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抓住了一個人,當知道他名字後,嚇得連夜將其處死

2020-11-25 騰訊網

滾滾的歷史長河中,譜寫著一個又一個的歷史,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謀權篡位是皇帝們最害怕發生的事情,不僅會危害江山社稷,也不利於加強皇權的專制統治,因而,統治階級的人們會竭盡所能的去打壓各種反抗勢力。

在清朝時期,皇室貴族對於抓獲的反清人士都會處以極刑,並且,以此來顯示朝廷打壓反抗勢力的決心。但是,在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曾國藩並沒有立即把抓住的亂臣賊子全部殺死,而是把抓住的天平天國的一些主要領導者押送到京城之後,由朝廷下令處決他們。

但凡事都有例外,他在抓住李秀成以後,沒有像往常一樣把他押送到京城,而是選擇立即殺死他,那麼,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隱情呢?

原來,李秀成是太平天國軍隊中最為勇猛的領導者之一,其能力自然十分厲害,天京事變之後,可以說是他一個人撐起整個局面,他與陳玉成、李世賢等力撐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營等軍事上的勝利,並建立蘇福省、天浙省,中興了太平天國。其運籌帷幄,多次率兵打敗了清王朝軍隊的進攻,不僅如此,他還攻克了其他的省市地區,比如福建省等,讓太平天國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大。可想而知,曾國藩必然與他多次交鋒,更是他的手下敗將,所以曾國藩必然會對他深惡痛絕。

在金陵被攻陷之前洪秀全已死,那麼,在洪秀全死後忠王李秀成自然就成了太平天國的最高領袖,也可以說是太平天國最後的主心骨。

1864 年,曾國藩攻陷金陵,之後湘軍在天京城內進行了大屠殺,李秀成因在護送小主人洪天福貴撤退的時候,一不小心從馬上摔了下來,受了傷。無奈之下,他只好臨時決定先在南京城附近養傷,之後,被當地的村民告發並用繩子綁了起來,押送到了曾國藩前面。曾國藩親自審問李秀成,至於,他們當時到底說了什麼,誰也不知道。後來,有人猜測那一次見面,兩人必然說了很多不能讓朝廷知道的事情,這才讓曾國藩決定趕緊殺死李秀成。

甚至在第二天,曾國藩給在安慶的兒子曾紀澤寫信道:

「偽忠王曾親訊一次,擬即在此正法。」

其中還有這樣的一段記載,那就是在李秀成被抓住之後,他僅僅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一最快的速度記錄了整個太平天國的發展以及衰亡的歷史,這部歷史長達十萬字。據說他當時寫的速度平均一天7000字,最快的時候一天寫10000多字。大家知道,拿毛筆一天寫一萬字是非常不容易的。

當時他和清軍說他要寫告白書,或者叫自白書、投降書,其實他是在騙清軍,要不然清軍不會給他紙和筆。在這份告白書裡,他依然稱清軍為妖,依然管太平天國的同胞叫天兵。但是,可惜的是,李秀成的這份自述後來被曾國藩給刪減了,其最重要的部分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在一些相關的文獻資料中詳細的描述了曾國荃與其弟弟曾國藩的對話內容,曾國荃曾經勸說曾國藩起兵造反,認為他們擁有二十多萬的士兵,只要和李秀成談判,讓他歸順自己,那麼,必然會有千千萬萬個太平天國的士兵追隨他,想要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從這一點上可以推斷出,在李秀成與曾國藩的談判過程中,肯定推心置腹的勸說曾國藩推翻清王朝統治,自立為王,稱霸天下,他可以帶領太平天國的士兵追隨其左右,幫助他建功立業。

之後,曾國藩否決了曾國荃的提議,並且解釋道:李秀成在被抓住之前還是英雄,只要他發話,必然會有很多人誓死追隨,但是,現在李秀成已經被他關進了大牢,他早已失去號令天下的威望了。並且,在他看來,這個太平天國忠王異常狡猾,只有速殺,才會讓餘黨徹底斷了東山再起的念頭。

曾國藩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樣一段話:曾國藩親自審訊過李秀成,最後決定立馬執行死刑,以免到了京城之後李秀成說一些不該說的話,對自己產生不利影響。那麼,曾國藩到底害怕什麼呢?

