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衛 發布時間: 2019-10-20 17:25
作者:大衛 發布時間: 2019-10-20 17:25
芥末堆大衛 10月20日訊,10月20日下午,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上未成年人保護與生態治理論壇」上,騰訊公司營運長任宇昕表示騰訊將未成年人保護視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並已構建立體的未成年人保護生態,廣泛聯動產業和社會的力量。其透露,健康系統已覆蓋騰訊遊戲超過97.3%的活躍用戶。
任宇昕在演講中表示,中國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經達到93.7%,平臺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保護意識,為未成年人構建一個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同時,也要處理好網際網路和未成年人之間的關係。其表示騰訊將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視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並構建起立體的未成年人保護生態。
比如建立了騰訊110、守護者計劃等平臺級的安全服務,推出了形式多樣的網絡安全課程等。對於全社會關注的遊戲沉迷問題,在行業內率先打造了系統的解決方案。先後推出了 「成長守護平臺」、「健康系統」等,到目前,健康系統已經覆蓋了騰訊遊戲超過97.3%的活躍用戶。「我們將在今年內,把旗下所有遊戲都接入到系統中,不能接入的,我們一律停運、下架,確保每個未成年人都得到有效保護」。
據了解,」健康系統「目前僅覆蓋手機遊戲,其中規定未滿13周歲未成年用戶每天限玩1小時,同時每日21:00-次日8:00之間禁玩,13周歲及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時。
任宇昕透露,騰訊還在廣泛聯動產業和社會的力量。啟動了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繁星計劃」,針對短視頻、直播等內容產品,更精準地清理有害信息。還發起制定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首個國際標準,在防沉迷方面,連接了華為、三星、盛大、中國聯通等國內外的合作夥伴,打造未成年人保護的「同心圓」。
附任宇昕演講實錄:
尊敬的王家瑞主席、劉烈宏部長,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很榮幸能代表騰訊公司,參與討論「網上未成年人保護與生態治理」這一重要議題。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每一代人之間最顯著的差異,很大可能就是網際網路影響程度的不同。這種不同,既帶來了不一樣的社會挑戰,也帶來了生活、學習和成長方式的革新。
隨著行動裝置的快速普及,中國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經達到93.7%。對於這一代「網絡原住民」來說,網際網路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也是重要的溝通介質和學習平臺。
因此,作為產業的一份子,我們既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保護意識,配合主管部門,做好網絡生態的治理工作,為未成年人構建一個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同時,也要用更加發展的眼光,處理好網際網路和未成年人之間的關係,讓科技真正為年輕一代所用,助力他們成長。
最高優先級
未成年人保護是騰訊發展的生命線
以騰訊為例,作為一家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科技和文化公司,我們希望成為各行各業的「數位化助手」,從消費網際網路和產業網際網路兩個維度,為社會創造價值。在我們的社交和數字內容平臺上,有很多的未成年用戶。我們既要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內容,也要在過程中,時刻緊繃著一根弦,這根弦就是健康和安全。
所以,我們始終非常重視網絡生態治理,尤其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將此視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先生,已經連續三年在全國兩會上,就未成年人保護提出書面建議;而騰訊所有的產品和服務,同樣把未成年人保護放在最高優先級,哪怕一些舉措和業務盈利有衝突,決策層的意見也都非常一致:無論業務衝擊多大,該做的事情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徹底,做紮實,真正能夠解決問題。
體系化推進
構建立體的未成年人保護生態
這裡,我從實際工作出發,我跟大家分享一些騰訊的舉措:
首先,我們在網絡安全方面長期投入,為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人提供多重保障。我們建立了騰訊110、守護者計劃等平臺級的安全服務,配合主管部門,堅決清理有害信息、打擊網絡犯罪。我們還推出了形式多樣的網絡安全課程,幫助全國各地的孩子們提高安全意識,避免受到傷害。
此外,對於全社會關注的遊戲沉迷問題,我們在行業內率先打造了系統的解決方案。從2017年初開始,我們先後推出了 「成長守護平臺」、「健康系統」和「主動服務工程」,率先應用 「公安實名校驗」、「人臉識別驗證」等新技術,形成了國內最嚴格、覆蓋環節最全面的防沉迷體系。到今天,健康系統已經覆蓋了騰訊遊戲超過97.3%的活躍用戶,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和遊戲消費,都得到了明顯控制。而且,我們將在今年內,把旗下所有遊戲都接入到系統中,不能接入的,我們一律停運、下架,確保每個未成年人都得到有效保護。
當然,除了保護和限制,更重要的,還是通過優質的內容體驗,給孩子們更多的引導。例如,騰訊遊戲打造了 「追夢計劃」,通過《家國夢》、《故宮:口袋工匠》、《騰訊扣叮》等一大批功能遊戲,向孩子們傳遞家國情懷、弘揚傳統文化、普及科學知識,讓遊戲不只是娛樂;騰訊視頻也專門為孩子們推出了「小企鵝樂園」APP,精選適齡內容,讓家長和社會放心。
開放協同
推動網絡生態治理的社會共建
隨著這些工作的深入,我們也逐漸意識到,除了自身不斷加強投入,還需要廣泛聯動產業和社會的力量,去承擔更多的責任:
首先,要善用技術創新,豐富網絡治理的工具箱。以騰訊為例,我們啟動了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繁星計劃」,針對短視頻、直播等內容產品,更精準地清理有害信息。今年5月,騰訊還發起制定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首個國際標準,希望把我們的技術實踐沉澱下來,更好地服務於整個生態。
其次,要加強產業協同,做匯聚力量的連接器。比如在防沉迷方面,我們廣泛連接了華為、三星、盛大、中國聯通等國內外的合作夥伴,希望把軟體、硬體和通信服務的力量都匯集起來,通過產業鏈的優勢互補,打造未成年人保護的「同心圓」。
第三,要加強社會參與,做生態的共建者。我們將不斷完善「家長守護」、「星星守護」等產品和服務,為家庭和學校,提供更多解決問題工具,同時,我們也希望與高校、專家、三方機構和國際社會更緊密地協同,做一個專業、可信賴的生態共建者。
科技向善,為了更加美好的未來。
以上,是我基於在騰訊的實踐,談一點對於未成年人保護和網絡生態治理的理解。
在我們面前,挑戰確實不少,隨著5G、AI等技術的普及,新的挑戰還會不斷出現。但我們始終堅信:科技是一種能力,向善是一種選擇。秉承著「科技向善」的願景和使命,騰訊期待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與所有行業夥伴,與家庭、學校等社會各個層面攜起手來,構建清朗的網絡空間,創造數字時代的美好未來!謝謝大家!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