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許只是一個橘子大小的黑洞,比地球重10倍

2021-01-15 探索論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哈佛大學和黑洞計劃(BHI)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來發現太陽系的黑洞,並與之一起,一勞永逸地確定假想的第九大行星真實性質,其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研究強調了未來遺產時空觀測(LSST)任務觀測吸積耀斑的能力,吸積耀斑是否存在將證明或排除行星九是原始黑洞的猜想,研究基於被攔截彗星破壞產生的耀斑來搜索太陽系黑洞。                                                                                                                           



研究表明,未來遺產時空觀測(LSST)有能力通過觀測小型奧爾特雲天體撞擊產生的吸積耀斑來發現黑洞。在黑洞附近,接近黑洞的小天體會因為來自星際介質的氣體,在黑洞背景吸積加熱而融化。一旦融化,這些小天體就會受到黑洞的潮汐幹擾,然後從被潮汐破壞的天體吸積到黑洞上。因為黑洞本質上是暗的,物質在到達黑洞入口途中發射的輻射,是照亮這個黑暗環境的唯一途徑。



未來對太陽系原始黑洞行星九的搜索,可能會通過新的計算得到信息。這種方法可以探測到或排除被困在奧爾特雲邊緣的行星質量黑洞(大約10萬個天文單位),也可能會對原始黑洞中包含的暗物質比例施加新的限制。即將到來的未來遺產時空觀測(LSST)預計將具有探測吸積耀斑所需的靈敏度,而目前技術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無法做到這一點。



未來遺產時空觀測(LSST)的視野很廣,一次又一次地覆蓋整個天空,並尋找瞬時耀斑。其他望遠鏡擅長指向已知目標,但天文學家並不確切知道在哪裡尋找九號行星,我們只知道它可能所在的廣闊區域。未來遺產時空觀測(LSST)每周探測兩次天空的能力極其寶貴。此外,它前所未有觀測能力,將允許探測到由相對較小天體撞擊產生的耀斑,這些耀斑比大型天體撞擊更頻繁。                                                                                                                           

橘子大小的原始黑洞

其研究聚焦於著名的九號行星,認為它是探測的首選候選行星。作為許多猜測的主題,大多數理論認為九號行星是一顆以前沒有被探測到的行星,但它也可能是一個行星質量的太陽系原始黑洞。太陽系行星九是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可以解釋在海王星軌道之外觀察到的一些天體聚集現象。如果通過直接電磁波搜索確認行星九的存在,這將是兩個世紀以來首次在太陽系發現一顆新的行星,這還不包括冥王星。



