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立春習俗:咬春接新年,好運喜連連

2021-01-09 唄媽美學

2月4日立春,北方吃春餅,南方吃春卷。

立春,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節氣,氣溫漸漸回暖,陽氣步步升發。家家戶戶傳承的節氣飲食文化,老百姓選定特別的食材,讓身體順應天時,補足氣運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那麼什麼是咬春?立春這天我們要做些什麼,讓自己精神滿滿迎接新的開始?每天讀寫繪,探索和發現生活的美。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

一、什麼是咬春?立春日吃春餅稱為「咬春」。咬春的傳統習俗,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寓意吉祥如意,消災解難。從東晉開始,中國就有吃春餅(卷)的習慣。以前叫「春盤」,不僅立春當天食用,也是親朋好友結伴春遊必備的美食。

二、吃春餅(卷)是富貴的象徵。清朝《燕京歲時記》有記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攤上薄薄的餅皮,擺上一桌子家常小菜,葷素搭配,一大家子團坐,根據個人的喜好用餅皮捲入食材,共同分享立春的美食。春日春盤細生菜,生菜生發給生活帶來美好的希望和滿滿的能量。

三、吃春餅(卷)保健康平安。在廣東、江浙一帶,春卷皮甚至做道薄如蠶翼,半透明的外皮透出紅紅綠綠的蔬菜鮮肉之美,「包」起來的美味食材也寓意著「包平安」(保平安)。春餅(卷)精緻之美,口感之豐富,只有嘗過的人才深有體會。

四、吃春餅(卷)步步高升。醋烹豆芽、韭菜炒雞蛋,小蔥拌蘿蔔絲這三樣是必不可少的,這些生辛的食材代表著生機勃勃、高升發財。在南方一些地方還會加入小香菜、海苔酥等地方特色菜餚提味,古人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這是春盤的前身。上至宮廷下到民間,亙古不變的習俗。

後天就是立春了,別忘記吃春餅(卷)。立春是一年新的開始,咬春討個吉利的好兆頭。立春這天包春餅(卷)配蘿蔔湯,想像把一年最美好的感覺都裝進自己的身體,感謝天賜鴻福好運。有口福的人最幸福,最好吃的春餅(卷)裡有媽媽的味道。

你會做春卷嗎?你吃過最好吃的春卷裡包著什麼?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分享。祝大家立春快樂!

