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是革命發源地之一,這裡走出了很多著名的將領。其中湖北的紅安縣,就誕生了兩百多位開國將軍,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今天我們介紹的這兩位將軍就是從這個縣城走出來的。
秦基偉
在開國將軍中,同年出生,又都是老鄉,而且都當過司令員,建國後更是一起被授予中將軍銜的將軍,只有這兩位,胡奇才和秦基偉。
秦基偉和胡奇才都是湖北紅安人,而且都是在1914年出生的,秦基偉出生在春天,胡奇才出生在冬天。
秦基偉參加黃麻起義的時候才13歲,他加入紅軍隊伍的時候也不過是一位15歲的小少年。一年後的1930年,胡奇才也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了紅軍的一員。比較巧的是,兩人都在紅四方面軍當兵,紅軍時期,秦基偉最高擔任過師長一職。而胡奇才最高擔任師政委,兩人旗鼓相當。
胡奇才(左起第一個)
抗戰初期,秦基偉被任命為一二九師獨立支隊的司令員,胡奇才則129師385旅770團副團長。當時王近山也是129師旗下的一個副團長。
抗戰和解放戰爭期間,秦基偉和胡奇才齊頭並進,從旅長到司令員,秦基偉在1947年被任命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的司令,而胡奇才,在抗戰勝利後沒多久就被任命為東北軍區第三縱隊司令員。
不過,在解放戰爭後期,胡奇才因為身體原因長期擔任副職。紅軍時期有一次,胡奇才部隊被敵軍包圍,突圍的過程中,胡奇才頭部受重傷。後來雖然傷好了,卻留下了終年頭痛的老毛病。嚴重的時候甚至說不了話,四肢抽搐。
1946年5月,胡奇才被任命為第四縱隊司令員,不過沒多久,胡奇才舊病復發,不得不離隊修養,此後擔任縱隊副司令、副軍長等副職。
秦基偉則不同,打完了解放戰爭,後又參加了抗美援朝。建國後,他被任命為志願軍十五軍軍長,主動請纓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著名的上甘嶺戰役開始。
十五軍作為堅守上甘嶺的主力部隊,面對美軍飛機大炮的狂轟亂炸,第十五軍卻像釘子一樣定在那裡,巋然不動,讓美軍的數百萬發炮彈做了無用功。在秦基偉的指揮下,十五軍悍不畏死,用生命堅守住了陣地。最終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1955年,新中國舉行第一次授銜,秦基偉和胡奇才一起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此後秦基偉一直擔任大軍區司令員,而胡奇才則因為身體原因,還是擔任副職。建國後兩個人的發展開始出現了差別。
1988年,秦基偉被任命為國防部長,同時被授予了上將軍銜。胡奇才,沒有擔任過軍區正職,1997年,兩位將軍在同一年去世,真的可以說是同生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