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永德(二排右一)與蔡興海(一排右一)1953年在瀋陽的合影。(照片由蔡老提供)
蔣永德(右)與蔡興海通過手機視頻連線。
手機視頻中的蔡興海。
吳濤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姚箬君
90歲的蔣永德和89歲的蔡興海都曾參加過上甘嶺戰役,兩人均是上甘嶺戰役「二級英雄、特等功臣」。蔣永德家住四川宜賓,蔡興海住在陝西鹹陽,相識於戰後立功會上的他們,自1953年北京一別後,就再也沒見過對方。
1月4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宜賓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近日,兩位老戰士通過手機視頻通話、見面,在分別67年後首次在網絡上重逢。兩人通過手機視頻互敬軍禮,用這種方式向參加過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戰友們致敬!
2020年12月底,在「志願軍老兵幫扶計劃」公益團隊、宜賓發布、宜賓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聯繫和幫助下,相隔900多公裡的蔣永德和蔡興海終於「見面」了。在15分48秒的視頻交流中,同為戰鬥英雄的兩位老兵憶往昔鐵血戰場老淚縱橫,聊現在幸福生活倍感欣慰。
憶往昔
難忘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崢嶸歲月
蔡興海曾在志願軍某師九一團任副班長,蔣永德曾在志願軍某師九二團任副班長,兩人分別堅守著597.9高地和537.7高地。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嶺戰役,就發生在這兩座高地上。戰役歷時43天,志願軍經過反覆激烈爭奪,陣地多次失而復得,終於粉碎了敵人進攻。
1952年11月2日,597.9高地被敵人狂轟濫炸了兩小時。當時,身為副班長的蔡興海帶領全班9名戰士,奉命進入597.9高地主峰最前沿的九號陣地。蔡興海回憶說:「當時陣地已被炮火炸成一片焦土,我隨手抓了一把沙土,裡面有散發著餘熱的三四塊彈片。我們用手榴彈『打空爆』的辦法,持續戰鬥了一天一夜,以輕傷3人的代價打退了敵軍7次連排級衝擊,殲敵400餘人,頑強地守住了陣地。」
「打空爆」,即把手榴彈引信拉開,握在手裡兩秒鐘後再扔出去,使手榴彈在敵人頭頂爆炸。「這種方法殺傷力大,但操作很危險。」蔣永德說,如果手榴彈拉了引信後就丟出去,還有可能被敵人撿起又丟回來,所以要等兩秒後再扔向敵人。
1952年11月13日晚9時,蔣永德接連長指令,帶領全班戰士堅守537.7北山高地4號陣地,大家用手榴彈和手雷擊退了敵人多次進攻。後來,蔣永德發現了敵軍一個既為屯兵之處又是強火力點的暗堡,他帶著兩個手雷趁天快黑時躍出戰壕,從側面靠近此處,從暗堡壁上的一個射孔往裡扔進手雷並迅速撤離。火光一閃,暗堡裡的機槍被炸啞了。
返回時,蔣永德被對面陣地上的敵人發現,機槍直向他掃射。他翻滾騰挪爬進一條交通溝,匍匐前行20米左右,發現不遠處還有一個敵方的暗堡,裡面的機槍正猛烈地朝外吐著火舌。他靈活地悄悄靠近暗堡,取下掛在腰間的另一顆手雷,從暗堡的一個射孔中扔進去,再次炸啞了敵人的機槍。在炸毀兩個暗堡、消滅裡面的敵人後,22歲的蔣永德順利地回到了陣地。
難相見
67年前北京一別後兩人再未相見
「其實打仗的時候,我和蔡興海並不認識。」蔣永德回憶說,立功之後的兩人因為開會相識於朝鮮。回國後,他們曾於1953年4月在瀋陽和另外幾名戰友一起合影留念。隨後,兩人應邀參加了1953年的「五一」觀禮和國慶觀禮,在北京相聚並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53年北京一別後,兩人漸漸失去了聯繫。
從朝鮮回國後,蔡興海主動申請到條件艱苦的西藏工作,在西藏一待就是17年。後來因為身體不再適應高寒生活,蔡興海於1982年從部隊轉業回到陝西鹹陽市工作。
蔣永德從部隊轉業到了四川宜賓,在宜賓地區磷肥廠工作。「如果不是因為一次家裡意外起火,他焦急地搶找自己收藏的軍功章,我們還不知道他是戰鬥英雄。」蔣永德的家屬說。
蔣永德說,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志願軍們,無論犧牲的還是活下來的戰友都從不會被忘記。尤其在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立後,來看望慰問他的人越來越多了。他也應邀去當地臨港、李莊參觀,家鄉的變化讓他很欣慰。
蔡興海老人也曾多次表示,他只是一名很普通的戰士,拋灑熱血、守住陣地、保家衛國,甚至犧牲,都是一名軍人應該做的。他說:「我現在享受的待遇以及曾經獲得的榮譽,都是戰友們用鮮血換來的。與犧牲的戰友相比,我能活著走下戰場就是最好、最高的待遇,我們活著的人都應該替犧牲的戰友繼續為祖國奉獻力量。」
續前緣
老戰友視頻連線,隔空互敬軍禮
「67年未見的戰友,你還好嗎?」2020年,做了直腸癌切除手術的蔡興海再次萌生了找戰友蔣永德的念頭。「志願軍老兵幫扶計劃」民間公益團隊得知蔡老的願望後,團隊中一名成都志願者立即給宜賓發布留言,說上甘嶺戰役中的老英雄蔡興海,希望能聯繫到四川戰友蔣永德,兩位老英雄曾在一起打過仗,一起進京觀禮……
相關部門得知此事後,高度重視,立即指派專人負責落實。蔣永德在宜賓小有名氣,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報導,許多人都知道南岸某小區裡住著一位上甘嶺戰鬥功臣。
宜賓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撥通了蔣永德老人的電話,問他:認不認識老戰友蔡興海?「認識!當然認識!這名字哪怕67年來從沒說出口,也會一下子從心裡跳出來,因為是戰場上的生死戰友啊!」蔣永德在電話裡這樣說。
2020年12月28日上午,在雙方家人的幫助下,通過手機,宜賓與鹹陽900多公裡的距離變為零距離。聽力不好的兩位老人用不同口音的方言同時說出67年後的相互問候:「你還好嗎?」通過雙方家人的高聲「翻譯」後,兩人又同時答道:「好!好!」
穿著志願軍軍裝、胸前掛滿獎章的蔡興海出現在蔣永德面前的手機屏幕上。蔡興海的手機上,也出現了胸前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的蔣永德。別時風華正茂,見面兩鬢蒼蒼。兩位老人聊過去、聊現在,視頻通話進行了15分48秒。告別時,兩人用互敬軍禮的方式告訴對方,都要保重!
(部分圖片由宜賓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吳濤提供)
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