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明星不帶貨了嗎?|界面新聞 · JMedia

2021-01-10 界面新聞

文|娛樂硬糖  劉可雲

編輯|李春暉

去年還風頭無兩的流量明星,在今年雙十一表現得格外黯淡。黯淡到很多人都忘了他們,連嘲笑都沒有。

往年這會兒,各家迷妹都加班加點整數據,早為偶像做出了華麗麗的銷量表,讓全世界見識下哥哥的帶貨力。而賺得盆滿缽滿的商家,也忙著在淘寶、微博發大字報,迎合粉絲猛誇代言人給力。

然而,硬糖君整理今年雙十一營銷和戰績發現:為代言人開專場的品牌數量銳減,大家都跑去頭部主播直播間裡催銷量。粉絲存在感也明顯變弱,不再瘋狂砸錢參與淘寶打榜。放眼望去,單鏈沒人買,銷量無亮點,解鎖任務失敗的案例不勝枚舉。

所謂單鏈,即電商平臺裡產品名帶有明星代言、推薦、同款字樣的產品連結,在一定程度上比票房、收視更能直觀體現明星的商業價值。

而今年流量明星在雙十一電商促銷狂歡裡「失聲」,雖然受多方原因影響(比如今年並未產生新「頂流」,老「流量」們也有不同程度的流量下滑)。但總體來說,還是一次粉絲經濟模式、明星商務模式的轉折與調整。

誰來買哥哥的單鏈?

去年雙十一,數千個品牌以各種關係捆綁明星搶跑預售。為求在激烈團戰裡突圍,各家推出過見面會、籤名海報、限量盲盒等花式任務玩法,最終好幾家粉絲買出了破億的銷售額。

今年品牌方就明顯沒有走心。而沒走心,可能是因為壓根沒上心。

雅詩蘭黛、清揚、香飄飄等眾多品牌雖貼出代言海報,可並未對粉絲群體展開針對性營銷。要知道,去年雅詩蘭黛踩著預售時間官宣李現、肖戰兩大頂流代言,分別主推親選產品。幹皮油皮兩手抓,粉絲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各自為單品衝出了7萬多件銷量。

對比來看,HFP、開小灶、伊貝詩等新銳品牌的玩法較為豐富,但也缺乏創新性。禮盒搭配明星周邊的常規操作,實在難以點燃粉絲的戰鬥熱情。R1SE趙磊的伊貝詩聯名定製禮盒,銷量至今未能破百。

更混亂的是,「偷銷量」行為淪為常態。海飛絲某款產品預售時並非單鏈,不久後商品連結裡卻多了劉寧宇的名字,惹得別家粉絲不悅;薇婭、李佳琦直播間裡熱賣的產品,轉身就被算進明星個人業績,也引起路人吐槽不滿。

找明星代言本來是為了帶貨,結果偷路人銷量算明星業績,算幾個意思呢?是不是花錢找明星的市場部,也覺得實在沒法跟老闆交差?

品牌的態度敷衍,粉絲當然也很難真情投入。今年各家粉絲後援會基本沒有組織淘寶打榜任務,更別提制定詳細衝銷量策略。全靠散粉賣力吆喝,試圖託起偶像重點合作品牌的銷量,避免數據太過難看。

從全線出擊到「保底消費」,短短一年,粉絲對偶像代言產品的消費心理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正如開篇提到的,今年雙十一還是「老牌」頂流當主角,新晉流量嚴重缺席。去年雙十一的「四大頂流」——肖戰、王一博、李現、朱一龍雖沒能延續「銷售額破億」的帶貨神話。但今年的情形下能帶貨千萬,也足夠讓粉絲髮喜報全網通告了。

肖戰仍處輿論漩渦中,粉絲也就最上頭、最有幹勁。他的四條單鏈成績都不錯,百威、真果粒最熱銷。自預售後,百威啤酒銷量迅速突破5萬,率先創下1500多萬的銷售額。真果粒因推出限定手辦、檯曆頗得粉絲青睞,銷量一路飆漲至登上飲品排行榜首位。

同樣因《陳情令》走紅的王一博,雖沒有突出單品,卻拿下了海飛絲、植村秀、百雀羚、完子心選等大量洗護用品的合作,以「單鏈最多的男人」撬動起可觀的總銷售額。

朱一龍、李現、鄧倫等的合作品牌單鏈不多,但勝在都有經典產品,帶貨數據照樣可圈可點。手握歐舒丹和膳魔師,朱老師再次穩住江湖地位。而李現單靠小棕瓶眼霜,就足以殺進「帶貨千萬」陣營。

