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少部分人患"音樂情感缺失症" 聽音樂無感

2020-11-24 中國網

中國網3月11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3月7日報導,或許對你來說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或甲殼蟲樂隊的《Let it be》都不對你的胃口,那可能是因為你喜歡的音樂是弗拉門戈、爵士樂或重金屬。有一些人他們的生活中不能沒有音符,甚至他們都不能忍受自己對最喜歡樂隊的最新唱片名稱一無所知。若是這樣,你可能會對這樣的發現感到驚訝:有一些人在當旋律響起時不能獲得絲毫的幸福感,他們不會因瑪利亞·卡拉斯的歌喉而心潮起伏,更遑論在最美好的記憶中存在音樂情感了。西班牙研究者首次研究確定了「音樂情感缺失症」的存在,即對音樂或此類刺激缺乏愉悅感。

人類的許多機能和生物學機制都是有其存在意義的。許多有益刺激同特定行為關聯起來,首先是為了保證生理軀體的存活,其次則是對個體本身產生影響。就如同,食物給我們愉悅感,這就促使我們每天盡最大的努力獲得口糧。同樣,性愛的享受從我們祖先時起就同繁衍緊密結合。然而,在所有文化生活中也存在著這種愉悅感,和生存本能並無關聯。音樂就是其中一種。

巴塞隆納Bellvitge生物醫學研究院大腦認知與可塑性小組的研究員何塞普·馬爾科·帕利亞雷斯解釋道,「儘管並沒有任何生物性意義,音樂確是能使人類最快樂的經歷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這種有益機制在與音樂相關活動的運作中,如何在不同個體之間表現出差異。」

為了弄清這些差異,他同巴塞隆納大學基礎心理學與加拿大蒙特婁神經研究所的其他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其數據於2013年被發表在《樂感》雜誌上。

帕利亞雷斯說道,「在對2000人進行問卷調查後,我們發現那些熱愛音樂的人的原因各有不同。對一些人來說音樂使他們產生愉悅感,對另一些人來說音樂使他們想隨之起舞,其他人則與社會題目聯繫到一起...但是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有一些人表示對音樂無動於衷,但他們對於愛撫或者食物這類的事物的確可以感覺到快樂。」

這種情況可能意味著這些人患有「失歌症」,即對於音調和音符的認知十分困難。於是他們決定深入研究。帕利亞雷斯指出,「失歌症只佔人口的2%-3%,也有研究指出大約在5%。但我們並不能確定他們究竟是失歌症患者,還是因抑鬱或其他問題幹擾了他們對音樂愉悅感的獲取。」

因此,在第二項研究中,他們又對1000人進行了問卷調查。「我們選取了三組進行比對,一組對音樂異常敏感,一組居中,另一組完全無感。這樣一來,他們將參與者每10人一組進行各種測試和記錄以確定他們是否有由音樂產生的愉悅感相關的生理反應,並與金錢掛鈎。

「我們選擇金錢作為很好的支配對象,是因為它是一種抽象的獎勵方式,同音樂一樣。它能給我最原始的刺激,更好的激勵心理上的有益領域。」

他們發現,有一些人並沒有基礎性障礙,卻只能在金錢的刺激下才會對音樂產生愉悅感,他們不會對聽到的任何一種音樂產生感情。這不僅僅是一種主觀的感覺,他們的身體對這種刺激不能做出生理上的回應。「我們通過測量其心臟速率,通過出汗狀況確定傳導變化,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指標。一些參與者在聽到某部音樂作品時會有畏寒現象,他們就認為這是他們情感波動的反映,但之後的生理記錄顯示卻並非如此。」

事實上,他們可以感受到一段旋律所要傳達出的意境,只是他們接收不到這種情感而已。

對於究竟有多少人患有「音樂情感缺失症」以及這一現象的具體解釋仍然是未知。帕利亞雷斯稱,「我們正在準備另一項研究,運用核磁共振來一探究竟。我們的假設是在大腦皮層主要區域及同接收音樂的大部分區域間有一處壞的節點,就是這一區域幹擾了信息的接收。」

此外,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通過音樂療法醫治某些特定疾病,如中風或老年痴呆。(實習編譯:王藝靜)

