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立春,北方吃春餅,南方吃春卷。
立春,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節氣,氣溫漸漸回暖,陽氣步步升發。家家戶戶傳承的節氣飲食文化,老百姓選定特別的食材,讓身體順應天時,補足氣運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那麼什麼是咬春?立春這天我們要做些什麼,讓自己精神滿滿迎接新的開始?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
一、什麼是咬春?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咬春的傳統習俗,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寓意吉祥如意,消災解難。從東晉開始,中國就有吃春餅(卷)的習慣。以前叫「春盤」,不僅立春當天食用,也是親朋好友結伴春遊必備的美食。
二、吃春餅(卷)是富貴的象徵。清朝《燕京歲時記》有記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攤上薄薄的餅皮,擺上一桌子家常小菜,葷素搭配,一大家子團坐,根據個人的喜好用餅皮捲入食材,共同分享立春的美食。春日春盤細生菜,生菜生發給生活帶來美好的希望和滿滿的能量。
三、吃春餅(卷)保健康平安。在廣東、江浙一帶,春卷皮甚至做道薄如蠶翼,半透明的外皮透出紅紅綠綠的蔬菜鮮肉之美,「包」起來的美味食材也寓意著「包平安」(保平安)。春餅(卷)精緻之美,口感之豐富,只有嘗過的人才深有體會。
四、吃春餅(卷)步步高升。醋烹豆芽、韭菜炒雞蛋,小蔥拌蘿蔔絲這三樣是必不可少的,這些生辛的食材代表著生機勃勃、高升發財。在南方一些地方還會加入小香菜、海苔酥等地方特色菜餚提味,古人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這是春盤的前身。上至宮廷下到民間,亙古不變的習俗。
後天就是立春了,別忘記吃春餅(卷)。立春是一年新的開始,咬春討個吉利的好兆頭。立春這天包春餅(卷)配蘿蔔湯,想像把一年最美好的感覺都裝進自己的身體,感謝天賜鴻福好運。有口福的人最幸福,最好吃的春餅(卷)裡有媽媽的味道。
你會做春卷嗎?你吃過最好吃的春卷裡包著什麼?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分享。祝大家立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