不過,這些頂流選手普遍存在嚴重偏科。單品爆賣千萬的背後,隱藏的是聯名、禮盒滯銷的尷尬。王一博的燕京啤酒定製款,開售數日銷量都未能破千。

總體來看,流量的帶貨能力都在下滑。而老流量之所以仍穩佔前排,說到底還是新流量的「襯託」。

今年內娛造星成果慘澹。宋威龍、丁禹兮、成毅雖因劇集人氣躥升,過了把「限定男友」的癮。但三月劇粉跑得快,很難轉化成具有購買力和持續黏性的真愛粉、事業粉。尤其是正值熱度巔峰的成毅,官宣首個商務代言時率先用單鏈收割過一輪。等到雙十一,粉絲已無心迎戰。

頂流誕生也是有窗口期的。2014年前後是一波,以歸國四子、李易峰楊洋等流量小生為代表。2018年前後是一波,以蔡徐坤、朱一龍、肖戰、王一博等為代表。

時間隔太短,老頂流尚未戀愛、色衰、轉型失敗,他們的迷妹熱情也未燃盡,而新一代迷妹尚未長大替補。看來要等下一波頂流,咱們得相約2022。

順得哥情失嫂意

新生迷妹尚未長大,但現役迷妹已經累了。

隨著微博轉贊評的數據泡沫破裂,品牌方紛紛抓起商業實績。為幫自家偶像爭取更多資源,粉絲氪金打榜也就成為追星日常。

如今,帶貨效果即商業價值早已是飯圈共識。但為何此時品牌方卻放下了割韭菜的鐮刀?變化背後,其實是商家、粉絲、路人關於明星代言的態度較量。

牽手流量明星,本質是品牌為搶佔市場做出的精準營銷。這意味著商家不必經過從無到有的用戶培養,能借明星直接觸達一部分群體。但流量是動態的,商家押注晚了,或押注錯了,都將承擔慘痛代價,甚至公關危機。

近期,周震南、黃明昊因家人問題遭網友抵制,代言產品也受到牽連。正義群眾前往官微、淘寶留言,要求拉麵說、橘朵等品牌及時更換代言人。其中,橘朵還因客服處理不當成了新聞,品牌口碑斷崖式下跌。

昔日人氣偶像秒變老賴之子,品牌也是有苦難言啊!某品牌市場負責人告訴硬糖君,他們雙十一的宣傳計劃因此被迫中斷、延期,預估隱形損失數百萬。好在靠主播、網紅救場,才臨時扳回一場。

因此,為了儘可能規避風險,當下品牌和藝人合作講究短線營收,偏愛多方位作戰和月拋式代言。牽手眾多流量明星,在其事業上升期快速完成收割,火速籤約解約成為商業代言新模板。成毅、白敬亭、任嘉倫、劉詩詩……都叫OLAY品牌代言人。

然而,這種品牌代言關係極其鬆散,容易導致不同消費群體的認知衝突。最初,粉絲為抵抗對家、路人嘲諷,對偶像的各路代言照單全收。可長此以往,她們意識到品牌代言更換太快,一味跟著商家節奏跑會造成應援失序,經常出現為他人做嫁衣的情況。

仨月前你還忙著內部動員,拖家帶口買某款產品幫哥哥衝業績。結果產品還沒開封,代言就落進了對家手中。

最最難受的是,各家粉絲會對比公司財報、銷售數據,用「同比暴增」「刷新全年總量」來美化自家成績單。但由於缺乏透明的統計體系,咱辛辛苦苦「買」出來的數據,指不定就成了別人的墊腳石。

即便是專屬單鏈,也正面臨「沒有脫水路人盤能否算實績」的質疑。比如雅詩蘭黛、海飛絲、Olay、蒙牛這樣的品牌,品牌受眾本身體量龐大,單品銷量破萬不足為奇。去年雙十一,不少消費者因收到明星籤名海報,公開表示無法接受「按頭送粉籍」。今年MAC、海飛絲、清揚也曾因此陷入爭議,引起路人強烈不滿。

品牌越來越難在明星、粉絲和路人間找到平衡點,開始尋找更安全高效的營銷策略和「代言」關係。粉絲多且轉化快的電商主播,逐漸取代流量明星,成為品牌追逐銷量的新夥伴。

誰能為品牌代言?