相關焦點

  • 情感缺失症
    醫生說我有情感缺失症,可是很奇怪——我的認知裡,情感充沛才是我的模樣。情感缺失症也會這樣嗎?也會去談戀愛嗎?也會受他人影響情緒嗎?我問醫生。他搖搖頭,不置可否。我苦笑。我並不是為這個病來看醫生的。從高中開始,我一直對我們班一位男同學有愛慕之意。我們曾經交流過。
  • 情感缺失症心理測試題 主要由哪方面構成,看看這些你就知道了
    人們生活在世界上,並不是孤立存在的,人屬於群居動物,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關心和關懷。有些人由於出生在不破裂的家庭,或者本身存在性格缺陷,又或者在成長曆程中經歷過沉重的打擊,其不幸患上了情感缺失症。它屬於心理疾病的一種,患者主要表現是覺得內心非常悲觀絕望,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幸福感。
  • 孩子在棍棒教育下成長,可能會患上情感缺失症,家長要注意
    沒過多久,諾諾不再愛說話,變得孤僻,醫生說孩子患上了「情感缺失症」。諾諾媽後悔不已……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會反映孩子現在生活方式和孩子家庭教育,如果家長總是對孩子進行「棍棒教育」,可能會讓孩子患上「情感缺失症」。
  • 情感缺失症,正在吞噬許多家庭的幸福?
    回復「福利」送你一份驚喜你是否有用盡全力去愛別人,但是最後卻沒有回音?
  • 情感缺失症,正在吞噬許多家庭的幸福
    情感缺失症又稱情感淡漠症。換此症者多見於腦部初步全然發育成熟的16-20歲左右的青少年。發病者會在其樂融融的環境中突感不適應,缺少合作意識,對話時反應遲緩乃至無反應,或者反應極快但一言冷全場。這種病難治也好治。
  • 手機依賴症=情感缺失症?!網際網路思維的汽車情感營銷
    手機依賴症=情感缺失症?通過兩者之間的比照,長安鈴木啟悅時間銀行將營銷設計成一種新的「另類」網際網路思維方式。情感永遠是能最直接戳中消費者淚點的詞彙,在情感上,設身處境更容易讓人感同身受。正如現代上班族經歷快節奏高壓式工作,更容易成為感染「手機依賴症」的高發人群。你是否期望藉助手機聊天、上網等釋放自己不受關注的孤獨感?
  • 《又想騙我談戀愛》連載③丨情感缺失症
    「我有輕度的情感缺失症,」覃均澤轉過身,定定地看向她,「醫生說要找到一把打開我內心世界的鑰匙。」他說:「我覺得那把鑰匙,就是你。」這麼多天以來的疑問終於得到了解決。覃均澤之所以找過來是因為他需要她,他有情感缺失症,而她似乎是藥?
  • 情感缺失症:90%的父母和孩子,都是不幸家庭的受害者和加害者
    想起自己的家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感覺。但有一種感覺,最讓人感到心酸:明知道一些人對自己很重要,心裡卻沒有什麼感覺,在情感上隔著十萬八千裡的距離。>對於身邊的其他人,我客氣、禮貌、尊重別人,很認真、善意地對待每一個人,卻沒有人能走進我的心裡……對於這樣一部分人來說,非常想去愛別人,卻十分吃力。
  • 當代嫖客的樣子和男人們的情感缺失症
    很多人不願意相信表面上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的男性居然會嫖娼。不幸的是,絕大多數嫖客正符合這個標準。誰也不希望看到整個社會充滿眼淚汪汪的傲骨賢妻,這不僅對女性造成巨大傷害,反過來對製造傷害的男性心理上的打擊同樣不小。
  • 我們都得了「選擇性情感缺失症」?
    這份遲到的孝心,讓眾多80後、90後「瞬間淚崩」,不少人也開始思考:我們的「孝心」為何總是遲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劇為何總一再上演?「真希望這樣的吶喊聲更強烈些!」優酷網網友「老石城」說,這部片子雖然情節構思非常老套,但還是觸動了像自己這樣的年輕人。可見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孝心不泯,善心猶在。「就像短片的結束語——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親情不能等待。」
  • 音樂驚人的12個事實,它會控制你的大腦,看看你中招了嗎?
    在眾多研究中,他們已經能夠看到音樂之類的正常事物可以完全影響甚至改變的程度。這些關於音樂的事實將使你深入了解自己的思維複雜性。 1.在聽音樂時感到發冷,主要是由於大腦釋放多巴胺,同時預期歌曲的高峰時刻而引起的
  • 產品分析報告 | 網易雲音樂