這可能也就是為什麼他要刪減劉秀成自述文字的原因了吧,在李秀成的自述書中,也極可能有相關曾國藩的內容,所以後來被曾國藩刪除了,這一點,可以說是最讓曾國藩忌諱的。李秀成如果解押到京,話題涉及到這方面,或者說出什麼對曾氏兄弟不利的話,會讓曾國藩很被動。

其實,在那個多疑的年代,不管曾國藩有沒有打算起兵謀反,只要皇帝聽到關於他謀反的一些話,如論如何都不會再信任他,並且會對他處處提防,甚至可能會直接殺了他,想來,這也是曾國藩沒有把李秀成交由朝廷處置的原因。總而言之,如果押解李秀成去京城,一切將無法控制,有百害而無一利,這樣的事情放在任何人基本都會選擇上冊——讓其速死。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名字非常重要,看看曾國藩名字,你就知道了
    曾國藩出生於1811年11月26日,他出生於湖南省湘鄉縣,乳名為「寬一」,這一年是嘉慶16年。因此寬一就成了曾國藩的第一個名字。幼時的寬一天資並不聰慧,祖祖輩輩均務農,她的父親曾麟書一生考了17次秀,直到43歲才考過。他的親兄弟五人均是寒窗苦讀,但無一人中舉。
  • 曾國藩:先弄清楚背後隱藏的三條規律
    明哲保身,並非說你什麼事情都不用幹,而是要先弄清楚其背後隱藏的三條規律。順應規律,抓住不同時期不同人的心理,不僅能讓自己在危難中置身事外,還能乘機抓到機會,為自己帶來收穫。這是曾國藩心學中,非常有意思的一個方法。下面,我們就通過曾國藩的真實案例,一一講解這三個規律。
  • 洪天貴福被清軍抓住後,究竟說了什麼,為何清軍急忙把他處死
    江西巡撫沈葆楨抓到洪天貴福後,在給慈禧的奏摺中寫道:「洪天貴福黃口小兒,無足介意,惟洪秀全竊號十有餘歲,流毒十有餘省,遺孽猶在,則神奸巨憝倚其名號,足以揮召群兇。」這話非常耐人尋味,究竟洪天貴福說了什麼話,沈葆楨要給慈禧說「黃口小兒,無足介意」,而且請求立刻凌遲處死呢?
  • 曾國藩的幾句話,藏著一個人越來越好的樣子
    曾國藩這一生最強調「勤」,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兄弟、子女,都勸誡大家要懂得勤勉,唯有勤奮努力,才能成就大事。 一直以來,曾國藩都認為自己天資一般,關於他天賦不高,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 某天晚上,年輕的曾國藩在屋裡背書,而此時他們家的房梁上正躲著一個小偷,準備等曾國藩離開後偷點東西。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有三不說,其越是不說,就越能積德積福
    正如曾國藩在家書中所說:「欲去驕字,總以不輕笑非人為第一義。」不說廢話。「吾有志學為聖賢,少時欠居敬工夫,至今猶不免偶有戲言戲動。爾宜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曾國藩長年累月地寫日記反思自己,所以他深知自己有多言,喜歡開玩笑,甚至是說廢話的不好習慣。他也知道這個習慣對於自身品德修養不利,於是逐步改正。
  • 戊戌維新幕後推手張蔭桓,政變中被革職流放新疆後處死
    張蔭桓在戊戌政變中被革職流放新疆,後又被殺害,為繼六君子之後為變法捐軀的第七人。但他的事跡卻一直湮沒無聞,其實是值得說道和紀念的人。張蔭桓(1837-1900年),字樵野,廣州府南海縣人。張家累世經商,家庭富有。張蔭桓年輕時就很有才幹,富有冒險精神。在科舉考試為正道時,他第一次參加縣試沒考中秀才,便不再應試,拋棄已經運行上千年的科舉入仕正道,而是另闢蹊徑,埋頭外語,研究洋務。
  • 曾國藩: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一生的命運
    曾國藩覺得沒必要,他也不願張揚,於是沒讓僕人換。結果,他出門的路上,在一個窄巷裡,遇到一頂綠呢轎。綠呢轎看對面一個藍呢轎居然不讓路,頓時惱了。僕人氣勢洶洶地衝上去,把曾國藩拖了出來。綠呢轎的轎簾也掀開了,那轎中的高官想看看誰那麼大膽,敢擋他的道。一看,發現居然是曾國藩。
  • 蟒蛇投胎,「性格陰險」,科舉不順,大家眼中不一樣的曾國藩
    「偶然巧合,蟒蛇投胎」說到曾國藩,都知道他重謀略,嚴治軍,明刑法,重農事,崇節儉,對緩和社會矛盾,穩定統治秩序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就是這樣一位備受後世推崇的清廷重臣,小時候是人們眼中的怪胎。為什麼說是怪胎?
  • 曾國藩與左宗棠的智慧——明鬥暗合
    歷朝歷代都有血淋淋的教訓,作為中興之臣的曾國藩與左宗棠又怎會不知。曾國藩比左宗棠年長1歲,作為湖南老鄉很早便已相識。二人走向巔峰都得從鎮壓太平天國,掌握兵權說起,並且也在太平天國覆滅之時交惡,走向對立。鹹豐元年正直太平天國初期,曾國藩回家為母奔喪,受朝廷命令與湖南巡撫一同辦理團練,至此名震中外的湘軍誕生了。
  • 曾國藩識人術:判斷一個人是小人還是君子,看這2點就夠了
    說到中國歷史上最功成名就的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一定會排在前幾位他不僅能文能武,善於窺視人心,最重要的是他的「相人之術」,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出一個人的品性。在清朝的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李鴻章會做官」,這段話記錄在張瑋所寫的《歷史的溫度》書籍裡。
  • 妻子夢見丈夫將得天下,醒後歡喜告知他,丈夫一聽,立刻將其殺了
