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開國授銜後不久,功德林中一位國軍中將被處決,此人是誰

2021-01-16 騰訊網

1955年,新中國舉行了隆重的開國授銜典禮,為革命軍人們進行授銜,不過,就在這之後不久,在北京市北部的功德林,有一位國軍中將卻被處決。此人是誰?為何他會被處決?

此人名叫李繼龍,他是湖北長陽人,早年間就讀於湖南陸軍講武堂,這所學校創立於1917年,學校的教官基本上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教材也是沿用保定軍校的教材。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懷、黃公略、張子清、唐生明等人也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李繼龍在校期間非常好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的理論水平和軍事素養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李繼龍畢業之後進入湘軍部隊,當了一名普通的見習軍官,他作戰勇敢,指揮若定,很受上級的重視,在軍隊中提拔得非常快,短短幾年就升到了營長。抗戰爆發後,李繼龍被派到了抗日戰場上,1942年,他被上級推薦到陸軍大學特別班第5期深造,同年畢業後即被派往第六戰區幹部訓練團,擔任教育處副處長。任上,李繼龍主要從事幹部的訓練工作。

此後,李繼龍調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當時司令長官乃是陳誠,李繼龍很受陳誠重視,他也在軍事上為陳誠提了不少建設性的意見。1943年陳誠調離第六戰區,孫連仲升任司令長官,李繼龍便在孫連仲的領導下進行工作,他還參加了鄂西會戰,在幕後出謀劃策。1943年年中,李繼龍被調往廣西省幹部訓練團,擔任大隊長,不久後又出任中央軍校第四分校(廣州分校)少將大隊長。

不過,比起在幕後從事教育工作,李繼龍更願意到戰場上去磨練自己,在李繼龍的再三要求下,上級同意將他調到戰鬥部隊。1944年,李繼龍被調到73軍,出任77師參謀長,參加了長衡會戰。值得一提的是,由於77師基本上全是湖南人,因此為了保衛自己的家鄉,77師使所有部隊之中打得最兇的。這也讓李繼龍頗為感動。

抗戰勝利後,李繼龍留在了長沙,擔任長沙警備司令部代參謀長。1946年,蔣介石在軍隊內部大肆裁軍,當時李繼龍並非是嫡系出身,也成為了裁撤的對象,後被迫退役,此後一直在老家經商。1948年,由於國民黨將領在內戰中損失非常大,於是蔣介石讓李繼龍重新復出,擔任國防部中將部員,1949年,國民黨大廈將傾,蔣介石更是無人可用,於是將李繼龍提拔為79軍副軍長。

李繼龍有感於蔣介石的知遇之恩,打起仗來更是賣力,但是當時國民黨軍隊在解放軍的攻勢面前,幾乎是一觸即潰,79軍也在宣恩被擊潰。當時李繼龍打扮成普通士兵想要逃走,但是最終還是被解放軍戰士發現,淪為了俘虜。