雖說流量明星不再是帶貨江湖裡最耀眼的那個,但仍是將品牌帶進大眾視野的優秀種子。

品牌營銷,其實就是被看見、被接受、最終凝聚共識的過程。明星可以帶來充分曝光,在激活特定粉絲群體後,讓產品信息順著關係網觸達更多受眾。但要想贏得路人用戶的認可,就需要品牌方對已有市場進行綜合分析,站在長遠角度篩選出調性相符的代言人。

彩妝和快消品牌因產品線多且更新快,一直是捆綁流量明星的重要品類,留下過諸多經典案例。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在完成一次次粉絲收割後,輻射面反而在收窄,路人看來槽點頗多。

2016年前後,陳偉霆、楊洋等流量小生開始接到美妝品牌的橄欖枝,推出特別定製款口紅。陳偉霆的女皇色上線秒空,一度刷新美妝行業相關銷售記錄。各大護膚、美妝品牌看到別人「吃肉」後,也紛紛邀請男明星擔任代言人或形象大使。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有近30家美妝品牌籤下男星充當門面。它們的合作範圍也逐漸從流量明星、當紅偶像,逐漸擴張至張涵予、雷佳音、許巍等邊緣陣容。

流量明星本就是「化妝的男人」,所以肖戰、蔡徐坤拿起口紅、粉底液時,並不會形成巨大反差。可張涵予、雷佳音等粗糙大叔的形象深入人心,很難和化妝、護膚聯繫起來,怎麼看怎麼違和,也無法讓人信服。

如果消費者有罪,可以讓法律來懲罰我們,而不是美妝商家強推的迷惑審美組合。去年,許巍老師擔任修麗可品牌摯友一事,便在全網掀起熱議,「搞笑合作」「群演現場」等吐槽如潮湧來。張雲雷x稚優泉、雷佳音x茱莉蔻、白宇x美寶蓮、黃磊x倩碧……翻車案例不在少數。

難以接受「創意營銷」的網友,開始在微博、豆瓣發帖,呼喚美妝品牌將代言交還女星。此前,趙薇在《演員請就位》裡談到化妝品、護膚品全是小男生代言,更是激起女權圈子的共鳴。

此時,完美日記再次證明:營銷,它是專業的。在男代言人、年齡焦慮引起社會普遍不滿的時候,完美日記官宣新代言人周迅獲得巨大成功。牽手影后讓品牌的形象和質感瞬間拉滿,也成功撬動起龐大的新用戶群體。

熟齡姐姐爭相購買,藉以表達消費態度。截至發稿,周迅同款口紅已有近30萬人付款,累計總銷售額超2600萬,堪稱今年美妝圈最佳營銷案例。據硬糖君了解,好幾家美妝品牌都已聽見大眾心聲,有意將宣傳重點放回女性身上。

流量明星雙十一失勢,是長時間量變積累釋放的一次質變。流量的優劣尚眾說紛紜,外界又已需要新的方式來評估明星商業價值。總歸值得開心的是,看膩了滿屏男星彩妝代言的我們,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相關焦點