如果沒有探測到來自行星九的光,或者其他模型,比如建議發送探測器來測量引力影響,將使黑洞模型變得耐人尋味。提出的想法之一是:行星九可能是一個橘子大小的黑洞,質量是地球的5到10倍。對行星九的關注,既基於對太陽系中一個行星質量黑洞的假設發現將具有前所未有的科學意義,也基於對了解那裡有什麼的持續興趣。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許只是一個橘子大小的黑洞,比地球重10倍!
    哈佛大學和黑洞計劃(BHI)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來發現太陽系的黑洞,並與之一起,一勞永逸地確定假想的第九大行星真實性質,其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研究強調了未來遺產時空觀測(LSST)任務觀測吸積耀斑的能力,吸積耀斑是否存在將證明或排除行星九是原始黑洞的猜想,研究基於被攔截彗星破壞產生的耀斑來搜索太陽系黑洞
  • 第九大行星是一種特殊黑洞?體積是地球30倍,它比行星恐怖多了
    筆者:三體-小遙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太陽系中存在八大行星,還有無數大大小小的天體,地球只是其中一部分,由於生命的存在而變得與眾不同。然而在十幾年前,關於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深入人心,通過嚴謹的科學探討才將冥王星排除出去。直到冥王星被劃分為矮行星,人們才漸漸接受這個概念。
  • 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微型黑洞
    相反,可能存在於我們太陽系的黑洞呈現出一種非常不同的形狀。五年的光學引力透鏡實驗數據揭示了大量的透鏡現象。在這些事件中,前面的物體被大質量的物體放大,這使天文學家能更好地觀察後面更遠的物體。這項調查試圖探測來自遙遠恆星和星系的亮度變化。它揭示了銀河系中一個奇怪的小群體,其質量是地球的0.5到20倍。這與行星九的預測完全一致。
  • 「第九大行星」真的是葡萄柚大小的黑洞嗎?
    藝術家構想的吸積耀斑是由奧爾特雲彗星與太陽系外的假設黑洞相遇而產生的。一項即將到來的天空調查將有助於測試一個瘋狂的想法——一個葡萄柚大小的黑洞潛伏在太陽系外未被發現。在過去的幾年裡,研究人員已經注意到在多個海王星外天體(TNOs)的軌道上有一個奇怪的聚集,這些天體居住在遠外太陽系的黑暗深處。一些科學家假設TNOs的路徑是由一個比地球大5到10倍的物體的引力塑造的(儘管其他人認為TNOs可能只是相互拉扯)。
  • 太陽系邊緣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而且它是一顆胡柚般大的黑洞嗎?
    最近有人驚呼,科學家們正在執行一個LSST搜索計劃,讓太陽第九大行星,隱藏在太陽系邊沿的黑洞現身。那麼如果這顆黑洞真的存在,地球有危險嗎?這個說法當然有些驚世駭俗。2020年5月,人們觀測到了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黑洞,坐落在望遠鏡座,隱藏在被命名為HR 6819的恆星系統,距離我們約1000多光年。
  •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不排除是行星級別的黑洞!
    冥王星當初被當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除名了,目前只有八大行星;但是有研究表明,太陽系中有可能還潛伏著一顆還未被發現的大行星,軌道半徑300~600個天文單位,質量超過五倍地球質量。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只有一顆保齡球大小,這是究竟是什麼情況?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或只有一顆保齡球大小,這是究竟是什麼情況?在宇宙太空中有很多的星球,人類所生活的地球,不過只是其中最小的一顆,圍繞著太陽作運轉的活動。曾經的人類可能對於宇宙太空一無所知,甚至用神話故事來詮釋人類之外的世界。
  • 美科學家: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 重約冥王星5000倍
    美科學家: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 重約冥王星5000倍 2016-01-21 15:27:23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而太陽系是地球生存的家園。在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首先看到的就是廣闊的太陽系,過去科學家對太陽系行星的認知是九大行星,可是後來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太小了,如果它也能稱之為行星的話,太陽系還會存在第十顆行星,第十一顆行星。於是,後來科學家通過研究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踢出了行星之列,從此太陽系由原來的九大行星變為八大行星。
  • 我們能給黑洞拍照,卻找不到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是為什麼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原本是有九大行星的存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冥王星被剔除出行星的行列。冥王星已經降級為矮行星了,於是,現在太陽系只剩下八大行星了。但是,科學家們依舊相信太陽系存在著第九大行星,並且正在努力地尋找它的存在。不過,到目前為止仍然一無所獲。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如果第九行星是個保齡球大小的黑洞會怎麼樣?
    圖1 5倍地球質量的原始黑洞的精確比例(1:1)顯示。請注意,一個10倍地球質量的原始黑洞大小和一個保齡球差不多。 這張截圖來自一篇論文,其中有一個直徑大約4英寸的黑色圓面,據計算,這等於一個5倍地球質量的黑洞的大小。研究人員說,10倍地球質量的黑洞有保齡球那麼大。圖:肖爾茨和安文(arXiv)
  • 太陽系或發現第九大行星(組圖)
    新華社發  這顆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超過冥王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  1月20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在計算機模擬的行星運行軌道前講解。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原標題: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或許就要浮出水面了)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5日消息,自從今年初發現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以來,科學家就一直在尋找能證實該行星存在的證據。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ke Brown)是一月初發現該行星的科學家之一。他前不久發推特稱,他已經找到了進一步的證據,能證明該行星的存在。這顆巨大的行星藏身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質量是地球的十倍,屬於與天王星和海王星類似的氣態行星。
  • 曾經被踢出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是一個原始黑洞嗎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太陽系似乎依然了解的還遠遠不夠,在我們太陽系冰凍的腹地裡潛伏著一些奇怪未知東西——海王星,這個物體被假定是一個假想的世界,是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它繞太陽的軌道極遠,在黑暗中引起各種引力混亂,但隨著對第九行星的搜尋持續下去,天文學家們甚至還沒有看到它,其他研究人員正在思考這個物體還能是什麼?它難道根本不是一顆行星嗎?它會不會是一個原始黑洞呢?太陽系是一個很大的地方,雖然我們的天文技術正在迅速發展,但太陽系外許多微小的世界尚未被發現。
  • 太陽系邊發現「極端物體」 或第九大行星
    ­  【環球網綜合報導】歸功於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許多「極端物體」(extreme objects),它們群集的情況讓科學家猜測,它們有可能是在一個像木星一樣的大型行星的軌道上迴轉,天文學家因此猜測這個行星可能就是「第九大行星」。圖為藝術家繪製的第九大行星可能的模樣。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行星可能是一個小東西,它比行星可怕多了
    由此科學家猜測,太陽系邊緣有可能存在著一顆行星,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0倍左右,距離太陽450億至1500億公裡,繞太陽運行一周需要2萬年的時間。科學家認為這就是太陽系潛伏的第九大行星,也被稱之為「行星x」。隨著人類對太陽系邊緣天體觀測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也認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存在。不過來自美兩位天文學家對此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假想中的第九大行星或是一個原始黑洞,引力效應的來源
    10倍的行星。在過去幾年的研究基礎上,杜倫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芝加哥分校的兩名研究人員雅各布·肖爾茨(Jakub Scholtz)和詹姆斯·安文(James Unwin)最近進行了一項調查,探索第九大行星是一個原始黑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