建國後,李繼龍被保釋出獄,他甚至還加入了民革,不過,在1953年,李繼龍再次被捕入獄,後關押於功德林中,1955年,當時正值「鎮反」運動的高潮,他被以「反革命罪」處決,直到1986年才予以平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1955年首次授銜,第一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元帥分別是誰?
    1955年,對於中國的很多軍事家來說,都是特殊的一年。因為在幾年的發展後,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有了政治和物質的堅實基礎。軍銜制也因此橫空出世,第六次會議通過後,決定在這一年的9月進行首次授銜。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7名、少將807名,那麼這麼多的優秀將領之中,誰又是第一呢?
  • 賀誠將軍:因何直到1958年才被補授中將軍銜?與中醫有關
    1955年9月27日,為表彰那些為中國革命勝利和新中國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共和國將領們,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了隆重的海陸空授銜儀式;此次大授銜共誕生了1048名開國將帥,其中中將有175名。但眾所周知的是,我軍一共有177名開國中將,剩餘的兩名分別是聶鶴亭將軍和賀誠將軍,他們分別是在1956年1月和1958年被補授於中將軍銜。那麼他們都是什麼原因被推遲授予軍銜了呢?前面我們說了聶鶴亭將軍,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賀誠中將被推遲授予軍銜的原因。
  • 「紅色大管家」葉季壯,1945年被授中將銜,1955年被授了什麼銜?
    在1955年的大授銜中,曾有許多戰功累累的將軍,被授予了相應軍銜,他們無一不是在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立下了卓越功勳的將軍。然而在1945年9月,我軍便有一人被中央軍事委員授予了中將軍銜。值得一提的是,此人從未摸過槍,也沒有上過戰場,那麼這人是誰?
  • 1955年大授銜,個個勳章滿身,為何徐介藩少將無任何勳章?
    1955年大授銜,個個勳章滿身,為何徐介藩少將無任何勳章? 1955年大授銜時,根據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表現,有不同級別的勳章。 羅厚福被授予大校軍銜,但獲得了八一、獨立自由、解放三個一級勳章。
  • 這兩位將軍,同年出生,1955年又一起授中將,後又同一年去世!
    其中湖北的紅安縣,就誕生了兩百多位開國將軍,稱為中國第一將軍縣。今天我們介紹的這兩位將軍就是從這個縣城走出來的。 秦基偉 在開國將軍中,同年出生,又都是老鄉,而且都當過司令員,建國後更是一起被授予中將軍銜的將軍
  • 開國將帥中,最先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以及少將都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舉行了首次授銜儀式,那些曾經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將領們都被授予了相應的軍銜,同時也標誌著我國的軍隊已經走向了正規化。 因此軍銜制度很重要,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部隊經過嚴格整合後,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元帥這些軍銜,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 88年授銜3位河南人被授上將,2位開國少將,另一人是誰?什麼資歷
    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6年後,中共中央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授銜儀式。在這其中,河南籍上將1人,中將9人,少將104人。授銜儀式結束後,激烈的掌聲傳至禮堂內外。這最耀眼的時刻,他們值得擁有,這也是新中國為他們的付出做出最好的褒獎。
  • 開國中將兩個兒子都是將軍,一門三將星,一位曾獲軍事學碩士學位
    1955年,我國舉辦了隆重的授銜大會,表彰了那些在革命期間做出傑出貢獻和為新中國浴血奮戰的優秀將領,他們是國家的英雄,更是家人們的驕傲。這些開國將領的後代們,大部分都受其影響,躋身軍界,為新中國的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
  • 唯一一位副軍級開國中將,遺體火化後,骨灰中發現了21塊彈片
    相信你一定知道開國將領們,楊秀山其實是開國中將中的一個,1995年授銜活動,他也有參加的資格;那時候參與授銜的開國中將一共有177個,裡頭包括了54個準兵團級的,95個正軍級的以及4個沒有等級的;在這四個裡,楊秀山是當時唯一的副軍級別。為什麼要專門說一點呢?是這樣的,當時授銜是有一定規定的,需要符合標準才能被授銜,而副軍級是沒有資格被授予中將的軍銜的,那麼楊秀山是怎麼被授予中將的呢?
  • 開國中將及以上軍銜有254人,他是唯一北京籍將星,部下18位上將
    作為清政府曾經的大本營,革命的春風吹到北京時受到了不少阻撓,這也導致了開國中將(含)以上的軍官僅有一位北京籍,而且是中將級。雖僅僅被授予中將軍銜,但他曾是八路軍三大主力師之一的129師巨頭之一。倪志亮是黃埔軍校的高材生,是一位優秀且忠誠的軍人,在參軍前他進過私塾,在那個年代已經算得上是文化不低的年輕人。倪志亮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夠報效祖國,所以在17歲時就選擇參軍入伍,開始在戰場中磨礪自己。倪志亮在軍隊中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軍事天賦,從小士兵做到排長、從普通文書到進入黃埔軍校,倪志亮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著,直到成為軍隊中的一員虎將,實現自己的保衛國家的人生目標。
