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書:居家祭祀 文明清明

2021-01-08 廬陽發布

清明節期間「居家祭祀 文明清明」倡議書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我們又迎來了緬懷先烈、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今年清明恰逢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階段,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具體要求,引導全市廣大幹部群眾暫停現場祭祀,推動傳統節日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通,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呈現樣式,我們特此發出「居家祭祀 文明清明」倡議:

居家祭祀,過綠色清明。當前,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為防止疫情反覆,敬請廣大幹部群眾理解與支持暫停現場祭祀的防控措施,通過登錄合肥文明網在網上祭奠先烈,通過合肥市民政局網站、合肥民政微信公眾號下載居家祭祀視頻、登錄網絡祭祀平臺,自覺居家祭祀、網絡祭祀。通過開展家庭追思、書寫寄語等方式緬懷故人,實現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傳統情感與現代文明表達方式相融合。

傳承文明,過文化清明。清明假期少聚集,提倡居家期間,閱讀有關清明的詩詞、文章等文學經典,探究傳統清明文化內涵與本地節日習俗,豐富精神生活;追憶故人留下的好家風好家訓、生前的感人故事,採取適當方式,利用網站或移動新媒體進行傳播,實現抒發情感與弘揚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相結合。

愛護環境,過安全清明。祭祀過程中,請注重環境保護,自覺遵守《合肥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規定》,主動破除焚燒紙錢香燭、燃放爆竹煙花等陳規陋習,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破壞生態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共同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實現習俗傳承與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相促進。

厚養薄葬,過節儉清明。自覺抵制迷信低俗、奢侈浪費等不良陋習,提倡在世多陪伴、在世多盡孝,主動關心關愛家人,暢談現代生活,展望美好未來,弘揚社會正氣,實現引領文明新風和努力奮鬥相協同。

廣大市民朋友,暫停現場祭祀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更是推行綠色殯葬、文明殯葬的社會進步體現。讓我們攜起手來,從你我做起,以移風易俗、保護環境、倡導新風的實際行動,播撒新時代文明新風,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美好家園,為早日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

2020年3月30日

end

來源:合肥市人民政府發布

審核 | 馬娜娜 責編 | 侯麗娟 編輯 | 張慧

猜你喜歡

1.戰疫發展兩不誤 「廬陽造」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

2.重磅!廬陽區出臺10條措施,支持中小企業應對疫情影響!

3.【黨旗在廬陽飄揚】686名市直單位黨員幹部下沉廬陽區 助力一線戰「疫」

4.今天,一起「雲」賞廬陽早春!

