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兩百名白衣天使玩快閃,其中來自醫院的29名男護士跳起流行舞《青春修煉手冊》。衛計局供圖
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 王兵華
康華醫院ICU護士長 鄭華銀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提到護士,人們總是會想起女性,在臨床上,男護士常會遭遇質疑,可每年就業市場上卻供不應求。根據東莞市衛計局統計,東莞全市共有男護士530人,佔了全市護士總數約2 .5%,是護理團隊裡面稀缺資源。
男護士大受歡迎 就業率高
「男護士比較搶手,在醫院非常受歡迎。」東莞市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陳麗靜說,男護士優勢主要在體力和耐力上,在臨床上,男護士多分布在重症監護病房、手術室、急診科、介入室等特殊的崗位,「這些崗位常常勞動強度較大,比如會面臨胸外按壓急救,搬運患者等等護理工作,男護士會有明顯優勢。」而且,相比於女性的感性,男性更加理性,有醫院護理人員坦言,男護士更容易走上護理的管理崗位。
雖然男護士在醫院大受歡迎,但是,在人才輸送上卻很稀缺。「想要招到男護士不容易。」陳麗靜坦言,該院男護士有73人,雖然人數逐年在增加,但也僅佔了全院護士比例約3 .8%,「我們今年去招聘護士的時候,男護士已經很少了,今年只招到了5個。」
有業內人士坦言,護理專業的男護士佔比較少,所以從人才輸送的源頭上來說就比較少,「由於深受醫院歡迎,所以男護士的就業率非常高,而且就業形勢也比較好,大多都被大醫院,好的醫療平臺優先選中了。」
傳統觀念影響,人才輸送少
儘管男護士在就業市場上比較「搶手」,但是,作為男護士自身,卻在就業中,常面臨著社會質疑的可能。鄭華銀是東莞康華醫院ICU的護士長,於2005年在護理專業本科畢業,他也曾切身體驗過這種質疑。
「社會對於男護士仍會有較大偏見,認為打針、餵藥、擦身等護理工作不應該由一個男性來做,剛工作時,也會被認為男護士社會地位比較低,男性做護士沒有前途。」鄭華銀說,所以學護理的男性就很少,「10年前,我們4個高級護理班300多人,只有2個男護士。近幾年,隨著這種偏見逐漸在弱化,男護士的比例也在逐漸提高,不過仍然是護理隊伍裡的少數派。」
「男護士就業率高,同時也確實會受到傳統觀念影響。」東莞市護理學會副理事長王芳表示,但是,隨著護理專業的不斷優化、細化,專科護理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好,護理專業對於男性的吸引力也在加強。
護理前景更好了
學科發展不該單一性別
王芳分析,現在護理技術要求越來越高,分工也越來越明確,不再只是打針發藥,而且更多要解決患者疾病護理、疼痛、心理、回顧社會等問題。比如在糖尿病護理、傷口護理、助產士、高血壓護理等方面,護理優勢已越來越大,現在已經有10多個專科可以出護理門診了。「也就是說,專科護理與醫療的專業性在臨床上已經是並駕齊驅,相互補充,有著同等重要性了,所以,護理職業的發展前景更好了。」
在王芳看來,從知識運用的角度來說,男女護士並沒有差異。「而且,隨著現代化護理工具的深入運用,體力勞動較重的護理將逐漸機械化、智能化,男女護士在體力上的差異會越來越少。」但是,王芳強調,從學科發展的角度來說,單一性別對於護理學科發展並不利,「男女在思考上有差異,男性理性,邏輯思維好,女性感性,更加細心,所以相互融合,對學科發展的促進性更大。」
康華醫院ICU護士長 鄭華銀
帥哥身高1.8米
英文好棒能力強
在康華醫院,提到鄭華銀,很多人都會說,「就是ICU那個1米8的帥哥,長得有點像房祖名,但是比房祖名更帥氣斯文。」
今年33歲的鄭華銀,看起來像20出頭的「小鮮肉」,他開玩笑說,可能是因為藏在IC U這個「深閨」的緣故,常年帽子、口罩全副武裝,面對的也都是昏迷的危重病人。
2008年,鄭華銀從山東一家醫院來到了東莞康華醫院IC U,一幹就是近10年。說到當初選擇護理專業,鄭華銀坦言,最開始也只是從就業的角度考慮,「護士好就業,當時我是準備出國的。」
不過,初入社會,鄭華銀就因為男護士這樣一個身份受到了異樣的眼光,「特別是在10年前,很多人對於男性做護士都不能理解,覺得沒出息。」
但是,鄭華銀在護理工作崗位一呆已是10多年,他已經習慣了這個崗位給自己帶來的滿足感。鄭華銀說,在醫院,男護士確實比較受歡迎,這一方面取決於他們不同的體力和耐力,另一方面則是男性面對突發狀況的理性。
在ICU,護士每天面對危重症病人,他們無法自理,病情隨時變化。這裡,除了隨時隨地搶救外,還得管他們吃喝拉撒,給他們翻身、拍背、洗臉、吸痰等,「想像一下護理一個200斤的病人翻身、拍背,男性常常是輕而易舉,女性則不容易,再比如一個胸外按壓搶救的病人,男性可能一次能堅持2分鐘,女性可能堅持半分鐘就要換人了。」
正是因為工作表現優異,幾年前,鄭華銀已被提拔為ICU的護士長,現在每天上午、下午都要查房,把ICU病人都看一遍才放心。
而且,業餘時間,鄭華銀還會利用自己的個人優勢,幫助自己的團隊提高。因為英文水平較好,鄭華銀具備相當強的英文檢索和查閱能力。目前,他已經是美國A A CN、W OCN的會員,能將大量優秀資源分享和傳播給同事,「重症監護室都是疑難病,所以需要及時掌握髮達國家的先進護理工作技術和理念,再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不知不覺這也成為了自己長期堅持的一項工作了。」
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 王兵華
做護士已8年 當初有點難為情
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的男護士王兵華也是高顏值。今年29歲的王兵華,來東莞已經有8個年頭了。2009年,他大學畢業後來東莞探親訪友,剛好第五人民醫院招聘,他順手一投簡歷,就留在了該院ICU。
在重症監護室工作,並不輕鬆。「我們是三班倒,五天一個輪迴。」當然,這個只是固定的上班時間。實際上,每個班都要拖上一兩個小時才能下班,「因為我們要照顧重症病人,交接班時要非常詳細,比如說每個病人要翻身、要看皮膚、要看微量泵的藥,逐一交接,這麼下來拖一兩個小時很正常。」王兵華說。
「上夜班是最痛苦的。」王兵華坦言,病患的病情隨時變化,不能有一絲放鬆,想趴著休息一下都不可能,護士要隨時走在每張病床邊監控。
剛開始做護士的時候,王兵華也會有點不好意思。「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女孩子幹的活。」王兵華說,男孩子幹護士,很難體現價值所在。在王兵華看來,雖然護士接觸家屬的時間很少,與家屬談話的都是醫生,男護士屬於幕後工作型的,可是,只要看到病人能夠恢復健康,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很值得的。
採寫:南都記者 肖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