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朋友告訴我股市大跌心情極差,讓我幫忙看個圖紙,找找有什麼問題。
說是「結構工程師忙於炒股,沒有時間審查圖紙?」這是什麼騷操作???搬磚乙方的我奴性大發,打開了項目基礎部分的圖紙。採用的一柱一樁的問題來進行深入討論一下,遂記錄之。
一,工程概況
項目位於南方某市,擬建2棟6層框架結構房屋,一棟為設備大樓一棟為綜合樓,局部有地下室,高度均為25.6米,面積接近30000平方米。抗震設防烈度7度,設備大樓抗震設防等級一級,綜合樓抗震設防等級二級。設計單位根據巖土勘察報告選用衝孔灌注樁,樁直徑0.8~2.2米共7種,樁長約27-35米,樁端支承巖為微風化巖,提供的單樁的承載力特徵值如下:
設計共93條樁,選用的柱下單樁89條,和柱下雙樁共4條樁,以一柱一樁為主,佔比96%,是該項目基礎的主要形式。值得深入研究。基礎部分平面如下:
二,一柱一樁存在的問題
1、 首先是承臺尺寸問題。本項目設計的承臺大樣如下:
跟《建築樁基技術規範》JGJ 94-2008的4.2.3示意圖一致,是一樁一柱的常規做法。
再看某柱子平面,是這個樣子:
我第一個感覺,樁直徑好大啊,1200X1200的柱子都在樁範圍裡面了,於是以本人力所能及的水平畫出剖面圖:
讓人想到這個承臺是不是有點多餘。馬上翻出小寶典JGJ94-2008找依據,其中4.2.4條第3款,「對於大直徑樁,當採用一柱一樁時可設置承臺或將樁與柱直接連接。」
4.2.5條第1款,「對於一柱一樁基礎,柱與樁直徑連接時,柱縱向主筋錨入樁身內長度不應小於35倍縱向主筋直徑。」於是初步判斷是可行的。
具體考慮到施工時柱子的鋼筋能夠順利的錨入樁內,以2200直徑樁為例,柱子最大外接圓直徑就為2200-(70+10+22+20)*2=1956mm。以上計算減去的分別是樁保護層、箍筋、樁縱筋和加勁勁,可則表示樁內可以錨入鋼筋的矩形淨空間為1956x0.7071=1383mm,柱子的尺寸則可以增加(12+20)x2即柱子箍筋和保護層的尺寸,那麼2200的樁勁理論上可以直接與1400以下的柱子直接連接。綜上,一柱一樁直接連接的最大柱子尺寸計算公式可以歸納為:
Bmax=0.7071X[D-(as+ds+d+dr)x2]+2(a』+dc) (式1-1)
其中:Bmax: 一柱一樁直接連接的最大柱子尺寸
D:樁直徑
as:樁的保護層厚度
ds:樁的箍筋直徑
d:樁的縱筋直徑
dr:樁的加勁筋直徑
a』:柱的保護層厚度
dc:柱的箍筋直徑
公式(1-1)可以用來校驗一樁一柱的尺寸可行性。改進後的連接效果:1是降低成本,可減少承臺的工程量;2是可以減少工期,灌注樁施工後需要單獨施工承臺,養護後再繼續施工上部柱子,可帶來一定工期優化效果。設計答覆2200的大直徑樁可以考慮優化,這裡先埋個疑問,後面可能要翻車,呵呵。
2、 然後是混凝土的等級問題:以本項目為例,低層柱子的混凝土強度等級C55,樁承臺C35,降了4個級。於是讓甲方爸爸去問問設計院是否有驗算:
得到設計的回覆是砼等級與承臺承壓沒有直接的關聯,是軸心抗壓。看來是設計單位沒重視問題的所在。於是我又問了另外一個大院的結構老司機:
看來樁柱砼強度不同,不進行驗算有一定普遍性。於是我又翻出了小寶典《混凝土設計規範》GB50010-2015,其中6.6節有這樣的內容:
繼續上圖:
以該項目為例C55的底層柱子,C35的承臺,面積相當,但是等級降了4個等級,按照6.6.1-1是有可能算不過的。奴性大法又打開計算書,查看了低層柱子的最大標準值Nk,max=31347KN,簡化計算取Fl=1.35Nk,max=42318kN:
Fl>1.35x1.0x(0.70710.5x2200/1200)x16.7x(1200)2/1000=50048KN,(Bl按內接矩形面積計算)表明截面滿足限制條件,該柱能採用直接插入樁的連接形式,還好沒有翻車。再驗算一下原來設計單位的承臺尺寸是否滿足截面限制,經計算:
1.35x1.0x(2.6/1.2)x16.7x12002/1000=70340KN>42318KN,承臺面積滿足計算要求。但表明局部承載力富裕較多,不太經濟,這與前面的判斷是一致的。
然後再看看公式6.6.3的前半部分:
即0.9βcβlfcAn,該部分表示不配置間接鋼筋所能承受的局部承載力,代入上述數據計算得:
0.9x(0.70710.5x2200/1200)x16.7x(1200)2/1000=33365KN<Fl=42318KN,表明不配置間接鋼筋可滿足局部承載力要求,砼提供的局部承載力佔比78.8%。需要配置間接鋼筋,這是容易忽視的隱患點,改成直接連接後需要配置間接鋼筋。
三,進一步分析
1、敏感性分析:
GB50010-2015第6.6.1節內容看,影響樁柱連接的關鍵影響因素為砼強度變化和專注面積變化,為此進行砼強度和承臺面積對局部承載力的敏感性分析。還以上述工程的1200mm方柱和2200mm直徑樁為例子進行計算列表如下:
可見fc影響更敏感。如果承臺面積和柱子面積相當,混凝土等級降低一級,局部承載力能滿足計算要求;降低2級,如本例C45時,局部承載力將不滿足規範要求。
2、是否配置間接鋼筋校驗。依據GB50010-2015第6.6.3節內容進行一步列表分析:
計算表明,當承臺邊長擴大到柱子2倍,則不需要增加間接鋼筋即可滿足局部承載要求。本項目具體承臺尺寸2.6為柱子2.16倍,滿足要求。從砼強度影響因素看,不增加承臺面積條件,不增加間接鋼筋都不滿足,等強度下砼提供承載力約80%,另外20%承載力需要間接鋼筋作出貢獻。
3、 利用本文1-1公式,以本項目為例子,1200mm方柱直接連接的最小樁直徑為:1867,取1900mm,此時Bl=1.33,對降低砼強度後是否需要配置間接鋼筋提供的局部承載力進行試算:
計算表明,本工程1900mm直接樁直接接1200mm方柱,降低承臺混凝土強度後需要採用間接鋼筋進行局部加強。
四,一些建議
綜上,對於一柱一樁的設計,有以下建議:
1.對於一柱一樁,建議在滿足尺寸要求情況取消承臺,可取得一定的經濟和工期效益。
2. 降低砼強度,如多於兩級時,應進行局部承載力的驗算,按計算配置必要的間接鋼筋。
對於普通承臺,局部承壓的問題其實也是雷同的,建議降低承臺砼標號時,也補充局部承載力驗算,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