    導讀:妻子夢見丈夫將得天下,醒後歡喜告知他,丈夫一聽,立刻將其殺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民間傳說曾國藩是蟒蛇精轉世,是否像古代帝王一樣為自己造勢?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的名臣,一個讓慈禧既喜歡又害怕的人物,之所以說他讓慈禧喜歡,是因為他的軍事能力強,太平軍中誰也搞不定他,卻讓他組織的湘軍給滅了。又說他讓慈禧害怕,同樣是他的能力太強,一個長達十幾年的反叛勢力都可以搞定的大臣,萬一他利用手裡的軍隊和權力,也來個叛變之類的,慈禧就算不死也得喝一壺了。
  • 曾國藩小時候就笨,30歲之前沒有成就,因為一個人,從此平步青雲
    在歷史課本上,學到近代史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曾國藩這個名字,也會在其他的地方看到他的事跡,例如曾國藩的人生哲學,曾國藩的修身十法等等曾國藩受到今天人們的追捧,不僅僅是他在位期間做出的種種事跡,還有他的人格魅力,人生事跡,通過他的人生,給許多平庸的人帶了曙光與鼓勵,資質平庸的人經過努力也可以出人頭地
  • 曾國藩: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三不說」,40歲後知道就晚了
    曾國藩有著「學問純粹,器實宏深,秉性忠誠,持躬清正」的旌表,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梁啓超稱其:「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 曾國藩:男人有沒有前途,看臉就知道了!學會識人術,看人不走眼
    在這方面,有一句話道出了識人術的精髓,那就是——「脫谷為糠,其髓斯存」,神之謂也。這句話出自晚清名臣曾國藩,意思是說,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要撥開表層看最核心的部分。曾國藩的識人術練得爐火純青,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據統計,當時朝廷內1/4以上的官員均出自曾國藩的提拔任用,高官多達30多人,其中就包括李鴻章、左宗棠等晚清名臣,可見曾國藩識人術的厲害。
  •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曾國藩識人的面相術
    現在有沒有這樣的高人我不知道,但是晚清的時候確實有一個。他就是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為清政府立過汗馬功勞的曾國藩,有一個長處是「知人善任」。首先是「知人」,即識人,知人是善任的前提。曾國藩平時留心觀察人,提出著名的「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眼到」特別強調「著意看人」。他識人的經驗還被編寫成《冰鑑》一書,流傳至今。
  • 雍正能登基多虧了他老師,本想報答卻不曾想將老師嚇得吞金自殺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老師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擔任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個優秀的老師不僅傳授書本上的知識,更會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老師被譽為辛勤的園丁,他們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典範,老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為他們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 李鴻章問曾國藩誰能擔當此任,他說了五個人的名字,他們是誰?
    ——馬克思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26,閱讀約2分鐘曾國藩是晚清名臣。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但身為學者的祖父和父親並沒有因此而荒廢學業。六歲時,他上了一所私立學校。到了八歲,曾梵志已能讀《四書》、誦《五經》。十四歲時,曾國藩就能讀懂《周禮》和《史記》。
  • 漢代對逃避賦稅的懲罰嚇得人發抖,而明代連駙馬都難逃法網
    漢代對逃避賦稅的懲罰嚇得人發抖,而明代連駙馬都難逃法網 | 文 三隻眼讀史稅收是對國家正常運轉的保障,各種各樣的公共設施,公益性事業等都需要有稅收來進行資金支付,提高國民生活質量。這就是對賦稅進行了立法,臣屬將物品進獻給君王。西周時期對賦稅有了更明確的劃分,徵收軍事物資稱「賦」,徵收土產物資稱「稅」,並且有了專門的「稅務官員」。春秋後期,賦與稅統一按田畝徵收。秦國在商鞅變法時加大了懲罰力度。秦國一度以「戶」為納稅單位,為了避稅,有的人家子女長大仍住在一起,故意不分戶分家,這種現象已經查證要受到嚴懲,據《史記商君列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 曾國藩:做人無論如何圓滑,也不要丟了自己的傲氣
    傲氣,本是一個貶義詞,其意思是指一個人很驕傲,對自己很自信,甚至看不起別人。但是,當你對自己不自信的時候,誰又能看得起你呢?這是曾國藩在為官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曾國藩在38歲的時候,被道光皇帝委以重任,命他為欽差大臣,前往山東核查賑災情況。當時的山東遭遇大旱,民不聊生,老百姓流離失所,十分悽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