5.570餘萬元!廬陽區積極兌現產業政策獎補資金,為企業復工復產送上「大禮包」

6.援助武漢的廬陽「天使」來「信」了

相關焦點

  • 合肥發布清明祭祀倡議書 提倡居家文明祭祀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全國即將迎來緬懷先烈、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今年清明恰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階段,3月23日,合肥市民政局、合肥市文明辦發出「居家祭祀 文明清明」倡議,引導市民暫停現場祭祀,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呈現樣式。
  • 「綠色清明·文明祭祀」倡議書
    「綠色清明·文明祭祀」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及家長朋友們:又是一年青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決戰決勝時刻,在這個緬懷先烈,追思祖先的傳統節日,為鞏固當前我省疫情防控成果,關索中心小學特向全校學生及家長朋友發出倡議:綠色清明,網上祭奠。登錄中國文明網、中華英烈網、貴州文明網進行網上祭祀,發表祭奠感言,向先賢先烈鞠躬致敬,敬獻鮮花,籤名寄語。學習先烈事跡,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堅定崇高理想信念,增強報效祖國、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河北保定市民政局日前發出文明祭祀倡議書
    清明節臨近,又到了祭祀的高峰期。為鞏固抗疫工作成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保定市民政局日前向全體市民發出文明祭掃倡議書。倡導安全,過綠色清明。祭奠親人,要安全而無汙染。增強安全意識,嚴格遵守防火和消防安全等規定,不攜帶火種、火源進山,不燒紙錢、撒冥幣;不在墓地燒香和燃放爆竹;不在道路兩側和樓道等地焚燒冥紙,倡導採用鮮花等綠色環保的方式祭奠,自覺做到祭祀不汙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確保安全祭掃、安全過節。文明祭祀,過人文清明。緬懷先人重在心而不是形。
  • 黑龍江省發出「平安清明 文明祭祀」倡議書
    東北網3月18日訊(記者 周秘)「雪融春暖清明時,一花一樹寄哀思」。清明節即將到來,為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少出門、不聚集等有關要求,鞏固防控成果,倡導安全祭祀,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在全社會營造文明、環保、節儉、安全的良好祭祀氛圍,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向全省城鄉居民發出倡議:文明祭祀。
  • 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致全縣人民的倡議書
    清明將至,又到了緬懷英烈、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託哀思的時節。為貫徹落實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少出門、不聚集等有關要求,鞏固防控成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倡導文明祭祀,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在全社會營造文明、環保、節儉、安全的良好祭祀氛圍,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聯合縣委組織部、團縣委、縣婦聯、縣民政局、縣城管局、縣市場監管局向全縣人民發出如下倡議:1.轉變觀念,文明祭祀。
  • 2020年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
    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全區廣大市民朋友們:農曆七月十五(9月2日)中元節是緬懷逝者、表達思念之情的日子。為確保中元節祭祀活動安全、文明、和諧、有序、環保,我們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一、文明節儉,摒棄陋習。
  • 清新清明 文明祭祀 吉林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向全省城鄉居民發出...
    一年一度,又是清明。為鞏固當前我省疫情防控成果,倡導時代新風,3月24日,吉林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向全省城鄉居民發出清明倡議書,倡導慎終追遠、文明祭祀,綠色低碳、環保祭祀,厚養薄祭、節儉祭祀,疫情防控、安全祭祀。
  • 閬中市殯儀館多措並舉紮實抓好疫情防控期間清明安全祭祀工作
    為避免清明節期間因群眾集中開展祭祀引發輸入性和聚集性疫情以及各類火災等情況的發生,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閬中市殯儀館緊扣實際,精心安排部署,將安全祭祀、疫情防控貫穿清明祭掃全過程,紮實抓好疫情防控期間清明安全祭祀工作。一是聚力量。
  • 【文明祭祀】「寒衣節」文明過節倡議書
    二、倡導環保,文明祭祀。焚燒祭品,嚴重汙染城市環境,影響群眾正常生活。大力提倡鮮花祭祀、網上祭祀、植樹祭祀、家庭追思、社區公祭等現代文明祭祀方式,以精神傳承替代實物祭祀,做到理性祭祀、節儉祭祀,讓我們的思念之情在文明的追思情懷中得到升華。