    02 人們為什麼喜歡聽音樂?2011年,英國心理學雜誌發布的Why do we listen to music?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nalysis (為什麼我們聽音樂?使用與滿足分析)中指出進行情緒(情感)管理、營造背景音、社交互動、參與音樂活動、喚起回憶、打發時間是人們聽音樂的主要原因。
  • 開車路上聽音樂就是這麼簡單---網易雲音樂車載藍牙播放器體驗
    開車路上聽音樂就是這麼簡單---網易雲音樂車載藍牙播放器體驗 【序言】▲不知道為什麼,有車的人、開車的人,似乎都喜歡聽音樂,開著車,聽著音樂,仿佛是一件極其美妙的事情,從汽車卡帶、到汽車CD、到汽車U盤,車載設備的更新換代也一直與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同步著,而不管汽車怎麼變化
  • 17歲高中生患突發性耳聾 醫生:出現耳鳴要儘早治療
    戴耳機聽英語,一覺醒來聾了 17歲高中生患突發性耳聾;醫生:出現耳鳴要儘早治療 本報長沙訊 開學了,睡前戴著耳機聽會英語或音樂的學生為數不少,殊不知,這樣隱藏著危險。 經檢查,醫院耳鼻喉科彭振華副主任醫師說,小傑患上左耳突發性耳聾。家人和小傑都有些不可思議,「前一天還好好的,怎麼就耳聾了呢?」彭振華介紹,突發性耳聾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主要表現為單側聽力下降,伴有耳鳴、耳堵塞感、眩暈、嘔吐等。 突發性聾的病因不明,患者的聽力一般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下降至最低點,後期經過治療聽力可能提高,但是耳鳴可能會長期存在。
  • 王一博為新歌《無感》作詞,歌詞真實又有一點心酸,惹人心疼
    一博這首歌的歌詞很真實,就像是寫在日記本裡的文字,讓人一眼就很容易代入他的個人經歷。少年心中翻湧的凌亂思緒,最終隱匿在旋律的迂迴曲折裡。這樣適合藏在心裡、藏在紙頁中間的文字,用歌曲的形式表演在舞臺上,給人的感覺是一博從來都是渴望敞開自己心扉的。
  • 研究稱出生月份定人的壽命長短
    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受教育時間超過12年的人,比受教育時間相對較少的人壽命長18個月。而且受教育越高,吸菸的可能性越小。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表明,受過高等教育的成人中約有10%的人吸菸,而學歷為中學或者更低的人中約有35%的人吸菸 8.人緣好。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應對壓力的緩衝器。
  • 王一博登臺表演《無感》,湖南衛視一句話戳中人心
    每個人喜歡他的原因都不同,可能就是因為一個點而引發了對王一博的興趣,然後去了解他,就很難不喜歡他了。值得的人總是如此,越品越喜歡。眾所周知,王一博是97年的「小朋友」,如今23歲的生日還沒過呢!出道五年多的他,從一個孩子漸漸長成大人模樣,如今卻被大家再次寵成了孩子,粉絲寵他,「天天兄弟」寵他,就連湖南衛視也寵他。跨年晚會登臺表演《無感》,湖南衛視一句話戳中人心:「看這是我家的崽,多優秀!」
  • 假如生活出現打擊和困惑,就邊跑步邊聽音樂吧,給自己充充電
    假如生活出現打擊和困惑,就邊跑步邊聽音樂吧,給自己充充電在不開心的時候跑得越久,直到自己的力量耗盡,最後就會發現跑步治癒了自己,直到自己開心,即便是生活中的問題沒有解決,但是收穫的那種力量可以在低谷的時候幫助自己跑到筋疲力盡,之後這些困難,煩惱好像都沒有那麼難了。很多時候,跑步的意義就在於每一次外出跑步的時候,就是對自己心靈的治癒。
  • 科學家研究證實: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更聰明
    科學家研究證實: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更聰明 2016-01-29 09:11:59  聽莫扎特鋼琴曲 真能使人更聰明   聽莫扎特鋼琴曲能使人變得更聰明麼?
  • 中國古代的音樂治療法
    《史記》中說: 「聞宮音,使人溫舒而廣大;聞商音,使人方正而好義;聞角音,使人惻隱而愛人;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靈樞·邪客》曰:「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與天地相應也。」五臟可以影響五音,五音亦可調五臟。正因為聲音與人體不同的腑臟有不同的關係,所以聞音樂可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正心志。《易經》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