  • 他本該授中將 , 偉人:不要忘記他1950年的貢獻!後提為上將
    但其實在授予儀式之前,韓將軍原來是中將軍銜,經偉人等商議後破格提拔他為上將軍銜,這次變動並沒有引來爭議 1946年10月份,國軍調動了大量的部隊南下,情況十分緊急,並且隨時都有戰爭爆發的可能,敵方甚至還出動了王牌師團25師,想要對我軍進行一次猛烈的打擊。
  • 這位開國少將智勇雙全,卻在新中國成立後被特務殺害了,讓人惋惜
    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先烈們的不畏強權、艱苦奮鬥才換來的,在我國的解放史上有不少為了新中國付出生命代價的先烈們,但今天歷史君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卻是在新中國成立後,死在特務手上的開國少將,他就是開國少將李發李將軍。
  • 截止2020年7月24日,開國少將還有多少在世?2019年已去世五位
    從1921年建黨以來到1949年,我黨走過了將近三十年的風風雨雨,挺過了許許多多的戰爭,終於迎來了嶄新的生活。1955年,我國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用來表彰在戰爭中做出了卓越功績的人們。這也是我國首次大規模的授銜,有元帥十人、大將十人、上將五十五人、中將175人以及少將798人。本來還想在元帥之上設置一個大元帥,最後被委婉地推辭了。後來,還進行過幾次補授儀式。1956年,王建安補授為上將,聶鶴亭補授為中將;1958年,李聚奎補授為上將,賀誠補授為中將。所以,上將一共有57人,中將一共有177人。
  • 原屬湖北麻城乘馬崗的9位開國將軍,為何劃歸新縣,他們都有誰?
    黃土崗鎮:張培榮(1955年授銜)  宋埠鎮:袁彬(1961年授銜)  歧亭鎮:周純麟(1955年授銜)  木子店鎮:佘積德(1955年授銜)  其中原屬乘馬崗鎮的許世友上將、鄭維山中將、張池明中將、張吉厚少將、餘述生少將、朱致平少將、高立忠少將、胡立聲少將、陳波少將,此9位將軍由於原所在出生地於1933年已劃歸信陽新縣,所以常規統計的麻城籍開國少將沒有包含他們
  • 《亮劍》他雖然是一名後勤部長,但1955年授銜時,卻是中將軍銜!
    《亮劍》他雖然是一名後勤部長,但1955年授銜時,卻是中將軍銜!《亮劍》這部劇大家應該很熟悉了,在劇中有一位後勤部長,也是唯一一位能夠有機會出鏡的後勤部長,他就是張萬和,與李雲龍是老鄉,都來至大別山。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這位後勤部長到底是一個什麼級別呢?團一級?旅一級?還是師一級呢?還有,1955年他會授什麼銜呢?
  • 開國中將曾救老蔣一命,蔣緯國卻說:他是老總統身邊最危險的人物
    在我軍紅色特工的歷史上,有一位曾屢立奇功,由於他是開國中將,再加上李克農經常稱他為「隱形人」因而這位紅色特工也有了另外的一個稱呼,那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隱形將軍」說到這裡,想必很多人就已經知道了,此人正是韓練成將軍。
  • 此縱隊的兩任司令員是開國中將,他們手下一個文書,後來晉升上將
    這個縱隊的前兩任司令員都是開國中將,他們手下的一個文書,後來晉升上將,您知道嗎?1948年3月,東北野戰軍的獨立第一、第二、第三師,合編組建成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萬毅任司令員,劉興元任政治委員,全縱隊3.6萬餘人。萬毅後來被授開國中將,首任政委劉興元也是開國中將。1948年11月,我軍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第五縱隊改稱解放軍第42軍,萬毅仍任軍長。
  • 百歲開國少將離世 開國將星僅存13人
    為維持生計,他出生後不久就被父母過繼給隔房的伯父做繼子。在伯父的資助下,方槐讀了兩年的私塾學堂。方槐的命運在12歲時得到了改變。那年,中央蘇區革命鬥爭如火如荼,方槐加入了兒童團。兩年後的1931年,方槐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翌年,方槐又加入了紅軍隊伍,成了一名紅軍戰士,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他告別家鄉踏上萬裡長徵路。
  • 這位開國中將是電影《大決戰》的首席顧問,而且有福命,最受重用
    的確,1991至1992年期間拍攝的電影版《大決戰》是一代經典,後人難以逾越,那是史詩級的大型歷史題材電影,讓人觀後無法忘記。說到《大決戰》那部電影,讓永宣回憶起一個歷史人物,他就是張震將軍,他當時是該電影的首席歷史顧問,也是電影中篇《淮海戰役》的總顧問。
  • 開國57位上將,其中有三位是國軍將領,他們分別是誰
    陳明仁是國軍的一員悍將,在解放戰爭初期,四平戰役,曾經打敗了林總的軍隊,由少將晉升中將。1949年8月4日,陳明仁與程潛率部在長沙宣布起義。所部加入了四野林總的部隊,所謂「相逢一笑泯恩仇」。後擔任過湖南軍區副司令員、湖南政府臨時主席,為和平解放湖南作出了巨大貢獻。11月,任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二十一兵團司令、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等職。1951年,率領所部去廣西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