相關焦點

  • 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
    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時間:2018-02-04 09:5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立春具體時間什麼時候幾點 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
  • 2018年立春了!看看有哪些習俗和禁忌?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立春,立春(2018年2月4日星期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所謂「
  • 2018年立春到了,立春習俗,立春禁忌,你都知道嗎?看完迎好運!
    歡迎點擊上方紅色【關注】按鈕,關注老齊說三農,及時了解三農最新政策明天一年一度的立春到了,立春(2018年2月4日星期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萬物復甦生長,意味著新的一年,新的開始,然而在立春期間有哪些立春習俗
  • 立春的來歷由來立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咬春傳統習俗介紹
    立春的由來  立春,俗稱打春,標誌著一年春季的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頭一個節氣。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立春節氣當天,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 明天就立春了,2018年立春時間,立春吃什麼,立春習俗
    「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2018年立春時間陽曆時刻:2018年2月4日 5:28:25陰曆日期:臘月(大) 十九 星期日開始時刻:2018年2月4日 05:28結束時刻:2018年2月19日 01:17立春三侯東風解凍: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蟄蟲始振: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
  • 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 2018年立春幾點幾分
    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 2018年立春幾點幾分時間:2018-01-29 22:20   來源:天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 2018年立春幾點幾分 立春意味著一年之中春季的開始,是新一年萬物復甦的時候,因此,立春對於我國來說是一個特殊而重大的日子。
  • 立春習俗有哪些 這些有趣的習俗要知道
    一年一度的立春即將到來,這就預示著天氣會變得越來越暖和了,那在立春的時候都有哪些有趣的習俗您知道嗎,立春又有哪些禁忌的事呢,您知道春季飲食方面要注意些什麼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立春習俗有哪些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 2018年立春是什麼時候 2018立春是幾月幾日具體時間
    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今年立春具體時間是幾點幾分?人們將立春當成一個節日來慶賀,到了立春時節,各地還有「咬春」、「打春」等多樣的習俗。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2018立春時間和關於立春節氣的一些習俗。
  • 今天是立春,農村除了打春牛和咬春習俗,禁忌中今年還多了個禁足
    之所以叫「立春」,是因為這天氣溫從嚴寒轉向暖春,氣溫也會逐漸轉暖。但這個時期細菌和病毒也會生長頻繁,所以哪怕氣溫升高,這個重要階段大家也不能掉以輕心,勤洗手注意保暖別生病了。而今天就正好是立春,對於農民來說,立春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節氣,那麼在立春這天,農村還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又有哪些禁忌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2015年立春是幾月幾日? 立春的由來及各地習俗(圖)
    立春各地習俗立春各地習俗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迎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娼妓充當,並預告立春之時。過去在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
  • 2017年立春什麼時候? 2017年立春時間及立春習俗盤點
    立春時民間有「咬春」的習俗,立春吃春餅,是人們對「一年之計在於春」的美好祝福;而「咬春」嚼蘿蔔,則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一個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種韌勁兒。立春日,民間還有「打春」習俗,又叫「鞭春牛」。
  • 2020立春到,迎好運!記得咬春和躲太歲哦
    立春,在風水命理學上,有重大的意義。因為,立春這一天,太陽直射在赤道上,晝夜完全平分。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也命理學上,一年的真正開端。代表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我們的2020庚子年,在命理學中,之前的雖然已經頻頻受到能量的影響,但是那只是「預熱」,庚子年的真正開端,在於「立春」這一天,這一個時辰。
  • 立春時間2020幾點幾分 2月4日打春時間 立春傳統習俗吃什麼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鬥柄指向」法,以北鬥星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
  • 立春的含義是什麼意思?一文了解立春的習俗(雙語)
    立春節後,植物轉綠,煥發勃勃生機。人們可以清楚地注意到白天的時間變得更長,天氣也愈發溫暖了。   關於立春的習俗大家知道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   放風箏   春天是放風箏的最佳時節。放風箏這項傳統民俗活動在中國已有超兩千年的歷史。
  • 2017年立春幾月幾號 立春的由來及習俗介紹 立春了吃這些食物比較好
    2017年立春幾月幾號 立春的由來及習俗介紹 立春了吃這些食物比較好 發布時間:2017-02-03 09:14:53.0齊魯晚報網       民俗專家介紹,立春(由來及習俗介紹)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 立春日別忘「咬春」,吃春餅春卷打開春天!
    立春這一日,民間講究要買個蘿蔔來吃,叫做咬春。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講究時令吃食,立春這天要吃春餅,吃春餅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盤的。在民間,每到立春,會有遊春、貼春字畫、種迎春花、吃春餅、咬春卷等習俗。
  • 今日立春|庚子鼠年「兩頭春」立春習俗有哪些 一年之計在於春
    今日,我們將迎來「立春」節氣這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首個節氣意味著一年四季將由此開啟即使2020年開年的這一場「暴風雪」來勢兇猛但寒冬已過萬物即將恢復生機我們都在期盼著「春天」的到來!立春三候古時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一年24節氣共72候立春有三候「一候東風解凍」,說的是立春到了,溫暖的春風從東方吹來,大地開始解凍,為不久就要到來的「生機勃勃」做鋪墊。「二候蜇蟲始振」,立春五日後,冬天蟄伏在洞內的蟲類開始慢慢甦醒,但天氣尚冷,時機未到,所以還沒出洞,但好時節已經不遠。
  • 2019豬年是年三十立春,這些立春習俗,你都知道嗎?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一個節氣。這天,過去民間講究吃蘿蔔,叫做咬春。老北京這天一大清早,就有人挑著擔子在胡同裡吆喝:蘿蔔賽梨。那時候,再窮的人家,也要買個蘿蔔給孩子咬咬春。「咬春蘿蔔同梨脆,處處辛盤食韭菜」。立春吃生蘿蔔咬春的習俗由來已久。
  • 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四種立春傳統食物迎接春暖花開
    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立春吃春卷的習俗起源於唐朝,也叫「咬春」。由於立春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各種蔬菜發出嫩芽,人們嘗鮮,古人就用麵皮包著時令蔬菜,捲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卷,寓意著五穀豐登,而麵皮做成圓形,則是寓意著一家人團團圓圓,芹菜和韭菜的餡料,更寓意著人們更加勤(芹)勞,生命更加長久(韭)。
  • 「立春」到,打春牛、吃春卷,這些習俗不能忘!
    公曆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一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春」。立春又叫「打春」,標誌一年春季的開始。立春後,氣溫開始回升,南方天氣開始日漸變暖,而在北方,立春後易出現大風降溫天氣,有「春寒料峭」之意。不過,這風吹上些後,樹木開始發芽,小草開始返青呦。那在民間,在立春這一天,有哪些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