  • 學術應該有明星嗎?|界面新聞 · JMedia
    總之要形容《百家講壇》在「學術明星」誕生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它更適合被形容為一個催化劑,在那個社交網絡還沒有成型、傳統媒體又逐漸開始與大眾審美出現脫節的時代,它為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打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通道。對於學術明星們來說,這個通道顯然就對接著「流量」,而有流量顯然意味著擁有一切,意味著自己的努力終於有機會真金白銀地兌現價值。
  • 流量明星不帶貨了嗎?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去年還風頭無兩的流量明星,在今年雙十一表現得格外黯淡。黯淡到很多人都忘了他們,連嘲笑都沒有。 往年這會兒,各家迷妹都加班加點整數據,早為偶像做出了華麗麗的銷量表,讓全世界見識下哥哥的帶貨力。而賺得盆滿缽滿的商家,也忙著在淘寶、微博發大字報,迎合粉絲猛誇代言人給力。
  • 被明星直播帶貨帶進溝,看清楚,流量不代表質量!
    直播帶貨的火熱趨勢下,眾多品牌商家紛紛和人氣明星合作,在直播間向消費者們推薦實惠好物,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然而隨著狂歡的結束,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開始漸漸浮出水面。明星、大V帶貨不講武德?氣人!近日,中消協就在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裡,指出明星直播帶貨涉嫌刷單造假、售後服務滿意度低、體驗較差等問題,直接點名汪涵、李佳琦和李雪琴。報告顯示,李佳琦直播間的商品「買完不讓換」,消費者守在屏幕前費很大勁搶到的東西,出現質量問題後,商家卻說只能退貨不能換貨。
  • 李鐵這些年|界面新聞 · JMedia
    我們取得的成績真的比外國教練差嗎?我們也很努力,如果我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都瞧不起中國人的話,我們中國足球還真的有希望嗎?」無論是作為球員、教練,還是一個足球創業者,李鐵始終對足球飽含希望與熱情,他一直都是那個吹著劉海、跑不死的鐵子。在球員職業生涯因傷病結束的這些年裡,足球仍然是他生活的中心,他努力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教練,也讓足球成為更多孩子的夢想。
  • 菜地之夏|界面新聞 · JMedia
    大人們既心疼又不忍大笑,一番連哄帶騙後,主要是辣味褪去,小孩這才消停。現在是食客體驗:清晨,暑氣未至。通體晨露的青椒離開母樹,清涼如斯。日過晌午,青椒敞開心扉。辣椒炒肉,湖南當地叫法是小炒肉,是衡量湘菜廚子炒功的入門級菜品。就像粵菜廚師苛求幹炒牛河的火候,廚房是水與火的藝術,小炒肉最顯真章。新鮮五花肉薄片,三五條青椒寸段,仰賴蒜頭增香。
  • 明星直播帶貨是大勢所趨?張子楓直播帶貨費用報價檔期分享
    想必大家對「網紅直播帶貨」這一電商營銷模式已經非常熟悉,又或者自己也曾經在某一直播間購買過網紅推薦的產品。網紅直播帶貨打破了傳統的推銷模式,其中巨大的利益讓明星也開始入場直播領域。繼「網紅直播帶貨」模式後,今年亦逐漸興起了一股「明星直播帶貨」的浪潮。王祖藍、柳巖、郭富城等明星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列。
  • 2020年,中國99.5%的明星都在直播間帶貨,誰的成績最好?
    我不引以為恥也不引以為傲,對我來說這就是一份工作。但觀眾好像會以你帶貨的價格來定義所謂高級和不高級,我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價值觀。 柳巖不明白,她只是在表演一個主播該有的樣子啊,為什麼這屆觀眾那麼難搞? 不過粉絲提醒我了,我的夢想還是做一名演員,所以我暫時不會再做直播帶貨了。
  • 李子柒帶貨日訂單15萬,大牌明星成交10單,這是為什麼?
    吳曉波直播帶貨明星帶貨的真實數據現在我們已經可以經常在直播平臺看到明星在帶貨了,觀看的人很多,應該說是場場爆滿,只要有明星的地方,流量一定是巨量,現場也很熱鬧,但是商家要的銷售數據並沒有那麼樂觀。本以為這和之前眾多明星帶貨首秀一樣,有名人,有關注、有流量,那麼就會有銷量,可是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一位參與直播後端商家負責人向媒體爆料,「我們付了60萬元坑位費,但是實際成交5萬元都不到。真是令人大跌眼鏡,當時我預估能賣到50多萬,樂觀的估計能到150萬,按照100萬準備的貨,還好中途只屯了一半的貨,不然就虧得更大。」
  • 2018明星帶貨榜單公布,楊冪穩居冠軍寶座,朱一龍成唯二入榜男星
    購買明星同款,早已成為追星的新方式。最近,某網購平臺公布了2018年頂級流量明星帶貨排行榜,楊冪穩居TOP1的位置,餘文樂因為港潮的人設深入人心,在帶貨能力上僅次於楊冪,而在網際網路上影響力比較大的流量型鮮肉藝人只有朱一龍一人上榜,迪麗熱巴、江疏影、周冬雨、倪妮等女藝人因為各自時尚形象帶貨能力擠進TOP10內,好久沒有影視作品上線的高圓圓憑藉著衣品和國民影響力位居帶貨榜最末位。
