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書寫在教師的日常工作中佔比很大,PPT、自製小卷、課堂筆記……,很多地方都會用到這個看似簡單,實際一點兒都不簡單的小難題。
到底拼音在電腦中如何輸入?怎樣輸效率才算最高?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幾組小技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方法1、利用第三方輸入法軟鍵盤
缺點:只支持聲母,效率低
輸入法軟鍵盤是很多小夥伴最先想到的辦法。具體做法是,啟動輸入法,右擊提示框,選擇「軟鍵盤」→「拼音字母」,然後直接在鍵盤上敲打對應的鍵位即可。
這個方法有兩個弊端,第一隻支持聲母,像韻母、複韻母無法直接打出。其次字母需要單獨打出,鍵位排布也不相同,不便於快速盲打,實際工作中並不好用。
方法二、利用Word「插入」功能
缺點:效率太低,不適合批量書寫
利用Word的「插入」功能也能輸入拼音,具體方法是:點擊「插入」→「符號」→「其他符號」,將右側的「子集」修改為「拉丁語擴充-A」,然後直接在面板中雙擊字母即可。
可以看到,這個方法能夠輸入絕大多數帶聲調的聲母及韻母,但弊端同樣明顯,複韻母無法直接輸出,且並不適合大批量書寫。
方法三、利用Word自帶的「拼音指南」書寫
弊端:無法批量進行
首先將要標註的漢字選中,然後點擊Word→「開始」→「字體」→「拼音指南」,接下來在彈出面板中調整一下拼音的對齊與大小,最後點擊確定,漢字拼音即出現了。
可以看到,相比前面兩種方法,這個方法在方便程度上無疑要高很多,幾乎就是成品輸出,且不需要用戶再做其他選擇。不過它同樣擁有類似的問題,即無法進行段落級文字的快速標註,依然不適合批量書寫。
方法四、利用拼音字體
弊端:拼音文字共同存在,無法單獨保存,而且個別漢字無法識別
這個可以說是拼音書寫的終極大法了,就像我們正常打字一樣。
具體方法是:下載一款名叫「方正楷體拼音字庫」的字體,安裝到電腦中,然後在字體列表中選擇「方正楷體拼音」,接下來正常打字即可快速輸出帶拼音標註的文字。
寫在最後
可以看到,以上幾種方法可謂各有千秋,總體來說,方法三和方法四在操作便利性及最終效果上,最適合日常工作使用。當然本文僅僅是以Word為例,Powerpoint在操作上會略有不同,但思路基本一致,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歡迎在下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