選詞/排版教材    全部推文福利,每周統一發送至Uni會員郵箱  1  為什麼越來越多大學生相信玄學
  • 從事玄學行業的年輕人:風水師、道士和佔星師
    其實無論是算命、風水,還是佔星,這類我們統稱為玄學的「學問」吧,是古已有之。雖然我們從小受的都是唯物主義的教育,但是從事玄學行業的人從來沒有消失過。你總會從親朋好友那兒聽說,某某大師、某某先生特別靈。尤其是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從事玄學這門行業,其中不少還都是教育程度蠻高的人。
  • 綠城靈隱寺燒香求升超?中國足球「玄學」了解一下
    不過,對某些球隊來說,他們還依靠「玄學」的力量。近日,綠城隊前往靈隱寺燒香拜佛,祈求能夠衝超成功。除了綠城隊,建業、魯能、富力等中超球隊為了獲勝或轉運,要麼請道士或法師做法,要麼給主場球椅換換顏色。至於「玄學」對足球比賽到底有沒有作用?不管球迷信不信,反正部分俱樂部......看起來似乎是相信的。
  • 我臥底網上「命理師」行業,發現了90後熱衷算命的秘密
    不迷信的90後  已經開始算命了  錦鯉楊超越,星座運勢,八字算命……你或許對玄學並不感興趣,但這些內容勢必會定期出現在你的首頁。  從抽錦鯉,再到楊超越,錦鯉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博實時搜索好運,就能看到一大批跪求轉運的網友。
  • 你轉錦鯉的樣子 跟你媽迷信燒香一模一樣…
    你轉錦鯉的樣子,跟你媽迷信燒香一模一樣…  「最近水逆,才想起來11月的錦鯉還沒轉發。」  30秒前,這條評論出現在錦鯉大王的第一條微博下方,一條錦鯉又被轉走。5年間,這條微博被轉發了近千萬次。  錦鯉不只是一條好看的魚,還是網絡上被追捧的好運圖騰。
  • 年輕人痴迷的玄學,是一門好生意嗎?
    陳師傅從事算命行業5年,和深燃交流時,他的淘寶店鋪一直有「噔噔噔」的信息提醒傳來,最近的一次,是一位大四學生在諮詢考研問題,一邊覺得學習很累一邊又不得不學,想算一卦,「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來諮詢,我的客戶裡,研究生、博士生都有」,他表示。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下行,裁員、降薪的消息不時傳出,為了從諸多不確定性裡找到確定性,玄學正受到關注。
  • 我媽幫我帶了半個月孩子,我和她幹了兩架
    十月懷胎,瓜熟蒂落,為了清淨,我找了很遠的產後康復中心坐月子,娘家人埋怨我為什麼去那麼遠,過去看我都不方便。我娘家的人個個都很強勢,並且堅信自己正確,一人一個主意,嗓門又大,能吵到你腦袋開裂。我活該!先生找我溝通,他說:我承認這兩件事是你媽做得不對,但是就像你說的沒有人能完全符合我們的心意,育嬰師如此,保姆如此,父母也是如此。我們之間有分歧,你都能心平氣和地和我溝通,別人犯錯你都能寬容,為什麼就不能寬容你媽呢?
  • 彩禮背後,我媽「老謀深算」的用心
    我頑皮的笑著:「這不是要給你個驚喜嗎?什麼也不想吃,就想見到媽。」說完抱緊我媽,親暱著,她享受著我的愛,臉上的皺紋好像舒展了不少。「都多大了,還這麼的賤。」我媽口是心非的說。我撒著嬌:「多大也是您的閨女啊!」「哎,我也想你,這一走就是一年半載的。」我媽有些傷感。
  • 「我盡力了,媽總是挑三揀四,你為什麼置若罔聞?」「那是我媽」
    媽說你做得不夠好,肯定有她的道理。」阿萍覺得很委屈:「我盡力做到最好,真的盡力了,媽總是挑三揀四的,你為什麼置若罔聞?」阿成來了這麼一句話:」那是我媽,我能說什麼?咱們年輕的,不應該理解和讓步嗎?