  • 遼寧各地開展文明祭祀新型祭祀緬懷逝者
    搭建網上祭祀平臺,提供代祭服務,倡導居家祭祀……為做好清明節期間群眾祭掃服務保障,遼寧省各地民政部門結合實際創新舉措,推廣文明祭祀、新型祭祀,方便群眾緬懷逝者、寄託哀思,保障市民健康安全。瀋陽市民政局推薦多種形式的服務替代實地祭掃。
  • 「七日談」倡導綠色文明祭祀
    倡導綠色文明祭祀?小敏在2020年清明節到來之際,蘭州市民政局根據國家和省上有關規定,發布了《關於2020年清明節期間暫停祭掃活動的通告》,由於受疫情影響,今年清明節蘭州地區暫停一切祭掃活動。疫情防控是當前的頭等大事,疫情未過祭掃也需因時而變。
  • 肇慶市2020年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
    肇慶市2020年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市民朋友們:今年9月1日(農曆七月十四)是緬懷逝者、表達思念之情的傳統節日。為鞏固愛國衛生專項行動成果,推進移風易俗,我們倡議:一、文明祭祀,摒棄陋習。二、節儉祭祀,美德傳家。領會節日慎終追遠的核心要義,崇尚尊老愛老助老傳統美德。對在世老人盡孝心,多關愛,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對逝者以節儉方式寄託哀思,不搞攀比、不講排場、不擺闊氣。提倡獻花祭奠、網絡寄哀思等現代文明方式禮敬故人,營造文明祭祀的社會新風。三、模範帶頭,相互監督。廣大黨員、共青團員、公職人員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做革除陋習、倡導文明的帶頭人。
  • 白山市婦聯開展文明祭祀宣傳活動
    1月8日,為全面鞏固環境整治成果,樹立文明新風,破除祭祀陋習,白山市婦聯機關幹部下沉紅旗街道民中社區,將倡導文明祭祀工作與每周五常態化環境整治活動相結合,積極開展相關條例政策宣傳工作,引導廣大居民群眾以文明、科學、健康的祭祀方式追思、祭祖。
  • 2019年清明網絡祭祖入口:微信清明網絡祭祀小程序叫什麼
    清明祭祖在中國大地已經有了數千年的傳統,時至今日,祭祖也開始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網絡祭祖成為新的風尚。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人口愈來愈往城市集中,清明掃墓也出現了諸多新的問題,許多不文明、不環保的方式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為此,各級政府都大力倡導新的祭祀方式,倡導文明、生態的祭祖方式。
  • 特殊的清明「雲」上寄思念 蘭州市殯儀館推出「雲祭祀」「代祭掃...
    又到一年清明時。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清明祭掃方式註定是不一樣的。蘭州市殯儀館倡導網絡、居家祭祀,多措並舉,全面推出「雲祭祀」「代祭掃」等服務。隨著清明節臨近,越來越多的市民已加入到「雲祭祀」「代祭掃」的行列中來,踐行綠色、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和理念,變化的是祭掃形式,不變的是無限追思。    「雲祭祀」在雲端共同緬懷逝者    3月18日,蘭州市殯儀館發布通告,暫停該館和所屬5家公墓現場祭掃。為滿足廣大市民祭祀需求,蘭州市殯儀館在其微信公眾號「蘭殯之窗」上推出免費「雲祭祀」服務。
  • 【清明話追思】借清明祭祀樹良好家風
    記者注意到,清明時節,不少市民都在祭祖的同時,回憶或重溫祖訓祖規,良好的家風,在祭祀活動中一代向一代傳遞。清明小長假裡的西安烈士陵園,不少市民前來給烈士獻花,表達哀思,同時記者發現還有不少家長帶孩子來到這裡,給孩子講述烈士的故事。
  • 清明節應文明祭祀 煙臺市民執花祭奠摒棄燒紙燒香
    水母網3月19日訊(YMG記者 孫泓煒 攝影報導)「清明」將至。清明時節,追憶親人,緬懷故人,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然而,焚燒「紙錢」等種種祭祀方式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日益凸顯,「文明祭祀」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肯定。
  • 富溪鄉:禁燒香紙冥幣,倡導文明祭祀
    為樹立文明祭祀新風,減少因焚燒香紙冥幣等祭祀用品帶來的環境汙染,建設文明健康、安全環保的宜居環境,10月以來,徽州區富溪鄉多舉措抓實抓牢禁燒香紙冥幣工作
  • 清明網絡祭祀教程,手把手教你怎麼線上祭掃
    清明假期是祭奠逝者、追思故人的時間,可是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清明節,很多省市已經公告暫停在公墓等殯葬場所舉行現場祭掃或集體共祭活動,因此今年的清明節將會比較特殊。那麼今年清明應該怎麼祭掃?其實大家可以選擇選擇文明、環保、便捷的「網絡祭祀」方式來緬懷和紀念先人,傳承中華孝道。
  • 清明雲端寄哀思,蘭州市「網上祭祀」平臺上線
    為滿足民眾需求,倡導文明祭掃方式,由蘭州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聯合蘭州市鳳凰山殯葬服務有限公司研發,經蘭州市皋蘭縣民政局支持搭建的「報恩堂生命紀念園線上祭祀平臺」成功上線推出。追憶時空在線祭祀雲平臺不僅可以祭奠先人,更可致敬英雄,為抗疫過程中犧牲的英雄搭建紀念堂,對他們表達緬懷。需要祭奠的民眾,可掃碼識別「追憶時空」公眾號創建私人紀念堂,通過「寄語」,隨時寫下對故人的思念,通過家庭追思、經典誦讀、網上祭祀等文明方式,寄託哀思,將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感情與現代文明融合,讓哀思在雲端寄託,讓回憶在雲端保鮮。