  • 刷流量?2020年明星直播翻車不斷,誰是最後的贏家?
    陳赫的首秀直播了4個小時帶貨8000萬;「乘風破浪的姐姐「張雨綺也在今年成為了快手電商代言人,與主播辛巴合作帶貨2.23億元;隨後,直播間又相繼出現了柳巖、賈乃亮、鄭爽、張韶涵、汪涵、王祖藍、王耀慶、葉一茜、胡可、李小璐等等。 然而明星們真的會「良心「帶貨嗎?
  •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今年的元旦夜,小米集團的創始人兼CEO雷軍以直播帶貨方式,賣出了小米在2021年的首個1.88億元,當晚整場直播累計觀看量超3849萬。同樣是在跨年的節點,分眾傳媒的創始人江南春、財經作家吳曉波、明星、主播、縣長鄉長紛紛現身直播賣貨,甚至在各種綜藝晚會現場,直播帶貨也依然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 如果再讓流量明星亂帶節奏,國民連是非對錯都要分不清了
    文\熊貓哥本人不是娛樂寫手,平時很少關注娛樂方面的新聞,但一打開手機就不得不看到一些不願意看到新聞,朗朗妻子吉娜懷孕不顯懷其中之一。朗朗和吉娜夫婦,反覆在綜藝節目中把懷孕不顯懷當作炒作題材,給人一種,懷孕不顯懷才是正確的、美的,懷孕大肚子是錯誤的、醜的。
  • 緊日子與直播帶貨,李佳琦和薇婭還能火多久?
    網上有段子說,有的主播一場直播賣掉12個貨櫃的貨物,有人一秒賣出228萬銷售額,超過一半的淘寶商家通過直播帶貨。明星下沉,網紅上行,兩者之間的邊界變得越發模糊,不變的卻是流量與效益。  新零售、新消費、新品牌、新場景、新業態……網際網路上到處是慫恿你消費,買買買的。
  • 直播帶貨風涼了?
    當直播帶貨經濟席捲全國,越來越多的明星、網紅、企業家進入賣貨直播間,帶貨的品類日趨豐富,直播間越來越「熱鬧」,但一條條造假刷單的暗河孕育而生。當直播帶貨殺成一片紅海,流量紅利被瓜分殆盡。主播直播間的銷售額、觀看人數、成交量的水分越來越多,相關MCN機構也成為數據造假的主導者,造假成為行業內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 「直播帶貨」「秒殺」用英語怎麼說?
    那麼,小夥伴們,你們知道「直播帶貨」「秒殺」如何用英語表達嗎? 首先,「直播帶貨」這個詞是近幾年興起的,意思是在直播間裡開直播賣東西。 「直播」是live,帶貨說直白點就是「賣東西」,正式說法就是「貿易」。 所以帶貨可以說是commerce,那麼連起來,「直播帶貨」也就是livestreaming commerce。
  • 丁真和王冰冰爆火背後:留給流量明星的時間不多了
    撒貝寧,王冰冰,以及之前的央視主播帶貨潮,都是這個趨勢的體現。其實就看撒貝寧這段對話你都能直觀感受到一個現實,央視的精英是很多的。在之前幾年,可能由於放不下架子,可能由於不適應網絡,央視的傳播力度小了,因此為了流量為了大眾關注度,往往需要和流量明星合作,以吸引年輕人。
  • ...帶貨也要算效益帳:個別地區高價請名人做直播,費用和效益不成正比
    鄉村直播帶貨也要算效益帳一段時間以來,直播帶貨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幫助相關產品進入千家萬戶。但個別地區不惜高價請名人做直播,邀請費用和帶貨效益不成正比。貧困地區如何用好直播帶貨手段,實現產業發展、帶貨銷售的雙贏?本期大家談,我們選刊3篇來稿,與讀者一道探討。
  • 老羅這次抖音直播帶貨為什麼失敗了?
    老羅首次抖音直播真是讓我感到難過,隱隱覺得當年江湖傳言快手給了老羅一個億是真的,這次可是把抖音帶貨給破功了。抖音全站流量推動之下,相信看過的人都已經有了自己的評價了,反正要麼抖音不適合帶貨,要麼老羅不適合帶貨,或者兩個都不適合。
  • 【回顧】2020電商直播帶貨發展的大事件
    受疫情影響,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可謂是出盡了風頭,雖然中間也有很多不少的遺憾,總的來說,電商直播在去年已經是圓滿結束了。今天我們來捋一捋2020年電商直播帶貨發生過的大事件吧。
  • 直播帶貨,監管必須強起來
    近年來,直播帶貨作為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新業態,迅速發展成了一種重要的營銷和引流手段。特別是2020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傳統線下銷售模式受到衝擊,網絡直播帶貨獲得爆發性增長。在直播帶貨行業高速發展的當下,許多人紛紛加入,有影視明星、社會名人、普通農戶、企業商家等等,其專業素質參差不齊。一些主播在地方政府、企業商家的培訓支持下,積極為地方特產、各類商品「代言」,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有一些渾水摸魚的主播群體,為獲得人氣和收益,搞虛假宣傳,虛構平臺數據,銷售假冒偽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