  • 為什麼不是「點蠟燭拜佛」,是燒香拜佛呢?什麼時候用蠟燭好?
    介紹我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燒香拜佛,很多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我相信很多人已經注意到我們通常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在寺廟裡,我們總是把蠟燭稱為香燭,我們家的佛像前都有蠟燭,你知道刀燭和香有什麼區別嗎?所以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我們在拜佛時不點蠟燭而是燒香。
  • 年輕人痴迷的玄學,是一門好生意嗎?
    陳師傅從事算命行業5年,和深燃交流時,他的淘寶店鋪一直有「噔噔噔」的信息提醒傳來,最近的一次,是一位大四學生在諮詢考研問題,一邊覺得學習很累一邊又不得不學,想算一卦,「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來諮詢,我的客戶裡,研究生、博士生都有」,他表示。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下行,裁員、降薪的消息不時傳出,為了從諸多不確定性裡找到確定性,玄學正受到關注。
  • 日獅月蠍楊超越:我……我只想掙錢,不想戀愛
    前段時間,追了幾集《心動的信號》,節目中戚薇催促超越妹妹趕緊談戀愛,結果妹妹爆出金句:「我一點都不想談戀愛,我只想掙錢。」簡簡單單一句話,卻說出了許多年輕人的心聲,從微博官方的投票結果來看,相比於愛情,麵包才是當代年輕人人生順序中的第一位。聽完超越妹妹的這句話,我順便也瞟了眼她的星盤——小姑娘說的是真話麼?真的只想掙錢不想戀愛?
  • 那些偷偷算命的年輕人,終於被看穿了
    為了讓心裡的這顆石頭落地,我又轉錦鯉又祈福又燒香,就差找人算一卦了。於是我在朋友圈隨口一問:年底了大家想上網算算命嗎?不得不說,當代唯物主義青年中,有一批人已經悄悄搞起了玄學。大家明知道工作得努力,生活要靠自己,但還是願意拜拜佛沾沾喜氣。我同學嘴上說不信牛鬼蛇神,但每次路過雍和宮都會進去上香。
  •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這幾天,一段拍攝於深圳南山區某中學校園運動會上的視頻在朋友圈廣為流傳,孩子們拉著橫幅高喊這段口號,引來周遭觀眾大笑,視頻傳開之後,也引發了許多網友的關注。這群孩子「抓的重點,找的關鍵」,讓很多人深表認同,深有體會。
  • 小夥伴們,這波報復性燒香千萬要穩住
    一時間,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這波報復性燒香,來的既不突然也不偶然。我們已經準備好辣不過,來廟燒香雖虔誠,可我們也要了解道教燒香,即上香的真正含義。這樣才能做到不停留、不扎堆、不聚集,文明敬香、有序禮神…首先,上香意味著香供養,供養諸天諸神取香雲繚繞,騰空供養之意,以供養上界雲府高真,中界嶽瀆威靈,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諸神。其次,香為介質,以傳誠達信所謂「香自誠心起,煙從信裡來。
  • 俗語「窮算命,富燒香」,後一句才是精華,古人的忠告!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窮算命,富燒香」便體現了古人關於求神拜佛的另類觀點,而其後半句更是精彩,在那個封建時代有如此超前的觀點實屬難得。古時候八字算命尤為盛行,不僅王公貴族趨之如騖,民間百姓也是深信不疑。無論是出門遠行還是婚配嫁娶,八字算命卜吉兇歷來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為什麼古人對此樂此不疲,但如今人們卻剛好相反呢?
  • 那些沉迷佔星的年輕人們:職業者年入50W,劇組離不開玄學
    在惶惶然的時代大情緒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沉迷玄學,更有一些影視從業者將玄學作為創收副業。在社交局中,人人都會聊幾句星座作為「安全話題」,西方玄學如佔星塔羅廣受歡迎,就身邊來看,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一次或數次算命佔卜的經歷。國內玄學更是博大精深,除了八字,紫微鬥數,風水,還有六爻,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